大阿姨:施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大阿姨,施苗
1951~2021,享年70歲
早年為家務操勞,一生未嫁
中年為手足子女奉獻,四處借債
晚年父母去世,得分一塊地,因而遭弟妹冷嘲熱諷,且病痛纏身,勞作還債,只有她篤信的佛教給她安慰
最後,遭逢車禍,當場去世,場面隆重
由於終生未嫁,牌位不能進祖墳;
土地繼承給外姓人手中,死後繼續遭埋怨
慘不慘不知道,但真是苦的一生.
以下展開描述
────
-孩童少女時代:幫扶家中
台灣省鹿港鎮上,一對夫妻生育四子四女,施苗是為長女.
他們白手起家,有一個小工廠生產泥製玩偶,建了一個四合院;
這四合院前面住人,後面作為工廠,中間有個四方院子,工廠裡用泥捏好的小人兒就在院子裡曬著.
每一天,許多女工來往勞作,院子裡鋪滿了小人兒,熱熱鬧鬧.
施苗作為長女,與母親一起操持家務,照顧工人與後面的弟弟妹妹們,總是十分忙碌.如同當年同齡人的命運,她念書念到小學畢業,就沒有再去上學,全心在家中幫忙.
但她也有在縫紉工廠工作的機會,她的裁縫做得非常好.
─────
-成年時代:放棄婚嫁
後隨著兄弟姊妹長大,兄長接過家業,娶妻生子.
這個家對內的掌舵權,本應由母親手中,移到長嫂手裡,但由於長嫂性格強勢,施苗擔心母親受欺負,因此選擇留在家中幫忙,放棄嫁人與完全外出工作的機會.
而後,嫁到台北的小妹丈夫去世,帶著男嬰回到老家.
施苗選擇與小妹共同在外購房,支付房屋費用,並且將男嬰當作自己孩子一樣,與小妹共同養育他長大.
從此,施苗一邊在縫紉工廠工作,一邊照顧家中,一邊承擔妹妹的房子費用,以及男嬰的養育工作.他的妹妹也找到出版社的打字工作,看起來似乎能往好的方向發展.
但是,整體逐漸下滑的經濟,從台北傳導到鹿港小鎮.
家中的生意逐漸衰弱,小妹還與已婚之夫生下兒子,需要自己養育.
施苗能不再繼續幫扶嗎?能不加大投入嗎?於是她這麼做了.
此時,她年紀已大,負累沉重,性格已定,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不年輕美貌,情緒價值為負,沒有嫁妝的扶妹魔",誰要娶她呢?
於是,婚嫁的道路關上了.
從而見人是現實的,不會看你是否善良,而是看你能給他多少.
你給別人那麼多,他不會想到你也能給我那麼多,而會想到你已經沒有東西可以給我了.
────
-中年時代:父親去世
在施苗50歲時,父母相繼去世
去世之前的照顧陪伴不用說,去世後也是傷心欲絕
她的老父親掛念女兒為這個家操勞一生,擔心她臨老流落街頭,因此違背習俗,將該四合院分了一份給她.
當地的習俗是,土地傳子不傳女,長孫要分一份.
也就是說,本來該得這塊土地的人是四個兄弟,以及大哥的兒子.
但是,現在分得該土地的人是長姊與她的四個兄弟.
於是,長子的妻子,以及長孫非常地不高興,終日對施苗冷嘲熱諷,同住一個屋簷下,日子很不好過.
而鄉下地方,也有閒言碎語,人們嘴中的家風日益衰敗.
────
-老年時代:為侄還債
不論如何,這對不幸的鹿港姊妹,與他們的兩個兒子,總歸是互相幫扶長大了.
施苗在縫紉廠踩縫紉機
妹妹向男人要錢
他們買了一個透天(早年房子便宜),一個市中心的電梯房(貸款中),養大兩個兒子
大兒子帥氣張揚,輟學進博奕遊樂場工作,有女孩要嫁他且懷孕
小兒子沉默寡言,但按部就班念書
本來看起來,日子能過好的吧?
但是,此時大兒子觸犯法律,需要大筆金錢疏通,否則判刑監禁
總之最後,施苗把所有能借的人都借了一遍,要是能賣她也想把那塊地賣了,如果能拆骨頭她可能也願意拆,她傾其所有,幫大兒子還債了.
她,幫妹妹的兒子還債了.
從此她沒日沒夜努力工作,希望能還清這筆債務.
身心操勞之下,她生過很多病,身上也帶著癌症,但痛惜財務不願意醫治.
似乎"為家奉獻"的精神力量,這時候已經不購了,
能給她安慰與力量的,似乎只有她篤信的佛教,她也在那裏有一群好朋友,挺好的.
────
-最後一刻
堅持外出勞作,操持家務的施苗,今年她70歲了.
在炎熱夏季的其中一天,她騎著她那40年的紅色摩托車(塑膠部份已曬得發白),從工廠趕回家中做飯,做好飯又要趕到佛教團體的活動場所,十分匆忙.
忙中有錯,她在十字路口與送便當的卡車相撞.
聽說撞擊十分猛烈,手足分離,頭骨凹陷,胸腔骨折,當場去世.
一陣混亂之後,先將她收斂停靈在鹿港殯儀所,而家屬們第一時間就在討論那塊地的歸屬.
他們討論的內容有
-覺得太突然,很難接受
-小妹送姊姊就醫,覺得自己受到驚嚇應該被安慰,好委屈
-兄弟痛惜大姊一生苦楚
-後輩覺得她一生苦難,終於結束了,其實是輕鬆的
-未嫁女牌位不能進家門,那麼骨灰與牌位該放哪?
-要辦什麼樣規模的喪事,費用誰出
-追問那塊地的下落:大嫂依然覺得那是要給長孫的,而妹妹拿出遺囑說,姊姊是要繼承給自己的小兒子,也就是她的未婚生子,外姓人
-保險金誰去領,告肇事者可以獲賠多少的
現場吵吵鬧鬧,最後
-喪事盛大的辦了,佛教團體集體來給她念經,莊嚴肅穆
-不成人型的遺體,花錢弄妥了,完成最後的體面
-骨灰甕進靈骨塔與父母同住,牌位進寺廟
-房子土地給妹妹了,大嫂很生氣
-保險金也給妹妹,而妹妹上訴沒有爭到賠償金,因為判決此事故為施苗全責
-喪葬費用兄弟姊妹們分別出費用了
希望她在天上過得自在喜樂
avatar-img
5會員
11內容數
把之前的文章收進來,那時候寫內容沒有重點,但是一個歷程,所以收起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類單親媽媽   暑假回到臺北永和,不久又懷上一胎,Tony還是在屏東委託母親照顧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有時候家道中落就是很無奈,媽媽清秀因為經商失敗,把整間公司都賠光光,還要養兩個孩子,雖然國峰跟巧育都已經成年,但是都沒有工作,全家無奈之下,只能透過秀媽的高中同學介紹,搬去一個小村,其實這裡秀媽小時候常常來,因為秀媽的好朋友就是在此長大,於是就挑了一個時間,正式搬過來。
Thumbnail
琅琅讀書聲中,春生逐光而去,漸去漸遠,臨了,回眸一笑。
Thumbnail
有一個老阿嬤年輕時看盡親友充滿挑戰的婚姻,心裡總是有一個聲音要她不要結婚,與其婚後要吃苦受罪,不如單身自由自在。可是舊社會女人的婚姻一向受父母兄長主導支配,阿嬤堅持到二十六歲終於不敵父兄壓力而走入婚姻。 婚後的阿嬤很有骨氣,她跟自己說,要嘛不嫁,既然嫁了就要咬緊牙關認真經營。阿嬤的先生很認真工
Thumbnail
母親是舊社會裡的童養媳,因故改嫁給我的外省老兵老爸之後,慢慢地從寄人籬下到開始擁有了自己的一個落腳處。一輩子困在一個小地方的人心胸不甚開闊,尤其是我母親,芝麻綠豆的事看得比天還大,不開心的事可以記上好幾年。   如同電視劇裡的情節,在童養家庭裡有許多人與事也不是好相與的。雖然改嫁給了我爸,母親
Thumbnail
凡夫俗子做到「無我」,那是修行的高階,一般人都在「有我」和「無我」之間拉鋸,而且常常是有我佔上風。 有一個女人,三十五歲那年父親中風,隔年母親腦溢血,當時五個兄弟姊妹中,只有她未婚,所以「理所當然」承接起照顧的責任。女人說,幸好自己當時未婚,否則家業與父母之間,她會陷入兩難。女人無微不至照顧兩
Thumbnail
故事主人是我阿婆,她是廣東客家人,客家人的稱謂阿婆等於嫲嫲。她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兒時有婢女服事,婚姻都是門當戶對,我阿婆是識字的,她有受過教育,在她的時代,女子接受教育不容易,可能是大戶人家的女兒才有這種機會。 後來因為政局動盪,侵華、內戰、政權更替,導致家道中落,亦因丈夫早逝,她本來是千金之驅,
Thumbnail
我的奶奶在我父親十歲的時候因病去世,對於她的了解我皆從父親和姑姑們的描述。因此我對她有一定的印象存在。    奶奶出生於富裕的家庭,但是在那個對於男性子嗣重視的年代,女性結婚後通常視為夫家中心。爺爺和奶奶因為媒妁之言而結婚,也是彼此的二婚。當時爺爺已經有五位孩子,這對奶奶而言是一項很大的挑戰,該如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類單親媽媽   暑假回到臺北永和,不久又懷上一胎,Tony還是在屏東委託母親照顧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有時候家道中落就是很無奈,媽媽清秀因為經商失敗,把整間公司都賠光光,還要養兩個孩子,雖然國峰跟巧育都已經成年,但是都沒有工作,全家無奈之下,只能透過秀媽的高中同學介紹,搬去一個小村,其實這裡秀媽小時候常常來,因為秀媽的好朋友就是在此長大,於是就挑了一個時間,正式搬過來。
Thumbnail
琅琅讀書聲中,春生逐光而去,漸去漸遠,臨了,回眸一笑。
Thumbnail
有一個老阿嬤年輕時看盡親友充滿挑戰的婚姻,心裡總是有一個聲音要她不要結婚,與其婚後要吃苦受罪,不如單身自由自在。可是舊社會女人的婚姻一向受父母兄長主導支配,阿嬤堅持到二十六歲終於不敵父兄壓力而走入婚姻。 婚後的阿嬤很有骨氣,她跟自己說,要嘛不嫁,既然嫁了就要咬緊牙關認真經營。阿嬤的先生很認真工
Thumbnail
母親是舊社會裡的童養媳,因故改嫁給我的外省老兵老爸之後,慢慢地從寄人籬下到開始擁有了自己的一個落腳處。一輩子困在一個小地方的人心胸不甚開闊,尤其是我母親,芝麻綠豆的事看得比天還大,不開心的事可以記上好幾年。   如同電視劇裡的情節,在童養家庭裡有許多人與事也不是好相與的。雖然改嫁給了我爸,母親
Thumbnail
凡夫俗子做到「無我」,那是修行的高階,一般人都在「有我」和「無我」之間拉鋸,而且常常是有我佔上風。 有一個女人,三十五歲那年父親中風,隔年母親腦溢血,當時五個兄弟姊妹中,只有她未婚,所以「理所當然」承接起照顧的責任。女人說,幸好自己當時未婚,否則家業與父母之間,她會陷入兩難。女人無微不至照顧兩
Thumbnail
故事主人是我阿婆,她是廣東客家人,客家人的稱謂阿婆等於嫲嫲。她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兒時有婢女服事,婚姻都是門當戶對,我阿婆是識字的,她有受過教育,在她的時代,女子接受教育不容易,可能是大戶人家的女兒才有這種機會。 後來因為政局動盪,侵華、內戰、政權更替,導致家道中落,亦因丈夫早逝,她本來是千金之驅,
Thumbnail
我的奶奶在我父親十歲的時候因病去世,對於她的了解我皆從父親和姑姑們的描述。因此我對她有一定的印象存在。    奶奶出生於富裕的家庭,但是在那個對於男性子嗣重視的年代,女性結婚後通常視為夫家中心。爺爺和奶奶因為媒妁之言而結婚,也是彼此的二婚。當時爺爺已經有五位孩子,這對奶奶而言是一項很大的挑戰,該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