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德作品展”在豫舉行 兩岸共賞蘆雁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2-10-11 河南日報
10月9日,已故臺灣畫家“張文德作品展”在河南博物院開幕。來自海峽兩岸的同胞共同欣賞了54幅形態各異的蘆雁畫。
張文德先生以蘆雁入畫,在畫中表現蘆雁的各種習性和狀態,風格獨特,其作品曾經多次在各種美術展覽上獲獎。
張文德1920年出生于河南省封丘縣。他自幼拜師學畫,一生與蘆雁結下了不解之緣,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邊壽民對其蘆雁畫影響很大。
張文德之子、臺灣高雄河南同鄉會理事長張明誠表示,父親雖然身處臺灣,但心系故鄉。父親去世以後,他遵照父親遺願,向家鄉的河南博物院捐贈54幅畫作並舉辦展覽。
河南博物院相關負責人表示,蘆雁畫在中國傳統繪畫中是常見題材。張文德的蘆雁畫既繼承傳統,又推陳出新。此次展出的作品不但描繪了自然界當中蘆雁的各種生活習性,更反映出了畫家對生活的熱愛和對鄉土的眷念。此次展覽充分發揮了河南博物院在兩岸文化藝術交流中的橋樑作用,有利於促進兩岸文化的共同發展。(劉 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同鄉會餘年3月20日舉辦春季旅遊,歷經疫情的肆虐,家人們都踴躍參加本次活動!
同鄉會餘年3月20日舉辦春季旅遊,歷經疫情的肆虐,家人們都踴躍參加本次活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台灣書畫五虎將聯展・風華五璧】 以「台灣書畫五虎將」為名,陳克謙、陳衛曾、吳彩光、王愷、洪啟義五位年逾八十的藝術家聯合展出。 書畫界大老們的聯展,無論是書法,還是人物、花鳥等,充滿生命力與情感淬鍊,堪稱書畫界盛事,更深具時代意義。
Thumbnail
這是一項名為〔滙流與溯源〕的展覽,展出時間2024/03/30--2024/07/07,展出地點在台中市國立台灣美術館。展出台灣早期畫家的精品,我很幸運地在展覽結束前,觀賞了這項畫展。在此,要介紹的是兩位跨越日本統治時期的畫家林之助及陳敬輝的膠彩畫作品。
Thumbnail
張仲禹是一位年輕的台灣陶藝家,從手拉坯成型的作品,到手捏的系列,以及最新的掘系列茶壺...,他不斷突破自我,無懼困難,展覽內容更是每⼀次都有新驚喜。本文將介紹他從2015年到2023年精采的陶藝創作歷程。
Thumbnail
圈內人會暱稱林瑞明、呂興昌、陳萬益三位老師為台文福祿壽三仙、台文老公仔標,從他們並稱的外號大概就可以知道三位對台灣文學研究和建置台灣文學的付出實在令人敬佩。
Thumbnail
顏水龍(1903.06.05日—1997.09.24)是臺灣老一輩知名畫家中極為突出的一位。顏水龍是臺灣邁向現代工藝及近代美術設計的奠基者與推動者,也是描繪台灣原住民文化的先驅者。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其中張良澤便是代表人物。
Thumbnail
當大家瘋「Pixar 皮克斯動畫20年特展」,北美館裡還有其他精彩的特展進行中,喜歡臺灣前輩畫家作品的人請別錯過「25年典藏精粹展」,你可以親近在藝術拍賣市場上耳熟能詳的畫家,如廖繼春、顏水龍、李石樵、江兆申、陳澄波、郎靜山、李梅樹,除此之外,吸引我的還有陳其寬的「陰陽」,非常有趣,將立體的
Thumbnail
一九六九年一月二十日,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行受贈儀式,旅居巴西的畫家張大千將六十二幅張大千從大陸帶出的敦煌壁畫臨摹僅存孤本,捐贈臺北故宮入藏。
Thumbnail
三月童里為讀者呈現風格迥異卻又同等精彩的兩檔台灣原創繪本展覽--- 大牆面展出「《森林裡倒下了一棵樹》林廉恩繪本原畫展」;小木屋則是「《跳舞就是做很多動作》吳睿哲繪本展」。不同於廉恩展覽區域滿滿的繪畫原稿和手稿,睿哲的展覽中,是隻煢煢獨立的紙偶,然而這樣的紙偶,卻迸發出不同於繪畫的故事能量與韻律感。
Thumbnail
臺靜農教授(1902-1990)是安徽霍邱縣葉家集鎮人。當代知名作家、文學評論家及文 史學界重要學者。原名臺傳嚴、字伯簡,在民國20年代改名為靜農,晚號靜齋,筆名 青曲、孔嘉、釋耒等。 臺靜農早年加入「未名社」,大約在1925年春初結識當代著名作家魯迅,兩人往來密切,友誼深厚。
Thumbnail
【台灣書畫五虎將聯展・風華五璧】 以「台灣書畫五虎將」為名,陳克謙、陳衛曾、吳彩光、王愷、洪啟義五位年逾八十的藝術家聯合展出。 書畫界大老們的聯展,無論是書法,還是人物、花鳥等,充滿生命力與情感淬鍊,堪稱書畫界盛事,更深具時代意義。
Thumbnail
這是一項名為〔滙流與溯源〕的展覽,展出時間2024/03/30--2024/07/07,展出地點在台中市國立台灣美術館。展出台灣早期畫家的精品,我很幸運地在展覽結束前,觀賞了這項畫展。在此,要介紹的是兩位跨越日本統治時期的畫家林之助及陳敬輝的膠彩畫作品。
Thumbnail
張仲禹是一位年輕的台灣陶藝家,從手拉坯成型的作品,到手捏的系列,以及最新的掘系列茶壺...,他不斷突破自我,無懼困難,展覽內容更是每⼀次都有新驚喜。本文將介紹他從2015年到2023年精采的陶藝創作歷程。
Thumbnail
圈內人會暱稱林瑞明、呂興昌、陳萬益三位老師為台文福祿壽三仙、台文老公仔標,從他們並稱的外號大概就可以知道三位對台灣文學研究和建置台灣文學的付出實在令人敬佩。
Thumbnail
顏水龍(1903.06.05日—1997.09.24)是臺灣老一輩知名畫家中極為突出的一位。顏水龍是臺灣邁向現代工藝及近代美術設計的奠基者與推動者,也是描繪台灣原住民文化的先驅者。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其中張良澤便是代表人物。
Thumbnail
當大家瘋「Pixar 皮克斯動畫20年特展」,北美館裡還有其他精彩的特展進行中,喜歡臺灣前輩畫家作品的人請別錯過「25年典藏精粹展」,你可以親近在藝術拍賣市場上耳熟能詳的畫家,如廖繼春、顏水龍、李石樵、江兆申、陳澄波、郎靜山、李梅樹,除此之外,吸引我的還有陳其寬的「陰陽」,非常有趣,將立體的
Thumbnail
一九六九年一月二十日,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行受贈儀式,旅居巴西的畫家張大千將六十二幅張大千從大陸帶出的敦煌壁畫臨摹僅存孤本,捐贈臺北故宮入藏。
Thumbnail
三月童里為讀者呈現風格迥異卻又同等精彩的兩檔台灣原創繪本展覽--- 大牆面展出「《森林裡倒下了一棵樹》林廉恩繪本原畫展」;小木屋則是「《跳舞就是做很多動作》吳睿哲繪本展」。不同於廉恩展覽區域滿滿的繪畫原稿和手稿,睿哲的展覽中,是隻煢煢獨立的紙偶,然而這樣的紙偶,卻迸發出不同於繪畫的故事能量與韻律感。
Thumbnail
臺靜農教授(1902-1990)是安徽霍邱縣葉家集鎮人。當代知名作家、文學評論家及文 史學界重要學者。原名臺傳嚴、字伯簡,在民國20年代改名為靜農,晚號靜齋,筆名 青曲、孔嘉、釋耒等。 臺靜農早年加入「未名社」,大約在1925年春初結識當代著名作家魯迅,兩人往來密切,友誼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