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你記得那年的世界、臺灣與自己嗎。韓劇《請回答,1988》以首爾雙門洞為場景,以1988為起點,描述五位讀高中的同年孩子(下稱五人幫),與五組不同樣態家庭的父母,彼此緊密互動的故事。年齡介於十七至四、五十歲的觀眾,很容易在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一不小心就對應上了。
導演申元浩跟編劇李佑汀擅長營造平凡人物的鮮明個性,角色立體的近在眼前,彷彿是現實中的人物。不曉得你對那位角色很有共鳴,或是覺得自己像誰呢?
高中的妳/你,喜歡自己嗎?德善是五人幫唯一的女孩,家中排行老二,成績欠佳,常被揶揄全校排名999,卻有著開朗的個性,爽朗的笑聲。但她常煩惱有沒有人喜歡她,不限於愛情的喜歡。因此當得知誤以為對她有好感的善于,喜歡的其實是自己的姊姊,及兩位閨蜜根據各種線索,推論正煥可能喜歡自己,卻遲遲得不到預期回應,她怨嘆大家喜歡的都是別人,沒有人喜歡自己。
心理學家Erikson著名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青少年的發展要務便是自我認同,若任務發展不順利,易走向自我混淆。而自我認同其中一個重要指標,即為能否喜歡自己。但在注重集體主義的亞洲,常常是重要他人稱讚、認同而確認自身的存在。父母期待我們學的事物,有時不是自己喜歡的,自己喜歡的,會被大人說那對未來不重要。似乎,唯有受他人喜愛,我們才是有價值的。可是,隨著成長,「自我」也會長大,會開始想自己是誰,到了小學、國中,會開始有自己的生活圈,接觸的他人變多,他人眼中的我也會趨於複雜。我們再將周哈里窗的概念加進來,會發現他人眼中的自己會跟我認為的有所差異。 德善在家庭排序、成績都未獲得肯定,才會比其他人更在意,能否藉由外在的行為獲取關注與贏得喜愛。一如她獲選奧運會開幕典禮的舉旗手,努力的練習,一如她那些誇張的舉止,或是巴望著寄給廣播主持人的卡片能被讀到。她想被看見,渴望被喜歡,這些是她用來照見自我的光源。
青少年自我建構的過程,若過度仰賴他人的眼光、喜好與評價而活,會不會逐漸失去了自我,無從建立自我的主體性呢?德善此角色,鮮活的呈現青少年的迷惘,自我認同尚未確立,自我建構缺乏/疑惑藍圖的迷茫階段。
迷惘、疑惑是必經之路,探索過後的方向,會比早經確立的更明白,那是千真萬確屬於自己的追尋。但我們需要旁人協助看到自己的模樣,或提點思考自己的想望。還好,德善有東龍這位損友也是益友。德善抱怨沒有人喜歡她,東龍反問她「妳沒想過自己喜歡什麼嗎?」主體產生覺知,有時就是如此平凡的一句話。這一刻,德善開始不太一樣了。
申導演跟李編劇合作的風格之一是,會先呈現人物的表面,讓你形成初始印象。之後透過劇情鋪陳,將外殼剝開,讓觀眾看到內核,兩者之反差,最是動人之處。 事實上,她比她以為的更要好。有別於她求取注意力的誇張肢體與大嗓門,她總在細微處默默地體貼家人,在學校也會關照有需要的同學。高三新班級,一位媽媽跟老師討論有癲癇病史孩子的狀況,老師說「妳可以放心的交給德善,她很會照顧人」。她的姊姊寶拉也說「每個人都喜歡德善」。
我認為以德善為主要視角,蘊藏著編導想傳達的巧思:就像多數人的本性,德性善良美好,但自己卻看不到(周哈里窗其中一扇),我們常以為若不被他人看見與肯定,自己就不夠好。其二,就連名字與姊姊「寶拉」跟弟弟「餘暉」(韓語分別是夢幻跟晚霞之意)相比更顯一般的「德善」,象徵升學主義下的最大族群–成績不亮眼的一群。但是,不愛讀書或成績欠佳並非人生的一切,可以持續努力,也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如她對有身旁親人、友伴的貼心照顧。競爭很現實,也很殘酷,但我們依然可以保有人性,善良是一種選擇。
不管臺灣或韓國,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都一樣。德善升高三,她父親如此鼓勵,「德善阿,沒考上大學又怎樣?做其他事也可以⋯⋯這一年就抱著必死的決心盡力試試。不可以沒試過就放棄⋯⋯如果還是不成功,那也沒辦法。」隨後加碼關心女兒的夢想。
「我沒有夢想」,「我知道這樣很可悲,覺得自己好蠢」。
「才不會!你不蠢。那你可以去找你的夢想。」,
「我在你這個年紀時,也是懵懵懂懂的。德善,大家都一樣,沒關係的。不只是你會這樣,別擔心。」
來自東龍友情的提問後,繼之親情的鼓勵,在在喚醒德善從「自我出發」。發展心理學說人的發展就是生理、心理與社會的變化,此劇細膩而集中的描繪德善等五人高二到高三這一年間的成長軌跡,讓觀眾彷彿也看到自己成長的身影。
「請回答, _ _ _ _ 」
你想撥電話給哪一年的青春,並問她/他什麼呢?你的回應又會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