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騎北高嗎?」
「你會上武嶺嗎?」
跟筆者聊到單車的朋友總是要問上這些問題。是的,我偶而會執行類似的行程,就是長程或登高的路線,有時兩者兼具。然而訓練或成績並非最終目的,更多時候我喜歡騎車去超商取貨,去熟識的咖啡店串門子,或沿著街道玩寶可夢Go。賽事或挑戰只是偶爾刺激生活變化的調劑,所以我的車上不需要碼表、功率計、卡踏,連變速器都捨去,手剎車還可以選擇裝或不裝。我騎的車是─單速車(fixed gear)。
單速車曾經紅遍大街小巷,但以次文化的流行風潮過去後,再次回到更有神祕感的小眾文化,也因為這樣,除了被問能騎多遠或爬多高之外,最常被問的第三個問題是─「甚麼是單速車?」
常聽到的如fixed gear、死飛、固定齒輪、競輪、場地車都是單速車的種類或別稱。顧名思義,單速車就是捨棄了高效率的變速系統,只用一組齒比來探索這個世界,而它的剎車方式造就了獨特的玩法與體驗,那就是死飛輪的腳剎車。死飛輪為常見活飛輪的相對說法,在死飛輪的設定上後輪與踏板之間的傳動是固定的,沒有滑動的功能,只要車子在前進,身體就要隨著踏板不斷轉動。因為這個連動的設定,騎士可以透過雙腳向後的施力來達到減速的效果,若運用瞬間反踩的力量,還可以做出使後輪反轉或固定的滑行技巧,來達到最有力的減速,稱為skid。
對單速車的構造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後,可能就會理解筆者為何不熱衷於長途或登高的活動了,因為比起專門的公路車,使用單速車無疑是更嚴苛的自我挑戰!然而沒有一款自行車一開始就被設計成廢物的,它們最開始的用途非常簡單,就是載著人到更遠的地方,所有的車款總會有適合它的使用範圍。要問筆者為何總是推薦單速車?時間要拉回到10年前那位剛退伍的年輕小夥子身上。
那一年剛退伍的社會新鮮人,從南投鄉村懷抱著夢想來到台北都會,物慾很低的小夥子求學階段並沒有擁有一台每個青少年最想要的成年禮─機車,因此在尋找租屋處首先要求的就是通勤方便。在這個基礎上找到一處公車兩站,步行20分鐘到工作地點的優質套房。有趣的是走去等公車,下車再走進公司也是剛好20分鐘,後來徒步去上班變成一個常態,連車資都省下來了。在生活都安頓好之後興起一個念頭,來騎個單車吧!從來沒有真正擁有過屬於自己的交通工具,想要找一款兼具通勤與休閒功能的單車,打開電腦打上關鍵字「單車」空格「推薦」,比較了摺疊車、公路車、登山車等常見車款後,也看了許多專門車型,下坡車、BMX、特殊造型的街車,最後被一個系列影片給吸引,擁有俐落簡約的外型,單純直覺的操作,玩法多元又獨特,有專門的比賽也很適合街騎,那就是單速車。有了目標之後很快地搜尋了台北可以參觀的店家,正式加入單速車的行列。
深入體驗這項運動之後,深深地為此著迷,假日可以自己到空曠處練習騎乘技巧,一有問題就往車店鑽,不論何時都可以找到幾位車友帶著練習或給予更多建議,開始參加車聚、各種主題活動。真正認識到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後,大家都約著下班後要騎車去哪裡吃飯,乾脆就騎車去上班了,不用再多跑回家牽車這個步驟,從步行族轉變為單車通勤族,單車除了假日休閒之外,正式走入了生活當中。單車通勤這個習慣也在離開台北之後帶回了家鄉,車友少了就上網找找看,來來去去就成為調劑生活的社交圈,更多的時候就成了交通工具的一個選擇,要簡單上街的時候就騎上它。
再問一次為什麼要推薦單速車?以前會跟你說:「這超帥,可以玩招、練skid,國外單車快遞都在騎,還拍成電影。」但總覺得說得口沫橫飛,卻沒有太多共鳴,在沒有做功課的前提下,單速車本身的獨特功能會讓人產生距離感,這些人後來不是買公路車就是摺疊車。經過十年的單速車使用經驗,消化與內省之後,現在我會反問你─
「你最近一次騎單車上街,有使用到變速嗎?」
好像沒有用對吧?就算有,使用頻率也不高,或其實可以不使用?當然這是筆者的引導式作答,把使用範圍設定在上街辦事,而非運動。其實在生活中,很多時候並不需要高效率的套件,需要的可能只是一個菜籃,在可行的規畫內,用簡單的工具就可以完成工作。當你下一次在選購單車時,單速車風格簡約、不用變速、零件簡單、改裝具彈性、易於保養的特性,會是通勤單車中的絕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