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中(台灣古蹟巡禮(15-1)~百年家族霧峰林家宅園(一):台灣四大名園之首『萊園』|林獻堂博物館 ),我們介紹了霧峰林家花園林獻堂博物館園區裡的『萊園』以及『林獻堂博物館』。這一篇,將來介紹園內的另兩個景點『蓉鏡齋』以及『景薰樓』。參觀這兩處,個人強力建議最好事先申請導覽參觀,因為解說員會詳細介紹整個園內的歷史以及建築的特色,會讓我們更能深入了解這百年歷史建築古蹟之美。
『蓉鏡齋』於1838年由頂厝始祖林奠國所建,剛開始為起居住所。初期樣式較為傳統,為土埆磚建造草屋形式。1887年,林文欽將其整建成為紅屋瓦土埆磚繫造的三合院,作為教育林家後代子弟的私家書齋,時人俗稱為「新學堂」。並取唐代傳奇『酉陽雜俎』中『芙蓉鏡下及第』的典故,命名為「蓉鏡齋」。
蓉鏡齋建築風格相當嚴謹,採傳統二進書院格局,是台灣格局最完整的私家書院,亦是當時中部地區最重要的漢學教育中心。林文欽先生在此刻苦讀書,終於在1893年高中文舉人,使霧峰林家成為台灣唯一文武雙全的世家。
『景薰樓』為頂厝系主要宅邸林獻堂故居。由林奠國於1864年開始興建,並於1867年由林文鳳完成第一落內外護龍、正身與景薰樓門樓。1883年林文欽完成第二落主體建築與第三落部分。後來林獻堂在日治時期重新整修,增建正廳前葡萄架,並將原本的門樓重建,形成今日我們所看到的規模。
景薰樓主建築分為三落五進九開間,為傳統合院式格局。景薰樓大門不開在中間,而開在東南方位,外有阿罩霧圳環繞,隱含「門迎納水」的風水格局,整個建築為東西向,也有俗語所說「座東向西,賺錢無人知」的意涵。
從下面的室內傢俱擺設照片,由於後代保存完整,因此仍可看出當年大戶人家各種講究之配置,以及傢俱雕刻之精美,令人讚嘆。
以下的照片則是拍自於景薰樓外部不同地方,以林獻堂匠心獨具獨創的中部藍為主色調,並間以白色而顯得雅致脫俗。
相較於其他人擠人的熱門景點,前來造訪霧峰林家花園林獻堂博物館園區的遊客相對較少,因此造訪此處,除了可欣賞百年古蹟之美,還可進行寧靜的文化之旅,加上怎麼拍都可以拍出美景,因此個人真心推薦喜歡造訪古蹟的朋友們,可將此處放入口袋名單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