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不要養貓。」
「因為手機容量會不夠。」
這是我在養貓之後最大的心得。據說人類對於具有幼態特徵的臉沒有抵抗力,而貓咪就是這樣的萌萌生物,有著杏仁狀的圓圓大眼,小巧的粉色鼻子,上揚的嘴角,Q彈的肉掌和柔軟的毛髮。
我在養貓之前,就很喜歡逗弄路邊的野貓,或是朋友家的貓,然而是在實際與一隻貓長期相處,看著牠對你從滿滿的戒心,到逐漸放下防備,最後產生信賴的過程後,才真正愛上貓。曾聽一位老師說過,她認為養貓養狗比養孩子還好,因為孩子總有長大不需要你的那天,但你能在貓狗身上感受到深深的孺慕之情。
我想人都喜歡被需要的感覺,那會讓我們充滿能量。而且養隻貓沒有過多的負擔,也不會像人一樣情緒勒索,恰到好處的依賴令人感到舒心。
從與自家貓咪的相處上能學會「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流浪貓通常對人充滿戒心,一開始收養的時候,愛理不睬已經算是客氣的了,有的甚至還會咬人抓人,好像在試探你的底線。你只能不斷付出關懷,每天幫牠鋪好貓砂,準備飼料和水,再遠遠地觀察牠,等待牠願意主動靠近的那天。
直到有一天,牠在你身上得到了安全感,牠才會慢慢走進你的身邊。也許是某個思睡昏昏的下午,牠忽然跳上大腿,輕舔你的手,然後用雙頰蹭兩下。
【系統提示】恭喜你獲得沒有實際作用,不過療癒人心的小生物相伴。
躺在床上追劇的時候,牠靜靜地窩在棉被堆裡;寫文章的時候,牠在旁邊的紙箱睡著了,眼睛瞇成兩條彎曲的線;熬夜加班的時候,牠在你的電腦桌上竄下跳,等到你不耐煩,又露出無辜的眼神,對你喵喵叫,讓人無法生氣。
卸下高冷的偽裝後,發現我家貓咪比想像中憨呆的多。
每次對牠吹泡泡,牠都會一臉好奇地從紙箱裡或是衣櫃上跳下來追逐泡泡,伸出小小的手掌拍打那泛著彩虹光的透明球體,再一臉失落地呆站在原地尋找消失的泡泡。(阿不就是你弄破的嗎?)
自從有一回從抽屜拿出一包小魚乾餵牠之後,每次打開抽屜,牠都以為又有小魚乾吃了,對著你發出超長的貓叫聲,興奮地圍在書桌旁邊繞圈圈。幾次之後,我們都很喜歡這樣逗弄牠,就是故意打開抽屜,再看著牠落空而返。
在家裡的時候活潑好動,喜歡在房間裡奔跑,我的髮圈和耳環都成為牠追逐的對象,常常被咬得稀巴爛;出門的時候卻又十分膽小,不肯吃東西,也不上廁所,只敢躲在後背包裡,連一聲也不敢叫。
牠最溫暖的時刻,還是每次只要我回家,牠都會跑來門邊迎接我,對我喵喵叫。
我想貓咪和人類一樣,既渴望能夠被無條件接納,在愛你的人眼中,即使有些缺點也是可愛的,但同時也需要自己的空間。
在許多寧靜的時刻裡,任何語言都顯得多餘,就讓我們不說話,只作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