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禮拜最夯的科技新聞就是南韓科學家宣布製成"常溫常壓超導體 LK-99"
每次有類似的科學或醫學突破,總會引起舉世關注。在這股旋風下,我們也應該對超導體有些基本的認識。此外除了正經八百的物理學科普外,我們也順便聊聊那些檯面下的風風雨雨......。
以第一作者李石培(Sukbae Lee,音譯)和第二作者金智勳(Jihoon Kim,音譯)的英文姓氏為名。數字99則是代表發現此化合物的1999年。
超導體要具有二個特性: 1. 零電阻 2. 具有邁斯納效應(Meissner Effect)
左圖中,讓金屬的溫度下降,降到恰使電阻為零的溫度稱為臨界溫度。此時若將金屬通電,因為零電阻的特性,電流將永不耗損,金屬也不會因電阻產熱。與此同時,低於臨界溫度時會產生所謂邁斯納效應,即超導體本身會阻擋磁力線通過(如右圖),若將超導體放在強磁場中,理論上能飄浮在其中。
通常生成超導體除了溫度要夠低外,還會對金屬本身施加高壓(幾萬~幾百萬個大氣壓),來滿足超導體存在條件。但由於條件嚴苛,一直無法廣泛應用及商業化。
在一般環境下即可表現超導體特性。試想如果需要將材料維持在超低溫和超高壓的環境之下,光是額外花費的電力就直接抵消了超導體帶來的省電好處。
LK-99在攝氏127度以下,不需加壓即可展現超導體的特性。再則主要材料並不昂貴,鉛銅都是常見金屬,成本不高。實用性和商業化的可能性就大增。
第一是發電廠。台灣每年經由銅製電纜損耗的電力約10%,老舊的電路損耗更多。如果以常溫常壓超導體製成電纜,理論上可以避免這10%的損耗,提升能原可用率。
第二是電腦之類的計算機。因為零電阻,自然電路不產熱。主機風扇等散熱器將會走入歷史,而手機將會有接近量子電腦的運算力。
第三是磁浮列車。運用超導體的邁斯納效應(Meissner Effect),車身不會和軌道相觸,摩擦力消失,列車速度更快更安靜。
第四是醫療用的核磁共振(MRI)。用電流通過超導線圈,產生強大高效的磁場,有助於形成更清晰的影像。
李石培 和金智勳是高麗大學教授崔東植的學生,研究項目就是超導體。崔東植教授1994年發表了關於高溫超導體的ISB理論(inter atomic superconducting band),當時學術界質疑此理論天馬行空,後來未受重視。
然而1999年時偶然發現一種鉛、銅和磷酸的化合物展現出超導體的特性。從2008年起至崔東植教授去世的2017年間,他們在現今稱為"韓國量子能源研究中心"(其實就是個小地下室,如上圖),不斷的測試各種參數和製成方法,但並未成功。來到資金快斷炊的2018年,他們接受了資金贊助,條件是讓高麗大學教授權英完(Young-Wan Kwon,音譯)空降加入團隊研究。
經過三年的研究,獲得了初步的成果。於2022年和今年三月申請專利"含超導體的低電阻陶瓷材料"。但是在理論和製程複現方面,一直無法提出令人信服的說法,於是他們邀請美國威廉瑪莉學院的物理學教授金鋐泰(Hyun-tak Kim,音譯)加入,進行理論方面的補完和替論文背書。
四月時團隊曾在韓文期刊<Journal of the Korean Crystal Growth and Crystal Technology>上投稿,但並未引起重視。
以上是今年七月前的狀況。
7月22日
有兩篇論文。先後被上傳到arXiv網站上。第一篇作者為李石培、金智勳及權英完三人。後面那一篇作者為六人,包含李石培、金智勳及金鋐泰,獨缺權英完。
arXiv是論文預印網站,文章未經同儕審查(Peer Review)。不是正式的學術期刊。
第一篇三人論文對理論和製程多有缺漏,還有人開玩笑說把摘要(Abstract)看完就差不多沒料了。但第二篇比較詳細的說明了理論和製程的核心。
7月27日
金鋐泰(Hyun-Tak Kim)回應第一篇<首個常溫常壓超導體>論文存在許多缺陷,未經他的允許就被傳到arXiv上。
7月31日
美國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研究員格里芬(Sinéad Griffin)計算模擬出理論可行,以超級電腦運算LK-99的結果顯示,銅原子滲透到晶格中的路徑處於適當的條件和位置,它們就能夠具有超導的共同特徵。但她在8月2日在twitter上澄清,她從未替LK-99背書,只是提出有這個可能而已。
8月1日
團隊在arXiv重新上傳了他們修改過的版本,修正了一些小錯誤並且增加一個樣本的測試結果。
美國超導(AMSC)在開盤前飆漲140%。台灣和南韓的超導概念股也開始飆漲。
8月2日
韓國成立超導低溫學會驗證委員會。
8月3日
驗證委員會向研究團隊請求提供樣品驗證。但團隊回覆說目前論文正在審查,需2-4週才能提交。委員會只能就目前的論文和影片發表評論: "因LK-99未展現邁斯納效應,無法證實其為超導體。"
8月4日
中俄各國開始發表複現成果,但均未能同時在常溫常壓下表現""零電阻"和"邁斯納效應"的特性。 Hyun-Tak Kim上傳了一段LK-99在磁場中浮起的視頻,被質疑其並非超導體的邁斯納效應所致。
8月6日(本日)
台大進行了四個小時的實驗直播,結論是觀察到有抗磁性,但沒有出現超導抗磁性和零電阻。
接下來呢?
有專家說驗證LK-99為真只需要2-3天,只要檢驗團隊提出的樣品即可。但是確認其為假,則需要30-50天。因為在復現過程中有可能會意外成功或是找出新方法。
就研究團隊的態度來猜測,他們對自己的研究充滿信心,覺得得諾貝爾獎機率頗高,所以才會有前後兩篇搶當第一的事情。1993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理查羅伯茲(Richard John Roberts)曾提出十個有助於得諾貝爾獎的小撇步,第三條就是"別跟超過兩個人合作"(諾貝爾獎一項最多頒給三人)。所以第一篇的作者才會是三人。
就目前復現的結果來說,並無證據顯示LK-99同時具有超導體的兩個特性。在磁場中懸浮並不代表是超導體。2010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就是以磁浮技術讓青蛙在磁場中飄浮。那我們能說青蛙是超導體嗎? (笑)
當然也有一種情況,就是團隊偶然的做出了超導體。但是如何才能穩定的重覆這個結果,他們還沒研究出來。他們研究了那麼多年,以及製作方法難度不高的前提來看,若是他們已經充分掌握製成方法,應該可以拿出不少樣品以供測試。用樣品直接打臉不是最有說服力? 怎麼還會有委員會跟你要樣品,你說要下個月才能給這種事?
目前我覺得機會一半一半。讓我們看到九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