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7|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在颱風天裡 發現自己是幾何控

    上週颱風天,沒怎麼出門,在家整理一下包包,感覺更清楚發現自己的喜好了:幾何控、線條控、喜歡規範於「次序中」的變化與美感。我深愛「對齊」與「水平」這件事。

    我給自己設限了嗎?

    上:泰國名牌Jim Tompson 以絲貭產品為主,這只是布包。15年前一位大學同學手術後,召集同學曼谷的旅行中買的,那次已特別感受到曼谷是亞洲設計之都。 左:一個好友的餽贈,我常拎著它去附近買東西 右:購於泰國清萊皇太后花園,是泰國皇太后文創商品,很喜歡這包包的設計結構

    左:4年前購於Pinkoi平台,日本手作訂製棉麻布包,做工和拼色都很細緻,去年我帶著它和5個高中好友去墾丁,那次旅行我希望其中一位好友巨大的人生傷痛能稍稍減緩。 右上:大學同學在14年前去上海工作,她把帶不走的美包,分給幾位女同學,我選了好像有很多窗戶的這個。 右下:Longchamp小提包,我覺得適合去家附近的大商場吃飯逛街使用。

    左:世界大名牌中,三宅一生算是我喜歡的收藏,它的各式皺摺衣服和包包,非常幾何! 右:2018年冬天,我和唱片公司好同事在京都錦市場裏的二手店裡,這個很幾何的布包在滿是名牌包的牆角跟我招手。回台後估狗,包包品牌Johanna Gullichsen是「從材料製線開始到織成布匹以及其他成品都是芬蘭在地完成」的牌子,非常北歐極簡風格。

    關於日常穿搭的自我要求,很多人認為穿衣服這事,說不上什麼多專業的領域,但是如果可以長久的堅持,也應該是一種難得的自律吧。

    而這幾天從自己的長久收藏的物件中,浮現自己喜好上的一致性:對於幾何圖形(線條結構)的情有獨鍾。然而這卻是我在日復一日的日常中,不甚明確的感知。

    我的服裝設計師好友,把我母親留下來的六件外套拆解,然後重製成一件美麗的大衣,這是她用餘布幫我做的拖特包,包體的直線與曲線的分割線條是細小銅珠線,這是一個充滿細節的包。

    這也終於解釋了我為什麼如此鍾愛美國導演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2014年的《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 》這部電影,因為我發現電影中的美術設計真是很無敵,每一個cut都展現導演「置中控」無瑕、精準的美感,在2021年的《法蘭西特派週報》中,也再次展現這種超級美術功力!

    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

    我的幾何圖形包包充滿著一些結構的重複、幾何組合的樂趣,而且因為提把必須是「置中」,所以看著它們,真覺得世界無比的和諧啊😆

    形塑每天的自己,除了天氣冷暖,場合的不同,有時候就從這些包包開始的~是選冷色系?還是暖色系?有時候只是從一隻戒指開始,硬是要求自己練習、衍生出符合這隻戒指的穿搭。

    我的戒指,像不像陶朱隱園😆 我是因為它像建築物而買的。 幾何線條明暗交接的口罩,疫情期間好搭配。

    把自己當成有機的3 D建築物,穿進4D的時空裡,每次出門找出適合的不同造型,這種下意識的自我鍛鍊很多年了,自己很喜愛的這種方形圓形幾何線條、重複的美感,也從長久收藏的物件種浮現出來,在翻閱手機圖庫時也覺察,這種喜愛也延伸到我對建築物的線條感知,以及拍照的構圖的要求。

    穿搭,其實只是自己對某種美感追求的某個鏡像反射而已。

    我的心得是:如果你注意自己的layout,這樣的關注會延伸到生活的觀察中~我成為對幾何與結構具有高敏感度的拍攝者,熱衷於透過鏡頭,記錄所遇到的平面幾何之美。

    左:台南市立美術館二館,建築師也是隈研吾。我喜歡那天陽光燦爛,建築結構與光影,和行走的人。 右:內湖的網球場館,設計師在大門前做了一個非常具象的裝置作品,很努力,遠看並不美,這是我到此一遊的照片,很多圓形與無數的幾何。

    在天氣氣氛外晴朗的時候,特別留心拍攝場景裡存在的光影元素,當太陽光透過幾何圖形將影子投射在周邊場景裡或是牆面上的時候,畫面瞬間多了一份趣味性,明暗的交融, 虛時的結合,使拍照構圖樂趣橫生。

    右:2018年為了藝術家塩田千春的大展奔赴東京,就是想看藝術家心中無限蔓延開來的網,到底無極限的要表達什麼情緒,凌亂失序的幾何⋯ 左:中目黑區的星巴克,建築師隈研吾。幾何造型的咖啡杯,上下正反的鋪滿整個牆面,我覺得美呆了。

    右邊是日本輕井澤千住博美術館的gift shop屋頂, 左邊是我在某個展場中拍下的作品,不同時空,我發現自己喜歡相同的構圖。

    2018東京車站修復後,它的屋頂與大廳。建築師辰也今吾,是日本第一代建築師,東京車站源自英國「安妮女王式」建築風格,咱們的總統府也是類似風格。

    前幾年的某一天,雨後初晴坐在捷運文湖線第一排,發現陽光下的南京復興站在這樣的光線下線條很美。

    今天沒有阿珠媽穿搭的照片,只是在某個颱風天整理包包時的自我覺察的分享而已。

    包包來自人生中不同的年紀、各有其故事和承載的記憶,最近流行人生斷捨離,而在無常來臨之前,我還是想和自己收藏,過些漂亮好日子。

    宜蘭壯圍張宅,黃聲遠建築師唯一民宅作品 屋頂看的到樓梯的線條,連著遠方的阡陌,還有好朋友的細長的背影。

    回到文章開頭之問:我給自己設限了嗎?也許下一篇就是我對混沌美學的嘗試呢!

    *今日照片下面有比較多的說明,感謝有耐心閱讀到這裡的朋友們💕其實有時藉著物件,你也會更了解自己,你映照著生活,而人生也在每個時空的點線面上反映出你。而我只是拿自己的穿搭收藏當個範例。

    #老是愛漂亮OldisNew

    #穿搭是自身美學的鏡面之一

    #歡迎加入幾何控

    #穿搭是生活中最簡單的冒險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50+之後,試試顛覆以往穿搭習慣,是最容易的自我冒險! 這是屬於愛漂亮者的自由空間。 在這頁面上我們開心遊戲,找到自己喜歡的樣子,希望每個路過我們頁面的你,也能帶著探索、冒險的玩心,裝扮出喜歡的自己走入每個當下。人生後半場,我們接受年齡,忽視數字!一起用智慧選擇自己的漂亮,來開展我們下半場青春期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