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5|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學習筆記〕Gen2監控工具 VS Gen3監控工具

raw-image

隨著應用程式底層架構的演變,監控工具也在不斷發展。第二代監控工具(Gen 2)逐漸顯露出其限制和不足,而第三代監控工具(Gen 3)已經在許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以下整理五點最大的不同:

1. 架構支援度:

Gen 2

第二代監控工具主要針對單體式架構(Monolithic Architecture)、三層式架構(3-tier application)而設計,難以適應現代的容器化和微服務架構。它們可能無法有效處理動態的(dynamic)、高度分佈式(high distributed)的環境。

Gen 3

第三代監控工具針對容器化、微服務和雲原生架構進行了優化。它們具備更強大的自動發現(Auto-discovery)、適應性(adaptability)和實時性(real-time),可以更好地應對複雜的應用拓撲。

2. 自動化和智能化:

It’s no longer possible to know what’s going on without massive automation and AI

Gen 2

第二代監控工具通常需要手動配置和管理。它們的決策和分析能力較弱,可能無法快速識別和解決問題。

Gen 3

第三代監控工具具備自動化配置和管理的能力,以因應高度變化的架構,智能化的能力幫助在龐大複雜的容器架構中,自動識別性能問題和異常情況,並提供精確的根本原因分析,從而加速平均復原時間(MTTR)。

3. 數據採集和分析:

Without high fidelity data, you’re knee deep in guesswork.

Gen 2

第二代監控工具收集有限的指標和數據,可能會錯過關鍵信息。它們的分析能力有限,難以提供全面的應用性能洞察。

Gen 3

第三代監控工具能夠深入收集大量的指標(metric)、交易數據(transaction data)和上下文信息(context)。它們採用先進的分析技術(purepath/opentelemetry),幫助用戶更好地理解應用的行為和性能。

4. 彈性和可擴展性:

Gen 2

第二代監控工具在處理高流量和快速擴展時可能面臨挑戰。它們的架構可能不足以應對動態變化。

Gen 3

第三代監控工具具備更高的彈性和可擴展性。它們可以輕鬆適應架構高度變化的負載,確保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提供穩定的性能監控。

5. 業務洞察:

You can’t be effective with a sea of alerts. You need answers.

Gen 2

第二代監控工具關注技術效能指標,往往無法提供與業務關聯的洞察。這可能導致在解決問題時缺乏全局的視角。

Gen 3

第三代監控工具可以將技術效能指標與業務關聯影響進行集成。提供應用程式當前狀況對業務影響的清晰理解,幫助優化決策和資源分配。

總結

第三代監控工具在應對現代微服務架構、雲原生架構方面表現更出色,通過自動化、智能化和全面的數據分析提供了更好的應用性能洞察。與第二代監控工具相比,第三代監控工具能夠更好地滿足當今快速發展的應用環境的需求、對業務影響也有更好的輪廓。

下一篇來介紹我工作上用到的監控軟體-Dynatrace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