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8/16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喬記洋行電子報即將登場 🩵


追蹤我久一點的讀者應該有發現我最近重整了方格子的專欄,以及統一命名為「喬記洋行(Choisie)」,主要也在於我正在統合我目前的個人品牌經營,同時也會有一些新的商業計劃。

而為了服務這些目標,「喬記洋行(Choisie)」正是我近期以個人名義開啟的電子報計畫。而我也預期將使用電子報平台舉辦更多以視訊會議進行的演講、工作坊。

我將在本文下方更詳細的說明電子報內容會涵蓋的範圍,確保我與你的期待一致。除了方格子的專欄之外,如果你覺得我的電子報對你有幫助,歡迎選擇最適合的方案訂閱。

我期待喬記洋行在陪伴你的路上,能夠成為你最獨具一格且幽默的策略思維夥伴!點選以下連結即可訂閱。



喬記洋行老闆是誰?

我是 Estelle,或常被稱為喬老闆,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財金與外國文學系,以及法國巴黎高等商院 HEC Paris 的 MBA,主修策略;旅居歐洲多國,目前任職於英國倫敦。

我的現職為 Meta 集團下的 Project Manager,主要的工作為 Content Integrity,以人文政策與市場文化的回饋,調查使用者能否如預期的使用產品,優化現有產品的使用功能,並進一步與團隊合作,將情報裂解至工程師或是其他部門可以處理的部分,並思考如何效率化的解決大量出現的問題。

我同時也經營專欄,應用我在人文與商業雙棲的背景,講述文化產業商業化的商務邏輯;並且曾經以商業顧問身份協助台灣新創公司,諸如以創作者經濟為主軸的方格子等,訂立其對 Web3 領域以及國際市場拓展的策略框架。

我目前想要針對高端精品市場是否能夠以演算法方式進行高度個人化推薦,讓電商從純粹的銷售平台轉變為數位體驗服務進行研究。關於這方面的研究與思考脈絡也會不時的成為我的分享來源。


我的國際經歷以及遠程職涯期待

我曾歷經過幾次職涯的轉換:我在台灣時,曾任花旗銀行的儲備幹部(Management Associate),在不同部門輪調,接觸銀行內部與外部的數位化,由此產生了對於企業數位轉型的興趣。由於大學輔修外文系的多元經驗,我理解到人的行為與考量並不單一,也從而衍伸出對於使用者經驗以及商業中人本思考的興趣。我認為在金融業的發展上較難看到特定使用者深化研究,我自此決議轉換跑道,開啟了數位經驗、以人與文化為中心的工作歷程。

為了研究如何提高人們對於文化相關產品的願付價格、策略性的將其轉為企業能商業化的方法,我申請法國首屈一指的巴黎高等商業學院 HEC Paris 的 MBA,並參與 Meta 集團與情報分析相關實習,以及學校與開雲集團(YSL、Balenciaga、Gucci 母公司)合作的培訓計畫,藉此了解科技業與精品圈的知識背景,並進一步往這些產業發展。

在海外的求學與職業經驗,也讓我在與法國、英國、美國這三個截然不同的文化環境中遇見截然不同的人際經營和領導機制。同時也體認到東亞教育中,對於職場溝通與談判訓練的迫切性。

這些養分賦予我不少洞見,而如何系統性的呈現給中文讀者,就是我在這個電子報裡主要撰寫的內容。




專欄內的三大主軸

專業工作者的國際素養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ism

出國不只是職業生涯的一個里程碑,是整套生活體系的新選擇。出國之後的人際圈、職涯發展多樣性、生活型態,對家庭生活的想像都有非常巨大的差異。有些人嘗試了一段時間後決定放棄或是留下,更多是因為他們找到了最適合他們的體系。而留下的人也必然遇到巨大的差異,而我正是想在此分享我在國際職場中的觀察,以及學習。

我預計我會在電子報裡提及的主題如下列:

  • 工作方法論的應用與經驗
  • 溝通策略與談判技巧
  • 升遷、轉職、考評報告的範式與心態
  • 社會文化與職場文化

一些更加務實操作的個案分享也會不定時發出。


文化產業如何商業化 Cultural Business Strategy

策略作為我在職涯成長上的成長主軸,不僅在台大顧問社與 MBA 主修可以看見,我在意的更是如何以「全局觀」的角度了解事實與脈絡,並且提出解法。我理解到大部分文化產業,在傳統觀點裡都並非高獲利且高毛利的產業,不見得能夠吸引頂尖的商務人才;且諸多產品核心的創建者,如設計師與藝術家,也不一定有專業的商務訓練,而導致產業難以建立一套成熟且完整的自給自足的商業體系。

抱著這個初衷,我將自己定錨為人文與商業相輔的實踐家,希望藉由所學,提出應用策略框架,使更多亞洲文化商業體能用嶄新的角度審視營運模型,並且更加以此為鑑,帶來文化產業的商業復興。

目前已經在專欄上線,並且會持續深耕者如下列:

  • 精緻文化諸如精品、藝術等,高額消費且以會員「關係」為主體的產業分析
  • 大眾文化諸如科技、娛樂產業等以「內容」量級消費為主體的產業分析
  • 國際與台灣個案導讀與訪談


以健康的身心跑人生這場馬拉松 Your Well-being is always P0

在海外的生活即便多采多姿,我在這次旅居期間,恰好碰上整個 COVID-19 疫情週期,歷經歐洲疫情高峰以及長期封城,又在全新職場裡適應壓力同時,碰上不適合的宜居環境,最終導致我遭遇巨大的心理挫敗,在 2022 年歷經工作上的過勞(Burnout),以及近似憂鬱的狀態。當時我分別在職場與個人生活上提出求援訊號,並從中獲得許多系統與社群的支持。我也在花了近一年半的時間逐漸恢復為常態。

這個經驗讓我重新審視成人生活裡對於 Well-being 的態度,也期待藉由分享我的挫敗與復原,跟生活應用技巧,來給予需要相關資源的人。更把西歐與北美企業裡,Your Well-being is always P0 的態度帶回東亞,讓更多人能以永續的方式經營自己的職涯。

人生縱然有線性的競爭與激勵,聽從本心後,自我導航,創建出自己的道路,與更直面看見自我的需求,才是人生這場馬拉松最關鍵的核心價值。這裡的文章包括:

  • 改變工作環境:全職遠端工作者如何建立工作與私人生活的界線
  • 改變溝通模式:如何更積極與主管與同事建立工作上的信任關係
  • 改變生活型態:如何適時離開抽象世界,關注現下身體與環境的交互關係
  • 改變人際界線:不陷溺於同質性太高的社交圈;鼓勵自我提升人際圈的多樣性
  • 改變自我盲點:學習授權他人更大的工作空間並處理自己淺在的憤怒

希望看到更多人寫下精彩而絢麗的人生故事。



如果你對以上三個議題有興趣:

  1. 專業工作者的國際素養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ism
  2. 文化產業如何商業化 Cultural Business Strategy
  3. 以健康的身心跑人生這場馬拉松 Your Well-being is always P0

且想要參與更多線上視訊演講、工作坊,以及可能的 Podcast,除了方格子專欄之外,點選以下連結即可訂閱!


正如我不久前在台大顧問社的專訪裡分享,在整個人生體驗與職涯發展的路上,有些東西也許不合自己的價值觀,如我們在顧問業或其他任何產業的工作內容有時會有主觀與客觀的衝突,抱持著學習的心態,以客觀的角度去學習與自己本身不一樣的概念與想法,就算最後選擇不用同樣的方式處理,這個過程也能訓練自我表達以及如何創建新的途徑。

「策略」本來就是在明確的遠景之下,找到如何在現下資源與限制下,執行的最適途徑。我以這樣的態度寫作,也期許讀者可以用同樣的策略心態,將這些經驗轉變成豐碩的養分。

我期待喬記洋行在陪伴你的路上,能夠成為你最獨具一格且幽默的策略思維夥伴。



如果你還不放心,以下列舉我曾經授權轉載的文章,點選之後就能夠試閱文章。

期待與你在喬記洋行相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