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職場上的組成是非常多個世代的,以及在跨國經驗中是跨文化的。世代隔閡、文化隔閡、機能隔閡、語言隔閡。每一層隔下去,當我沒有辦法確信資訊傳達正確的時候,我寧願選擇多溝通,以及你說的「關注心理細節以及無死角溝通」。
舉例來說,擁有決策權的人,決定這個專案是否要推進的,可能是大你二十歲的業務經理,他熟悉的是跟客戶互動以及理解銷售;需要從你專案獲得資訊後建立全球模型的工程師,可能是法國工程師,她懂的是西歐邏輯與系統內部的設計模式。
對「台灣」、「年輕」、「講中文」世代來說有溝通效率的媒介,並不是這麼普世的。甚至在台灣社會裡面,要跨世代溝通都需要時間。就算我在台灣職場,我也不能說我永遠知道隔壁組的同事在意的資訊是什麼,要怎麼說服他。這個難度一到國際職場更是會指數型上升。
換個角度來說,不做到這些東西,承擔的就是被誤解、被低估、被蒙蔽的風險。而多加解釋,反而更不效率。
其實我寫這一系列文章,想要提及的事情是,這甚至不是「卷不卷」的問題,而是這些溝通技能本來就是要被訓練的,但是在台灣學術體系以及職場體系裡被嚴重低估,也就是合格標準太低,讓很多人根本沒機會看到這是個問題,更別提精進。這也連帶讓很多人出了國,或甚至不以個人來講,企業出海競爭,立刻就會碰上很大的溝通門檻,因為國際市場根本「聽不懂」我們要講什麼,更別提獲得機會跟資源。
當然,如果一個人的目標是在同質性很高的環境裡生活,比如學生與同儕就是同質性很高的群體。那以上就不是特別要精進的技能,因為其他人很容易就可以懂。
簡單回應,把脈絡補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