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參加了方格子創作者尾牙,與許多網友見了面、也與不少創作者交流,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交流時間太少了,話匣子打開後都聊不完。聊的主題很多,其中一個最有感的是:到底文章寫完後給誰?流量可以怎麼經營?
我在方格子上幾乎都寫旅遊與攝影相關的內容,鮮少將自己的職業背景寫出來,不過跟各領域的創作者療完後,滿想分享一下個人的觀察與想法。
我其實是一個新創線的記者,與不少創業家聊過天,接觸過一些創新產品從零到一的過程,我覺得與內容創作者有很多可以呼應的地方,就來與大家聊聊。不過這篇的對象比較適合給已經在產出、且產出一陣子,但還沒到開啟合作接案的創作者,如果是還在思考是否該開始的夥伴,可以先從我3年前參加方格子創作者成長學院「從入門到入土,堅持寫下去:直擊大師寫作人生」活動的心得文你說,為什麼寫作?,因為我也是從那之後開竅開始努力持續創作的。
另外,這篇比較不是成功案例分享或經營公式個略(因為我也還在探索的路上),只是說如果有夥伴也有類似的困擾,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們,當然也可以交流交流。
先來看看為何我會這樣比對。
就算你沒有想要以文字為主業、來不打算靠部落格產生收入,但應該絕大多數創作者都希望寫的內容是有價值的——可以被人看見、希望被人收藏、期盼引發討論,甚至找到志同道合的新朋友。這些期待背後的基礎,脫離不了流量,就好像新創的產品需要曝光,然後被採用;被採用的決勝點,就是產品夠不夠好、有沒有價值、能不能滿足客戶需求。
換句話說,文章(或任何形式的創作)就是你的產品,你要讓他成為你的第九號交響曲、成為驚艷世界的iPhone。
我想信大家都會喜歡自己的創作,也對自己的創作有自信,就跟新創團隊一樣,認為自己的創新產品能改變世界,是目前市場上最好的解決方案。不過從我的觀察也發現,不少新創會聚焦在「產品有多好、功能有多齊全」的盲點上,反而忽略了市場需求。
打個比方,今天消費者的問題是看不到眼前的東西,他需要一副眼鏡,A公司做了一副不僅能解決對焦、還能即時顯示心跳的智慧眼鏡,B公司則是做好一副可以對焦,也耐汗、不起霧的眼鏡。對消費者來說,他需要的只是看清楚,顯示心跳不是他的需求,可是耐汗、不起霧則能解決他戴眼鏡可能遇到的其他問題,所以他會選擇B公司的產品,而A公司花了大把錢研發超貴的酷炫眼鏡,卻乏人問津。
回到創作者的情境,就好像人人都有話說,卻不見得有思考到這些說出來的話,是誰要聽。
那創業家怎麼給產品定位的呢?雖然我沒創業過,但幾個基本流程還是可以參考的:
我認為最有趣的是第一步「市場調查」這個步驟,因為會決定後續的產品研發方向、經營策略與商業模式的調整。
有些新創公司的策略是:免費產品先行,擴大產品知名度、市場佔有率之後,再推出付費功能,讓用戶付費體驗完整的解決方案,例如設計軟體Canva、聽歌軟體Spotify。
有些新創公司的策略則是:直接鎖定小眾,並且一開始就只有付費方案,這樣才能找到最理想的客群,例如台灣的筆記軟體Heptabase。
商業模式的考量當然不只這樣,還有很多不同的思考點,但為了方便說明就先簡化成這兩個例子。其實兩種方式沒有誰對誰錯、誰好誰不好的差異,端看新創公司自己的想法、產品所在的產業、市場特性決定策略,像是Canva所在的設計軟體競爭對手少卻很強大(Adobe AI),大部分要設計的人都認為一定要學Adobe AI,Canva索性以免費產品打開市場,而且產品特色是「更簡單的操作方式」,直接讓設計小白或出入設計領域的人打破過去的成見,抓緊客戶的心;Heptabase所在的筆記領域則是一個紅海市場,市面上非常多解決方案,所以乾脆以付費方案找到擁有絕對忠誠度的利基消費者,再慢慢擴大客戶群。
要選擇哪種路線,大家可以想想看,那我經過去年的一些嘗試後,可以分享一下我目前的想法。
因為我的沙龍以遊記、旅行為主軸,內容偏向深度旅遊,甚至有點教育的意味,這麼深應無聊的內容,誰會想聽?我曾經遇過這個困擾。旅遊文章這個領域基本上是殺紅眼的紅海市場,許多旅遊部落客都在寫這些內容,因此有人只寫親子旅遊、有人只寫日本攻略、有人只寫登山遊記,這就是尋找小眾利基、但粉絲具有品牌忠誠度的做法,因此我也採取此做法。
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主動出擊:去看看類似的創作者在寫什麼內容,觀摩學習、同時主動留言創造互動機會,找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夥伴;同時尋找外部資源,任何與旅遊相關的活動、講座或座談會都去看看,認識這個領域的其他專家,創造人脈與曝光。
至於上面提到的尋找PMF(3跟4)的階段,我現在嘗試的方式是:稍微放下自己對文章風格的堅持。這裡不是說要變成那種為了流量、逐水草而居的創作者(大家想看什麼我就寫什麼),而是把兩者融合,例如我現在會在文章中加一小段是大家尋找旅遊景點時最想知道的資訊,像是去阿朗壹古道要怎麼準備衣著鞋子、蘭嶼交通要怎麼訂等等,但其他內容還是維持自己想寫的,創造出自己文章的差異化。
希望以上分享對大家有幫助,也歡迎留言交流你們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