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2|閱讀時間 ‧ 約 11 分鐘

賴清德隱憂(一):中美參選,民進黨這次不如國民黨與侯友宜

賴清德(中)抵達紐約後,AIT執行理事藍鶯(右)及台駐美代表蕭美琴(左)前往接機。(台灣總統府)

賴清德(中)抵達紐約後,AIT執行理事藍鶯(右)及台駐美代表蕭美琴(左)前往接機。(台灣總統府)

2024的台灣大選充滿轉折,短短數月內,情勢幾度起落,在野陣營的鬥爭尤其引人注目。

首先是被各方嘲弄、就連深藍選民都憤怒的國民黨。5月17日侯友宜被徵召後,由於郭台銘與部分地方派系串聯、侯友宜自身表現不佳、柯文哲正好風生水起等因素,侯友宜的選情迅速崩盤,從5月底開始便一路墊底,國民黨也因此出現了三派「換侯」勢力:以羅智強等立委參選人為代表的「禮讓柯文哲派」、以鄭麗文與黃復興勢力為代表的「推舉韓國瑜派」、以地方派系為代表的「改換郭台銘派」,侯友宜也因此進入被換倒數,處境尷尬。

但7月23日國民黨全代會後,侯友宜出現了微弱的「慶祝行情」,加上競選辦公室執行長金溥聰強勢控盤,對提議與柯文哲、郭台銘合作者一律嚴肅警告,再配合民進黨猛轟柯文哲的背景,侯陣營也開始端出政策牛肉,如今侯友宜的支持度已逐漸回穩,在不少民調更穩定領先柯文哲,國民黨地方派系也逐漸歸隊。

如此發展,符合筆者在7月31日文章《2024台灣大選|國民黨繼續內戰,但柯文哲意外能幫侯友宜選到底?》的預測,也就是只要侯友宜能利用民進黨猛轟柯文哲「仇女」與弊案的機會,讓民調回穩、甚至出現超越柯文哲的趨勢,就能最大程度平息黨內「禮讓柯文哲」的呼聲,同時爭取地方派系的再倒戈。

而柯文哲的起落當然也是輿論焦點。5月至7月,柯文哲一度來勢洶洶,不僅領先侯友宜,還在部分民調超越賴清德,被不少分析視作2024總統熱門,但筆者並不這麼看。有鑑於柯文哲出身勢弱的民眾黨、民進黨擁有執政資源等特殊背景,筆者在7月下旬便曾撰寫《柯文哲隱憂》三篇系列文章,以柯文哲缺乏地方基層「陸軍」容易被民進黨宣傳系統人格毀滅面對弊案選戰並不耐打的三大基礎,預測柯文哲在選戰的中後期將會相當辛苦,除非能獲得國民黨「禮讓」,否則毫無勝選機會。此後柯文哲民調果然出現停滯,並在8月民眾黨籍新竹市長高虹安因貪汙被起訴後持續下滑,如今已在多份民調重回第三。

至於賴清德,因其民調穩定領先,所以外界較少討論賴清德的選情起伏,而是將目光聚焦在國民黨、民眾黨的鬥爭上。但在筆者看來,如今的賴清德就與3個月前的柯文哲類似,看上去聲勢高漲,其實危機四伏,往後伴隨選戰推進,賴清德的優勢將會逐漸喪失,即便不能立即反映在民調數據上,最終也恐與總統大位失之交臂。

美國的冷漠對待

其中,中美的相對不支持,便是賴清德的第一隱憂。

首先觀察美國態度,眾所周知,蔡英文之所以能在2020年擊敗韓國瑜,除了香港反修例風波,美國的支持同樣不可或缺。而美國之所以如此,關鍵還是比較了蔡英文跟韓國瑜後,認為前者是相對不易改變「中美台海平衡」的人選,故而有所抉擇。簡單來說,在華盛頓看來,韓國瑜太過「親中」,可能在上任後倒向北京,導致美國在台海的戰略利益受損;而蔡英文雖出身民進黨,卻並不「急獨」,上任後應能在「親美」同時「維持現狀」,所以是相對可支持的候選人。

但賴清德似乎就乏相關優勢。從這次美國的動作來看,賴清德不僅得不到白宮青睞,民進黨的「親美牌」也似乎打不出顯著效果。關鍵原因,就是賴清德的「台獨」基因,讓美國擔憂不僅台海現狀難保,還可能波及中美關係穩定。

自從賴清德確定參選起,西方媒體就出現不少「美國疑賴」的風聲,稱美國對賴清德的台獨立場有疑慮,擔憂賴會在勝選後失控強推台獨,引發兩岸戰火;7月初賴清德在一場閉門選舉造勢活動中,脫口「台灣總統要有走入白宮的志氣」引發風波,彼時英國《金融時報》便獨家揭露,美方曾要求台灣澄清賴清德談話。

8月中旬賴清德訪美,華盛頓也明顯在顧及北京反應的情況下,不讓具「副總統」身分的賴清德過度得分,既不安排賴清德會晤美方行政官員,也不讓賴會見參眾議員,唯一的《彭博社》專訪更在封面寫出「He Wants to Lead Taiwan. But Can He Keep the Peace?」即便不是有意「疑賴」,卻也明顯是以「戰爭與和平」定調此次大選,並暗示「和平」可能會是賴清德的挑戰。

與之相比,支持「九二共識」、反對「一國兩制」的侯友宜雖不能說獲美「力挺」,卻明顯比賴清德更有打「親美牌」的空間,且美國也未如當年壓制韓國瑜般反對侯友宜與國民黨,而是將後者納入可接受範圍。

早在國民黨徵召階段,美國就開始隱晦打擊侯友宜的對手郭台銘,例如《外交政策》便引述學者分析,稱郭台銘只是「自我感覺良好」,自以為比其他人更懂政治,其實完全外行,且郭台銘的「中國色彩」過於濃烈,應該不易出線;侯友宜確定被徵召後,諸如《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美國媒體,又以「溫和派」、「中間路線」等詞彙定位侯友宜,未見「親中」相關字眼。

6月5日,美國在台協會(AIT)理事主席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訪台,選擇拜會的第一個候選人便是侯友宜,接著才是賴清德、柯文哲。這未必代表美國押寶侯友宜,但賴清德畢竟是台灣現任副總統,又是出身執政黨與議會第一大黨的總統參選人,理應是羅森伯格的第一拜會對象,美方最後卻選擇先見侯友宜,可見華盛頓這次不是「非賴不可」,而是偏好一個「能讓台海沒有意外」的候選人。

9月14日,侯友宜即將開始8天的訪美行程。據國民黨曝光的行程簡表,侯友宜將依序出訪美國紐約、紐澤西、華盛頓、三藩市(台稱舊金山)四地,期間預計舉辦四場僑宴,並會在訪問華府期間拜會美國在台協會與重要智庫,還將與參眾議員會晤,且會在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發表演講,也有媒體訪問環節。從上述規格來看,明顯是比賴清德高調不少,只要正常發揮,應能帶動民調進一步上揚。

在台灣的民意市場內,「親美」是非常重要的選舉催票機制,「反美」則毫無疑問是敗票因素;說得更直接,「親美」未必能讓總統候選人當選,「反美」卻必然使人落選,而在所有候選人都不「反美」的情況下,能在「親美」這塊多得分少失分,便是勝選的重要關鍵。如今柯文哲已無再訪美機會,基本上毫無操作「親美」的政治空間;賴清德要再操作「親美」,也大概只剩兩個時機:如果副總統人選提名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以及總統辯論時進一步申論己見;侯友宜則正要開始收穫一波訪美後的「親美」政治紅利。

在美國不希望台海失控、讓自己永遠失去「台灣牌」,又希望避免與北京直接對撞的考量下,賴清德這次的「親美」優勢不只輸給蔡英文,恐怕也不如侯友宜與國民黨。

北京的強烈壓制

而美國都如此,北京的態度便更不用說。

從賴清德確定被民進黨提名開始,北京便多次表達對賴的「不期待」。例如5月23日,在侯友宜確定被徵召、柯文哲確定被提名後一個禮拜,《環球時報》和《中國台灣網》(國台辦所屬新聞網站)便各自刊出對台灣總統大選的評論,確定了「批賴揚侯」的政治基調,並且完全邊緣化柯文哲,不讓其有過多篇幅,就算提到也是貶多於褒,「他勝選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囿於政黨利益,為保住民眾黨在立法機構的席次,只能言之鑿鑿要參選到底。而參選到底,即意味著藍白合破局,分裂選票的結果是非綠聯盟下架民進黨的希望可能落空。」

可以這麼說,賴清德從參選那刻起,便被北京鎖死在「台獨工作者」的光譜上,不論事後再怎麼修正說法、調整立場,都不可能從北京處獲得任何分數。8月賴清德訪美後,解放軍更是發動近年內第三次「圍台軍演」,明確表示這是對「台獨」分裂勢力與外部勢力勾連挑釁的嚴重警告。這一動作顯示北京有意強化「戰爭與和平」的選舉話題,來削弱賴清德的民調優勢。

與此同時,北京還開始了新嘗試:用經貿手段打擊賴清德與民進黨。8月17日,大陸商務部發言人束玨婷表示,自4月12日啟動對台貿易壁壘調查後,涉及產品已從立案時的2,455項調整至目前的2,509項,且初步調查顯示,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限制措施涉嫌違反WTO相關規則,商務部將結合貿易壁壘調查情況,對「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ECFA)採取相應措施,國台辦也對此表示支持。

而前述動作,在台灣引發了「ECFA可能終止」的相關討論。雖說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已經緩頰「大陸沒有要取消ECFA」,卻依舊難止輿論猜測。據商務部所述,對台貿易壁壘調查最晚會在2023年10月12日結束,特殊情況下可延長至2024年1月12日,也就是台灣大選投票前一天。結合北京此前對賴清德的「不支持」,這一日期設定明顯不是偶然,而是想重擊構成民進黨鐵票的中南部農業、傳統產業人口,同時盡可能降低賴清德對淺綠經濟選民的吸引力。這次的北京,顯然不只有1996年的導彈思維。

當然,這一操作會在台灣引發「北京介選」的爭議,讓人想起2015年「周子瑜事件」反幫民進黨催票的情況。但平心而論,兩件事還是有本質的不同,周子瑜事件更多是刺激台灣普遍的「國族情結」,強化民眾對「中共打壓」的集體憤怒,共同提高了深綠與淺綠選民的投票率,並讓部分淺藍選民因此不投國民黨;但威脅中斷ECFA,卻更多會作用在經濟選民、中南部選民身上,雖有部分選民會因厭惡「中共干預」而積極票投賴清德,但對生計的擔憂恐怕也會勸退一些淺綠選民,使其拒投賴清德,並讓部分中間選民決定票投侯友宜。

簡單來說,這次北京不只有軍演與導彈,還有ECFA與貿易壁壘調查,可謂是雙管齊下積極打賴。而其背後思維也與美國類似:偏好一個「能讓台海沒有意外」的候選人,避免未來4年到8年在台海被迫與美國武力攤牌。

從地緣結構的視角來看,台灣被鎖在中美博弈前線,在「新冷戰」漸起的氛圍下,台灣總統大選也必然是中美碰撞、求取均衡的作用場。說得更直白,「中美參選」早已不是新鮮事,與其質疑「外部勢力為何能介選」,還不如務實關注兩強底線分別為何、有什麼動作。

從中美眼下都希望「鬥而不破」來看,出身國民黨但立場相對溫和的侯友宜,毫無疑問是中美這次勉強有交集的人選,儘管其本人政治魅力不高,民調表現也一度差強人意,如今也已逐漸站穩腳根;而賴清德眼下民調風光,卻一來缺乏美國堅實支持,二來面臨北京日漸強大的壓制,看似勝券在握,其實山雨欲來。選戰還有4個月,賴清德的隱憂正在浮現。

原文發表網址:

2023.9.12

賴清德隱憂(一):中美參選 民進黨這次不如國民黨與侯友宜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940117?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劉燕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