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1|閱讀時間 ‧ 約 35 分鐘

二人同行 発心の道場 D7

    在完全不想起床的情況下起床。

    住在這裡,如果可以睡到自然醒,然後附近走走、騎腳踏車等等的,接下來放空一整天,應該是非常理想的行程。

    不過遍路的行程也是自己的選擇。因此完全沒有不樂意,心中充滿感謝、精神充足的,先到樓下去吃早餐。接著確認打包完成,看看時間也真的差不多,背起行李,下樓。

    原小姐已經在樓下等待了。確認了今天要從昨天的大井休憩所續行,就上車出發。

    原小姐說,她自己沒有來過台灣,但是有好些台灣朋友,也有些朋友跟台灣人有很密切的交流。太龍寺住持似乎就是其中一個,而且前幾年還有到過花蓮慶修院參加弘法大師相關的活動。

    很開心自己的國家和日本這塊土地有這樣的羈絆。

     

    車行到大井休憩所,原小姐送我下了車,就在原地等待。

    稍微整理了一下裝備,不願太好整以暇。知道他一定會等到我走遠了,才驅車離開。

    一邊走,一邊算著時間回頭。原小姐那輛貼滿遍路貼紙的車子才剛緩緩駛去,我抓緊了最後的時刻,用眼光表達心中無限的感動及感謝。

    然後稍微拍了一下大井休憩所附近的風光。附近有一處寺院,紅梅開得正好。

    往太龍寺的方向,要走水井橋跨越那賀川,然後從溪谷一路蜿蜒,才會到達真正要上坡的地方。

    每一次每一次,都好喜歡站在橋上往左右望去的風景。

    過了橋之後,是延著山坡腰繞、砌著擋土牆、鋪裝完整的柏油路。

    早晨出門運動的中年先生迎面小跑來,跟我確認是不是要往這裡走到太龍寺吧?

    我說對。

    路上與各種人的交流中,喜歡這樣沒有過多善意,也不刻意忽略的感覺。

    鋪裝的路到這裡為止。

    接下來就會變成碎石坡,然後美麗的溪谷道路就在眼前。

    沿路多見山中深潭,綠水清澈。

    「若杉山遺跡」處,有一個休憩涼亭。在這裡把薄刷毛衣脫掉,只留底層和風衣。

    趁著喝幾口水的時間,旁邊走走看看。

    沿著河谷而行的路段並不難行,也不荒涼,走起來就像在森林遊樂區裡的感覺。

    昨天從對面山頭看過來很有神秘感,身在其中卻覺得分外可親。

    路上偶遇從山邊探頭出來、形狀奇特的樹。

    溪谷的路段結束,眼前豁然開朗。

    其實一路走來,斷續在尋找一樣東西:丁石。

    昨天路上看到許多,但忙著走路(可是明明又不趕)沒有拍照。晚上讀資料的時候看見這是這一帶的文化特色,後悔不迭。

    雖然記得去年路上也有看過,總覺得應該還會見得到,但誰能確定呢?

    所以今天一直在找,但目前為止都沒有。

     

    上坡路段看來從這裡要開始了。

    還好不管上坡再怎麼長,都不算是太陡,而且步道狀況良好。

    不久之後,看見了!

    雖然不是書上寫的和我以前看的方形丁石,但這個可能更特別(旁邊還有解說牌)。

    拍到了舟型丁石覺得開心。但仍希望能繼續找到矩形的丁石。

    不久之後,剛剛所說的「不怎麼陡」的話應該要收回了。

    看不到盡頭、一個彎之後還是繼續陡的上坡,馬上就如實在腳下展開了。

    揮汗擦汗、流鼻水擤鼻水,不停循環。

    難所就是難所,第三名也還是難所。

    終於,看到這樣的光景,知道應該已經算是進入了寺院境內了。

    記下了往平等寺的方向。彼時不知,稍後並不會從這邊續行。


    四国霊場第二十一番 舎心山 太龍寺

    本尊 虚空蔵菩薩(伝 弘法大師作)

    開基 弘法大師

    宗派 真言宗高野派

    本尊の真言 のぅぼぅ、あきゃしゃきゃらばや おん、ありきゃまり、ぼり、そわか

    御詠歌 太竜の、常にすむぞや、げに岩屋 舎心聞持は、守護のためなり

    看到了,丁石!

    過了山門,還要繼續往前走。

     

    這附近很有趣的,常常有指著鶴林寺的指標。

    不過怎麼看,都不覺得指標指的地方是路徑。

    經過了幾處,思考一下,覺得那意思應該是指標的遠方山頭是鶴林寺的意思。

    不然這路太恐怖了。

    太龍寺境內相當寬敞。走在其中,有種觀光的感覺。

    平整的踏石、兩旁精緻的白石灘、樹下的苔……一切的景物,都被悉心照看的樣子。

    園藝造景、灑掃工事等等的人員不時可見,讓寺院裡多了一點生活感,相當溫暖。

    再次告訴自己要緩著步調,仔細看、平心靜氣的參拜、參觀。

    於是拍了好多太龍寺的照片。

    指往各處的標示牌上,其中一個寫著「天龍井」,打算參拜完再來看看。

    不過後來並沒有真正看到一口井,因此拍下這個解說牌和文物展示窗(?)以為紀錄。

    經過了納經所,看見一個好陡的階梯。旁邊有坡道。不過,可以做到的人,當然要好好的拾級而上。

    上去之後看到相輪橖、多寶塔,是個單純來參拜也很有東西看的寺院。

    其中「求聞持堂」可以提供欲修行「虛空藏菩薩法門」者申請使用。感謝昨天住處的資訊。

    往旁邊山下看,可以看到纜車。除了步行、開車,也可以搭纜車上來參拜。

    纜車站一到,眼前就是本堂。

    曾經燒失的緣故,本堂內有名的龍的繪畫已經不在(至少不在眼前這建築裡),但有照片等等的可以憑弔。

    景物太新,只能閉眼遙想當年風華。

    前往大師堂途中,有好高的椿樹。

    這裡的大師堂可以上去繞行。正後方是遙拜所,有繩子牽過來可以從這頭搖鈴祈禱。我沒有這麼做,但有摸著這個獨鈷杵,念三次「南無大師遍照金剛」。

    覺得「玩」得夠久了。

    再好好看一眼美麗舒適的太龍寺,下階梯前往納經所。


    心裡惦記著今天早上原小姐的建議:

    太龍寺深處有個弘法大師修行的地方,希望我可以去看看。不知道怎麼去的話,可以問寺方人員。

    原小姐並且叮嚀我,前幾天德島連續下了三天大雨,路途可能非常濕滑,請我一定要很小心。

     

    南無大師遍照金剛,大師護佑。

    如果農曆春節在寒假的尾端,那麼大雨之時我很可能正在遍路途中。

    大師給了我晴天走路的運氣。合掌感謝。

     

    納經完畢,取回納經帳的時候,問了關於弘法大師修行處的問題。對方說:「是……對吧?」我其實完全沒聽懂那是什麼地方,不過心想對方應該有聽懂我的意思,因此說是。

    場所名稱這種東西,是這辭彙如果本身沒在腦子裡的話,再聽幾遍都不會懂的。再問也是給人家添麻煩、讓自己窮緊張而已。

    是說,我為什麼沒有問清楚那個場所的名稱呢?

    確實應該要問的。但我就是沒有,現在就是付出代價的時候了。幸好這代價還算可以承擔。

    這位寺院的人員說,往本堂方向,但不要上去,取左往前就是了。

    我再問,往那個方向是否也可以去平等寺?對方說可以。

    想著幾天前下大雨,原小姐說路況可能比較不好的事情,我又問對方路的狀況可以嗎?

    對方似乎沒有覺得路況是個問題,只說我到了纜車站門口右邊,貼有詳細的路線圖。

    於是,就算我無法真的確定他指示的場所是否就是民宿原小姐告訴我的那個景點,不過,只要是能夠順道通往平等寺,就是可以的。

    我在意的不只是能不能去到弘法大師修行處,更在意不知道是否需要繞道太遠。時間不晚,但擔心不能免。所以還是以能順利抵達為最高指導原則。

    再度前往本堂方向,果然看見指標,往左可以去纜車站,還有一個標示寫著「舎心ヶ嶽」。啊這不就是我昨天晚上在看路線的時候,設定好要經過的地方嗎?

    資訊整合的能力太差,到了這個時候,我完全沒發現舎心ヶ嶽就是我要找的弘法大師修行處。

    既然方向對了,不管到底能不能經過我要去的地方,總之能夠往平等寺,就是我要走的路。

     纜車站正前方,也有另外一個階梯直上太龍寺本堂。

    到了纜車站建築外面,果然看見右邊有一個地圖。仔細閱讀之後,也決定到站裡面去看看。

    是個暖氣開放,不只賣纜車票,也有販賣部和休憩長椅的舒服空間。

    一進去,就有服務小姐說有招待的茶,問我要不要。

    雖然剛剛喝過水,不太敢隨便再補充水分,但聽到是茶,忍不住還是說了好。

    茶是我不很習慣的昆布茶。但能在這樣完備的地方休息真是太幸福了。

    坐在長椅上,再把剛剛拍下來的地圖看熟。原來接下來要走的是いわや道接平等寺道。分岔口連照片都有了,希望現在的景象和照片上不要差太多。

    纜車站外有塊空地,空地旁有歌碑,還有舎心ヶ嶽遙拜所。

    看來舎心ヶ嶽是個很厲害的地方啊。很高興自己並不只是要遙拜,我要用自己的雙腳走過去參拜。

    休息了兩次已經太豪華,趕緊出發。

    走了一小段路,回頭看一下剛剛的纜車站。

    雖然沒有要搭乘,但對於這樣冬天不太有人搭乘的設施仍然好好的運行,覺得非常感謝。

    走著走著,進到了樹林裡。

    依然是平整的參道,兩旁立滿了善男信女供養的佛像菩薩像。

    看起來很好走的路,但事實上,有著(我的)肉眼不太看得出來但實際應該有相當陡度的上坡。走沒多久,後腿肌肉就覺得相當痠,這感覺跟約莫10天前在能高越嶺古道西段的感覺有點像──眼前的道路似乎很容易,但走起來卻意外的累。

    終於到了。

    有幾處遺跡,但我看不出來應該如何正確參拜,只好都低頭合十。

    遺跡得碑相當有氣勢,但旁邊的路就不是這樣了。

    從這裡開始,突然一切都原始了起來。

    本以為就這樣走走看看,但突然間在「南舍心嶽」指標的後面,看見遠處高處弘法大師的像,巍然聳立。

    然後看見鐵鍊。那是可以爬上去的!

    雖說一路走來腳實在也很痠,喘也是夠喘的了,但到底都是在走步道。眼前這樣需要有一點攀爬成份的裸岩,此行還是第一次看到。整個人精神都來了,覺得不去爬一下怎麼可以。

     到了跟前才發現,這一小段已經是我跨距的極限,幾乎無法施力的程度。還好往右一看,較小的石頭鋒利但可見縫隙,灌木叢中隱約能有踩點。也看到在小小的土面上有模糊的「步道」字樣。因此判斷是可以從那裡腰繞過去的。

    雖說是步道,但路還真的完全是人走出來的。而且是走完一步,路就消失的那種。所謂的路徑只存在自己兩足下面──那小小的一步距離,在那短暫當下或可稱為道路。

    坑坑疤疤歪歪斜斜四肢並用,輾轉爬上了腿長的人一步就可以跨上去的地方。

    然後才發現距離弘法大師的像還有一段距離,一段不算長,但相當有裸露感的粗石瘦稜。

    但我怎麼能被這種地形打敗呢?當然是爬!

    等到我發現已經爬完,顛著顛著,站到了弘法大師像的旁邊,確認一切非常值得。

    除了爬得非常開心之外,這個景,是從第一番開始,以至於到此行23番止,最無與倫比、最壯觀、最美麗的景色了。

    天氣亮麗,展望之好,連海都能看到。

    不管是回望纜車路線,或把鏡頭拉長,都是令人心胸開闊平靜的大景。

    站在弘法大師身旁,無法好好面對參拜,只好在心中繼續默念南無大師遍照金剛。

    想著大師當年就是在這樣的景色中修行的,心情不禁有點激動。

    身處至高點,沐在陽光中,也透在寒風裡。

    跟弘法大師道謝後,滿足的爬回來。

    剛剛那段鐵鍊,還真的完全是我的跨距極限──下去還可以,上來是行不通的。


    接下來的路上,有指標表示前方的路況很原始,而且冬天下午兩點以後(春夏可能再晚一點)不建議通行,請步行者要斟酌前往。

    這大概就是原小姐所說「路況可能不好」的意思。

    路面未鋪裝是一回事,但走著走著,才會意過來這是一條古道。

    日本人是古道的專家,這條路大多平穩好走,坡度平順。


    雖說是這樣,偶也在翻越山頭之前,有需要好好的奮力一下的斜度。

    但只要指標清楚,天公賞臉,就已經十足幸福。

    以為看到了地圖中指示的岔路。但還好有仔細看,其實不是。

    遍路石是在高繞的那一條,往平等寺的指標卻是下面這條。

    いわや道的指標也是下面這邊,所以走這條應該不會錯。

    只是一邊走一邊在意,上面那一條不知道是去哪裡?也可以走到嗎?遍路道和いわや道是重疊的道路嗎?似乎不是。但,跟著明確的指標走應該是最安全的。雖然時間早,但在山裡,沒有迷路的本錢。

    會這麼疑惑不是沒有原因的。

    遍路地圖上(紙本的和App都是)沒有畫出いわや道這條路,遍路道倒是有另外兩條。

    其中一條應該是我在進入太龍寺境內就看到的那個指標,另一條會經過剛剛的舎心ヶ嶽沒錯,但不會如地圖上所示往東,而是往南去。

    往南和往東都可以是正確的方向,差別只是出了山路的點不一樣而已。

    有了去年的經驗,知道了絕對不可以執著於「遍路道」這三字。

    但如今走在遍路地圖沒有標示的路上,說服自己還是需要很大的力氣。

    拿出手機──真是太感謝了,這裡的山區都還收得到訊號,可以找到手機定位點,確定我走的方向沒有錯──雖然google map上(可以想見的)完全沒有我腳下這條路。

    網路上約略查了資料,才知道當時的猜測大約沒錯。往上那條確實也是遍路道,也是古道「中山道」,路途較いわや道長許多,坡度也更陡。いわや道也是江戶時期的遍路道,但遍路地圖上不知為何確實沒有標這條路。

    這也才知道いわや道不僅時間晚了不希望人家通行,連大雨過後也可能封路。

    沿途的古道大多在杉林中。筆直整齊的樹木讓地形起伏有了另一種美麗。

    阿瀨比聚落就是這條山路結束的地方。


    舟型丁石,看到都記錄一下。

    這是一條相當原始,但走起來也相當舒服的古道。

    一路走來太愜意了的話也是怪怪的,因此偶爾碰到不得不奮力向上爬的巨岩地形,倒也覺得相當有趣,完全不會抱怨。

    終於來到了太龍寺纜車站地圖裡有照出照片來的いわや道/遍路道分歧點。

    幸好很好認,跟照片裡沒差太多。

    不能走的那條路,三角錐和紅白桿子在幾乎是路中央的位置,又有告示牌告訴步行者前方道路坍塌,需要高繞。

    (怎麼感覺又持續跟十天前走的能高越嶺古道西段那麼像──是說,到底應該是誰像誰。)

    遍路石的手指,依然告訴我們原始的遍路道是前方坍塌的那一條。


    繼續走在山裡,舒適平緩的古道上。

    但,剛剛怎麼上去的,等一下就要「還」,而且這麼平緩的古道,目前為止一定還沒有下降多少。連續陡下是遲早會遇到的。

    這不就來了嗎?

    想了一下,決定試試看不要用登山杖。

    一方面也是怕那死馬當活馬醫僅僅是看起來可能還堪用的登山杖,萬一這下弄壞,燒山寺的下山路徑就糟了。

    這下坡的拉繩結在這麼低的地方,要拉的話還真有點困難度。後來才發現這應該是指示路徑範圍的意思。

    標示完全沒騙人,接下來果然是無窮無盡、令人咬牙的下坡。

    還好偶爾樹縫間可有展望,遠山景致如此療癒,實是萬幸。

    終於!山路結束了。

    此刻應該就身處阿瀨比聚落。

    有民宅(雖然貌似已沒有在使用)、指標上也寫了「山路辛苦了」,而且目標地已不是「阿瀨比聚落」,而是「平等寺」。

    漸漸的,有居民生活的村落樣貌開始展現。

    國道出現在不遠的前方。

    左腳邊看見這樣的標誌。滿心感謝。

    在閱讀遍路地圖時,看到這邊有一個類似國道休息站之類的地方,照理說會有飲食,當然也會有洗手間。

    因此先穿越國道,看看路徑,然後左折去尋找那個休息站。

    當知道目標在遠方,打算用許多小時去完成時,一公里的距離覺得近。但當設想那個自己需要&想要的地方就在轉角時,200公尺變得好遠好遠。

    要不是轉過去還一直有看到休息站的標示,還真以為自己走錯了,或休息站其實不存在。

    遠遠的,看到零星車子停在停車場。不意外。但看到建築物的櫥窗大門都無生機,不禁開始感到不妙。

    好險的是,前面有標示寫著,這個休息站的設施目前沒有開放使用,除了廁所之外。

    「除了廁所之外」,這幾個字對我好重要。

    還是擔心自己理解錯誤。一直到繞過建築物後方,拉開了洗手間的門,才安心下來。

     

    回到剛剛穿越國道之後的地方。

    看見一個遍路小屋,決定在這裡用餐。

    遍路小屋裡掛有簡易的地圖,也有一些實用資訊。

    到了這次,從昨天晚上看到雜誌上新式遍路小屋的專題報導,才開始注意遍路小屋的編號,以及設計等等的資訊。

    原來這些都有記在各遍路小屋的牆上。

    用餐時,看見對面人家老婆婆在門前整理垃圾(之類的,我不敢太盯著人家看)。老太太(至少在我用餘光瞄她時)完全當我不存在。每當這種時候都覺得又慶幸又失落。再次告訴自己不要以為遍路中是什麼了不起人家一定要問候你的事情,而且自家門前有遍路小屋,旺季的時候一定很困擾。他們願意把地方讓出來,提供遍路小屋一塊地,已經夠仁慈的了。還希冀甚麼噓寒問暖嗎?

    心態要完全修正真的很困難,繼續練習。

    然後一輛宅配的車輛駛入。因為巷子實在太小了,即使我沒有坐在路邊,感覺都跟駕駛座上的司機面對面。不過司機大哥一樣發揮了自然而然視而不見的精神,送(或收?我也不敢看)或之後,就又倒車離去。

    依然非常通風的遍路小屋讓人不會有跟自己體內的懶蟲討價還價的機會,總是在補充完熱量之前身體就冷了,而且一冷下來就冷到骨頭裡,絲毫不客氣。

    這個遍路小屋裡面有許多金剛杖。想來是大家下山後,繼續福利後人的吧。

    很想給他取一枝,但是今天下山的路已經結束了,明天是海岸線也用不到,我要一直拿著它,為了後天的燒山寺作準備嗎?

    如果不,藤井寺登山口也會有這些愛心金剛杖嗎?

    猶豫了一下,決心相信自己硬是接上的登山杖(其實是不甘心一直背著又完全派不上用場,也沒把握在平路上如果要一直帶著它前近會不會讓自己更累),先不取這裡的。


    剛剛從休息站走過來的路上有看見一條疑似可以通的遍路道,但因要到遍路小屋,也不太敢隨便相信「看起來可能是」的指標,因此就沒有走過去。不過現在已方位看來,那條路跟眼前這條應該有在某個點交會。

    這次的路段上,不乏這樣貼心易懂的路徑標示,覺得感謝。

    接下來的這個路口,也有看見「杖立」,裡面有一些金剛杖,也有一些可以當金剛杖的長樹枝。

    途經田園風光,心情慢慢悠閒了起來。

    但過了阿瀨比聚落不久,沒想到又走進山裡。

    原來。忘了路徑圖上有一個「大根峠」。嗯。是「峠」喔。

    看見藏傳佛教五色旗,覺得親切。

    過了這裡就是下坡了。

    漸漸開始出現竹林,表示更大的聚落應該不遠了。

    竟然還看見貼在竹子上的遍路箭頭。

    所以希望這根竹子長長久久一直在這裡啊!

    丁石又一枚

    在路上發現一輛小貨卡,想是到了已經有民宅的地方了。

    不過車子的附近沒有人。

    接著我也忘了是先聞到才看到還是先看到了才覺得自己聞到了。

    不深的山谷下有畜欄,草地上有牛。

    再仔細看,有個人。那車應該是他的,開來照顧牲畜。

    我想要拍牛,可是主人在,希望他知道。因此特意製造出了比平常更多一點的腳步聲。

    知道他正在以眼角餘光瞄我,我就慢慢拿起相機,知道他沒有介意的舉動後,拍了牛的照片。

    然後,看到了昨天資料上有讀到的,

    遍路小屋第47號,大根休憩所。

    我在休憩所裡面吃橘子的時候,來照顧牛的先生剛好把車開走。

    瞬間整個山谷裡似乎又只剩下我一個人,還有牛。

    順便再記錄一下這邊的風光。

    然後又看到放置在路邊的金剛杖。

    一直在考驗我「要拿/不拿」的決心。

    前方豁然開朗,田地開始出現了。

    怪的是,剛剛明明知道有岔路是往音坊山,怎麼已經到了山腳下,都不知道到底岔路口在哪裡。我找路/認路的能力真是糟糕啊。嘆。

    一望無際精整的田園房舍。我回到人間,樸實的人間。


    不知道這含苞的是什麼花?

    還看到了古老的碑。

    一旦看到了0.3km這種距離,莫名其妙的心理落差就來了。總覺得300公尺了,不是應該要已經看的到了才對嗎?

    可能有這種懷疑的也不只有我一人,因此旁邊的民宅牆上,還寫著「平等寺直直往前走,就在前方」。

    喜歡這花與牆,拍了好多角度。

    一路上也看到了許多水仙。一直都沒有拍它,也怪對不起的。

    然後轉頭看到蠟梅,當然繼續一陣狂拍。

    然後,實際的300公尺終於結束了。

    看見平等寺。

    近去參拜之前,很好奇無緣的民宿「山茶花」到底有多近。

    以紅色販賣機為遍認點,與平等寺同側、遠方較矮較長的黑色屋頂建築,就是山茶花了。

    真的是近到不能再近。

    (照片是參拜之後拍的)

    四国霊場第二十二番 白水山 平等寺

    本尊 薬師如来(伝 弘法大師作)

    開基 弘法大師

    宗派 真言宗高野派

    本尊の真言 おん、ころころ、せんだり、まとぅき、そわか

    御詠歌 平等に、へだてのなきと聞くときは あら、たのもしき仏とぞみる

    剛剛為了繕打真言等資訊,看了我第一本遍路地圖。上面的照片和我見到的場景,簡直差太多!現在的平等寺境內看起來是整個大翻修裝潢的樣子。所幸本堂大師堂等等的原貌還在。

     穿過山門,右手邊有一個白色帳篷。賣土產的人出聲招呼,我又是如自己預料,生澀的胡亂招呼又閃走。

    到底為什麼不能好好停下來說話呢?

    還是對自己的語言能力太沒有信心了。但實力也確實不足。我害怕開始攀談之後所要承受的「聽不懂」以及「無法說」。

    然後只敢拍一下帳棚旁邊、寺務所前面這塊碑石。

    這個時候,有其它遍路參拜者敲了鐘。

    說到敲鐘,這是從一開始遍路到現在無法克服的一件事。

    我知道進寺院要先敲鐘報告,就像按門鈴一樣。

    但我就是很怕自己敲不好甚至敲不出聲音來會極端尷尬。我連神社搖鈴都常常搖不出聲音來了。

    而且那個鐘聲低沉、響徹山谷或田間。總覺得自己發出那麼大的聲音,很不好意思啊……

    可是又特愛聽別人敲出的鐘聲。聽到之後,往往又後悔自己為什麼顧慮這麼多,不過真要去做嗎,又退卻了。

    目前沒有勇往直前去嘗試過任何一次。每次抱憾離開後,都安慰自己「也不是每個遍路參拜者都有敲鐘」。確實如此,但,這個藉口爛到自己都不願意多想。

    一步步前行,觀察周圍環境。

    手水處讓我驚豔。好漂亮啊!


    其實原本的手水處在更往前走、本堂階梯下面,有許多尊地藏守護。

    牆的另一頭更有梅花伸過枝椏來探視,既美麗又莊嚴。

    平等寺境內有兩條坡道,一條是「男厄除坂」,另一條則就是「女厄除坂」了。

    不過我只找到男厄除坂的標示,女厄除坂只能用推敲的方式判斷是另外一條了。總共就是兩條,再多沒有。

    階梯上會有許多人灑下一圓日幣的銅板。也剛好看到有一位阿姨手上拿這一大包一圓硬幣,一階一階,小把小把的近近的把銅板灑上去。

    站在坡道頂上往下望,真是令人舒心。

    藥師琉璃光如來的介紹,還有QR code可掃描英文版。有沒有這麼現代……我有點錯亂。

    牆上的這些英文字也太有趣。但真正吸引我的,當然是天井上的美麗彩繪,還有旁邊一望可知年代久遠的用品。

    多虧了有那張「大字報」,我順利唸了真言,完成參拜。

    本堂旁邊有不動明王的供奉處,前面的空地上有一樹和一地紅椿,以及一株白梅。

    時間還早,想要駐足多久都可以的感覺,真好。

    再度回望本堂,下女厄除坂往大師堂。

    雖然知道下階梯要小心,還是忍不住停下來看風景、拍照。

    離開山門,回頭一鞠躬。

    很喜歡這個儀式。

    感謝這美麗的天氣。


    今天的住宿在圳溝對面。於是先過橋。

    立刻就看到指標指往明天要前往的目的地。

    古老的碑文已難辨認。但還是想要拍照留下紀錄。

    紅白椿花的牆已非少見。但或許是此刻心情輕鬆,看到仍是喜歡。

    有居民迎面而來,看到我連這個都拍,很貼心的不動聲色,還有那麼一點溫柔的神情。


    原小姐建議我可以請平等寺寺方人員聯絡パンダや。但我覺得不用。原小姐說,雖然徒步是約8分鐘的距離,完全稱不上遠,但總是可能會有要找路的時候。

    我笑笑答應,告訴原小姐我會視情況而定。

    於是,就在我握著手機盯著Google Map,奮力往前走時,發現指示上我要彎進去的小路,其實沒有那條路。

    不停的超過、回頭、超過、回頭。在完全不準確但最可能的地方左轉,發現自己很可能正走進人家後院。草地上僅僅有一條不明顯的足跡,兩旁散落著偶有使用痕跡的塑膠三輪車、孩童玩具。足跡的盡頭真的就是人家的主屋,差一步我就跟屋內的人要近距相望了。

    再往回走,試著轉進另一條。死巷。只有一些倉庫和組合屋。我還轉進來兩次,確認真的沒有路可以繼續往前。已經無法,只好以重頭來過的心情,往平等寺方向移動再多一點,讓google重新導航一次。

     

    先前經過的橋上正在施工,指揮的人面無表情。即使找不到路,我還是覺得自己不在工作中,真好。

    這條橋連接的道路算是附近最大的了。決定在這裡就轉,看看能不能從google指示的區塊的另外一面接近目標地。

    才下午不到三點,路上的店都沒有開。打定主意只要看到路,就要右轉進去看看。結果竟然走到另一個寺院裡面,眼前是一片墓地。再怎麼樣民宿都不會在這裡面吧?

     

    復又走出,右方看到一鳥居,有路斜插在前,想說剛剛才從寺院出來,不會又要走進神社才對吧?於是就直走,到了覺得差不多位置的時候,恰巧右邊有一條像是小公園裡面的踏石路,走上去穿過小公園,結果還是鳥居走進來的那條。所以我還是到神社了。

    這下子真的不知道應該怎麼辦。我往神社走去又走回來,想說應該走出鳥居看看嗎,但剛剛明明就是從那裡來的,再走回去不知道有沒有用。

    小公園旁有一輛車子,擋風玻璃不黑,可以看見駕駛座上有一位小姐。我走來走去走來走去的可疑身影她肯定是都看在眼裡的,我心裡也在盤算或許等一下甚麼時候去問她好了。但目前不確知她是否正在處理事情(應該不會有人沒事就只是單純待在車子裡吧),因此還不敢輕舉妄動。

    在不知幾次又走向神社的時候,那位小姐倒是自己追上來了。她問我是不是找パンダや,我說是。她告訴我,到了神社再右轉走到底,就是了。

    原來神社的右邊還有路!剛剛亂走走到人家家裡走到寺院裡面已經有點怕了,不敢再胡亂走進只是看起來像路的路,結果沒想到它就是我要走的那條。

    太感謝了。果然先前在Google Map上查到的照片裡的建築,就如實出現在眼前。

    一棟完完全全的民宅。(當然,本來就是民宿啊!)

    站在門前,找不到門鈴。

    旁邊的落地窗看起來是房間,遮著太陽穴兩側往裡面一看,確實是客房沒錯,但沒有人。

    試著叫了一聲。不久之後,裡面有人回應。不過,許久,沒有人來開門。

    想著或許是要我自己進去的意思?就自己轉開門把,映入眼簾的,是超級日常居家的樣貌:一條僅容一人的走道,塞滿了外出鞋、拖鞋、雜物……幾乎沒有可以通過的地方。

    這時我才聽得清楚裡面說的話。她說:「請到玄關那邊。」

    但我傻在那裡,玄關的位置對我來說一點頭緒都沒有。

    一直到那位太太打開門探出頭來,

    我才知道原來真正的門的位置。好糗。

    我已經亂走到人家院子裡走怕了,對他們建築物設計的邏輯也沒概念。

    讓我重來一次,我大概也不會知道哪個門才是真正的玄關門吧。

     

    太太一邊領我進房間,一邊覺得我可以自己找到這裡滿神奇的。

    我不好意思的說,也是因為剛剛有個小姐給我指路……

    原小姐的話還真不是沒原因,我還真沒辦法自己找到正確的地點啊。

    太太告訴我棉被可能有一點潮濕,要再讓烘被機運轉一下,晚上會比較暖。然後問我要不要茶或咖啡,我當然是選了咖啡。

    不久後,一小碟的堅果和一杯咖啡就放在小托盤上送來了。雖然跟時間點和情境也有關係,但那咖啡真的很好喝。

    蓬鬆的被子下是寬敞的雙人床。床頭櫃是懷念的樣式。最開心的事情是有桌子。桌子上有花,雖然不是真花,但也賞心悅目的。旁邊還有一組長沙發,很適合置物和休息。

    太太說,讓我先休息一下,等她先生回來準備好,就可以洗澡了。

    還不到需要開暖氣的時候。我僅僅穿著混羊毛底層衣和風雨外套,整理一下明明戴著帽子依然被風吹得亂七八糟的頭髮,悠閒坐在桌前吃喝,欣賞落地窗外的陽光。

    咖啡很快就喝完了。太太很貼心的又送了茶和一點食物過來,說:「一定很餓了吧。」被她一說還真的覺得很餓。

    心存感謝,感謝一切,讓我今天也在預訂時間之前就安全抵達了。

    等待時間很長卻不覺得長。

    這幾年來發現這是自己最珍視的時間之一:做完一件自己為自己規畫的事情之後,有長長的空白,很快就會到達的未來所必須確定的事情早早已經確定好,心情平靜,沒有人打擾。

    雖然算不上是有什麼風景,但還滿喜歡看著落地窗外的感覺,因此就沒有拉上窗簾。不過這個方向正對著院子的入口,一抬眼,還是跟走過來的人視線撞個正著。想來是主人回來了,

    點頭打個招呼。這之後大概也沒有什麼人還會再進來了,也就繼續不急著遮蔽自己的展望。

    不過這一回神,倒是覺得冷了起來。而且這一冷非同小可,趕緊打開暖氣,發現暖氣的風正對著門口吹,一時之間是暖不起來的。很擔心著涼,畢竟今天才走完第二天。外面風又這麼大,如果身體不適,明天又還是一樣這種風可怎麼辦。

    感覺今天的風實在很不尋常,但又不知道所謂的「常」到底是怎麼樣。問了太太說,這裡這種風在這種季節是正常的嗎?他說完全不正常啊,今天的風大得太誇張太奇怪了。

     

    終於等到可以洗澡的時候。很高興我今天又是第一個洗的(但竟然不是唯一,聽起來是後面還有一個住客!)住過這種旅客輪流使用的風呂浴室後,終於深切體會「第一個洗澡」是多麼舒服享受的事情。

    或許我能這樣每天以嶄新的心情和體力出發,就是託每天晚上有澡可以泡的福。

    浴室外就是老闆工作的電腦臥榻。他問我,需要睡衣嗎?

    有的話當然好。老闆問我穿M的嗎?我說大概是吧,有點疑惑。一來因為我以為他會說「浴衣」,二來我也不知道那是怎樣的尺寸標準……不過他還是很認真的在一大堆睡衣中翻找。不開玩笑,那真是一「堆」睡衣。我覺得這樣翻下去也不是辦法,趕緊說了「M的就可以了」,然後趕快拿著手上一小堆咖啡色的布再次閃進浴室。一邊走,一邊揣度手上的觸感──是乾淨的,沒問題。

    洗完澡著衣時,發現還好我沒有等老闆找出S號的睡衣!M號的根本剛好。

    我第一次看到這種不分性別、上下身分開的浴衣式睡衣。上衣是浴衣式的開襟綁帶,長褲褲頭是鬆緊帶,但有為男性設計的開口。

    質料穿起來很舒服,真是太好了。

     

    晚餐時間,終於和另外一位住客見面了。是一位年約50左右的先生。

    老闆禮貌性的問我們要不要喝啤酒,我這也才確定──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原來在當地人的觀念裡,遍路者基本上是不喝酒的。

    老闆(讓自己看起來)有點不好意思的說那我就自己喝了,一邊坐在桌邊跟我們聊天。

    不過比起聊天,身為一個遍路路上的民宿主人,可能覺得自己最需要的關心的事情,是給住客的旅程解惑吧。雖然他沒有提我也會直接問(這種事情真不能不好意思的),不過對方主動關心,還是讓人感覺溫暖。不過也避免為了讓對方覺得自己甚麼功課都沒有做,我先把問題設定在「要走國道還是海邊」這個方向。

    老闆說,走國道是近個大約五、六公里,不過他個人是推薦海邊這條路線。

    果然跟我想的一樣。

    接下來我表明到了23 番之後,會要直接搭乘電車離開,而且希望可以搭乘到下午兩點半左右的班次,才能趕在五點天剛要黑的時候,到達鴨島車站。

    老闆聞言,離席了一下。再回來的時候,告訴我需要搭乘的列車是14:38發車,這跟我自己查的結果是一樣的,而且上下一班確實都隔了兩個小時,確實不是太早就是太晚。這方面雖然沒有得到新的資訊,但至少確認自己查詢的方式是沒有錯的。接下來就向老闆確認我這樣的規畫是否可行──也就是說,在他們的觀察中,下午兩點左右到達23番是否可能。

    老闆表示如果早餐完就立刻出發,以雖不用太趕但也無法太悠閒的步調,應該是可以趕得上電車的。

    接著老闆大致上講述了從住處外的鳥居開始,到國道上的隧道、到穿越國道往海岸線、經「Yuki」、接著再經「Kiki」……很慶幸剛剛在等待的時候我已經把海岸線這一段的路線看得有一點熟了,因此他敘述得越是詳盡,我就越能在腦海裡比對印象中的那些路徑實線虛線的意義、那些轉折可能會看到的風景,即使彼時還無法把「由岐」、「木岐」這兩個地名和老闆口中的發音連結起來。如果不是已經研究過地圖,我是絕對有聽沒有懂,更不用說記起來其中任何一項重點了。

    看到我已經「開問」,那位先生表示「那我等一下再問好了」。

    心裡有一點疑惑,那位先生看起來對遍路很熟的樣子,結果他也還有要問的?有點好奇,不過到了最終我都沒有問出口,到底他是初次遍路,還是?

    (後來也才想到,即使不是初次遍路,一年一年的情況不同,對於習慣到了這一站才訂下一站住宿、或甚至快要走到了才要決定住宿地的日本人來說,詢問當地人,還是一個必要的動作吧。)

     

    從下午好心指路的小姐開始,我開始清楚的意識到這裡的人的口音有一點重這件事情。

    老闆的口音還好,但那位先生不但有口音,而且說話極快又含糊不清,幾乎是我開始意識到他在問我問題的時候,他就已經把問題問完了。我只好非常不好意思的一直請他再說一次,而他也沒有意識到我這個外國人無法接收他的語速,或他意識到了但卻無法把說話的速度調慢或一下子沒能(或沒有要)調整聲音含糊的習慣,總之,我感謝他沒有因此放棄和我對話,但當他一開口問我,我整個人就呈現非常緊張的狀態,因為不知道要請他重覆第幾次,我才能正確知道他在說甚麼並且回應。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也擔心自己的胃。去年在神山的民宿,面對一整桌豐盛的料理卻犯嚴重胃痛的經驗還很清晰,不過當時民宿主人留我一人慢慢打理,還可以自己盡力調整,而這邊眼下有兩個人在共餐,萬一痛起來可是完全逃不掉的……

    感謝我的胃在當下沒有出甚麼狀況。豐盛的實物當前,我得以好好享用。

    日本家庭日常料理,總是這樣深得我心。

    肉和蔬菜滿滿的昆布鍋、おでん、漬物……還有沒入鏡的白菜味噌湯、白飯,和茶。

    突然想到這好像是第一次坐在餐桌前,有個像媽媽一樣的人問我:「要一碗白飯嗎?」

    不是日本人,依然感覺有種好實在的溫暖。

    接下來,就換那位先生確認他的旅程了。他們兩個說話的速度我根本跟不上,剛好直接放空,好好涮肉、煮菜、吃飯,還可以悠閒的倒茶。

    但突然間話題一轉,我又被問問題了。

    之前在說到23番之後的行程時,我有說到要「回」到11 番去走燒山寺。因此他們問我,在藤井寺那邊住哪裡。

    我說住旅館吉野。

    他們一致替我非常惋惜的樣子,表示那裡有距離旅館吉野徒步5-8分鐘,一點都不遠,而且更好的選擇。據我聽到的說是叫民宿富士,不但吃住品質好,而且還有幫忙把行李送到下一個住宿點,可以輕裝上燒山寺的服務。

    可惜是可惜,不過我以去年的經驗來說,那一定是離藤井寺更遠而不是更近的旅館,且我已經很了解日本人口中的「5-8分鐘」應該會是15分鐘,而那天早上對我來說,上山的時間是能早就早、能省就省。送行李的服務雖然好,但其實我一點也不介意負重上山,因為也沒有真的很重。

    還好他們兩個聽見我已經跟旅館吉野預約好了,也就沒有再說甚麼「取消也無所謂」的話(去年神山的民宿老闆就跟我說過這樣的話,當場傻眼,想說你們同行,當真是這樣覺得的嗎?)不過看他們這麼為我惋惜,我也只好表現出非常遺憾的樣子。然後他們繼續說,旅館吉野就好像這邊的山茶花(最近、最有名),然後民宿富士就像是這間パンダや一樣,得要靠當地人的介紹才會知道的,是比知名之所更好的隱藏版。

    一邊點頭稱是,內心一點小小的疑惑是:根據在網路上有人在旅館吉野住宿的經驗,覺得他們應該也會有送行裡的服務。不過被他們這一強調「民宿富士有……服務喔」,我開始擔心吉野的老闆可能不會願意到鴨島站接我了。

    內心持續的一個擔憂,就是摸黑再走那條從鴨島車站到藤井寺的路。

    就算可以搭到預計的列車班次,到達鴨島站也已經過傍晚五點,那是天正要開始黑的時候。算一算時間,我走到半路,越往荒涼處的時候,正是天會全黑的時候。

    雖然沒有什麼危險路段,但去年的經驗在心中仍是一個陰影。因此暗自盤算要甚麼時候跟吉野的老闆溝通,問他是否可以到鴨島站接我。

    一邊嚼著美味的食物,告訴自己明天一定要鼓起勇氣打電話給吉野旅館。

     

    然後他們大概是聊完了接下來的旅程,開始安靜的看電視。新聞報導剛好告一段落,開始氣象預報。說到日本某處有大雨特報,但「德島沒事的,明天好天氣」,他們這樣跟我說。

    接下來的時間,三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話。那位先生的意思我依然無法掌握超過六成,不確知其中一次他的意思是否是在那裡謙虛客氣,說像今天這樣的山路我可以這麼早就到了,像他那種非健腳級的明天只好慢慢走就好了。

    隔天,事實證明,不管他是不是說我是健腳還是我聽錯了,但日本人如果主動這樣說,那表示他就是真正的健腳,只是習慣性過於謙虛客氣而已,完全不應該相信(但要看起來非常相信)。

     

    吃完飯,我忖度著告辭回房的時機。恰巧老闆看似不客氣卻讓人更感貼心的說,時間差不多了,要收拾一下餐桌。大家趁機愉快道晚安。

    回房間後,先確認剛剛出去前特地大搬風,搬到暖氣口前面的衣服們是不是都乾了。

    然後還是把地圖拿出來,把老闆剛剛說的重點和眼前的路線重疊確認數次。

    房間安靜溫暖,熨燙著我一直以來起伏擔憂的心情;蓬鬆香軟的被褥裡,包裹著我的一夜好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