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專題|別跑,用走的!用生活累積創作──2023 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種子新星組評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文:安邦/2023 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種子新星組評審

女孩爬上家中房頂,全神貫注地補上防水漆;平視的眼光記錄著媽媽與阿姨在市場裡、直播間裡販售女裝,她說,每個女人都該有愛自己的權力;在未來的荒漠城市找尋水源、沉浸在元宇宙的世界裡,遙想斷了線的兄妹情誼;還有藉由被困住的冤鬼,隱喻抓交替的學制⋯⋯。他們是這樣在生活著。我如是看著,一同理解著。

從新一代創作者的眼光出發!

參與新星獎評審工作對我來說,是接近新一代創作者的寶貴機會。確實,生活型態的轉變,在在衝擊著不同世代的觀影習慣,然而站在創作的角度,我認為這樣的變化所透露的,不正是創作的本質嗎?百花齊放、包羅萬象。當短影音鋪天蓋地地潛進我們的生活裡,對說故事的技法產生大大的影響,此次參加種子新星獎單元的,恰恰是正在被這股潮流塑形的一代。從選材來看,他們更懂得抓住觀者的注意力,尤其是在有限的篇幅裡,給予重擊!

本次參賽影片中不乏鬼片和時空穿梭的題目,其中也能窺見他們關注的議題,霸凌和性向等面向的討論常常佔了許多篇幅。身為觀者的我被提醒了,該正視這些問題,同時慶幸他們的眼光正在快速推進中。

《林家小院》劇照/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林家小院》劇照/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各類型創作皆繳出超越年齡的表現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紀錄片的驚人轉變!現今的拍攝器材與執行方式越來越普及,練習記實日常,其實是最容易入門的。果真,在詮釋生活、剖析自我這方面,因為這一世代擁有了大量的機會,他們開始尋找不一樣的角度和姿態。

此次的紀錄片佔比甚高,當中表現亮眼的作品,多是勇於展現觀點,或者能挖掘感受、思想的層次感。就以《林家小院》來說,寓情於景物,講述一棟緣溪而建的小屋,在裡頭過日子的祖孫,儘管遭遇不少困難,都能淡然以對,沒有過度渲染外籍媽媽和高風險家庭的處境,卻扎扎實實地讓我們隨作者去面對他們的每一天。好比漏水的屋頂、隨時都可能因一步之差落入溪中的危機,都被舉重若輕地展現。

《黃色便利貼》劇照/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黃色便利貼》劇照/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另一部紀錄短片《遇見幸福》,鏡頭跟著擺攤的媽媽及阿姨,兩人同時轉型在直播間裡販售,藉由女裝看見女權,呼應家中兩代女性的所思所想;《家將》裡那個著迷宮廟傳統文化的女孩,一路推廣、參與,從天命開始,最終導入與上一輩的情感,剖析深入。足以見得紀錄片裡的真摯情感,跟頻繁練習有絕對的正相關。

再來討論劇情片,無可避免地,在思緒跳躍的年紀,要能專注地處理情節是相對較難的,往往會被多頭馬車拉著跑,想講的太多,反倒觀者需要更費力地挖掘重點。不過,那些被精彩形式覆蓋的創意,也有許多亮眼之處。《黃色便利貼》闡述更生媽媽與女兒之間帶有隔閡的親情,被夾在兩人之間的教養者,帶著複雜情感;用默片方式,表達主人翁愛上電影創作,卻苦無題材的《The movie》令人發現新舊媒材之間可激盪出的有趣火花。特別提及一部名為《不安》的短片,雖然可能別有拍攝意圖,但透過地縛靈、抓交替等邏輯,來反諷學制的束縛,很是創新,概念值得嘉許。

《創作教室》劇照/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創作教室》劇照/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最後,關於動畫片,新一代的技法已經十分純熟了,甚至發展出個人風格,像是《創作教室》純粹的筆觸、獨樹一格的透視,令人期待日後故事內容更豐富的創作;《完全潛行》裡對於元宇宙的想像,融合了時空交疊的情感,一定鼓勵了不少同為動畫的年輕創作者,挖掘屬於他們的世界觀。

總結這次的觀影經驗,除了深刻感受到大眾媒體對新一代的影響,無論是從影跟音的體驗,到描繪一段感受的鋪排,都有鋪天蓋地的轉變。對人情世故的認識,議題的多元化,也正在推移拓廣當中。但是,要累積層次的確需要時間,不過不急!相信年輕的他們,一定也開始體悟著,千萬別用跑的,要用走的,才能看得清楚深刻。




安邦

曾擔任《飆!企鵝理德》、《那一年的幸福時光》、《女王不下班》、《聖堂風雲》執行編劇、動畫毛粒子系列入選 2008 年韓國 SICAF SPP 決賽、導演工藝所紀錄片《旅行-五個台灣社區工藝記錄》等。現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兼任教授。

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由新北市政府主辦,徵選當年度優秀的學生影像作品,涵蓋劇情片、紀錄片、動畫片、實驗片共四種類型,同時專為高中職(含)以下學生設立「種子新星獎」,是範圍最廣的學生電影獎。

2023 新星影展於 10 月 21 日至 10 月 29 日在府中15展開,即日起可上 Accupass 免費索取電子票券:https://reurl.cc/Ry4e9Z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次新北市紀錄片獎有三部優選的作品,同時用一種深情卻遠遠眺望的眼光,記下臺灣這座寶島上人們對「家」的種種念想,而這些景致與我們息息相關,觀者甚至可能與被攝者有類似的經歷,因此即使不 drama,仍舊很讓人共情。
Thumbnail
這次新北市紀錄片獎有三部優選的作品,同時用一種深情卻遠遠眺望的眼光,記下臺灣這座寶島上人們對「家」的種種念想,而這些景致與我們息息相關,觀者甚至可能與被攝者有類似的經歷,因此即使不 drama,仍舊很讓人共情。
Thumbnail
新北市紀錄片獎開辦至今邁入第 13 個年頭,新北市政府透過辦理徵件競賽,提供拍攝基金、行銷協助,也規劃監製工作坊活動給予建議,鼓勵紀錄片工作團隊在創作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Thumbnail
新北市紀錄片獎開辦至今邁入第 13 個年頭,新北市政府透過辦理徵件競賽,提供拍攝基金、行銷協助,也規劃監製工作坊活動給予建議,鼓勵紀錄片工作團隊在創作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Thumbnail
礙於篇幅所限,本文只能就今年入圍的劇情短片作品,進行簡短的評析與觀察。非常榮幸能受邀擔任今年初選評審,但比起評斷作品優劣,在這個「角色」上,我總期許自己是一個發現者,也希望仍保有尋找寶藏作品和創作者的初心,期待被他們的奇想所驚艷外,更想透過一次次觀看作品,發現他們每一次的成長與愈縝密的深思洞察。
Thumbnail
礙於篇幅所限,本文只能就今年入圍的劇情短片作品,進行簡短的評析與觀察。非常榮幸能受邀擔任今年初選評審,但比起評斷作品優劣,在這個「角色」上,我總期許自己是一個發現者,也希望仍保有尋找寶藏作品和創作者的初心,期待被他們的奇想所驚艷外,更想透過一次次觀看作品,發現他們每一次的成長與愈縝密的深思洞察。
Thumbnail
以鼓勵年輕學子從事影像創作,培育未來人才為目標的「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日前公布入圍名單,其中最令我感到好奇的是難得有機會看到的「國中小、高中職組」作品,九部入圍影片涵蓋動畫、紀錄片和劇情片等不同類型,這幾部短片的成品或許陽春、不夠精緻,但已能讓人感受到年輕創作者的豐沛能量。
Thumbnail
以鼓勵年輕學子從事影像創作,培育未來人才為目標的「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日前公布入圍名單,其中最令我感到好奇的是難得有機會看到的「國中小、高中職組」作品,九部入圍影片涵蓋動畫、紀錄片和劇情片等不同類型,這幾部短片的成品或許陽春、不夠精緻,但已能讓人感受到年輕創作者的豐沛能量。
Thumbnail
當短影音鋪天蓋地地潛進我們的生活裡,對說故事的技法產生大大的影響,此次參加種子新星獎單元的,恰恰是正在被這股潮流塑形的一代。從選材來看,他們更懂得抓住觀者的注意力,尤其是在有限的篇幅裡,給予重擊!
Thumbnail
當短影音鋪天蓋地地潛進我們的生活裡,對說故事的技法產生大大的影響,此次參加種子新星獎單元的,恰恰是正在被這股潮流塑形的一代。從選材來看,他們更懂得抓住觀者的注意力,尤其是在有限的篇幅裡,給予重擊!
Thumbnail
我相當喜歡幾部作品中乍現的靈光和優秀的想法,但同時也因為它們過於短暫而感到失落。有些作品若是在劇情片的討論下,我認為是相當優秀的,但是在實驗電影類別競賽中則失去了它的優勢。總之,很欣喜能夠看到臺灣學生實驗電影在數量上和內容上的成長,也期待這些力量能夠持續下去。
Thumbnail
我相當喜歡幾部作品中乍現的靈光和優秀的想法,但同時也因為它們過於短暫而感到失落。有些作品若是在劇情片的討論下,我認為是相當優秀的,但是在實驗電影類別競賽中則失去了它的優勢。總之,很欣喜能夠看到臺灣學生實驗電影在數量上和內容上的成長,也期待這些力量能夠持續下去。
Thumbnail
若將紀錄片比擬為一扇窗,它帶領觀眾觀看他人的生命歷程與遭遇、人與人的關係以及人與土地的連結,這些生活中的吉光片羽或日常片刻,其中所蘊含的故事與情感、有意識或無意識的生命共振,最終究竟留下什麼?我們是否因而重新省視、覺察或是感悟了什麼?
Thumbnail
若將紀錄片比擬為一扇窗,它帶領觀眾觀看他人的生命歷程與遭遇、人與人的關係以及人與土地的連結,這些生活中的吉光片羽或日常片刻,其中所蘊含的故事與情感、有意識或無意識的生命共振,最終究竟留下什麼?我們是否因而重新省視、覺察或是感悟了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