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4|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隔靴搔癢的工具書|碎碎唸

raw-image

久違的發幾個牢騷

這陣子忙裡偷閒讀的幾本書,讓我不得不上修日後選書的標準
接連讀到令人失望的書會大幅度削弱讀書的動力,說不定日後出版業的衰弱會源自於內容的衰弱呢


這陣子讀了幾本非文學類書籍,這些書籍大多都出版於疫情後這段時間,而它們更是不約而同地顯示出了一個讓人煩躁的缺點;東拼西湊的資訊

彷彿卡片筆記的錯誤示範,將同一主題的多個資訊組合在一起
但人家主張的是相互核實、增幅,最後得到一張完整盡可能的全景圖
以上這些作品給我的感覺更像是胡亂拼湊的科學怪人,反正成果能動就行

單看書名或是簡介,似乎是為了某一個現象提出見解 (或是解決辦法)
無可厚非需要提到問題的成因、現況或是科學論據

然而這幾本書幾乎止步於此

更可怕的是,他們往往將內容分成多個章節
試圖用多個角度切入方向來混淆核心問題;毫無實用性


舉個例子
想像你身處沙漠,正在尋找脫困或是生存的辦法
意外得到了一本名為《沙漠生存指南》的手冊,你饑渴地翻開了目錄

第一章:何謂沙漠 (核心主題的定義)

第二章:沙漠的成因 (核心主題的歷史或是社會脈絡)

第三章:沙漠之美 (其他無關緊要的旁支)

第四章:生活在沙漠

當你好不容易忍住無聊(或是果斷跳過前三章)撐到第四章
內容卻是分享沙漠部落的風土民情跟歷史,誰還不當場氣死


再以《內在驅動力》這本書為例
我預期會看到的內容應該是如何重新喚起個人對事物的熱忱跟動力,那會是一種由內而外的過程,否則怎麼叫做內在驅動呢?
但這本書卻在在討論外在環境如何影響一個人,以及一個人該如何試圖改變外在環境?

我都快渴死在沙漠裡了,你還畫給我看綠洲城市的大餅?

不曉得是疫情期間出版社急著賺錢,或現代出版真的太容易了,又或者翻譯出現的問題
總之閱讀的過程讓我非常難受,所以想分享給大家這個經驗


當然,也許這幾本書你讀過,對你有幫助,那恭喜你
畢竟書是媒介,文字是思想的載體,能夠引發思考或是懷疑某種程度上也算另類的成功 (好官腔的結論)


好啦
閱讀愉快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