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IMO 人物誌 @Max:航太工程師的創作結構力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期【創作者經濟 IMO】線上語音活動,我們邀請到長住在美國的前航太工程師、也是「Max 的區塊鏈空間」YT 頻道的創辦人 Max,他最近也跨足寫作領域,建立了自己的電子報。

Max 去年回台灣服完兵役,暫時停止 YT 的更新,不過日前宣布頻道重新啟動。我們很好奇他「2.0 改版」後的創作之路規劃,他怎麼看幣圈賽道,也想聊聊他對台灣 vs 美國兩地不同面向的觀察。

本次活動的主持人是 @閱讀筆耕 兼紀錄,讓我們以文字一起來重溫現場。

創作者經濟 IMO 人物誌 @Max:航太工程師的創作結構力學

創作者經濟 IMO 人物誌 @Max:航太工程師的創作結構力學


❏ 自我介紹

在 Web2 領域,Max 擔任過航太工程師,這個領域還可以再細分。而他主要是負責設計、分析和測試航空飛行器件結構的專業人員,確保這些機具的強度、穩定性和安全性耐得住地球以外的極端環境;目前從事商務開發的工作。

Max 還有一個身份是在 Web3 世界裡——區塊鏈項目的研究員——並樂於把分析的結果以 YT 影片或文字記錄下來,分享給大家。


❏ 創作心路歷程

1・是什麼時候開始創作(化輸入為輸出)的?

最早可能得追溯至大學時期的訓練,美國的教育文化高頻率地要求我們做自主研究並進行簡報。

【閱讀筆耕 🙋 IMO】

確實,觀看你的 YT 頻道影片,很有聆聽「一場專業簡報」的感覺,尤其是片中用來解說示意用的元素和動畫編排。

 

2・創立幣圈自媒體「MAX 的區塊鏈空間」的契機,以及這個 YT 頻道的主軸?

2019 年一次偶然機會看到比特幣的白皮書,對其創新前衛的概念感到驚艷,進而擴大視野接觸更多幣圈項目。

在投入資金之前,Max 習慣先針對對各大項目進行深入研究。然而,一開始尋找資訊的過程相當辛苦,因為這方面的中文資訊相對稀缺,大多數資料都是透過英文來取得

因此,希望填補上述提到的缺口,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出來,而一開始首選的媒介形式是 YouTube 頻道。

【閱讀筆耕 🙋 IMO】

我認為「MAX 的區塊鏈空間」有個獨特風格在於,你不僅深入挖掘幣圈項目更底層的運作和獎懲機制,還致力於了解其安全性。

 

3・最近你的 YT 頻道改版,最顯著的差異是主持人出鏡了,為大家介紹一下緣由發想

首先是為了剪輯方便,出鏡的話可以加快上片速度。

另一方面,想嘗試製作不同風格的影片,特別希望能夠與幣圈項目的創辦人或團隊進行訪談,以獲得第一手資訊來進行深入研究。這些最原始的消息對 DYOR 上是最彌足珍貴的。

【閱讀筆耕 🙋 IMO】

很像證券業的產業研究員,在撰寫研究報告之前,通常會先親自拜訪一間企業。

 

4・除了 YT 改版,Max 現在也跨足文字領域,不知道這「雙主修」的規劃,背後是怎麼考量的?

此前 YT 留言區陸續有部分聽眾敲碗,他們想看更進階一點的研究報告,思量這樣的內容要以什麼方式呈現,最後決定以「文字」形式——電子報——來發表。相較於影片,文字更利於:

  1. 快速查看上下文反覆檢。
  2. 直接在適合的位置嵌入超連結,方便讀者們追本溯源(source)。
  3. 搜尋引擎優化(SEO)上的好處,增加能見度。

【閱讀筆耕 🙋 IMO】

我想到在 第 14 期週報 討論到「長、短影音之爭」,有一個宏觀面的問題是,YT 為了在短影片市場迎戰 TikTok,勢必要把原本 100% 分給長影片的曝光資源,挪出一部分給 YT Shorts。整體來說,所有長影片創作者要一起承受這「施政方針改動」所造成的瀏覽量損失。

所以 Max 的進階研究報告放在其他平台(電子報)是好的,這是和 YT 頻道裡的「加入會員」功能相比。

 

5・為什麼不走 Wordpress 自架站,而是電子報作為寫作主力?以及採用 Substack 電子報平台的理由

基於「演算法、創作有價、品質 vs 速度」三方面的取捨

儘管 WordPress 提供了許多客製化功能,但初期建置成本相對較高,而且需要額外的時間和心力做後續維護(尤其因應 SEO 的網站架構校調)。這可能會占用本來用來創作的寶貴時間,對於現階段已經擁有全職工作的 Max 來說,不是首選方案。

參考了許多前輩的作法(例如:區塊勢、DHK dao),發現 Substack 是一個極佳的解決方案。除了大幅簡化先前提到的痛點,Substack 還支援那些願意「課金」的用戶付費訂閱創作者以看到更進階的內容,並提供了豐富的後台數據。

因此,最終決定採用 Substack 電子報平台。

【閱讀筆耕 🙋 IMO】

深有同感,Substack 提供的後台數據實在是非常詳盡,包括每一篇文章的流向(讀者從哪些管道進入查看這篇文章,點擊文章嵌入連結而導出的讀者有哪些等等)都被細緻地劃分。這對於創作者來說,能更好地進行復盤和分析。


❏ 創作結構力學

6・你是怎麼看待幣圈項目的投資?

幣圈就像是任何人都能參與的創投市場,而你我扮演的角色是天使投資人。

加密貨幣項目數量有千百種,除了少數項目可以用「賭博」(強烈迷因屬性但沒有實際用途的代幣)、「股票」(擁有明確用途、經歷幾輪牛熊考驗的高市值代幣)來比擬以外,Max 認為絕大多數幣圈項目更像是一種投資「下一個潛力初創企業」的風險市場。

資料來源:Max 的區塊鏈空間

資料來源:Max 的區塊鏈空間

【閱讀筆耕 🙋 IMO】

閱讀了你的多篇文章後,我發現你不僅能夠以獨到的構面(創投面)切入討論「幣圈項目」,在其他主題上,也能拆解出緊密且相互關聯的模塊,包括了:

像是 Max 最新一期的電子報是 Chainlink 研究報告,我在看這篇分析的時候特別關注它的組成項(團隊、產品與服務、發展路線圖、盈利能力、風險與競品⋯⋯),這些「結構」是我可以馬上 take away 帶走的,未來如果要做自己的研究,可以循著這個框架按圖索驥。


❏ 輕鬆聊

7・預期下次大牛市來臨時,會引爆哪些賽道?

除了公鏈基礎建設,特別看好「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以及「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兩個板塊。

 

8・去年回台灣(服兵役)待了一段期間,比較兩地文化帶給你哪些印象深刻的地方?

首先,台灣的美食豐富、人情味濃。特別是台灣的食物,至今仍然是令人最難以忘懷的。

其次,雖然並未親身在台灣就職過,不過從和當地同儕交流的過程中,Max 也發現到台灣和美國職場文化上存在著一些差異:

  • 請假
    在台灣請假時,似乎得戰戰兢兢,深怕一不小心怠慢了整個部門團隊的運作;而在美國,老闆對於請假相對寬容。 
  • 加班
    在台灣工作,可能會面臨較多的加班和血汗工時。相對而言,在美國,加班反而會引起質疑,是否公司存在問題,為何在原本應該是休息的時候還要如此辛苦。美國人十分重視私人時間和家庭活動。 
  • 上司和下屬的關係
    在台灣,通常期望員工「相信高層,聽話照做」;而在美國,挑戰主管的想法常被視為一種預設態度,提供更多開放、平等的溝通和交流機會。這樣的中西文化差異可能源自教育體系,為了通過大考,台灣的環境形塑學生按照老師的指導行事,直到大學才有比較自由的學風,而在美國早早就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

 

9・呼應「創作者經濟 IMO」頻道,想請 Max 推薦一本書並附上理由

Max 為大家推薦的書籍是橡樹資本管理(Oaktree Capital Management)創辦人霍華・馬克斯(Howard Marks)所著的《投資最重要的事》。

鍾愛這本書的理由,倒不是為了那些投資心法,而是書裡「第二層思考」(Second-order thinking)的思維方式,以股票市場行情判讀為例:

第一層思考會說:「這是一家好公司,就買這支股票吧!」

第二層思考則會說:「這是一家好公司,但每個人都認為這家公司很好,所以這不是好公司。這支股票的股價被高估,市價過高,所以賣出!」

不單單是理財,這是可以遷移到其他領域的分析工具。

【閱讀筆耕 🙋 IMO】向大師搜集思維模型

查理·蒙格在《窮查理的普通寶典》中呼籲大家在腦海裡儲備多元的思維模型,這樣在面對未來的種種挑戰時,就能避免陷入僵化的應對,不至於像「在手裡拿著鐵鎚的人看來,世界就像一顆釘子」那樣千篇一律。

閱讀所帶來的好處之一,就是能夠向眾多大師學習,收集各種思維模型,並且在不同領域進行應用。

 

10・最後想和大家說的話

區塊鏈作為一種技術,它是實現目的的手段,重點是在 Web3 你想做什麼事?

【閱讀筆耕 🙋 IMO】

以及,我們可以觀察究竟有哪些幣圈項目認真在 Web3 做實事、幹大事,而你的電子報正是協助我們找到他們的最佳盟友。

我還想到 第 18 期週報 策展的「Coder, Hacker and Architect」一文,同是 coding,有些人只拿它當作混口飯吃的工具,希望透過寫 code 來完成某種使命。


❏ 社群追蹤

區塊鏈只是技術,
重點是你想在 Web3 做什麼事?

——《Max 的區塊鏈空間》創辦人 Max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84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創作者經濟 IMO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創作者經濟 IMO
27.5K會員
755內容數
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免費訂閱電子報 https://creatoreconomyimo.substack.com/
創作者經濟 IMO的其他內容
2025/05/02
最新一期【創作者經濟 IMO】 語音活動是 2025 年第一季「說書摩天輪」,與【公益讀書會】聯名舉辦!感謝雨果.Hugo的發起與主持,有 2 本書是今天的主角⋯⋯。
Thumbnail
2025/05/02
最新一期【創作者經濟 IMO】 語音活動是 2025 年第一季「說書摩天輪」,與【公益讀書會】聯名舉辦!感謝雨果.Hugo的發起與主持,有 2 本書是今天的主角⋯⋯。
Thumbnail
2025/01/23
最新一期「IMO 人物誌」線上語音活動,很榮幸邀請到《好女人的情場攻略》 Podcast 主持人路隊長,來分享經營 Podcast 的策略與好女人情場哲學!
Thumbnail
2025/01/23
最新一期「IMO 人物誌」線上語音活動,很榮幸邀請到《好女人的情場攻略》 Podcast 主持人路隊長,來分享經營 Podcast 的策略與好女人情場哲學!
Thumbnail
2025/01/02
最新一期【創作者經濟 IMO】 語音活動是第四季「說書摩天輪」,與【公益讀書會】聯名舉辦!感謝雨果.Hugo的發起與主持,有 3 本書是今天的主角⋯⋯
Thumbnail
2025/01/02
最新一期【創作者經濟 IMO】 語音活動是第四季「說書摩天輪」,與【公益讀書會】聯名舉辦!感謝雨果.Hugo的發起與主持,有 3 本書是今天的主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區塊鏈只是技術,重點是你想在 Web3 做什麼事?——《Max 的區塊鏈空間》創辦人 Max
Thumbnail
區塊鏈只是技術,重點是你想在 Web3 做什麼事?——《Max 的區塊鏈空間》創辦人 Max
Thumbnail
⋯⋯去年很火熱的 NFT 就屬於一種 Web3 工具,有潛力放大創作者的影響力;精選本週討論區兩篇 Web3 話題,也是為本週 9/6(三)晚上的語音活動——邀請到 Web3 領域嘉賓——暖暖身!
Thumbnail
⋯⋯去年很火熱的 NFT 就屬於一種 Web3 工具,有潛力放大創作者的影響力;精選本週討論區兩篇 Web3 話題,也是為本週 9/6(三)晚上的語音活動——邀請到 Web3 領域嘉賓——暖暖身!
Thumbnail
姆斯的自媒體工作流,就像半導體封裝一樣:精準、踏實、篤定!
Thumbnail
姆斯的自媒體工作流,就像半導體封裝一樣:精準、踏實、篤定!
Thumbnail
第一層篩選是「力求屏除個人主觀偏好」,就靠這些演算法工具⋯⋯第二層篩選是「價格為先,價值為後」。
Thumbnail
第一層篩選是「力求屏除個人主觀偏好」,就靠這些演算法工具⋯⋯第二層篩選是「價格為先,價值為後」。
Thumbnail
當能夠輸出時,才代表你的輸入有真的輸入;善用 MECE 原則,寫作好似在拼圖——組織、調換、拼接。
Thumbnail
當能夠輸出時,才代表你的輸入有真的輸入;善用 MECE 原則,寫作好似在拼圖——組織、調換、拼接。
Thumbnail
當每個領域、產業都紛紛下定決心要往 Web3 或 NFT 領域發展時,這會是一個訊號。而且,你會發現有些變化離我們並不遠⋯⋯。
Thumbnail
當每個領域、產業都紛紛下定決心要往 Web3 或 NFT 領域發展時,這會是一個訊號。而且,你會發現有些變化離我們並不遠⋯⋯。
Thumbnail
台灣知名影視特效創作者陸子淵,在 2 個月前宣佈其「六指淵」YouTube 頻道正式轉型科技報導,近期更推出第一本著作「你的夢想可能有點風險」,採訪中他與我們分享為何轉做科技內容,以及出書的心路歷程跟未來規劃。
Thumbnail
台灣知名影視特效創作者陸子淵,在 2 個月前宣佈其「六指淵」YouTube 頻道正式轉型科技報導,近期更推出第一本著作「你的夢想可能有點風險」,採訪中他與我們分享為何轉做科技內容,以及出書的心路歷程跟未來規劃。
Thumbnail
me這篇接續上集,解釋區先生與A小姐在元宇宙如水幫魚,魚幫水的存在。 在元宇宙世界,是一個超越現實的虛擬世界,人工智能AI和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不斷結合交織。 元宇宙中區先生與A小姐的相遇 區塊鏈在元宇宙中的經濟體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沒有區塊鏈的元宇宙經濟最終會被少數人控制。如果不用區塊
Thumbnail
me這篇接續上集,解釋區先生與A小姐在元宇宙如水幫魚,魚幫水的存在。 在元宇宙世界,是一個超越現實的虛擬世界,人工智能AI和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不斷結合交織。 元宇宙中區先生與A小姐的相遇 區塊鏈在元宇宙中的經濟體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沒有區塊鏈的元宇宙經濟最終會被少數人控制。如果不用區塊
Thumbnail
在元宇宙世界,是一個超越現實的虛擬世界,人工智能AI和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不斷結合交織。今天就來給大家解釋區先生與A小姐在元宇宙如水幫魚,魚幫水的存在。 隨著互聯網發展疫情改變人類生活,很多事情順勢改成線上,新技術的推展就如洪流般勢不可擋,虛擬世界已成為現實。進而帶動了元宇宙為代表的行業,
Thumbnail
在元宇宙世界,是一個超越現實的虛擬世界,人工智能AI和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不斷結合交織。今天就來給大家解釋區先生與A小姐在元宇宙如水幫魚,魚幫水的存在。 隨著互聯網發展疫情改變人類生活,很多事情順勢改成線上,新技術的推展就如洪流般勢不可擋,虛擬世界已成為現實。進而帶動了元宇宙為代表的行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