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望春風:臺灣流行音樂90年特展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獨夜無伴守燈下 春風對面吹...」,這首由鄧雨賢所作,從日治時期便流傳至今的台灣民謠《望春風》,想必旋律一響,大家都能有所感觸。而這一首個,從來就不只是個過時的時代經典,而是隨著時代演進,同樣的歌名,卻衍生出不一樣的旋律與意義。

望春風手稿

望春風手稿

古倫美亞留聲機特約店招牌

古倫美亞留聲機特約店招牌



當我們望春風,我們在望什麼?

從第一首《望春風》被唱起,就注定了這首歌與台灣歷史流變密不可分的命運。《當我們望春風》特展以《望春風》作為核心,述說著自1933年《望春風》錄音為唱片後,90多年來的演變。從唱片、電影到雜誌、小說等,望春風在台灣史上,遠遠不是單純的一首歌而已,從這首歌的傳唱、演出、內涵與應用,可以聽到創作者、歌者、聽眾的互動,乃至整體社會文化的豐富脈動。

走完一圈展場,也走過一段音樂史

走完一圈展場,也走過一段音樂史



當我們《望春風》,我們在望什麼?有人望的是原曲傳唱中的緣分;有人望的是對故鄉的思念;有人望的是軍國大捷的期盼;有人望的則是反共愛國的情懷;也有人望的,是殷殷期盼的民主自由。這首歌隨著大時代流變,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被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傳唱,甚至出現在不一樣的載體,讓人大感訝異。

說實在,在此之前我只覺得《望春風》是一首傳唱很久的經典老老歌,但沒想到走進台灣歷史博物館環狀的展場內,才發現《望春風》更是時代的最佳見證,跟著時序走到近代,一個個《望春風》相關的展品與歌曲,反映出了政治氛圍、社會文化、藝術流行。

望春風相關衍生作品

望春風相關衍生作品



跟著一首歌曲穿越時空

《當我們望春風》展覽最酷的,莫過於蒐集了至少80種望春風的錄音版本,配合歌詞依照年代呈現,讓觀眾找尋自己的「春風」。

以AI方式,湊合三位不同時代的經典歌手—純純、文夏、紀露霞,輪番唱出《望春風》

以AI方式,湊合三位不同時代的經典歌手—純純、文夏、紀露霞,輪番唱出《望春風》



從最初始的純純到後來的鄧麗君、鳳飛飛,再到近代的陶喆、周杰倫,不論年紀為何,好像都能在這場展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望春風》。除了走到不同年代展區,頭頂的音響會自動響起當時代表性《望春風》版本,在展區中央,更以AI方式,湊合三位不同時代的經典歌手—純純、文夏、紀露霞,輪番唱出《望春風》,他們當紅時並未有錄影畫面,重現寶島歌王歌后演唱的風華樣貌。透過最新科技,讓傳統復刻,完美甚至超越性的呈現於觀眾眼前。身為台灣人,不可不知台灣史。

認識台灣史的方法有很多,我想這場展覽,就是一個能輕鬆趣味又深刻認識的方式,透過一首首不同的《望春風》,我們聽見的,不只是那個時代經典,更是一個個世代的故事。

展場內互動裝置可以聽見不同年代歌手的望春風

展場內互動裝置可以聽見不同年代歌手的望春風




展覽名稱:當我們望春風:臺灣流行音樂90年特展

展覽時間:即日起至2024/1/1,週二至週日 09:00 - 17:00,週一休館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台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敘事圈 StoryCircle
24會員
64內容數
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有故事。在此記錄下台灣每個角落的過去、現在,想像可能的未來。
敘事圈 StoryCircle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如果你問我,台北有哪條路很值得走上一整個白天,我的答案之一,肯定是南海路。 從中正紀念堂站步出2號出口,眼前有點未來感的南門市場很難不引人注目。相較於此,一旁的那條南海路,可能因為在進行捷運工程的關係,變得更加紛雜且不起眼。 但只要轉個彎,走進南海路,便能走過一段段台北的歷史,遍嘗城市人文風情。
Thumbnail
2025/04/23
如果你問我,台北有哪條路很值得走上一整個白天,我的答案之一,肯定是南海路。 從中正紀念堂站步出2號出口,眼前有點未來感的南門市場很難不引人注目。相較於此,一旁的那條南海路,可能因為在進行捷運工程的關係,變得更加紛雜且不起眼。 但只要轉個彎,走進南海路,便能走過一段段台北的歷史,遍嘗城市人文風情。
Thumbnail
2025/03/27
結束箱根的「水與火之旅」,從冒著火山口蒸氣的大涌谷到平靜如畫的蘆之湖,一路在遠方富士山的庇蔭下,我走遍了箱根最精華的美。 接著,自桃源台港乘坐金光閃閃的海賊船度過蘆之湖,來到了箱根的公車總站,看了看錶,還有一小段時間可以讓我好好探索這個地方。打開Google map,注意到步行約6分鐘距離的地方有
Thumbnail
2025/03/27
結束箱根的「水與火之旅」,從冒著火山口蒸氣的大涌谷到平靜如畫的蘆之湖,一路在遠方富士山的庇蔭下,我走遍了箱根最精華的美。 接著,自桃源台港乘坐金光閃閃的海賊船度過蘆之湖,來到了箱根的公車總站,看了看錶,還有一小段時間可以讓我好好探索這個地方。打開Google map,注意到步行約6分鐘距離的地方有
Thumbnail
2025/02/27
位於新北投捷運站旁的新北投車站,見證北投溫泉鄉百年歷史,從日治時期的浴場支線車站到幾經波折的遷移與重建,如今以全新樣貌重現,不僅保存了百年木造建築之美,更完整呈現北投的文化底蘊,是認識北投歷史文化的最佳起點。
Thumbnail
2025/02/27
位於新北投捷運站旁的新北投車站,見證北投溫泉鄉百年歷史,從日治時期的浴場支線車站到幾經波折的遷移與重建,如今以全新樣貌重現,不僅保存了百年木造建築之美,更完整呈現北投的文化底蘊,是認識北投歷史文化的最佳起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獨夜無伴守燈下 春風對面吹...」,這首由鄧雨賢所作,從日治時期便流傳至今的台灣民謠《望春風》,想必旋律一響,大家都能有所感觸。而這一首個,從來就不只是個過時的時代經典,而是隨著時代演進,同樣的歌名,卻衍生出不一樣的旋律與意義。
Thumbnail
獨夜無伴守燈下 春風對面吹...」,這首由鄧雨賢所作,從日治時期便流傳至今的台灣民謠《望春風》,想必旋律一響,大家都能有所感觸。而這一首個,從來就不只是個過時的時代經典,而是隨著時代演進,同樣的歌名,卻衍生出不一樣的旋律與意義。
Thumbnail
🌟本文專屬連結:https://www.potatomedia.co/s/aLNBSUz 🌟potatomedia賺取虛擬貨幣創作平台,請動動手指、多多分享文章連結及用力按下文內廣告、文章專屬連結如下: 遊覽車KTV必點神曲望春風 支持李依儒創作者內容有價,謝謝。 ❤️遊覽車KTV必點歌
Thumbnail
🌟本文專屬連結:https://www.potatomedia.co/s/aLNBSUz 🌟potatomedia賺取虛擬貨幣創作平台,請動動手指、多多分享文章連結及用力按下文內廣告、文章專屬連結如下: 遊覽車KTV必點神曲望春風 支持李依儒創作者內容有價,謝謝。 ❤️遊覽車KTV必點歌
Thumbnail
〈望春風〉這首歌自創作發表以來,陪伴臺灣人足足 90 年了。跨越三個世代、各個族群的傳唱與熱愛,〈望春風〉的版本、面貌也不計其數。
Thumbnail
〈望春風〉這首歌自創作發表以來,陪伴臺灣人足足 90 年了。跨越三個世代、各個族群的傳唱與熱愛,〈望春風〉的版本、面貌也不計其數。
Thumbnail
全書23個章節的開場與結尾插曲,雖然曲風各異,但全都是由《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四首歌曲的旋律片段發展而成。許多章節裡,樂曲的歌詞甚至暗示了那一章節的主角的心境。例如,在聶華苓無法跟安格爾遠走美國的這一篇裡,你會聽到木管與銅管彷彿彼此應和:「月色照在三線路,等待的人那袂來⋯⋯」
Thumbnail
全書23個章節的開場與結尾插曲,雖然曲風各異,但全都是由《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四首歌曲的旋律片段發展而成。許多章節裡,樂曲的歌詞甚至暗示了那一章節的主角的心境。例如,在聶華苓無法跟安格爾遠走美國的這一篇裡,你會聽到木管與銅管彷彿彼此應和:「月色照在三線路,等待的人那袂來⋯⋯」
Thumbnail
前主管邀約一起去音樂。 太開心了,最近過得頹廢又沒文化,這真是及時雨,趁機灌溉一點點優雅和氣質,希望或多或少能吸收一些。 這場由歐德集團主辦的音樂會,演出者,指揮為林天吉,小提琴獨奏是蘇顯達教授,還有台北愛樂管弦樂團。 上半場的曲目其中【鮑元愷 台灣音畫交響組曲】,耳朵聽著美妙音樂,眼睛看著美麗、漂
Thumbnail
前主管邀約一起去音樂。 太開心了,最近過得頹廢又沒文化,這真是及時雨,趁機灌溉一點點優雅和氣質,希望或多或少能吸收一些。 這場由歐德集團主辦的音樂會,演出者,指揮為林天吉,小提琴獨奏是蘇顯達教授,還有台北愛樂管弦樂團。 上半場的曲目其中【鮑元愷 台灣音畫交響組曲】,耳朵聽著美妙音樂,眼睛看著美麗、漂
Thumbnail
15年後 一樣的樂音 新的靈魂 從大學時代就開始追『大風』劇團 之後回到高雄 2008年文化中心很難得有音樂劇的演出 當然一定要買票大力支持一下 當年我們第一次現場體會到音樂劇也能有客語閩南語日語這樣多元化的樣貌 甫步出會場 已經有幾首歌刻在腦海 忍不住不停地唱 迷妹般的要了簽名 才依依不捨的離開
Thumbnail
15年後 一樣的樂音 新的靈魂 從大學時代就開始追『大風』劇團 之後回到高雄 2008年文化中心很難得有音樂劇的演出 當然一定要買票大力支持一下 當年我們第一次現場體會到音樂劇也能有客語閩南語日語這樣多元化的樣貌 甫步出會場 已經有幾首歌刻在腦海 忍不住不停地唱 迷妹般的要了簽名 才依依不捨的離開
Thumbnail
正港高雄子弟的我,小時候因為愛看《 戲說台灣-iset三立 》,所以對台語歌手們都備感親切。孫淑媚、秀蘭瑪雅都是我成長時期的伴唱女神,也因為她們,反而對台語歌比較琅琅上口。 在介紹 #林剪雲 時,無論是《忤》或《逆》,都有縈繞在主角身上的時代曲調
Thumbnail
正港高雄子弟的我,小時候因為愛看《 戲說台灣-iset三立 》,所以對台語歌手們都備感親切。孫淑媚、秀蘭瑪雅都是我成長時期的伴唱女神,也因為她們,反而對台語歌比較琅琅上口。 在介紹 #林剪雲 時,無論是《忤》或《逆》,都有縈繞在主角身上的時代曲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