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食物熱氣療癒的每一刻|還是要抱著溫暖的鍋子說晚安

被食物熱氣療癒的每一刻|還是要抱著溫暖的鍋子說晚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まだ温かい鍋を抱いておやすみ

真是一本會讓人感受到料理熱氣的書,而這熱氣該怎麼說呢?

我自己不太喜歡用救贖這個詞,但是用在這裡我覺得恰如其分

這六則不同的故事裡,食物在不同的時刻裡陪伴、提醒、療癒了有各自際遇的人們。


在看《一匙振翅》《飛越濃湯之海》時,有一點吉本芭娜娜那種「靈異」的氛圍,但很輕易就融入情節裡,這種奇特療癒的感覺,彩瀨圓也描繪的非常生動。

還有無數個他形容風流動的樣子、四周的空氣如何被攪動、笛聲如何覆蓋山稜等的畫面,我覺得皮膚也跟著我一起沈浸在裡面。


一開始,我最喜歡《悲傷的食物》這篇,因為苦澀的回憶揉合在麵團裡,而你像自虐一般的反覆咀嚼,透過這樣讓日子「繼續」下去,我迷戀著這樣的酸澀感。


但故事到了《相約泡芙塔》、《飛越濃湯之海》、《大鍋之歌》之後,我再也選不出來,我最喜歡哪一篇。


可能是泡芙塔吧,我對於夜子的溫暖和冷漠感到熟悉,我喜歡她靈魂裡這兩種特質的矛盾,她近乎無聲的用鍋子和料理,接住並擁抱了碎裂的朋友。


《大鍋之歌》放在最後一篇真是一種禮物,萬田先生的鍋子,陪伴了一個失去母親的孩子的童年,那個飄散在家裡的味道,無形之間銜接了那些最低潮的片刻。


其實我想不太起來自己有沒有曾經悲傷到食不下嚥的經歷,但遺憾的是,我也想不起來上一次我認真一心一意吃著食物感到療癒的時刻。


但是突然想起某次手術後我哀嚎著想吃肯德基蛋撻,路痴媽媽在長庚醫院附近沿路找著蛋塔,然後帶回來樣子,不僅是蛋塔本身拯救了疼痛難挨的我,感謝媽媽從來沒在這些時候,讓我一個人。


較多元的分享內容可以參考我的Instagram,因為喜歡講話所以也開了Podcast~

avatar-img
Ladybook的沙龍
5會員
105內容數
邊喝手搖飲邊讀書,寫下的閱讀心得,茫茫書海啊~寫給我自己記錄,也和你們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adybook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Sorry I’m late, l didn’t want to come. 很沒看到這麼想大喊:天啊,真的,我就是這樣!如此的一本書,而且也是初次這麼多人在IG和我互動,對這本書有興趣。 不曉得別人怎麼判斷自己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或更貼近哪一種?我想自己更偏向內向者,對於陌生人群和環境
Little women 這是我成人後讀的第二個版本小婦人,悅知這個版本我很喜歡,細節滿滿,活靈活現,感情豐盈。 特別是看過新版的電影之後,每個角色都在我腦海裡重新演繹一遍,可能也是因為我太喜歡瑟夏羅南(Saoirse Ronan)跟提摩西(Timothée Chalamet)了。 這
這本書前半部收錄了許多封家書,可以看見三毛和姐姐陳田心女士的感情深厚, 她對爹爹、姆媽(書裡她對父母的稱呼)的敬愛,不論是求學的艱難和樂趣、和朋友同學的相處,再到感情的交代和規劃,她都詳細分享,無話不談的程度遠在想像之上。 每封信都有日期,越接近1979就越緊張,那是荷西發生意外離開的那一年
永遠のおでかけ 我出生在對生死看得非常淡泊的家庭,但這當然不表示我們對離開毫無感覺。 我選擇這本書的時候,能預見很多眼淚 我的,當然。 隨著作者得知父親即將不久於世的消息,他如何和現在仍在喘息吃飯的父親開始告別?如何去面對即將沒有他的未來? 這段時間內,他如何細細去看見他和父親幾十
這麼短的時間內讀到老師的新書真是禮物,知道自己一直和老師踩在同一片土地,感受疫情時代的壓力我感覺很奇妙。 在他的眼裡,這個獨一無二的時代是什麼樣子,我很好奇。 走路和獨處對一般人而言是困難還是奢侈? 一個人的步行,是否能靜心,脫下耳機,即使車水馬龍,能否只用視線和聽覺去察覺去探索。一個人的
役にたたない日々 先前因為書友的推薦,看完書介直接推進購物車。 簡直像在看自己老年的樣子,或者我也是希望能活成這麼灑脫的樣子。 得知自己罹癌到後面癌症轉移,佐野女士都以毫無痛感的方式描寫,甚至對於自己開完刀隔天走了67步回家抽菸表現得洋洋得意。 看起來有點脫軌,但是我覺得滿可愛的。
Sorry I’m late, l didn’t want to come. 很沒看到這麼想大喊:天啊,真的,我就是這樣!如此的一本書,而且也是初次這麼多人在IG和我互動,對這本書有興趣。 不曉得別人怎麼判斷自己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或更貼近哪一種?我想自己更偏向內向者,對於陌生人群和環境
Little women 這是我成人後讀的第二個版本小婦人,悅知這個版本我很喜歡,細節滿滿,活靈活現,感情豐盈。 特別是看過新版的電影之後,每個角色都在我腦海裡重新演繹一遍,可能也是因為我太喜歡瑟夏羅南(Saoirse Ronan)跟提摩西(Timothée Chalamet)了。 這
這本書前半部收錄了許多封家書,可以看見三毛和姐姐陳田心女士的感情深厚, 她對爹爹、姆媽(書裡她對父母的稱呼)的敬愛,不論是求學的艱難和樂趣、和朋友同學的相處,再到感情的交代和規劃,她都詳細分享,無話不談的程度遠在想像之上。 每封信都有日期,越接近1979就越緊張,那是荷西發生意外離開的那一年
永遠のおでかけ 我出生在對生死看得非常淡泊的家庭,但這當然不表示我們對離開毫無感覺。 我選擇這本書的時候,能預見很多眼淚 我的,當然。 隨著作者得知父親即將不久於世的消息,他如何和現在仍在喘息吃飯的父親開始告別?如何去面對即將沒有他的未來? 這段時間內,他如何細細去看見他和父親幾十
這麼短的時間內讀到老師的新書真是禮物,知道自己一直和老師踩在同一片土地,感受疫情時代的壓力我感覺很奇妙。 在他的眼裡,這個獨一無二的時代是什麼樣子,我很好奇。 走路和獨處對一般人而言是困難還是奢侈? 一個人的步行,是否能靜心,脫下耳機,即使車水馬龍,能否只用視線和聽覺去察覺去探索。一個人的
役にたたない日々 先前因為書友的推薦,看完書介直接推進購物車。 簡直像在看自己老年的樣子,或者我也是希望能活成這麼灑脫的樣子。 得知自己罹癌到後面癌症轉移,佐野女士都以毫無痛感的方式描寫,甚至對於自己開完刀隔天走了67步回家抽菸表現得洋洋得意。 看起來有點脫軌,但是我覺得滿可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