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3|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地方創生,如何尋找在地DNA?

地方創生,就是”在地”,”活下來”!

不是一個人活下來,而是一群人一起活下來。

當你想要活下來,你就會發出光芒,別人會看到你的閃閃發光,接著再想一想你們住的地方有些什麼?周圍的環境有些什麼?住在這裡的人們腦袋裡想些什麼?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就算沒有山沒有海,有沒有空房、空景、空人、甚至於空氣?代代相傳住在這裡的人有些什麼?種些什麼?會些什麼?....這就是DNA。

找到DNA之後,再把你們的閃閃發光環狀串連,你能活得下來,你們都能活下來後,地方自然就生生不息。生活,不難,想要吸引別人的生活,也不難。你自在,外面來的人也會自在,你為你的生活感到驕傲,外人更能感受你的驕傲;有人建議要SWOT分析,我的建議,不需要。你們的DNA跟別人的一定不一樣,只要把自己的特色徹底發揮,就能吸引同好、變成粉絲、變成你們永遠的朋友、變成關係人口。

照片來源:東川町官網

案例一:

總面積 247.30 平方公里人口只有8,000多人的北海道東川町,是大雪山國立自然公園的一部分,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和優美的自然風光、也有優質溫泉及百選瀑布,得益於大雪山的融雪水除了灌溉及民生之用外還可生產瓶裝礦泉水,這裡沒有自來水,也沒有國道及鐵路,歷代居民都是以農業及林業為主,也有家具製造生產,有發展旅遊業的基本條件,但和北海道其他地區相比卻不具優勢。

1985年起居民和町政府為了讓好不容易到來的旅客多停留、加深對東川町的記憶,而舉辦攝影比賽,38年過去,東川町已變成世界的攝影之都,一年一度的攝影甲子園吸引全世界的高中生來參加比賽,平常山區街道也流連著來自全世界的攝影愛好者,人來了、藝術家來了、外國人來了、餐飲業者開了、住宿業者開了、創意店家開了、原本的家具業變成創意家具、街道上散布著濃濃的藝術氣息、為了讓外國人跟本國人溝通町政府成立了日語學校名正言順地向全世界招生、為了讓本地人跟外國人溝通各國語言都在山區交流著,一個小小的山村變成了國際村,在人口嚴重流失的北海道,東川町的人口反而因為移住者及外國人而逆勢成長中。

照片來源:東川町官網

案例二:

相信從事地方創生的人一定都聽過德島縣上勝町賣樹葉阿嬤的故事,上勝町面積109.63平方公里,85%的區域為山林地,可種植的地區多為梯田,現住人口1,398人,老人占比52.42%,80歲以上人口超過400人,男女比為2:3。

1981年大學剛畢業的橫石知二先生被分派到上勝町擔任農事指導員,在那個年代,小山村的男人成天只會喝酒抱怨工作機會少、農業不興;小山村的女人沒有社會地位,整日只會聊八卦和抱怨媳婦。滿腔熱血的橫石先生積極想要為這個小山村做些什麼...但是不論是種蜜柑、伐樹木或者蓋房子都很難改善生活,就算是種植蔬菜收益也是有限,就在一次城裡交貨後到附近的壽司店用餐時,鄰座一位女性看到餐盤中裝飾的楓葉發出驚呼,還小心翼翼的用手帕把楓葉包了起來。橫石心想,這樹葉在我們村裡遍地都是,何必大驚小怪呢?下一秒,橫石突然開竅,而改變了整個山村的命運!

就這樣,剛開始只有四個女性長輩加入採樹葉,到現在已經有300人加入,商品種類多達300多種葉子,全日本70%的裝飾樹葉都來自上勝町,年營業額將近3億円,有幾個農家的年營業額超過1000萬日圓。

上勝町因為賣樹葉而聲名大噪,不斷有人來參觀學習、視察環境、交流討論,而帶動其他農作、住宿、環境導覽、商品販賣、體驗生活等服務。上勝町也為了要收成更好的樹葉品質,而大力保護環境,2003年發表「零垃圾宣言」,2016年推出「零廢棄認證商店」鼓勵在地商家能盡量採購無多餘包裝的物料和回收廢棄物,上勝町的回收物分類多達45種,回收率高達80%,因為垃圾都集中分類回收處理,村內沒有垃圾車;在其他鄉村的老人要靠養老金過活的時候,上勝町的老人卻驕傲地因為有收入而繳稅,賺錢都來不及,實在沒時間生病養老!養老院也因為沒有老人而倒閉了。

照片來源:經典雜誌257期精選影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地方創生就是地方創活,地方的人能夠活下來,地方才會生生不息!台灣的地方創生雖然參考了不少日本的資料,但是看到表象要深思精神面!因為國情、風土、民情不同,展現在台灣的樣貌也會全然不同,找出在地DNA,把台灣DNA找出來加以發揮,就會是一個全然不同的"台灣"!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喬以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