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人均最富地區需要地方創生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都會地區需要地方創生嗎?人類環境因生活方式與需求的不同而形成了都會與鄉村的差別,人越多的地方,遺留下文化的產物也會越多,相對地對自然的破壞也會越大;在發展的過程裡若沒有計劃性地保護及保存,等到再回頭已經破壞無存,從自己的居住環境看整個地球環境,道理相同。都會的發展就是如此,今天來聊聊台北市大安區,這個全台人均年收入最高的市區鄉鎮該如何地方創生及永續發展!

圖片來源:臺北市大安區公所官網

圖片來源:臺北市大安區公所官網


台北市大安區基本資料:

.面積11.36平方公里,人口289,990人(120,285戶),53里1,022鄰,為臺北市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區

.近十年人口成長率-6.9%,15歲以下15.32%,65歲以上24.94%,45~64人口84,249人佔29.05%(2024.11月),預估20年內人口老化率將超過50%

.2023年的人均年所得179.9萬元/人(台灣整體人均所得為70.9萬元/年)


台北市大安區作為台灣收入最高、經濟發展最成熟的區域之一,地方創生的重點不在於解決經濟弱勢或人口外流的問題,而是在於解決城市內部「局部衰退」問題,讓經濟、文化、社會資源更加均衡分布,結合當地的文化特色與現代需求,並透過產官學勞金言合作與居民參與來推動可持續發展,讓大安區展現獨特性與活力,提升社區韌性、打造永續宜居的城市生活環境。


或許大安區公所跟基層公務人員會有千百個理由陳述,城鎮區域的發展是跟隨台北市政府的發展計畫或政策而行,公所單位沒有決策權、沒有人手、沒有預算、沒有....,台灣368市區鄉鎮的公務單位科長(含)以下的說法大概都雷同,但是一個縣市級單位,尤其是首善之都的台北市,一個台北市長能管到200多萬市民100多萬戶家庭家家戶戶的生活嗎?若是區公所不管、各地里長不管、社區發展協會沒有能力管...那地方社區的發展誰來管?誰能管?老齡、少子、產業空洞化、勞動人口不斷減少、社會支出日益龐大是迫在眉睫,必須要立刻解決的問題,今日面臨的問題不解決,難道等著明日被問題解決嗎?除了在地內部的問題之外,身為首都的最富地區是否也該肩負著國際責任,區內的每個居民都確實了解SDGs的2030目標,並且每個人都徹底執行不讓任何人掉隊了嗎?2050的淨零碳排不是企業的責任而已,每個人要如何從自己的生活裡達到淨零碳排目標?對於全世界正在關注的環境議題、糧食議題每個居民都確實了解要怎麼做嗎?若有機會是不是也能夠多參與世界上各種相關的城市聯盟呢?世界上正在推的SDGs未來城市聯盟是不是也有台北市大安區的角色呢?這些都是都會地區的地方創生必須要執行的項目。


大安區的地方創生由內到外,結合城市的現代特徵與居民需求,可以有以下具體作法:

1.重塑在地認同:打造區域特色品牌(辨識度),增強社區凝聚力,強化居民對地方的歸屬感與驕傲感,培養認同與參與意識,並推動社區參與及居民共創協作共好社區,讓大安區民展現鮮明的大安區意象。

作法:不斷舉辦公民工作坊或意見調查,讓居民參與地方創生計畫的規劃,增加共識與合作,讓共識決融入日常生活。

2.改善生活環境:運用智慧城市技術、改善城市空間、提升綠色環境減少碳足跡、增加友善區域,活化閒置空間、增加文化設施與社區連結,創造更永續宜居的生活環境。讓「綠色社區」.「節能減碳」.「循環經濟」.「SDGs17項指標」融入到日常的生活環境。

3.跨世代融合:吸引青年人口流入,尤其是創業者或新興產業進駐,製造跨世代合作機會,解決城市內部的「人口空洞化」,並支持熱心的居民或年輕創業者成為地方領袖,帶動社區的活動和發展;60歲以上的人叫耆妙世代,台灣的經濟奇蹟曾經是他們所創造,現在他們還有許多可發揮的潛能,就看如何挖掘。

4.活化地方特色產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發掘地方特色產品或服務,推動微型經濟,例:設計城市特色路線、舉辦特色活動與節慶、支持社區旅遊等,支援小型企業與社區經濟活動,創造更多在地就業機會及多元收入來源,微微時代要讓每個人都有事做,每個人都能發揮價值,不讓任何人掉隊。

5.區域均衡發展與強化防災能力:避免局部地區過度擁擠,振興次中心或邊緣地區,縮小城區鄰里差距,提升防災意識與教育,制定應急計畫,加強基礎建設。

6.創造資源鏈接與國際接軌:串連鄰近社區特色、跨部門合作(產官學勞金言)、社會企業與創投、整合政策支持、建立共享資源平台、參與國際相關組織或活動、積極國際接軌。


台北市政府是否已訂定了地方社區10年發展計畫?是否各地區公所是否已根據台北政府的規劃完成了前後期各5年的個別執行計畫?大安區有53個里長、51個社區發展協會,還有無數個在地相關協會組織等,這些里長、協會及在地居民是否已了解計畫內容並訂定在地執行計畫徹底執行,為社區帶來創生.創活.創收,每年PDCA滾動式修正,不斷累積共識、不斷執行、不斷修正,才有可能為社區帶來徹底的改變,才有可能因應整個社會即將面臨的巨變。除此之外,台北市政府還應該準備好人才.資訊.資金的資源平台隨時支援在地團隊的需求;更應該舖平國際接軌的道路,若每一個市民、每個在地小團體都能跟國際接軌,台北市就是真正的國際大都市。


日本案例分享:東京都文京区 

同為日本文教區的東京都文京區跟台北市大安區有許多相似之處,東京都文京區面積11.29平方公里,人口242,726人,素有「文之京」的美名,以文化教育機關和住宅街區為主,區內有東京大學本部(本鄉校區)、東京巨蛋和柔道講道館及六義園、後樂園和小石川植物園等古老而寬廣的日本庭園,出版、印刷業也很繁盛,並設有先進醫療設施和大型醫院。

在少子、老化、人口減少已形成國安問題的日本,文京區的15歲以下人口13.03%,65歲以上19.79%,45~64人口62,324人,預估20年內人口老化率為41.31%,竟然每項數字都優於台北市大安區...,那台北市大安區怎能不作為??

圖片來源:東京都文京区官網

圖片來源:東京都文京区官網

東京都文京區地方創生的作法:

*首先定調:城市的未來願景「文之京,一座由歷史、文化和綠色孕育而成的城市,每個人都在其中扮演主角

 •基本政策1. 為兒童創造美好未來

創造一個每個人都能安心養育孩子的城鎮,讓孩子們擁有豐富的心靈、健康、真誠地成長,展望美好的未來。

・相關領域:育兒支援、教育、青少年健康發展

・符合SDGs指標 1、2、3、4、8、16、17

 •基本政策2. 奠定健康與安全生活的基礎

創造一個每個人都能過著充滿活力、獨立的生活、做自己、身心健康、互相支持並盡可能長時間地繼續住在他們熟悉的社區的城鎮。

.相關領域:老人福利、身障福利、生活福利、健康促進、衛生生活環境

・符合SDGs指標 1、2、3、16、17

 •基本政策3. 打造充滿活力的魅力城鎮

成為一個透過豐富的產業、文化和旅遊資源為地區帶來活力和活力,透過多元文化的交流為地區創造新魅力的城市。

.相關領域:產業推廣、文化推廣、旅遊、交流

・符合SDGs指標 4、8、9、12、13、16、17

 •基本政策4.實現文化豐富的和諧社會

在多元化共生的社會中,透過自主的社區活動和文化學習機會,打造出每個人都能充分發揮個性和能力,過著安全、富足生活的城鎮。

.相關領域:當地社區、終身學習、體育振興

・符合SDGs指標 3、4、5、10、11、16、17

 •基本政策5. 保護環境、創造舒適安全的城市

開發城市基礎設施,讓每個人都能舒適、安全地生活,同時創造一個對環境影響最小的永續發展的城市。

.相關領域:生活環境、環境保護、防災、預防犯罪、安全對策

・符合SDGs指標 3、6、7、11、12、13、14、15、16、17

 •基本政策6. 可持續的行政和財務管理

在健全的財務管理基礎上,透過與各類實體的合作以及靈活的組織結構,提供高品質的行政服務,推動未來可持續的行政和財務管理。

.相關領域:行政與財務管理

・符合SDGs指標 3、13、1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喬以思的沙龍
42會員
679內容數
地方創生的重點在於創活, 活得下去才能生生不息! 在微微時代,讓自已活得自在! 每個人只做自己專精的一件事, 只要串聯,越在地越國際,因為小所以大。
喬以思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18
新北市平溪區截至2024年底,14歲以下人口僅佔約3.68%,已經有好幾個里連續幾年都沒有新生嬰兒,65歲以上人口佔約34.23%,是臺灣人口老化程度最高的鄉鎮市區,依現有數據看,預估20年內老化率將達 70%....,嗯,平溪區公所看到現在的窘況了嗎?新北市政府有什麼對策嗎?中央在第一批的地方創生
Thumbnail
2025/01/18
新北市平溪區截至2024年底,14歲以下人口僅佔約3.68%,已經有好幾個里連續幾年都沒有新生嬰兒,65歲以上人口佔約34.23%,是臺灣人口老化程度最高的鄉鎮市區,依現有數據看,預估20年內老化率將達 70%....,嗯,平溪區公所看到現在的窘況了嗎?新北市政府有什麼對策嗎?中央在第一批的地方創生
Thumbnail
2025/01/05
基隆火車站一出來,在基隆港西岸看得到KEELUNG地標的地方就是基隆市中山區,這個在清朝雍正時期就已經有漁民築魚寮聚居的小城鎮,是基隆創建市街之始,也是基隆漳州人的發源地,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祖先在這裡代代相傳300年了。 基隆市中山區基本資料: .總面積為10.52公平方公里,有24里,5
Thumbnail
2025/01/05
基隆火車站一出來,在基隆港西岸看得到KEELUNG地標的地方就是基隆市中山區,這個在清朝雍正時期就已經有漁民築魚寮聚居的小城鎮,是基隆創建市街之始,也是基隆漳州人的發源地,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祖先在這裡代代相傳300年了。 基隆市中山區基本資料: .總面積為10.52公平方公里,有24里,5
Thumbnail
2024/01/04
地方創生的基本執行單位是鄉鎮市區,要扛KPI的也是鄉鎮市區公所,有關鄉鎮市區內的分區規劃、凝聚居民共識、尋找在地特色、號召居民參與、促進異業合作、建立共用平台、協助對外推廣、尋求中央資源....都是鄉鎮市區公所該做的事,而遺憾的是,台灣的368鄉鎮市區公所在地方創生幾乎都變成了隱形人,沒有角色、也找
Thumbnail
2024/01/04
地方創生的基本執行單位是鄉鎮市區,要扛KPI的也是鄉鎮市區公所,有關鄉鎮市區內的分區規劃、凝聚居民共識、尋找在地特色、號召居民參與、促進異業合作、建立共用平台、協助對外推廣、尋求中央資源....都是鄉鎮市區公所該做的事,而遺憾的是,台灣的368鄉鎮市區公所在地方創生幾乎都變成了隱形人,沒有角色、也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都會地區需要地方創生嗎?人類環境因生活方式與需求的不同而形成了都會與鄉村的差別,人越多的地方,遺留下文化的產物也會越多,相對地對自然的破壞也會越大;在發展的過程裡若沒有計劃性地保護及保存,等到再回頭已經破壞無存,從自己的居住環境看整個地球環境,道理相同。都會的發展就是如此,今天來聊聊台北市大安區,這
Thumbnail
都會地區需要地方創生嗎?人類環境因生活方式與需求的不同而形成了都會與鄉村的差別,人越多的地方,遺留下文化的產物也會越多,相對地對自然的破壞也會越大;在發展的過程裡若沒有計劃性地保護及保存,等到再回頭已經破壞無存,從自己的居住環境看整個地球環境,道理相同。都會的發展就是如此,今天來聊聊台北市大安區,這
Thumbnail
做都市更新,如果目標是要保留原有文化的底蘊再升級,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困難的地方在於城市是人性複雜體的集合體,原本是人聲鼎沸的市場、小吃聚落,但可能因為道路的小小更動,一個商圈就沒落了。
Thumbnail
做都市更新,如果目標是要保留原有文化的底蘊再升級,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困難的地方在於城市是人性複雜體的集合體,原本是人聲鼎沸的市場、小吃聚落,但可能因為道路的小小更動,一個商圈就沒落了。
Thumbnail
“地方創生”顧名思義就是要幫地方創造生機、要讓地方“活”下來,地方的單位是區鄉鎮,讓住在那裡的人有工作就能活得下來~這是地方創生的最原始構想,當然背後林林總總的因素及偉大抱負戰略目標...在這裡不贅述,因為坊間所有討論地方創生的文章都說過了,對市井小民來說,哪裡能活得下來我就停留在那裡,當然若能夠留
Thumbnail
“地方創生”顧名思義就是要幫地方創造生機、要讓地方“活”下來,地方的單位是區鄉鎮,讓住在那裡的人有工作就能活得下來~這是地方創生的最原始構想,當然背後林林總總的因素及偉大抱負戰略目標...在這裡不贅述,因為坊間所有討論地方創生的文章都說過了,對市井小民來說,哪裡能活得下來我就停留在那裡,當然若能夠留
Thumbnail
循環經濟有大大小種方式及形式,而今天要來介紹的便是「地方創生」,讓我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循環經濟有大大小種方式及形式,而今天要來介紹的便是「地方創生」,讓我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你覺得小鎮的林業有什麼競爭力?」年輕人發問。或許我們應該分析一下這句話的構成,其背後思索的事情。競爭,意味著這是一個優勝劣敗的遊戲,如果我們沒有機會拔得頭籌,那事情便缺乏了必要性。競爭也意味著有一遊戲場域,他或許沒說,但背後應該是指涉小鎮林業發展觀光的潛力,是否擁有足夠的「觀光資源」能吸引遊客絡繹
Thumbnail
「你覺得小鎮的林業有什麼競爭力?」年輕人發問。或許我們應該分析一下這句話的構成,其背後思索的事情。競爭,意味著這是一個優勝劣敗的遊戲,如果我們沒有機會拔得頭籌,那事情便缺乏了必要性。競爭也意味著有一遊戲場域,他或許沒說,但背後應該是指涉小鎮林業發展觀光的潛力,是否擁有足夠的「觀光資源」能吸引遊客絡繹
Thumbnail
隨著人類追求更舒適更便利的文明生活,在科技的幫助之下,人類所到之處,自然荒野就遭到破壞甚至滅絕,這兩者似乎是相對立的價值選擇。 我非常喜歡這段描述,的確,野蠻與文明的分野,來自於對自然美好的感受與讚嘆,換句話說,當我們已經不必整天為了活下來而耗盡心神,開始有餘裕欣賞周遭的世界時,文明才得以發展。
Thumbnail
隨著人類追求更舒適更便利的文明生活,在科技的幫助之下,人類所到之處,自然荒野就遭到破壞甚至滅絕,這兩者似乎是相對立的價值選擇。 我非常喜歡這段描述,的確,野蠻與文明的分野,來自於對自然美好的感受與讚嘆,換句話說,當我們已經不必整天為了活下來而耗盡心神,開始有餘裕欣賞周遭的世界時,文明才得以發展。
Thumbnail
我們現在所熟悉的都市與市場一樣,都是藉由強大公權力給予支援再分配的結果。強大的資源傾軋出地方的基礎建設,致使人口與資源不斷向某些特定地區流動,形成都市化的結果,也導致區域發展不均衡。雖然本書內容有點生硬,相對比較難讀,但能以一本書綜觀大衛.哈維的理論,覺得是蠻適合初學者的入門書。
Thumbnail
我們現在所熟悉的都市與市場一樣,都是藉由強大公權力給予支援再分配的結果。強大的資源傾軋出地方的基礎建設,致使人口與資源不斷向某些特定地區流動,形成都市化的結果,也導致區域發展不均衡。雖然本書內容有點生硬,相對比較難讀,但能以一本書綜觀大衛.哈維的理論,覺得是蠻適合初學者的入門書。
Thumbnail
美國作家珍.雅各將城市規劃和建築的重點放在了人的感受,提出了一個核心問題:城市為誰而建?她抨擊了正統的城市規劃理論,從一個城市居民真實的生活體驗出發,發現城市的活力在於城市功能的多樣性和混合性
Thumbnail
美國作家珍.雅各將城市規劃和建築的重點放在了人的感受,提出了一個核心問題:城市為誰而建?她抨擊了正統的城市規劃理論,從一個城市居民真實的生活體驗出發,發現城市的活力在於城市功能的多樣性和混合性
Thumbnail
一個地方需要活化的不僅於「人口流失」,「人心流失」也是。
Thumbnail
一個地方需要活化的不僅於「人口流失」,「人心流失」也是。
Thumbnail
前言        人類從捕獵,遊牧四海為家,到農耕時代人類開始定居,漸漸出現了固定的都市 。都市不同面向的發展反映出不同時期人類不同的生活模式以及文化 。21世紀的科技發展背後都帶著去中心化的趨勢,這股趨勢勢必改變我們都市的樣貌。
Thumbnail
前言        人類從捕獵,遊牧四海為家,到農耕時代人類開始定居,漸漸出現了固定的都市 。都市不同面向的發展反映出不同時期人類不同的生活模式以及文化 。21世紀的科技發展背後都帶著去中心化的趨勢,這股趨勢勢必改變我們都市的樣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