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歐家麟 |
第一次聽聞歐家麟的名字, 是剛進大學的時候,他是新聞系教授,也有很多人推薦他的授課。只可惜,大學四年以來也無緣聽課,但讀畢此書,竟有種聽課之感。
「扭曲的世代中,審查時分,各行各業都存在,每種專業都面對,無人倖免。」
常言傳媒行業正歷寒冬,然而風雪之中,隱隱籠罩著一層審查薄霧。但在撥開迷霧前,作者反先剖析新聞行業的「金科玉律」— 專業、中立、客觀。這些不容質疑的操守,規範著新聞工作者,也代表傳媒給予公眾的形象。然而,甚少人會過問操守背後的標準該如何界定、或由誰界定。
「新聞運作之慣性,力量龐大而少為人察。」
全書主要探討香港新聞行業中「結構性審查」的現象。這種審查較不起眼,潛伏在新聞機構的資源、人事調配、獎懲制度,通過調整記者工作模式、或是節目形式,達至其目的。這種結構性控制,涉及影響範圍之廣,連身處暗湧的新聞工作者也難以洞悉,更莫說公眾。但作者在此書集合各新聞工作者的資歷,既嘗試將「結構性審查」現象抽絲剝繭,自身又作為研究者縱觀全局,歸納各種慣性的「結構性審查」行為碎片。
「傳媒最大影響力不在改變別人想法, 在告訴你應該想些甚麼,影響受眾的思考範圍。」
大眾所接收到的「新聞」,本是記者從眾多資訊中篩選出有價值的事件,但當判斷摻有審查,受眾接收新聞的範圍便會出現偏差。而當主流媒體皆出現此現象時,其力量更能強化某類新聞事件在社會的討論,模糊另外具價值新聞事件的焦點,構成無形但有力的影響。
「 有一種力量,滲透於日常運作的空氣中;
有一種羈絆,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有一種自由,就在眼前,但你無法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