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學的兩種切入點:
一、外部研究:
- 文學作品所反映出來的社會內容
- 作者本身
- 社會脈絡(歷史時代與政治背景)
- 社會脈絡又會對作者本身有決定性的影響
- 研究文學作品所反映出來的社會內容,不能等同於文學作品的分析。
- 如:陳寅恪先生研究白居易、元慎、《鶑鶑傳》中崔鶯鶯偽託高門。
二、內部研究:
何謂文學史?
一、歷時性或貫時性
二、共時性
- 同一時代、某一特定時期的文化
- 文學史,是文學演變的一個勾勒,由作品構成的整個體系。一部完整的文學史,會不斷增添新成員,因此文學史的認識,也會不斷改變。文學史的本身就是動態的,不斷變化的過程。
- 文學史並不等於文學批評,文學批評是分析、評價文學作品的藝術特色。
- 文學史也不是探討文學的普遍規律(在文學作品背後的共同規律),這只是文學理論。
- 文學史必須在時間序列裡,描寫文學的發展,闡釋文學作品的內容,形式、思潮、流派的源起、發展、演變,以及前後繼承關係、過程與意義。
最早用中文寫成的《中國文學史》在1904年面世。在它之前,已分别有用英文和日文寫成的《中國文學史》出版。
文學現象包括主要作家和重要作品。
文學史觀:
兩種文學史史觀:
1.支持文學的發展,有其内在規律。
2.認為文學發展沒有內在規律
- 第一種史觀的代表人物是胡適,他的文學史史觀仍然是根深蒂固,影響着我們對作品和作家的判斷。
- 胡適的觀點來自西方的演化觀,演化觀來自達爾文的進化論,但生物的進化論不能應用在人文方面。
- 胡適認為中國文學是在歷史進化的情況下進展到現今的白話文,而文言文和駢文都是老舊的,沒有意義的文字遊戲。由這種史觀出發,得出的結論會是文學終究會朝着某種固定的方向、觀念、目標而發展,胡適認為編文學史的人要證明這個歷程。
參考書目:
「轉益多師是汝師」,多聽不同老師的觀點、客觀、謹慎、嚴謹地求知。
1. 胡適《白話文學史》
2.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
- 最初推出時寫得很好,但後來要回應大陸文革,因此作出許多修改,與「客觀」的陳述要求愈來愈偏離。
3.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
- 綜合性的作品,儘量沒有自己立場。但五回史觀仍貫穿整本書的架構,用五四史觀來安排人物的定位。此書文獻資料豐富,使用起來方便。
五四史觀:
指以「詩經楚辭漢賦六朝駢文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這樣的觀點理解文學,證明文學的進步歷程。這樣的理解不能代表該時期作家所專注的文學作品。
4.臺靜農《中國文學史》
- 學生把臺老師的講義整合成書,並且在詞曲、民間文學有深厚造詣,但仍屬於在五四史觀寫作框架下的作品。
5.王國學《中國文學史新講》
- 用自己的話,融合多家評論觀點,文字流暢的表達。用文類題材分類。
6. 章培恆、駱王明《中國文學史》
- 對各時代的文學作品、文學現象的解釋都很清新,用的是演化觀的史觀,認為不同時代的文學作品都是邁向人性覺醒而進步。
文學史有重新撰寫的需要,每個時代都對文學有不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