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小資女的理想生活提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買的書「小資女的理想生活提案」滿好看的,雖然看似一本財務整理書籍,但內容很全方面。有時財務會發生議題,都跟我們的生活紊亂脫離不了關係,這本書裡面談的觀點,女性的自我實現應該要更大步地跨越,包含女性對於自我財務的自主與積極管理。.

似乎回答我們需要多少錢,都脫離不了回過頭來問自己,我們想過怎樣的生活?

如果每天跟著無腦消費,上酒吧的朋友們HANG OUT,那我們很難讓自己的人生轉向啊。這本書作者提到她年輕時住過一間房子的設計就是擺明每天可以在屋子裡開PARTY,那段時間她當然就過得一團亂。

最近看到很多書籍不約而同提到跟父母同住的年輕人族群,這本書引用的數據也提到像這類人在美國也比往年成長許多,千禧年世代的年輕人購買房子的比例創新低,這好像造成我們看似已經成為大人,但卻一直用一種小孩的方式在生活。

獨立自主的過程,其實是充滿恐懼與混亂的過程,但沒有經過這一段,我們很難成為真正自主的大人。

父母永遠會用看待小孩的方式看待我們,我們也永遠會以為父母該對子女付出無條件的愛,在這些價值體系的糾結裡面,每當我們要長出一點自我,就會被壓下來,不斷循環。

吳爾芙在上個世紀提出的女性要有自己的房間的理論,其實是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空間,自我的神聖祭壇。可以毫無保留地安全地在裡面敞開自己。擁擠或彼此妥協的居家生活卻很難做到這點。

接下來3月金火從魔羯進水瓶,並且逐漸跟土星水瓶合相,或許就是給予我們這種獨立自主疏離的勇氣,並去把它落實與實踐在生活上。比如:那些網路素人、網紅,要能夠非常做自己,突出自我的風格即使跟集體社會有著價值落差,不只是勇氣而是帶著一種抽離的狀態,適度跟這個世界保持距離。

當我們待在很黏密的關係裡面太久,其實會找不到這種切入點,因為我們隨時都在在意別人的眼光,在意自己看起來會不會很奇怪,大部分的我們,有很多時光需要跟集體世界一起活動,但偶爾我們也需要退回到自己的神聖空間好好休息。

回到小資女這本書,這本書再次提醒自己,要時時檢視自己心中的理想藍圖,並朝著自己的藍圖前進,這個過程所需要的努力,包含對於自己財務的全盤理解,包含信用卡消費、多少存款,也包含對於自我職涯的檢視與回顧。作者提到她曾經有一段時間不停在換工作,等到自己穩定之後,再回去看那段荒唐的歲月,就會覺得為什麼她可以認為因為自己前天喝得爛醉,所以有理由在隔天要求早退。

我們不可能期待用同一個方式生活,卻期望得到不同結果。

不論是中國、南韓、美國,似乎有一股躺平浪潮,南韓有全拋世代,美國大缺工浪潮有著不工作的趨勢,常常我們會被整個媒體與社群的風向帶到一個相對較負面跟絕望的視角,跟自己覺得較差勁的人比較,有助於我們不去看自己不足之處,這延緩了我們積極面對人生議題的時程,有時候忌妒跟羨慕的情緒仍然很有必要,忌妒跟羨慕讓我們開始享受競爭,享受不斷變得更好的過程,但一直在同溫層裡彼此反芻那些負面,大家都爛的討論,最後躺平只會更往下沉淪。

就像從前補習班老師說,如果你只想要考上最後一個志願,你就會落榜是一樣的道理。

2022的木雙魚讓我們看到犧牲者與受害者的無力,它不免成為一種同情的浪潮,但這種情緒太多,會讓我們看不到自我可以透過行動改變自己的人生,去廟裡拜拜許願,全然自我放棄的心態下,去拜拜就只是把硬幣白白丟進許願池裡,絕對不會有回音。

天王星在金牛座順行了1個月左右,財務議題又會變成大家的焦點,或是一種默默的推動力,但金牛所要求的專注與累積,就像存本金一樣,要能夠本多終勝,前面都需要付出一段長時間咬著牙努力的過程。

之前看思維致富的視頻,有集提到窮人跟富人的差異,如果跟窮人和富人說你只能買10塊錢的東西,窮人組會真的只選10塊錢的商品,但富人組會想到可以累積到20塊買價值20塊的東西。

人生的翻轉,必須先把遮住我們目光的那層層板拿開,就像是10塊錢的框架妨礙了我們的思考。 

回歸到幾年前開始流行的財務自由,不論每個人要設定要存到的錢多大,重點其實是財務獨立讓我們有選擇的空間。自由讓我們有權利選擇自己的樣子。



從2018年開始接觸秘密這類吸引力法則,到現在2023慢慢掌握顯化的技巧,累積了很多心得,對顯化有興趣的人歡迎訂閱,我覺得顯化法則看似大同小異,就跟練武功秘笈一樣,有時候還是要參考別人的練法,從中得到一些突破的訣竅,希望自己人生越來越棒,更多突破的人也很適合訂閱此專題呦^^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常常疫苗的研發就算成功,也可能因為timing錯過,比如等到疫苗研發出來上市時,傳染病已消失無蹤,而沒有人想打,像covid-19這種延宕這麼久的疫情,也許真的是疫苗公司千百年來難得一見的大機會。 疫苗的施打,其實真的很水瓶。象徵著各種超前衛的實驗精神。
之前有則新聞提到有竹科媽媽抱怨因為學經歷不夠優秀被竹科媽媽群組排擠。如果更深入去思考,我們的認知不會大過我們的經驗跟我們的格局,當學經歷跟一個群體有明顯落差,有時候其實是彼此在不同世界,而無法對焦。如同陸劇陸貞傳奇裡面有個角色因為不諳名貴的器皿保養方法,拿去用力刷,結果悲劇。諸如此類,文化的底蘊有時
常常疫苗的研發就算成功,也可能因為timing錯過,比如等到疫苗研發出來上市時,傳染病已消失無蹤,而沒有人想打,像covid-19這種延宕這麼久的疫情,也許真的是疫苗公司千百年來難得一見的大機會。 疫苗的施打,其實真的很水瓶。象徵著各種超前衛的實驗精神。
之前有則新聞提到有竹科媽媽抱怨因為學經歷不夠優秀被竹科媽媽群組排擠。如果更深入去思考,我們的認知不會大過我們的經驗跟我們的格局,當學經歷跟一個群體有明顯落差,有時候其實是彼此在不同世界,而無法對焦。如同陸劇陸貞傳奇裡面有個角色因為不諳名貴的器皿保養方法,拿去用力刷,結果悲劇。諸如此類,文化的底蘊有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一直以來沒有思考過金錢與自己的關係? 不知道金錢留不住的原因在哪? 你從未檢視過消費習慣,或嘗試思考過卻找不到貓膩? 沒有深入思考過自己與工作的關係,不知如何開始? 你已經很努力賺錢卻永遠靠近不了自己的理想生活? 《跟錢好好相處》,從你的錢怎麼來,到你的錢怎麼去,都有全面性的檢討,他適用任何人。
Thumbnail
從好慢姊姊的買房經驗分享,我認為靠自己買房要分成心態面與實務面二個層面來建立,這兩樣缺一不可。 ➊ 心態的部分優先培養: 找到買房的動機,並且相信自己一定會買到房。 ➋ 👉 建立實務面的部分:
Thumbnail
在今日快速變動的經濟環境中,許多人都將達到財務自由視為一個至關重要目標的比率越來越多,如果還停留在以前工業時代的觀念把錢存在銀行生利息那你恐怕跟不上AI的時代了。然而,通往財務獨立的道路常常被誤解和過時的做法所掩蓋。這項任務旨在探討個人可以採取的基本策略,以在傳統中國智慧的背景下實現財務自由。
Thumbnail
很多人習慣把財富自由想得非常夢幻,是不是每天吃喝玩樂、在家躺平,甚麼事都不用做了?相信我,這種生活過三個月,你就膩了。真正的財富自由,不是生活過得漫無目的,而是有底氣選擇你熱愛的工作,讓財富為你的理想撐腰,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每天醒來都心情非常好,再也不會有那種早起「不想上班~」的哀號。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Thumbnail
經濟獨立是實現人生夢想的第一步,夢想的盡頭是我想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 看著難如登天的房價,再低頭看看自己的存款 看來我還是早點洗洗睡吧,夢裡什麼都有X)
財富自由通常指的是一個人不再受財務上的限制,可以自由地生活和做出選擇,而不必擔心金錢的問題,最常見的定義是被動收入>支出 每個人心中對財務自由的目標都不一樣,有人覺得帳戶裡要有一千萬才能滿足,有人覺得要兩、三棟房子才有安全感 金錢固然很重要,「錢不是萬能,沒有錢卻萬萬不能」 其實我們不是喜歡金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一直以來沒有思考過金錢與自己的關係? 不知道金錢留不住的原因在哪? 你從未檢視過消費習慣,或嘗試思考過卻找不到貓膩? 沒有深入思考過自己與工作的關係,不知如何開始? 你已經很努力賺錢卻永遠靠近不了自己的理想生活? 《跟錢好好相處》,從你的錢怎麼來,到你的錢怎麼去,都有全面性的檢討,他適用任何人。
Thumbnail
從好慢姊姊的買房經驗分享,我認為靠自己買房要分成心態面與實務面二個層面來建立,這兩樣缺一不可。 ➊ 心態的部分優先培養: 找到買房的動機,並且相信自己一定會買到房。 ➋ 👉 建立實務面的部分:
Thumbnail
在今日快速變動的經濟環境中,許多人都將達到財務自由視為一個至關重要目標的比率越來越多,如果還停留在以前工業時代的觀念把錢存在銀行生利息那你恐怕跟不上AI的時代了。然而,通往財務獨立的道路常常被誤解和過時的做法所掩蓋。這項任務旨在探討個人可以採取的基本策略,以在傳統中國智慧的背景下實現財務自由。
Thumbnail
很多人習慣把財富自由想得非常夢幻,是不是每天吃喝玩樂、在家躺平,甚麼事都不用做了?相信我,這種生活過三個月,你就膩了。真正的財富自由,不是生活過得漫無目的,而是有底氣選擇你熱愛的工作,讓財富為你的理想撐腰,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每天醒來都心情非常好,再也不會有那種早起「不想上班~」的哀號。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Thumbnail
經濟獨立是實現人生夢想的第一步,夢想的盡頭是我想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 看著難如登天的房價,再低頭看看自己的存款 看來我還是早點洗洗睡吧,夢裡什麼都有X)
財富自由通常指的是一個人不再受財務上的限制,可以自由地生活和做出選擇,而不必擔心金錢的問題,最常見的定義是被動收入>支出 每個人心中對財務自由的目標都不一樣,有人覺得帳戶裡要有一千萬才能滿足,有人覺得要兩、三棟房子才有安全感 金錢固然很重要,「錢不是萬能,沒有錢卻萬萬不能」 其實我們不是喜歡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