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4|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騎著摩托車勇闖南美洲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拉丁美洲|電影|2004


電影改編自拉丁美洲革命家 #切格瓦拉 和好友 #阿爾貝托格拉納多 的著作,講述1952年兩人乘坐一輛摩托車穿越南美洲的旅程。


在旅途中,他們目睹了南美洲各地的貧困和社會不公,這次經歷深刻地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觀,也是切格瓦拉日後參與社會革命、成為拉丁美洲革命領袖的重要契機。

23歲的切·格瓦拉與好友騎摩托車橫越南美


革命前的壯遊


埃內斯托·格瓦拉(Ernesto Guevara),出生於1928年的阿根廷富裕家庭,又被稱作切·格瓦拉(Che Guevara)。


💡「切 Che」這個字在阿根廷通常是用來吸引某人的注意力—等同「嘿!」的概念,格瓦拉習慣用「切」稱呼別人,後來他到古巴後,當地人們也開始這樣稱呼他。


1952年離開阿根廷壯遊時,切格瓦拉仍是一名醫學系學生。兩人從阿根廷出發,穿越智利、祕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等國,他們看到許多貧困地區缺乏基本的醫療設施,無法獲得適當的醫療服務,而共產黨員與農工也受到資本社會的壓迫,產生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這些對於原本處在優渥生活中的他們帶來很大的衝擊,激發了切格瓦拉參與社會革命的決心。

切·格瓦拉


一條不平等的鴻溝


電影中有一幕是切格瓦拉和格拉納多來到秘魯的一個痲瘋村,這裡有一條河分隔成南北村,南村是嚴重病患的住所,北村則住著醫護人員。雖然痲瘋病不會傳染,但修女仍要求人們與他們接觸時要「戴手套」。這條河就象徵著一條不平等的鴻溝。


在切格瓦拉生日當天人們在北村替他舉辦生日會,慶生到一半時,切格瓦拉卻選擇冒險游泳渡河到南村,想要與南村的病患一起慶祝生日,當他成功上岸後所有人都在為他歡呼。這一幕象徵了切格瓦拉放棄自身的中產階級,選擇與底層人民站在同一陣線的立場。

「它竟然把病人跟一般人隔開了⋯」


加入古巴革命


後來切格瓦拉在墨西哥認識了 #卡斯楚,卡斯楚是古巴重要的政治家,極力反對當時親美的巴蒂斯塔獨裁政權,切格瓦拉與卡斯楚有著相似的政治理念,都想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打破社會的不平等和壓迫,促使切格瓦拉決定加入卡斯楚領導的 #古巴革命,成為卡斯楚的重要盟友。


切格瓦拉除了在革命期間提供醫療服務,也和卡斯楚在游擊戰爭中指揮軍隊。革命期間面臨食物短缺、裝備不足等問題,也經歷不少失敗。1959年成功推翻巴蒂斯塔獨裁政權,此後古巴長期施行社會主義。

切·格瓦拉與卡斯楚


紅色羅賓漢


古巴革命所引發的效應,帶動拉丁美洲游擊運動的發展。在古巴的支持下,一些在軍事獨裁下的貧窮國家的人民紛紛揭竿起義,企圖推翻政權,例如尼加拉瓜革命,民主派組成聯合陣線上台執政。


古巴革命後,切格瓦拉被授予古巴公民身份,並擔任古巴工業部長。1965年離開古巴到剛果、玻利維亞等國進行反對帝國主義的游擊戰爭。1967年切格瓦拉在玻利維亞被逮捕,並遭到處決,享年39歲。


雖然台灣人普遍對他不太瞭解,但他在西方世界相當有名,在他逝世之後,在全世界獲得無數的神聖光環(尤其有這部電影加持),受到了許多懷抱純真理想的青年景仰,切格瓦拉的肖像照片甚至成為反抗、革命和社會主義運動的象徵之一。但有一些人也提出他在革命期間對反對者執行極端手段,參與處決行動的劊子手行為,引起對切格瓦拉人性的疑慮。不論如何,他的共產主義理念與行動,在當時冷戰時期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文|塔編


(圖片來源取自網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談點歷史料 Film and Histor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