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1/08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2018中國】奔馬於群山之間的阿壩藏區

raw-image

殷殷期盼了三年,論文口試終於結束了,接下來,在我25歲生日時衝動買下的禮物也終於要兌現了,那就是在8月1日到12日間前往寫作了一年的論文傳主──阿來的故鄉,進行一趟個人自助之旅。相信大家對於四川文化、風情都有一定程度的認識,無論是其省會成都的繁榮,或是名聞遐邇的可愛大熊貓、讓人又愛又恨的麻辣鍋,還是其擁有「巴蜀」的舊稱、「天府之國」的美譽……。然而隸屬四川省下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對大家來說卻是相對陌生的一個州,或許大家都聽聞過──九寨溝、黃龍的響亮名聲,但這塊土地上不只有美麗的風景,更擁有複雜的民族風格、漢藏交融的獨特文化。


🚌阿壩州怎麼去?

這次我搭乘四川航空的航班,17:45從松山機場出發,降落地點為成都雙流機場第一航廈,預計抵達時間是當地時間21:15。時間看似充足,但因為當天機場管制所以延遲起飛,害我在飛機上心臟一直怦怦跳,連機上放的脫口秀都看不去,因為真的很擔心到達當地時間太晚,會坐不到地鐵,好在最後飛機順利地準時降落雙流機場。

在成都雙流機場迎接我的竟然是內馬爾

抵達機場時人潮略少,加上沒有托運行李,所以我用飛奔地衝出機場,一出01出口就能看到地鐵站,剩下就非常簡單,搭乘地鐵10號線到「太平院站」,之後轉乘3號線至「高升橋站」,由D出口出去,再走一小段便抵達我今天的住宿地點「成都夢之旅國際青年旅社」。

從機場轉乘地鐵非常方便

成都地鐵的售票機

雖然早在Booking上便訂好房間了,但到櫃檯一問,接待人員卻找了好久,不知道為什麼後來我去的好幾家旅店都遇到類似的狀況,外加上臺灣人的身份,入住變得似乎有點麻煩,往往要把臺胞證給他們處理好久(臺胞證真的相當重要,大家絕對不能忘記它!),經歷千辛萬苦,處理好後便結束了有些緊張的開始。

成都地鐵門繪有他們最愛的火鍋

我前兩天的行程都是在成都,第三天才前往阿壩,非常興奮的我早早就有先看好班次,所以一大早便搭地鐵出發前往「茶店子車站」,剛好搭上8:30的公交車出發。「茶店子車站」算是非常大的交通樞紐,所以班次也很多,而買票時大家要記得出示你的身分證件(臺胞證),然後過關卡時除了拿票也再次出示一次,不然會沒登錄到,而我就是沒登錄到就跑上車的白癡……。

茶店子車站買票窗口

搭公交車時窗外的壯麗景色

車程中間停靠休息站提供的飯菜

這次公交車旅途,我的左邊坐著一個嘉絨藏族男人,右邊坐著一個從美國回來玩的華裔女子,感覺實在相當神奇,我也有試著跟他們聊一聊,儘管兩者身分相當不同,但感覺起來他們對現今中國都感到挺自豪的,還好有他們的陪伴,我才能撐過八個小時的車程。因為在臺灣極少坐長途客運,所以整路上我一直打開百度地圖,默默地祈禱快點抵達,還好最後到投宿地──卓克基鎮時大約下午5點左右。


🧳阿壩州有什麼好玩的?

1.馬爾康

我首先去了較早關門的「卓克基土司官寨」(但後來發現他們其實也不太會趕人,會等到大家都參觀完),入場門票為60元人民幣,這裡是電視劇版《塵埃落定》的拍攝場景,也是目前保留較大、較完整的土司官寨。

卓克基土司官寨大門

進入卓克基土司官寨前

內部有許多房間可以一一參觀

「土司制度」源於唐宋的羈縻州政策,後發展於元,盛於明清。「土」指當地土著,「司」是官吏職位,意為政府透過分封形式委託當地民族首領擔任地方官吏。這種制度為世襲制,一方面中央對少數民族首長分封名號、俸祿等,讓他們依當地風俗制度治理百姓,而政府再藉由這些領袖間接統治少數民族;另一方面這些地方統治者也需定時上繳貢納,並服從中央下達的指令。

當時的土司分布圖

在馬爾康此地主要有四位土司,分別是「梭磨」、「卓克基」、「松崗」、「黨垻」,又稱四土官寨。「卓克基」為藏語的音譯,指「至高無上的傳說」,而「卓克基官寨」融合藏、漢民族的碉樓建築,既是土司與家人的住所,也是當地行政機關。相傳這座官寨建造時,山上下來了一隻老虎在大門旁臥坐了一天一夜,在當地看到老虎很稀罕,故這裡又有「臥虎藏龍之地」的說法,而官寨位於的山,也似虎形,故彷彿在「虎頭上」。而此棟建築同拉薩布達拉宮一樣,為坐西北朝東南,也是一個有趣的巧合。

整個官寨的平面圖

一走進去官寨,彷彿可以回想到剛看完小說《塵埃落定》的心情,那風起雲湧的時代變革,以及最終命定般的悲劇,在空盪盪的建築物中得到驗證。而官寨當中每個房間都有許多介紹圖板,格局大致上也還原了過往風貌,如有釀酒房、茶坊、轎子室、銀匠房、地牢等,呈現許多嘉絨藏族的文化縮影。看似小小一棟,卻好似埋藏著許多寶藏,真心推薦喜歡藏文化或《塵埃落定》的人,可以來此地朝聖。

「土司議政廳」為土司與各頭人制定重大決議、政策的場所

藏地不可缺少的轉經輪

「土司會客廳」窗格採用漢樣式及藏族吉祥結圖案,具宗教與防禦的作用

地牢獨立於官寨外

參觀後,因為遇到了和我住同間的溫州女孩以及她的朋友,於是我們又一起去看了西索民居,也爬了座小山,可惜最後沒能攻頂,天就下起了小雨,最後只好回去今天住宿的「馬爾康迦陵青年旅社」,這家青旅也很有風格,帶點年輕人的狂歡感,只是房間稍嫌簡陋了一點,水壓也有點小,不過因為很便宜,所以也沒什麼好埋怨的嘛。

前往西索民居,但當天幾乎沒看到什麼人

美麗的梭磨河


2.紅原

跟青旅的兩個小夥伴分別後(他們下一站要去臺灣人可能沒辦法進的色達),我也依照既定的行程要前往紅原。「紅原」此名字來自中共長征的歷史,指的是「紅軍長征走過的草原」,作為前往若爾蓋的中繼站,我對當地實在不甚熟悉,所以想說搭公交車到該地後再問問看當地人景點,或者是就當作休息點,悠悠哉哉地逛逛周邊市區就好。沒想到,在等車的時候,遇到一個藏族人開車經過,拜託我搭他的車,不然從拉薩一路開車過來的他快要睡著了,經不起一再拜託,我竟然真的坐上去了。

「雅克音樂季」大舞臺

音樂祭旁邊的小吃攤

好在遇到的這個司機真的是個好人!他秉持著松潘藏族的好客精神,帶我從馬爾康一路玩到紅原。而我終於喝到酥油茶、吃了氂牛大餐,還偷偷地在高原上開了車,更騎了兩次朝思暮想的馬。藏族本地人的騎馬價錢是20塊人民幣,外來旅客則是60至80塊人民幣,但相信藏民應該也不太會想騎,因為大部分人家裡都有馬,而且所謂的騎馬也不能騎太遠,還要牧民幫忙拉著,所以實際上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浪漫。晚上本來還要一起去看紅原剛好在舉辦的格鬥賽以及「雅克音樂季」(演唱嘉賓竟然有伍佰跟動力火車),但後來因為沒票,我們就只能逛逛會場,繞繞攤販乾過癮。

藏地的初次騎馬體驗,牧民會幫你拉著馬

藏族人多吃麵食、牛肉,也很喜歡喝酥油茶

在紅原時我住在「等風來青旅」,雖然有些偏僻,距離市區及車站可能要走半個小時左右,但以設備來說,這家是我這次自助旅行在阿壩住過最好的青旅(但其實只要有豐沛的熱水可以洗澡,我就萬分感激了),此外,青旅後面就有遼闊的大草原,以及一座小小的元寶山,都非常值得去走一走。晚上如果無聊也可以跟青旅的小夥伴聊一聊,大家對於來自臺灣的我都充滿了好奇,撇開政治問題不討論,真的會覺得一路上遇到的人都相當友善,但如果不小心討論到政治,建議還是點點頭、微微笑,把你的想法放在心裡的,畢竟這裡可不是臺灣……。

「等風來青旅」後的元寶山


3.若爾蓋

高原上的城鎮天空彷彿離得很近

接下來終於要前往若爾蓋了,會那麼想去若爾蓋主要來自於我的研究傳主阿來寫作了一系列有關於若爾蓋大草原的組詩,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三十周歲時漫遊若爾蓋大草原〉,節錄一小段給大家瞧瞧:

三十周歲的時候

春天和夏天

我總是聽到一個聲音

隱約而又堅定

引我前行……

……天哪!我正

穿越著的土地是多麼廣闊

那些稀疏的村落寧靜而遙遠

穿越許多種人,許多種天氣

僧人們紫紅的袈裟在身後

旗幟般劈啪作響,迎風飄揚

我匍伏在地,仔細傾聽

卻只聽見沃土的氣味四處流蕩

我走上岡,又走下山岡


三十周歲的時候

春天到夏天

主宰歌詠與幸福的神靈啊!

我的雙腿結實有力

我的身體逐漸強壯


知道那聲音仍然在前方召喚……

這是作家阿來三十歲時自己一個人漫步若爾蓋草原所寫下的詩作,全篇洋溢著濃厚的藏族的色彩,訴說了重返母鄉懷抱的自然體驗,這時的他才剛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說《舊年的血跡》,在《塵埃落定》的巔峰來臨之前,阿來持續地吸納藏族文化、重新召喚藏族的傳說。從詩中能清楚地感覺到阿來已從不斷逃離故鄉的浪子,重新踏上自己的尋根之路,而此詩亦代表了詩人身份成熟的一個里程碑,以及轉向小說家的分界點。

無盡的草原就像綠色的大海

身為讀者的我一直不斷地被這首詩洗腦,導致若爾蓋大草原被放在這次旅程的重點,其實從紅原出發,到唐克或若爾蓋是兩條路線,大家都覺得去唐克的「黃河九曲第一彎」比較值得,但總覺得不去若爾蓋就失去的意義的我,還是跟著一個要去若爾蓋參加婚禮的司機出發了。

草野上的氂牛群

但到了若爾蓋訂的青旅,真的有點被嚇到,從床鋪到地板整個超級潮濕寒冷,外面的一家店都沒開,雖然後來有走半個小時到市鎮上逛,但其實也跟多數藏地的小鎮大同小異,若爾蓋的花湖風景區也剛好沒開。總之短暫地休息後,突然決定直奔往下一站郎木寺,只能說若爾蓋真的是我待最短的地方。但事實上一路上的景色還是非常的喜歡,尤其是跟藏族司機漫天聊著臺灣跟大陸開車的差異,突然感覺離臺灣好遙遠。猶記得司機笑說難以相信臺灣這麼一個彈丸之地竟然想獨立!(可能覺得連西藏這麼大的地方都無法獨立?)我也覺得難以相信自己到了這片永遠游不盡的綠色大海,面對著一波波的翠綠草原,不斷地被吸納在窗前,突然遺忘自己的身分、好似迷失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只想要不斷不斷地行走,找尋那個呼喚我到來的聲音。

旅途上的公交車,不時停下來送走旅人


4.郎木寺

郎木寺鎮是甘南藏族自治州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之間的一個著名觀光小鎮,位處於甘肅省與四川省交界,及若爾蓋大草原的邊緣地帶,其以安多藏族文化聞名。由鎮上可以前往參觀兩個大寺廟,一個是與青海塔爾寺、瞿曇寺並駕齊驅的「拉卜楞寺」,另一個則是別名為──達倉郎木寺的「格爾底寺」,郎木寺鎮是我遇到最多觀光客的地方,可以想見有多少旅人嚮往在高原之上的佛教聖殿。

不管從哪裡拍都很漂亮的小鎮

這兩個寺各有各的特色,「拉卜楞寺」貴為安多藏區香火最盛的三大寺廟之一,更有「世界藏學府」的稱號,在參觀過程中,真的會深深地被藏傳佛教那種隆重莊嚴的儀式與大型唐卡壁畫所震懾,一直到這裡,我才深深地感受到藏族與宗教之間的關係,是多麼地緊密。就如同一路上我有問過許多藏族人,對於現在身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底下的你們來說,達賴是怎麼樣的存在呢?他們對我解釋道,對藏族人來說,達賴永遠處在他們心中,無論他轉世不轉世。在這個地區,尤為讓我感受到文化與民族之間是有著無法割捨的聯繫,就好像母親與孩子一般。

拉卜楞寺

前往天葬臺的路上,剛好遇到可愛的小喇嘛下課啦

遙望天葬臺

至於在「格爾底寺」時,除了看到一個個藏民繞著轉經筒、在寺廟周遭轉經,還有看到用水車轉經的神奇景象,真的讓我對於西藏的宗教文化嘆為觀止,而從格爾底寺後頭還有一條馬道可以通往納摩峽谷,一路上儘管遊客眾多,也是摩肩接踵地才能前行,然而一路上看著,跳過小溪、攀著小石,閃躲招攬觀光的馬隊,仍讓我覺得好像進行了一場小小的探險。

格爾底寺

寺廟旁的轉經筒

以前馬隊是四川山區運輸的重要角色,現在似乎轉型為觀光導向

儘管經過去年一整年的閱讀,到了論文最後階段,仍讓我深切地感覺到自我的不足,尤其是在處理那麼龐大而分裂的藏族文化,以及裡頭如此幽微的女性定位時,經常感覺到自己的智能的無力與資料上的不足,然而還記得最終口考的敏逸教授曾勉勵我,世界本來就是很多元複雜的,然而也是因為這樣的世界才有許多值得研究的。在郎木寺隨意走動的時候,深深地感覺到能夠從文本脫離,來到這裡,真實地觸碰到藏族文化,真的是目前人生最夢幻的一件事。

四處可見的五彩風馬旗


5.松潘

那麼早到松潘是意料之外,原因是我出現一些高山症症狀。最早發現是因為爬上坡時非常喘,只能用非常緩慢的速度前進,到後來變成頭痛、眼睛看不清楚、夜咳到睡不著,由於我完全沒有帶高山症的藥(請大家一定要記得備著),又擔心有肺積水的可能,所以後來決定用最快的速度下到海拔較低的地方去。一整夜沒睡的我,搭了最早的一班車從郎木寺趕到松潘,抵達的時候已經下午了,累得要命的我,也顧不得松潘的美景,一直睡到晚上,一天就這麼地結束了……再次以自身的經驗提醒大家,不要仗著自己身體好、年輕就忽略到高原時可能伴隨而來的風險,請一定要備妥藥品、保險,才能享受到快樂無慮的旅行。

松州古城牆

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雕像

茶馬互市雕像群

松潘舊名松州,自古以來為中國茶馬互市的重要據點,所以儘管位於邊陲卻仍小有名氣。此外,從松潘古城外遠遠地就能看到藏族的傳奇英雄──松贊干布及文成公主的雕像,因為傳說松贊干布剛好在松州被唐軍擊退,後續進而衍生出文成公主嫁去西藏和親的故事。我是抵達隔天早上才去逛了一下松潘古城,很可惜沒辦法待更長的時間,只能期待下次來九寨溝及黃龍時再來造訪這個城市!

松潘的早市

古城牆邊開滿花卉


✒️結尾小碎念

如果說這整趟旅程順不順利?其實可能算是蠻不順利的,景區關閉的不幸、身體不適的痛苦、以及自己一個人旅行的不安,如影隨形地籠罩在這次旅行當中。然而眼前所見的一切,路上認識的所有人,卻掩蓋了上述的困難,彷彿上了一層濾鏡似地,即便到了現在,重新回想那段時間,我仍感覺非常地值得、幸運,甚至說是我目前人生做過最棒的決定之一也不為過。儘管與大智分開了,但那趟旅行的記憶卻從來不曾褪色過,甚至愈漸鮮明,感謝您看到最後,期待未來再相見。

藏地的天是如此蔚藍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