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1/02閱讀時間約 20 分鐘

探索無限:貝佐斯引領 Blue Origin 改寫太空

Hi 我是 VK~

這期來聊聊貝佐斯的航太公司 Blue Origin 的成立故事、發跡歷程,他們看似落後 SpaceX,實則對於太空有著完全不同的假設與想像。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K 科技閱讀時間》,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探索無限:貝佐斯引領 Blue Origin 改寫太空

前陣子,Lex Fridman 在 Podcast 訪談了 Amazon 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 這也是貝佐斯第一次接受如此長的訪談,超過兩個小時。

Fridman 花了蠻長的篇幅聚焦在貝佐斯的太空事業 Blue Origin(藍色起源公司,簡稱藍源),還有其他像是 Amazon、個人原則等主題上。

過去,我們聊過馬斯克的商用航太公司 SpaceX 的成立故事、商業模式和競爭優勢,如何讓他們一步步成為太空霸主。

Blue Origin 常被視為 SpaceX 的競爭對手,剛好兩家成立時間點只相差了兩年、同樣是富豪們成立的航太公司,自然也被拿來比較。但因為兩家公司的目標與企業文化不同,使得 Blue Origin、SpaceX 的發展有所不同。

今天會介紹 Blue Origin 的成立故事、發跡歷程,背後的企業文化、太空想像,如何帶領他們走向一條與 SpaceX 不同的道路。

Walter Isaacson 評價貝佐斯:好奇、結合科技和藝術

貝佐斯相較於其他公司的創辦人馬斯克、Mark Zuckerberg,他還蠻神秘的,不太活躍在社群,卸任 Amazon 執行長後也比較少出現在螢光幕前。

認識一個人有很多方式,除了自身書寫、談吐外,還有其他人如何評價。接著,我們就從 《賈伯斯傳》《馬斯克傳》作者 Walter Isaacson 的視角,來認識貝佐斯。

聰明的人到處都有,很多都沒有什麼成就,真正的關鍵在於,他們是否具有創意和想像力。唯有如此,一個人才能成為真正的創新者。所以,我的回答是傑夫.貝佐斯。

Isaacson 高度評價貝佐斯。他解釋,如何發現有關「創意和想像力」的特質。過去他作傳的對象有達文西、富蘭克林、賈伯斯、愛因斯坦等人,他認為貝佐斯和這些人都有兩個關鍵特質:擁有強烈的好奇心、熱愛藝術與科學,並結合兩者

「他從來沒有因為長大而失去好奇心,」Isaacson 觀察。貝佐斯從孩童時期至今,幾乎對每件事都保持好奇,他很喜歡說故事,不僅是因為亞馬遜的本業是書商外,更是他從小養成的習慣。過去,每年貝佐斯會為作家、電影製作人、機器學習等專家定期舉辦聚會,從中也對這些領域的知識有更多追求。

Walter Isaacson

Blue Origin 的起源:完成貝佐斯兒時的太空夢

The Earth is blue, how wonderful.

蘇聯太空人 Yuri Gagarin 從太空看回地球時。Gagarin 是美蘇太空競賽下,在 1961 年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貝佐斯鍾愛地球,也深受他的啟發。

貝佐斯認為,地球是有限的,如果世界經濟和人口不斷擴張,人類就一定要到外太空發展。之所以取名為 Blue Origin ,是因為到外太空去是為了保護這顆星球,為了我們生長的藍色星球而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Blue Origin 旗下的火箭名稱都是以太空人的姓氏取名,像是 Glenn、Shepard。俄裔美國電腦科學家 Fridman 問說,為什麼沒有用 Gagarin 取名。貝佐斯也道歉,「這是美國人的偏見」。

1995 年 7 月,亞馬遜網站正式上線。貝佐斯說,「開業頭幾天我就知道生意會很成功。顯然,我們在做的事,規模遠勝我們敢做的夢。」亞馬遜帶來的成功遠超乎他們的預期。

是時候完成小時候的夢想「太空旅行」,貝佐斯決定在 2000 年從 Amazon 撥出大量資源,非常保密地在西雅圖附近成立了 Blue Origin。這時間點也比馬斯克的 SpaceX 早了兩年。

太空夢的啟發,源自貝佐斯的外公、阿姆斯壯的月球漫步

「聰明是天賦,善良是選擇。」這是貝佐斯 2010 年在普林斯頓大學畢業演講金句。這段話來自他的外公 Lawrence Preston Gise,不論是傳記、演講,甚至是採訪中,都可以聽到貝佐斯提到外公對他的人生影響,也點燃了貝佐斯對太空旅行的熱情。

小時候的貝佐斯常在夏天跟外公外婆在自家牧場一起渡過,因為貝佐斯的媽媽在 17 歲生了他,外公外婆希望幫忙帶小孩減輕她的負擔。

Gise 以前在美國原子能委會負責太空技術、飛彈防禦系統工作,貝佐斯也被外公對太空的熱情給感染。

1969 年,電視播出阿姆斯壯在月球上漫步的畫面,他說:「我記得爸爸媽媽和外公外婆有多興奮。小孩子感受得到那種興奮之情,知道有不同凡響的事件正在發生。後來那的確成為了我所熱中的事。」

此後,貝佐斯會花很多時間泡在圖書館,閱讀各種科幻小說等。他甚至在高中畢業致詞中,以外太空為主題,討論如何建造太空旅館、尋找可發展製造業的星球等。可以感受到他對太空的嚮往。


付費版的內容,接續談到了:

  • Blue Origin 的太空想像和 SpaceX 有何不同?
  • 不同的企業文化、太空想像,如何造就 Blue Origin 的獨特?
  • 介紹 Blue Origin 的新雪帕德號、新葛倫號,以及藍月

想知道更多,歡迎加入會員、訂閱《VK科技閱讀時間》,今天就成為訂戶,一起和我探索科技產業的故事~


Blue Origin 的想像:建立地球與其他星球往返的管道

馬斯克對 SpaceX 的終局想像是,「在火星上建立永久定居點,以便人類成為多星球物種。」萬一地球發生災難時,人類可以移民到其他星球,延續人類文明和意識。

順帶一提,重視人類意識這點,也是馬斯克為什麼不斷示警人工智慧的危險性。他認為,人類意識是宇宙中珍貴的閃光,不能熄滅,如果人工智慧會去取代人類,到時人類就會變得無足輕重,甚至是滅絕。

不同於 SpaceX 的「備用星球論」,貝佐斯對太空的想像是:為了拯救地球,提高人均能源使用率,我們必須上太空,在地球周圍建立定居點,讓人可以開發其他星球的資源,同時可在地球、其他星球之間往返。

這件事不是貝佐斯憑空想到的,而是深受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學教授 Gerard O’Neill 的啟發。O’Neill 問了一個鮮少人問過的問題,「當如果有一兆人口這些人要住在哪,人類要往太陽系拓展,星球表面是最佳地點嗎?」

當 O’Neill 等人試著找出各種可能的答案時,發現了一件事:星球表面不是最佳地點。之中有蠻多潛在的問題,像是其他星球的表面不夠大、距離遙遠,來回火星一趟就要用年作為單位。而且,更根本的問題是無法提供像地球一樣的正常重力,火星的表示重力是地球的三分之一。

在 1970 年代 O’Neill 提出了「歐尼爾殖民地」 (O'Neill cylinder,如圖)的概念。他想像在太空中可以建立球形和圓柱體結構,這些結構會旋轉來創造重力場,並在之中建立自給自足的人類居住地的可能性。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