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1/0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萬丹鄉進入採收季節歡迎大家來撿紅豆

    raw-image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看到新聞的消息,讓我想起萬丹的旅行,那時到處都是田地,但是看不到稻米,反而到處都是一畝畝的小草,這情形讓我倍感奇怪,也好奇是怎樣情形。


    請問這都是什麼啊?

    紅豆啊!(原來不是雜草)

    這怎麼採收呢?

    機器啊!(不是一顆顆摘)


    曾住台南彰化,從小有看過稻田,蕃薯田,西瓜田,所以我從來都知道西瓜長在地上,而非樹上,但是紅豆不是應該是就如同綠豆一樣,長在棉花上嗎?記得以前都是拿著盒子鋪上棉花,放上豆子,再蓋上一層棉花,澆水放濕,約莫幾天豆子就長出了,這是我對紅豆認知,但顯然這猶如有人認為西瓜長在樹上那樣無知吧。


    是啊,萬丹是紅豆故鄉,理所當然田裡種的是紅豆,不過吃虧的是它沒有像池上、關山的稻米田,有那微風輕拂黃金稻米時,如海浪般的美景,它就小草一般而已,要不是整區整區都是一樣,真不免會讓人誤會成稻田休耕長出的雜草。


    可惜當時並非採收季,所以看不到紅豆結果,也看不到如何機器採收,只能網路找資料加憑空想像了,如今知道紅豆採收季節到了,也才知道大家可以去撿紅豆啊!


    現在紅豆對我來說不再是全聯架上一整包的紅豆,而是萬丹整畝紅豆田,是萬丹紅豆車輪餅,是萬丹紅豆田旁可以噴出整層樓高泥火漿,是萬丹赤山嚴一年一度的文化祭夜市。


    我想這就是旅行的意義。


    就如同台東之旅


    那日彎進小路後,真的如網路資料一樣,看到了香蘭遺址,也在離開轉彎處後看到長在樹上的小小釋迦果實,原來這就是釋迦樹啊,真有如網路所說小小顆好可愛!


    當然,釋迦長在樹上這認知是有的,但是從未連結,想到台東就想到釋迦這件事,即使到台東遊玩多次,即使路邊成百間寫著釋迦一籃只要一百元的名產店,也讓我沒有留下任何記憶點。


    直到在離開香蘭遺址轉彎處出來時,看到長在樹上那小巧可愛的的釋迦時,這才真正留意到台東、太麻里到處都是釋迦園,也才留意到那名產店內的人,他們不單單是店員身份,更是忙著包裝分類出貨自家種植釋迦的農夫,內心也多了幾分尊敬。


    看著整區整區的釋迦園,發現樹不高,成人身高而已,沒有繁茂樹枝,只有草草幾根旁根的樹枝,如同廟會乩童背著五令旗一樣,也發現在太麻里不用怕黑,愈往山上愈是明亮,因為每區釋迦園都被盞盞聚光燈強照著,當地人說這是從田尾花園學來招術,可讓釋迦早晚無時無刻生長,可以增加收成。


    現在看到釋迦不再是,喔,水果而已!而是香蘭遺址轉彎處的釋迦,是華源海灣看著蔚藍大海吃的釋迦,是華源天空之境,坐高處遠望台東海岸線吃的釋迦,是名產店辛苦農夫忙著分類包裝的釋迦,是台東的釋迦。


    旅行的意義就是,即使再小的事情都變得深刻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