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7|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人是如何壞掉的?請嚐嚐李滄東的《薄荷糖》

千禧年前夕,一個中年男子站到鐵軌上,以肉身擋火車企圖尋短,他撕心裂肺的呼喊:「我想回到過去!」나 다시 돌아갈래!
《薄荷糖》電影劇照

《薄荷糖》電影劇照


1999年上映的《薄荷糖(박하사탕)》,故事回望主角金英浩(薛耿求飾)在過去20年的歲月,如何一步步將自己逼迫到今日不堪的處境,究竟誰該負責?是這個時代,還是自己?


文學家出身的韓國知名導演李滄東,以倒敘手法,帶領觀眾一起登上逆行的列車,回到天真無邪的年代,那是最初的美好,也是最後的回望。薄荷糖的滋味二十年不變,變的是吃薄荷糖的人,碎裂的不是薄荷糖,而是在高壓下被輾壓的靈魂。


說起李滄東的從影之路,其實和台灣的新浪潮電影很有淵源。他在看了侯孝賢導演執導的《風櫃來的人》深受震撼,心想「這個導演怎麼可能知道我的秘密?」他發現除了文字外,原來還可以用影像的方式說故事,年過四十的他決定放下作家身份,毅然決然投身到陌生的電影圈。而從李滄東的電影中,不難察覺到侯孝賢之於他的影響,例如《薄荷糖》片頭火車入山洞的畫面,我認為就是李滄東在向侯孝賢的《戀戀風塵》致敬。


韓國導演李滄東


拍攝風格也承繼侯導一貫的定格遠景的李滄東,在敘事方面融入他文學本行的觀點,拍出截然不同的人性觀察。他的電影文本總是有很強大的敘事功力,鏡頭下的每位主角醜陋又悲淒,但他們也不是典型的悲劇人物,作為觀影者的我只能同理卻無法原諒這些角色。《薄荷糖》的主角英浩,對我而言就是這樣的存在。


(分析李滄東的電影很難不描述到劇情,不喜歡劇透者慎入...)


《薄荷糖》電影劇照


「我想回到過去。」英浩大聲向著疾駛而來的列車大聲吶喊。明明電影才剛開始放映,英浩的人生卻逐漸步入結局。看著眼前這位臥軌自殺的悲哀中年,不禁讓人思索他的人生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差錯,才會有那樣絕望、聲嘶力竭,希望人生重來的悲鳴。


時間循著車軌慢慢倒帶,我們先是看到自殺前三天的英浩生活齷齪不堪,公司倒閉、妻離子散,身上唯一一套體面的西裝還是初戀情人的老公買的。列車繼續向後退,我們也對英浩多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原來他曾是意氣風發的大老闆、在全斗煥時代當過警察,然而他眼神之間顯現出的睥睨,還是讓人難以打從心底喜歡這個角色。列車繼續向後退,原來英浩曾經是個溫柔有理想的青年,夢想當攝影師、也有心儀的對象,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一趟前往光州鎮壓的軍旅生活卻澈底改變他的一生。當初戀女友寄去兵營的一顆顆薄荷糖被軍靴踐踏、踩碎,英浩曾經的純真與夢想也隨之幻滅。他終究沒能和《風櫃來的人》的阿清、《戀戀風塵》的阿遠一樣花大把時間浪擲青春、體驗年少徬徨、或是感受情傷的失落,時代的殘酷便讓他的人生被迫一夕崩解。


《薄荷糖》電影劇照


民謠、攝影、對待小花小草的感性,以及對初戀情人的愛慕之情,都被凍結在1980五月之前(光州事件以及他從軍之前)。列車最後一次後退,電影裡的時間停留在1979年英浩與一群友人在野溪邊郊遊的場景,他們齊唱的民謠《나 어떡해?》(我該怎麼辦?)竟成了他一生的詰問,彷彿預告崩壞後的英浩如斷了線的風箏,被時代的風吹得七零八落,成為在風中飄蕩的鬼魂。


有人認為李滄東想藉這部電影告訴大眾,一個政權如何影響一個男人(或一代人)的形變,也有人說這部電影就是韓國近代政經史的側寫,無論是何種說法不可否認的是命運的峰迴路轉讓英浩變成自己不想成為的人。


《薄荷糖》電影劇照。主角永浩緊握初戀情人給他的薄荷糖罐。


李滄東透過倒敘手法讓觀眾順著英浩的生命軌跡,慢慢堆疊出他厚重複雜的人生,試圖理解並思考時代之於生命的不可承受之輕。如果英浩在某一時刻做了不同的決定,結果有何不同?「長大」對我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麼?為什麼我們似乎總在年齡漸長時,為了長成社會期待的模樣,變得愈來愈世故,漸漸成了連自己都討厭的大人?


一直以來,李滄東的電影都像是精準剖析社會現象的手術刀,讓人直視滿目瘡痍的真面目,故事看似平凡卻總帶著烈酒般的強烈後勁,久而久之變身陷李滄東酒精般的魅力之中。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