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豈需理論來建構?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報導的最後一段:「談到台灣獨立運動,吳叡人也有感而發提到,「台灣主體性」、「台灣獨立」在今年大選已經變成是「公共財」,不再專屬於民進黨,也不是本土社團所專有。因此,為什麼柯文哲可以篡奪「本土」而起,為何年輕人會相信「阿北」不會賣台、只有他可以保護台灣,原因就在於此。然而,所謂的「天然獨」,就是指沒有意識、缺乏理論基礎也無價值觀的獨立派,因此才會被柯文哲所迷惑。有鑑於此,天然獨一定要轉化為「意識獨」,關鍵就在歷史,「要建國就要有國家的歷史」。」

我同意的是:在漫長時間的洗鍊下,不僅「台灣主體性」,已經變成公共財,連「中華民國」也是。這是蔡總統提出「中華國台灣」所企圖代表(涵攝或融合)的概念對象。

不過,我不同意的是:「天然獨,就是指沒有意識、缺乏理論基礎也無價值觀的獨立派」這一段。理由是,既然稱為天然,就已經成為一些人的日常生活,所以他們無須質疑。

所以,雖然就集體現象看,天然獨應該要有理論、意識的存在,但,就每個個人而言,根本無須理論、意識,事情自然就是這樣。難道美國人、日本人個人之集體認同,還需要說出理論、意識不可?

總歸一句話,原先有問題的議題現在已經不成問題了~,不需要再深究,所以學者才看不見所謂的理論、意識。

進一步說,「台灣自成一格」(自治)這一政治議題,已經深化為社會議題與文化議題—「政治」已滲入「社會層面」、「社會」已滲入「文化層面」。表示,長一輩過去的努力已經開花結果,體現於新一世代的身上。

記得331運動,我在中山南路與一法律事務所工作的30多歲的年輕女生(網路世代)談話,她提及自己的觀點形成,是主動找資料、然後醞釀其觀點。

網路世代多不喜藍綠,表示藍綠的基本理論(如互貼統獨標籤)已經隨著時間,產生本質性的改變。

藍綠陣營主持人(或宣傳者、名嘴等)因年紀稍大,還未察覺事實已經改變,或組織慣性上無法即時應變。甚至於,還以過時的觀點在理解網路世代的「變動了的日常」。

媒體畫面也可以說明一些事情:我們看2024藍綠選舉造勢場合,藍營只有國旗(沒有黨旗),但綠營有一面在非正統綠色的旗子之外還有一面深粉紅的旗幟,乍看以為是國旗,其實不然。這顯示藍綠他們處於疑惑與難以轉向的尷尬。

所以,即便柯文哲提出的是「缺乏內容」的空泛、道德口號,其「針對性的提出」本身,就足以吸引「正在尋找新觀點」的世代。

對網路世代(不只是年輕人)而言,柯文哲是一種second best,或浮木。於是民眾黨需要趕緊充實內容。找到了內容,就可以內聚深化繼續前進,要不然會成為無法內聚的曇花。但這是民眾黨該做的是,不是天然獨或網路世代的責任。

這樣才能解釋缺乏內容卻很受歡迎的現象,因為市面上沒有其他類似產品。柯文哲現象,目前只呈現一種模式轉換間的空檔,如此而已,無須誇大也無須貶抑。

 

「天然獨」世代竟深信柯文哲 中研院吳叡人這樣看    自由 20240122

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投入2024總統大選,雖以369萬466票、得票率26.46%屈居第三,卻橫掃年輕族群選票,讓民進黨選後仍檢討聲不斷。對於「天然獨」世代竟擁護兩岸論述模糊不清的柯文哲,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叡人認為,「天然獨」意味著「缺乏意識」、「沒有理論基礎」也「沒價值觀」的獨立派,才會被柯文哲所迷惑,因此,天然獨一定要轉化為「意識獨」,其關鍵就在歷史,「要建國就要有國家的歷史」。

國史館與國家人權博物館20日舉行《廖文毅案史料彙編》、《史明相關案件史料彙編》及《宗像隆幸與彭明敏往來書信集》新書發表暨座談會。《廖文毅案史料彙編》也提及,廖文毅1950年於日本將原本「台灣再解放聯盟」改組為「台灣民主獨立黨」,是為二戰後第一個主張台灣獨立之政黨。

國史館修纂處協修吳俊瑩說明,三本新書所提之人物,調查局所扮演的角色都非常關鍵,行動都在當時的警總之前。意即,威權時期的台獨案件,多是由調查局經手。

吳俊瑩提到,廖文毅1955年曾於日本《文藝春秋》發表「祖國台灣的命運」一文,內容提到,要和平解決台灣問題,只有讓台灣中立,並把蔣介石政權驅逐到聖海倫納島。廖也對開羅宣言提出質疑,並指出美國曾於1950年將台灣地位問題提到聯合國大會進行討論,強調台灣與澎湖之歸屬問題仍是懸案。這也代表,開羅宣言的性質是對台灣島內的宣傳,但在島外顯然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然而,吳俊瑩指出,在「台灣民主獨立黨」成立後,調查局就開始進行滲透,1955年即開始佈建,1956年開始策反黨內同志,再由高級內線打入組織進行分化,最後斷絕廖文毅財路,查封其在台財產。最後,國民黨政府策動廖文毅1965年回台,還利用回台進行青年教育工作。然而,原本國民黨答應廖回台後能自由活動,卻派人嚴密監視。只要廖想出國,調查局就會要求打消念頭,形同被軟禁,也無法自由地發言。

書中提及,我國駐美與駐日使館一再打壓廖文毅的國際活動。國史館館長陳儀深也於序裡提及,廖文毅1961、1962年試圖入境美國,美國政府原本抵抗來自國民黨政府的壓力,卻因聯合國大會「外蒙入會」案,把廖當成籌碼交易掉了。時任總統蔣介石於1961年6月20日親自接見美國大使莊萊德,就美國「貿然同意」廖文毅申請入境、美蒙建交與中國代表權案三件事對美表達不滿,盼向國務院「妥為轉達」。三件事情相提並論,可見廖文毅在蔣心裡之份量並不輕。

吳叡人於座談時表示,廖文毅案國家監控及監視之外部資料,勾勒出二戰後初期台獨運動之樣貌與沒落過程。然而,相關檔案資料缺乏當事人觀點,所謂投降聲明書也非出自本意,而是複誦國家觀點,大多是「被自白」。因此,這些監控資料雖提供大量的facts,但卻不構成reality,後者仍有待檢證。例如在白色恐怖時期之國家監控資料,雖能勾勒出重要事件之骨架,但血肉仍需由史學家填補。

吳叡人也分析,1960年代初期,中華民國國際地位仍相對穩固,但國民黨政府卻極度懼怕廖文毅的國際遊說活動。若廖的活動真如監控資料所稱微不足道,何以想盡辦法打壓其大小活動?甚至不斷透過外交管道對日本、美國施壓阻止?吳也認為,廖文毅當時與東南亞不結盟國家運動之間的關係,以及與美國政界之間的關係,其外交作為之價值是否仍被低估,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

談到台灣獨立運動,吳叡人也有感而發提到,「台灣主體性」、「台灣獨立」在今年大選已經變成是「公共財」,不再專屬於民進黨,也不是本土社團所專有。因此,為什麼柯文哲可以篡奪「本土」而起,為何年輕人會相信「阿北」不會賣台、只有他可以保護台灣,原因就在於此。然而,所謂的「天然獨」,就是指沒有意識、缺乏理論基礎也無價值觀的獨立派,因此才會被柯文哲所迷惑。有鑑於此,天然獨一定要轉化為「意識獨」,關鍵就在歷史,「要建國就要有國家的歷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柯文哲毫無根據的批評誤導了世界,並給中共提供了質疑台灣下一屆政府合法性的藉口。柯,停止吧!你正在證明自己是一個懷恨者,可能會破壞台灣的民主。
    歐亞集團2024風險預測(部份),第一名就是美國自己,指的是川普,果然如此。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Although the author have identified some clues in his article, he is still confused between "country" and "state".  Without cl
    政治格局難以預測,合作模式多變,並強調選民可能在接下來的四年中見證到的不確定性。
    是退出、離開,或者不再是新潮流成員?
    紀律嚴明的組織宣布某人不再隸屬其一。是組織的決定?還是個人的決定?
    柯文哲毫無根據的批評誤導了世界,並給中共提供了質疑台灣下一屆政府合法性的藉口。柯,停止吧!你正在證明自己是一個懷恨者,可能會破壞台灣的民主。
    歐亞集團2024風險預測(部份),第一名就是美國自己,指的是川普,果然如此。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Although the author have identified some clues in his article, he is still confused between "country" and "state".  Without cl
    政治格局難以預測,合作模式多變,並強調選民可能在接下來的四年中見證到的不確定性。
    是退出、離開,或者不再是新潮流成員?
    紀律嚴明的組織宣布某人不再隸屬其一。是組織的決定?還是個人的決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看著社會上大大小小的問題,我們的第一反應,通常是怪罪某些人沒有把事情做對,然後認為解法就是某些人應該做些什麼「對的事情」。但實質的改變不會發生在表層,而表層,就是政治的舞台。
    Thumbnail
    本文從新自由主義的視角以及其中的政治力量切入,討論在現今的社會中,以觀光為主的地方創生會遭遇到什麼樣的難題。文章指出觀光發展可能帶來的分配不正義及新自由主義對地方創生的影響。最後,我們更將走入地方,探討實際的地方創生風景。
    Thumbnail
    新課綱實施的這一年,同時也是一般所稱的「地方創生元年」,反映出臺灣社會此時此刻,正處於如何培養出具備在地視野、國際思維新世代人才的關鍵時間點。教育部對於地方創生最直接的回應,在於高教體系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簡稱USR計畫),但除了大學之外,中小學能夠如何肩負起社會責任?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我一直對眷村文化很好奇,他們有多大的影響力影響著台灣的習慣,是文化與語言嗎?是權力與對立嗎?是美食與金錢嗎?
    Thumbnail
    在亂世變局的後疫情時代,海洋思維比大陸思維更能彈性適應、靈活應變。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人類學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我對歷史學程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會知道這個概念,是來自一場講座的偶然際遇,也是那時聽著長年在國發會審理地方創生案的林承毅老師分享而知。地方創生在台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展開,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到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是一段公民賦權的啟蒙運動,而台灣在政策制定總喜歡從鄰近的日本開始模仿...
    Thumbnail
    看著社會上大大小小的問題,我們的第一反應,通常是怪罪某些人沒有把事情做對,然後認為解法就是某些人應該做些什麼「對的事情」。但實質的改變不會發生在表層,而表層,就是政治的舞台。
    Thumbnail
    本文從新自由主義的視角以及其中的政治力量切入,討論在現今的社會中,以觀光為主的地方創生會遭遇到什麼樣的難題。文章指出觀光發展可能帶來的分配不正義及新自由主義對地方創生的影響。最後,我們更將走入地方,探討實際的地方創生風景。
    Thumbnail
    新課綱實施的這一年,同時也是一般所稱的「地方創生元年」,反映出臺灣社會此時此刻,正處於如何培養出具備在地視野、國際思維新世代人才的關鍵時間點。教育部對於地方創生最直接的回應,在於高教體系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簡稱USR計畫),但除了大學之外,中小學能夠如何肩負起社會責任?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我一直對眷村文化很好奇,他們有多大的影響力影響著台灣的習慣,是文化與語言嗎?是權力與對立嗎?是美食與金錢嗎?
    Thumbnail
    在亂世變局的後疫情時代,海洋思維比大陸思維更能彈性適應、靈活應變。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人類學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我對歷史學程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會知道這個概念,是來自一場講座的偶然際遇,也是那時聽著長年在國發會審理地方創生案的林承毅老師分享而知。地方創生在台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展開,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到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是一段公民賦權的啟蒙運動,而台灣在政策制定總喜歡從鄰近的日本開始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