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大家是不是都有這個經驗呢?隨著身邊的親人開始邁入老年,發現他們的個性好像也有了轉變,變得很難像以前一樣和樂的相處,甚至還會開始爭執吵架。
現階段的我,很難想像這其中到底發生了甚麼事,而且面對這種情況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個性的轉變是不是背後有甚麼原因?萬一我自己老後的生活,是不是自己也會發生一樣的事情呢?
對於這樣人生的課題,就想找看看是不是有其他人的例子可以帶著我思考,所以就找了這本書-《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其中提到了很多我從未想過的面向,以下想跟大家分享。
當每個人進入到人生的另一個階段,心態上必定會有所改變,其中在老年階段的改變最為明顯,面臨自己體能的衰退、兒女的獨立、好友的辭世,以前認為稀鬆平常的事情都有著巨大的改變,好像所有自己東西都要被時間奪走,一樣都不剩。
並非所有的人都已準備好,倘然心胸地面對這一切的改變。
或許,某些人會開始有害怕、緊張等負面情緒,原本埋藏在心中已久的傷痛與故事又浮現起來,再也無法壓抑或控制了,接著迫使自己作出一連串保護的行為,但這些行為可能就會讓人覺得困擾,很難相處。
書中提到很多的故事案例來說明,將這些讓人困擾的行為有系統地區分,例如依賴、潑冷水、自戀、控制、自毀、恐懼行為,而身為陪伴者的我們,該抱著怎麼樣心態、該如何應對呢?
當他們作出一些不理性行為,讓你感到難受,但其實他們是更難受,誰願意當個人人討厭的壞人呢?如果這時再對他們口出惡言、不耐煩,只會讓這情況更加嚴重。
或許,可以試著理解這些不理性行為的背後,有段我們不知道的原因。如果可以藉由溝通或是專業介入,深入了解其中的故事,這樣是最好的,但就算最後無法知道也是沒有關係的。
「這些行為不是故意的,一定有個我不知道的故事。」
光是有這份試著理解的心,就更能讓我們放寬心、轉念成同情,或許在我們轉念之後,就改變我們的態度與應對方式,他們在行為上也有可能開始會有好的轉變。
有時候針對他們的不理性行為,我們時常會忍不住地用理性面去爭論誰對誰錯,但對於彼此溝通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其實,背後驅使不理性行為的這些想法,早已在他們心中住了幾十年,要求在短時間內要接受甚至改變,基本上是難上加難,而且只會造成心中的不安,造成彼此之間的隔閡,這並不會幫助他們減少這些不理性行為。
或許,可以反其道而行。用感性面去溝通,表示同情和理解當事人的想法,但不去評批事情是誰對誰錯。
這邊要留意的是,也不用無條件地支持這些不理性行為,也不用表明自己是站在哪個人的那一邊,將自己處於靈活的立場,是比較好的做法。
表示同情的過程中,自己的情緒也不要完全被他們遷就,試著由自己這邊引導,適當地將話題、情境進行轉移,像是善用「我們先別說這個了,…」的句子,避免氣氛越溝通越糟糕。
如果一昧地由自己這邊理解、同情,到最後甚至變成委屈,嚴重到認為這些不合理行為,都是自己的責任一樣,這也是我們不樂見的情況
在自己嘗試理解、同情過程中,要守住自己能夠承受的底線,如果不幸地不見情況好轉,必須要認知到自己已經盡力了,就算溝通的過程中發生的不合,也要知道這不全是自己的責任,將心中壓力放下一些。
當自己快無法守住底線、快被壓垮的時候,就是專業介入的時機。適當請專家協助,能共同思考該如何處理溝通難題,相信會非常有幫助。
在人身安全的情況下,不要強制別人一定要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試著讓對方可以有自己的自由度,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從中找回人生的掌握權,並非老後就甚麼都不行了。
老年已經失去太多東西了,不需要被剝奪了。
除了對於"別人"的困擾行為,我試著也反思自己看看。
「如果未來自己老了後,甚至是現在的我,是不是也有依賴、潑冷水、自戀、控制、自毀、恐懼等困擾的行為呢?」
其實自己是很難有認知到有做出哪些困擾事情的,大家都會認為自己很正常、很好相處,但如果每個人都這麼完美,大概就世界和平,不存在任何爭吵了。
由這個角度去思考,就會知道這些被我們視為"難相處"的老年長輩,絕對不是故意做這些令人困擾的行為,甚至自己沒有察覺到,所以陪伴在身旁的我們,實在沒有必要針對這些行為去爭鋒相對,沒有太大的意義。
如果長輩們很願意聽聽我們晚輩的提醒,並且試著改變。那真的恭喜你,要好好珍惜這個緣分。
已經看到這裡的你,不如現在幫我按個小小的喜歡❤️吧!希望大家會喜歡這次的分享,我們下次再見:)
最近我的個人網站終於架好囉😎!未來新運動文章會改放在新網站喔,歡迎大家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