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背景:
一位還在大學求學的學妹,「學姊,我一直覺得理財好像很重要,但是一直沒有開始,加上社團、學業等要兼顧,請問我可以怎麼做?」
目標是一個有截止日期的夢想
方法:把理財當作目標,設定一個時間T+1~2個月,當作期中小考來檢視。
不論大大小小,只要有做「理財」行動,可以在行事曆上打v或者記錄下來。
到了1~2個月後,回頭檢視自己,對於「理財」這件事,做了幾天、哪些行動?
這個做法,是為了釐清「理財」在現階段的順位。
即便只v了一天,也沒關係,只是代表,他不是你現在最想做的事。
金融商品有非常多種。
活存、定存、儲蓄險、基金、股票、期貨、房地產、加密貨幣等。
假使Step1,只打勾幾天、甚至都沒有。
請先拋開利率很低這件事,利率很現實,沒有付出,他高機率不會理你。
因為現實是,1~2個月的時間下,理財沒有佔據你的時間一半。
我自己也是各種無從下手,先從活存→定存→儲蓄險
儲蓄險最常令人詬病的是
1.怕未來繳不出錢
2.一買下去,錢都被卡死了。
以上都沒錯。
我則是在我學生時期,買了第一張儲蓄險。
先列出屬於自己的機會成本
1.時間─身邊沒有人在研究股票基金,找不到人討論。要把時間拿去上課、打工、玩社團,等大學畢業,我就可以很驕傲拿一筆錢,替家人分擔債務,還家裡房貸。
2.金錢─先去算出每年壓歲錢,再加上打工餘額,可以存的金額是多少。
3.獲利─我最剛開始是先存定存,經歷過定存單從6%到2%。才發現定存即便今天選擇固定利率,下一次定存利率到了約定時間後,會用最新利率。
因此我想找一個不會改變的地方放。
Step1,v了一半。
你已經很棒了,現在要做的是,去分析有遇到什麼困難?
標的選擇?
資訊太多?
再從困難點去解決。
Step1,每天都有在做。
那現在要開始的是,直接行動。
唯有行動,才能知道自己的盲點。
不選擇也是一個行動,只是這背後的機會成本,可接受嗎?
時間沒有不見,只是它換成喜歡的方式存在。
你喜歡1年前的人生順序嗎?
你現階段的人生順序是什麼呢?
你喜歡你現在的樣子嗎?
#沒有大道理,只有在日常生活看到道理
#生活中發現商業思維
#日常底層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