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只恨尋花來較早
付費限定

只恨尋花來較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玉樓春》 北宋 · 歐陽修

  • 金雀雙鬟年紀小Siau2。
  • 學畫蛾眉紅淡掃So3(sau3)。
  • 盡人言語盡人憐,不解此情惟解笑Siau3。


  • 穩著舞衣行動俏Tshiau3。
  • 走向綺筵呈曲妙Biau7。
  • 劉郎大有惜花心,只恨尋花來較早Tso2。(tsau2<->tsa2)

註解:大寫拼音為文音,小寫為白音!

玉樓春,詞牌名。亦稱《木蘭花》、《春曉曲》。雙調五十六字,上下闋各四句,三仄韻。 本詞押第八部! -au韻! 歐陽修寫很多玉樓春詞,這只是其中的小品!

「來的早不如來的巧」,動心起念,可惜時機未成熟,但,也有人說,「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這是一個慾望希求理智判斷的選擇題! 沒有對錯,唯有問心而已!


探討tshio音字:

來看相關詞彙:

  1. 起tshio,突然裝扮起來,花枝招展,引人注目。
  2. 著猴,突然耍起猴戲,裝瘋賣傻,一副無辜樣。(著=中(附著):如:中風。中 tiong3 ->tiok8 ->tioh8)

「肖 」這個字可以當成其他字的音符,痟,𤞚,𪁎,踃,中文都是念ㄒ一ㄠ,另一個,念ㄑ一ㄠˋ,而台語文可以念Siau/Tshiau3, 或 tshio 。

  1. 說一個人趾高氣昂,目中無人,台語說,你這个人真tshio-tiô,台語文寫『踃趒』,「踃」,《廣韻》先彫切《集韻》思邀切,音宵。《玉篇》跳踃。《類篇》跳踃,動也。,是『跳』的異體,康熙字典寫,雀行曰『趒』。人一得意,走起路來真的是一跳一抖的甚為誇張,用雀行的動作來形容,再恰當不過了。
  2. 「起tshio」,這個tshio又是何字呢?教育典用『𪁎』,康熙字典:《字彙》先彫切,音消。鳥名,字義不符合,我以為應該是『俏』字。它在『俏』字的解釋是:顏色鮮艷亮麗、花俏。例:伊今仔日穿甲真俏。I kin-á-ji̍t tshīng kah tsin tshio. (他今天穿得很花俏。) ,所以跟起tshio的意思並無二致,兩者應該是同一個字
  3. 「𤞚」:《廣韻》相邀切《集韻》思邀切,音宵。《玉篇》狂病。《廣韻》狂也。 所以台語說一個人發瘋,叫『起犭肖siáu』,教育部字典用『痟』,康熙字典:(1)音宵。《說文》酸痟,頭痛。(2)玉篇》痟,渴病也。漢司馬相如痟渴疾。○按《漢書》本傳作消渴。所以,起siáu,應以𤞚(犬+肖)為正字。


另外,台語線頂字典內還收有,「嘴tshio」, 愛說話/饒舌 (踃:動也)。「趕tshio」,發情。教育部閩南語字典收有,「tshio-哥」, 好色/好色之徒。「tshio-雞」,發情的公雞,等詞,應該都是『踃』字。動物界的求偶儀式,有求偶舞一說,雄性動物,張冠展翅,昂首踏步,甚至引吭高歌,以吸引異性來媾和。在農業社會,以家庭畜養的雞,最容易觀察的到! 來看一下有趣的視頻。這樣的狀態就是閩南語音tshio的表現!

公雞跳上母雞

公雞跳上母雞


tshio-tiô,教育部字典寫『踃趒』,是不是就是「跳踃」的倒置詞!!? 此詞彙的出處《傅毅·舞賦》,記錄的乃是漢代時極為盛行的“般鼓舞”,又稱“盤鼓舞”。其中之句: 簡惰跳踃,般紛挐兮。是形容舞蹈或快或慢,或靜或動,手舞足蹈,紛至沓來,錯落有致。開篇之導讀即點出其旨要:

楚襄王既遊雲夢,使宋玉賦高唐之事,將置酒宴飲,謂宋玉曰:「寡人欲覬羣臣,何以娛之?」玉曰:「臣聞歌以詠言,舞以盡意,是以論其,不如聽其,聽其聲不如察其。《激楚》《結風》《陽阿》之舞,材人窮觀,天下之至妙。噫!可以進乎?」

這也是詩經大序的旨意:

《詩經.大序》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發言為。情動於中而形於,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詩是要來吟,歌,舞的,而不只是用來看的! 如今此三者幾近佚失! 不見於天日矣!

來看「跳踃」二字,

  1. 跳 tiau5《說文》蹶也。一曰躍也。《博雅》上也。
  2. 趒《集韻》田(tian5)聊(liau5)切,𠀤音迢(tiau5)。《說文》雀行也。

兩字同音,異形同音符,代表是茲乳字! 底層語意同源!

台日典 tio5 採用字,台日新辭書採用字(同安腔 thio5),前者音假,後者訓讀!

台日新辭書【踊】 跳びーる。躍る(足を上げて跳びる ー つだんだ踏む。

氣到呼呼(噗噗)~=怒つてばた!!一歩~兩步跳。跳びはね廻りる。樹乳球賢(gau5)~。護る膜毬はよく跳び上がる。

《台日典》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somnobite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avatar-img
somnobite的沙龍
63會員
967內容數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閩客粵雖偏居海隅,但漢文化淵源流長,始於中原黃河流域,語音雖異,但文字千年傳承不變,想聽保有完整平上去入的詩詞吟唱嗎?想知道閩語漢字書寫嗎?不妨入內一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omnobit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贈吳官》 盛唐 · 王維 長安客舍熱如煮tsu2,無箇(一作過)茗糜難御暑su2。 空搖白團其諦苦,欲向縹囊還歸旅lu2。 (諦=真)(想回家讀書不當官了!) 江鄉鯖鮓不寄來,秦人湯餅那堪許hu2。 不如儂家任挑達,草屩撈蝦富春渚tsu2。 茗糜,即是茗粥,兩種意思,一是指濃茶,其表面浮
王安石《江南》 江南春起柂,秋至尚波濤。 問舍才能定,呼舟已復操。 行歌付浩蕩,歸夢得蕭騷。 冉冉欲何補,紛紛為此勞。 這裡的「騷」,是搔字,也是以狀態字,作狀聲字! 悉悉索索,悉悉窣窣 一樣,取其音,不取其義! 這裡的「操」,可能是躁字!.通“躁”。蹙迫。以前句的「定」字對仗後句的
鬥百花 其二 亦名夏州(1004年) 北宋 · 柳永 煦色韶光明媚。輕靄低籠芳樹su7。(煦hu3,韶siau5,靄ai3) 池塘淺蘸煙蕪,簾幕閒垂風絮su3。(蘸 tsam3) 春困厭厭,拋擲鬥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緒su7。(厭iam3,擲tik8) 終日扃戶hoo6。(扃king1)
《澳門南灣坐月》 民國 · 李洸 驚烏三匝歎無枝ki,不似當年縱目時si5。 但覺宵深隨夢短, 祗愁春盡阨來遲ti5。 江橫門外詩難好, 月滿天涯酒益悲pi。 誰倒南灣非故國, 悠悠碧海費尋思si。 「灣」,粵語音 waan1, 異讀音 waan4, 陽平調,與「環」字同音!
《曲江陪鄭八丈南史飲》(758年) 唐 · 杜甫 引用典故:傍青門 雀啄江頭楊柳花hua,鵁鶄鸂鶒滿晴沙sa。 自知白髮非春事,且盡芳尊戀物華hua5。 近侍即今難浪迹,此身那得更無家ka。 丈人才力猶強健,豈傍青門學種瓜kua。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 如今的
《左姬閒話》(丙子年) 明末清初 · 王彥泓 江南花下綠牕明,有個同伊一字名。 只為嬌痴偏泥我,若論風調那如卿。 爭差笑靨些些露,相似眉灣略略平。 新故兩俱拚不得,去留無計若為情。 「爭差」,對「相似」, 有差似無差! 語意上兩者分別解讀都通!看上下文來解釋! 討論議題:
《贈吳官》 盛唐 · 王維 長安客舍熱如煮tsu2,無箇(一作過)茗糜難御暑su2。 空搖白團其諦苦,欲向縹囊還歸旅lu2。 (諦=真)(想回家讀書不當官了!) 江鄉鯖鮓不寄來,秦人湯餅那堪許hu2。 不如儂家任挑達,草屩撈蝦富春渚tsu2。 茗糜,即是茗粥,兩種意思,一是指濃茶,其表面浮
王安石《江南》 江南春起柂,秋至尚波濤。 問舍才能定,呼舟已復操。 行歌付浩蕩,歸夢得蕭騷。 冉冉欲何補,紛紛為此勞。 這裡的「騷」,是搔字,也是以狀態字,作狀聲字! 悉悉索索,悉悉窣窣 一樣,取其音,不取其義! 這裡的「操」,可能是躁字!.通“躁”。蹙迫。以前句的「定」字對仗後句的
鬥百花 其二 亦名夏州(1004年) 北宋 · 柳永 煦色韶光明媚。輕靄低籠芳樹su7。(煦hu3,韶siau5,靄ai3) 池塘淺蘸煙蕪,簾幕閒垂風絮su3。(蘸 tsam3) 春困厭厭,拋擲鬥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緒su7。(厭iam3,擲tik8) 終日扃戶hoo6。(扃king1)
《澳門南灣坐月》 民國 · 李洸 驚烏三匝歎無枝ki,不似當年縱目時si5。 但覺宵深隨夢短, 祗愁春盡阨來遲ti5。 江橫門外詩難好, 月滿天涯酒益悲pi。 誰倒南灣非故國, 悠悠碧海費尋思si。 「灣」,粵語音 waan1, 異讀音 waan4, 陽平調,與「環」字同音!
《曲江陪鄭八丈南史飲》(758年) 唐 · 杜甫 引用典故:傍青門 雀啄江頭楊柳花hua,鵁鶄鸂鶒滿晴沙sa。 自知白髮非春事,且盡芳尊戀物華hua5。 近侍即今難浪迹,此身那得更無家ka。 丈人才力猶強健,豈傍青門學種瓜kua。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 如今的
《左姬閒話》(丙子年) 明末清初 · 王彥泓 江南花下綠牕明,有個同伊一字名。 只為嬌痴偏泥我,若論風調那如卿。 爭差笑靨些些露,相似眉灣略略平。 新故兩俱拚不得,去留無計若為情。 「爭差」,對「相似」, 有差似無差! 語意上兩者分別解讀都通!看上下文來解釋! 討論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