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株上的超級市場-翼豆

植株上的超級市場-翼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從營養成份來看,100克重的翼豆,碳水化合物就只有4.7克,這當中包含了3.4克的膳食纖維,以營養學的定義,翼豆是屬於蔬菜類。


雖然「翼豆」現在被視為新興作物來推廣,但事實上也不算很「新」,只是以前比較小眾,知道的人沒那麼多,畢竟1910年就已經引進臺灣栽培了,或多或少還是有人吃過,只是那時候可能不叫翼豆,而是別的俗稱,像是楊桃豆、四稜豆、四角豆、翅豆、羊角豆等。


對原住民文化感興趣的人,可能就見過它,像是在臺灣東海岸的原住民部落裡,阿美族人便以母語「fadas」稱呼它。而翼豆真正的起源,比較廣泛的說法是非洲、東南亞地區,更精細來說,有文獻資料指出種原中心是巴布紐新幾內亞,一座位於太平洋西南部的島嶼。


如果就地理條件來看,當初會引進翼豆到臺灣種植,也是其來有自,但為什麼會一直到這幾年才獲得重視,就不得不深思了。我們可以就兩個方面來了解,首先是臺灣以前投入翼豆的研究不多,包含栽培管理或食用推廣的資料太少了。


因此許多種植者只能憑經驗去採收,品質容易良莠不齊,儲運不便也只能就近販售,產地以外的地區不容易買到。有機會買到的消費者,卻不知道要如何吃,若是買到品質不好的翼豆,可能還會失去再次購買的意願,綜合以上兩點,就很難作為經濟栽培而大量推廣。


近年來大家重視安全農業,有越來越多農民願意展開多樣化種植,我們的餐桌便能越來越豐富,而不總是那幾樣光看就膩的菜色,翼豆便是其一,現代人生活繁忙,就算心裡想著美食,也很難花太多時間去處理食材,翼豆剛好能滿足消費者「想要快」又想「好吃」的需求,只要我們能買到品質不錯的翼豆,只需要稍微清洗,挑去頭尾,切斷後滾水汆45至60秒就可以起鍋,農友家助建議拌胡麻醬或再快炒,美味即上桌。


翼豆和其他常見的四季豆、菜豆、豌豆不太一樣,品質好的翼豆沒有筋絲,而且直挺挺的不彎曲,非常容易裁切,也就是說如果看到有筋絲或是彎曲的翼豆,就可以跟老闆吐槽「翼豆老了」,老了的翼豆當然不會好吃,提醒老闆以後要賣「嫩版翼豆」,別騙我們阿呆。


不過,若是在生鮮超市看到,恐怕沒有幾個人願意反應,可能只是不買了事,但大家都不買,像翼豆這麼棒的食材就會慢慢消失,太可惜了,如果可以,還是希望大家都能當個積極善意的消費者,在方便的時間裡,打個客服電話或在現場跟銷售人員反應,讓商家在進貨時能夠幫我們做好把關,選擇品質好的翼豆。


為了讓大家更願意做這件事,我一定要好好告訴你們翼豆有多好。正在看文章的人可能部份有三高,翼豆也有三高,但翼豆的三高是好的三高,吃了會讓有三高的人更健康,翼豆的三高是「高纖」、「高鐵」、「高鈣」,還有豐富的蛋白質、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A、C、E、胡蘿蔔素、鋅、磷、鉀等,以及九種人體不能自行合成的必需胺基酸,也被視為是替代大豆的潛力作物,可作為素食者補充營養的重要來源。


翼豆還有個很厲害的外號叫「植株上的超級市場」,這個美譽可不是隨便什麼人給的,而是研究過翼豆的學者們所發出的讚嘆啊!翼豆從花瓣、嫩莢到嫩葉都能食用,植株還能當綠肥,甚至有些品種的塊莖也能食用,味道很像樹薯或山藥,可惜國內目前沒有這個品系。


不過,最好吃的部份還是市面上會買到的嫩莢啦!熱炒或汆燙後涼拌,不需要媲美名家的廚藝,誰都能上菜。再告訴你們一件很重要的事,翼豆的生長勢強且少有病蟲害,這表示它不太需要用到農藥,所以特別安全。


翼豆來自 台東.家助叔叔.蔬果

(1份醣=15克碳水化合物=1/4碗白飯)


我們的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ritafuyi/


我們的網站 
https://ritafuyi.blogspot.com/

avatar-img
瑞塔塔無限熊
3會員
42內容數
我們兩隻的生活記事,關於愛與陪伴的所有事,一起吃好吃或不好吃的食物,一起看好看或不好看的風景,一起承擔必須的承擔,無論面對什麼挑戰,只要一起就好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瑞塔塔無限熊 的其他內容
已經三月中旬了,清晨竟然還能出現13度低溫,從28度驟降,太磨人了。 農曆年過去一個月,壓年的甜年糕終於排上「食」程,往常都是裹粉油炸,這回大妹學了網路教學的新吃法。 「甜粿」26至28克重估1份醣 傳統吃法➡裹粉油炸後22至24克估1份醣,通常一塊大約在2.5至3份醣。 創
被都市傳說的影響,有一款堅果很容易吃過量,猜對了嗎?就是「核桃」,號稱為超級食物的核桃,被認為是對健康特別好的食物。 「超級食物」是指對健康有益的營養食物,但這其實只是一個行銷用語,沒有任何認證機制,倒是許多媒體喜歡用。東西再好,過量就會形成反效果,核桃也是。 由於核桃仁吃起來有一點
農曆過年期間,「開心果」應該是出現頻率最高的食物之一,畢竟這名字取得好,討喜。不過,它真正的學名是阿月渾子,又名必思答(古伊朗語pistaka)。 之所以被稱為開心果,據說是因為吃了會使人開心,以及它外殼裂開的形狀很像在大笑,中亞地區流傳著一個說法,在開心果樹下聽到裂開的聲音,好運會降臨,
已經三月中旬了,清晨竟然還能出現13度低溫,從28度驟降,太磨人了。 農曆年過去一個月,壓年的甜年糕終於排上「食」程,往常都是裹粉油炸,這回大妹學了網路教學的新吃法。 「甜粿」26至28克重估1份醣 傳統吃法➡裹粉油炸後22至24克估1份醣,通常一塊大約在2.5至3份醣。 創
被都市傳說的影響,有一款堅果很容易吃過量,猜對了嗎?就是「核桃」,號稱為超級食物的核桃,被認為是對健康特別好的食物。 「超級食物」是指對健康有益的營養食物,但這其實只是一個行銷用語,沒有任何認證機制,倒是許多媒體喜歡用。東西再好,過量就會形成反效果,核桃也是。 由於核桃仁吃起來有一點
農曆過年期間,「開心果」應該是出現頻率最高的食物之一,畢竟這名字取得好,討喜。不過,它真正的學名是阿月渾子,又名必思答(古伊朗語pistaka)。 之所以被稱為開心果,據說是因為吃了會使人開心,以及它外殼裂開的形狀很像在大笑,中亞地區流傳著一個說法,在開心果樹下聽到裂開的聲音,好運會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