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對話,建構孩子的世界—《我不想睡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幾年前就買了一本外文繪本,生動的青蛙表情,讓人印象非常深刻。
這次 #聯經童書 出版了《我不想睡覺》
趁著過年回家,趕緊把書找出來寫分享。

I Don't Want to Be a Frog

故事裡的主角——小青蛙,想要成為一隻貓、兔子、小豬、貓頭鷹……就是覺得不想當一隻青蛙!

透過對話,簡單的句子,反覆的問句,青蛙爸爸和小青蛙一層層的梳理「自己」和「他人」的不同。直到大野狼的出現,讓小青蛙對「青蛙」這個身分產生認同。

每個人在形成自我認同之前,
必經的一個「總是覺得別人比較好」的時期。
誰誰的家裡可以買什麼什麼;誰誰的家裡可以去哪裡哪裡玩。
別人的家總是看起來好像特別棒,別人的家人看起來好像比較好?

是真的嗎?!

成長後的大人也是一樣,誰誰的工作很棒,誰誰又買了什麼,誰誰如何如何……

時常懷疑,
有沒有人在欽羨別人的生活之前,先好好檢視、珍惜並感謝自己的生活。
也許就跟小青蛙一樣,需要一個契機,發現自己擁有的一切。

這是一個很適合家「有一百萬個問題的小孩」必備的一個系列,目前已出版的還有:

I Don't Want to Be Big

There's Nothing to Do!

I Don't Want to Go to Sleep


最近由聯經童書出版的《我不想睡覺》,是由第一集出現過的貓頭鷹來和小青蛙對話。

第一集故事裡的爸爸這回沒有出現,因為他先去睡(冬眠)了。

青蛙爸爸先睡去了

青蛙爸爸先睡去了

這次由貓頭鷹幫助小青蛙一一整理思緒,

究竟「青蛙是否需要冬眠」,以及「冬天是否如小青蛙想像中的好?」。

(是否需要睡覺,也許是個哲學上的議題?!)


透過小青蛙的煩惱和困擾,用簡單的對話,適時幫孩子釐清想法。
也是一種思考的訓練方式。

孩子對於沒接觸過的世界感到好奇,
正如小青蛙冬眠就沒辦法看到下雪;
醒著時的溫暖天氣,讓他也沒有機會感受火爐的溫度。

這裡有另一個支線,就是孩子需要透過「體驗」來完整他的世界觀。

這也就是為什麼需要帶著孩子去大自然、到觀光工廠,甚至到世界各地旅行。

這都是為了豐富他們的生活經驗與擴展視野,在他們遊戲、參觀與旅遊中,
學習並感受,從而建構出自己想要追求的未來。

議題說起來很大,
但這些「建構」就是透過一次次的對話,一次次的經驗整理才能獲得。

許願這個系列可以多出版幾本,
非常適合親子共讀,也很適合延伸日常對話。

《我不想睡覺》

  • 作者: 黛芙.貝蒂 (Dev Petty)
  • 譯者: 周婉湘
  • 繪者: 麥克.博爾特(Mike Boldt)
  •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avatar-img
17會員
33內容數
日常的閱讀筆記,有些人文,有些藝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編好想說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直一直都很喜歡《城市的小訪客》, 但也一直一直沒有分享過它, 今天在等公車的時候,握著口袋裡的暖暖包,忽然想起了它! 無字的開始,幾個窗格隱約看出外頭景物的流動, 《城市的小訪客》的故事就這樣揭開序幕。
之前曾看過一本書《譫狂紐約:為曼哈頓寫的回溯性宣言》,記錄了1900到1940年之間紐約曼哈頓的從平地拔尖而起的建築競賽。 這種結合瘋狂、浪漫、想像與實踐的精神, 讓我想起了最近看的一本繪本—《祕密的地下鐵》。 這幾個關鍵字看起來有點衝突,但在《祕密的地下鐵》裡,卻絲毫不衝突。
大多數人應該都可以同意巴黎是一個很有魅力的城市, 不管有去過,沒去過。 如果去法國旅形沒去巴黎逛逛, 就好像從來沒去到過這個國家一樣。 作者在前言就詳述了他作為一個「思想導遊」的可能性, 有愉快的導覽,豐富的故事,也會有深入分析的內容。
前情提要「畫作中的眼神敘事(1)—以人物畫與繪本比較的實驗假設」 從肖像畫的端正表情,到人物畫豐富的表情和藝術表現,再到有個人特色的似顏繪,我們再來想想,臉部表情還有可能再更簡單嗎?  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形狀三部曲》的三位主角,用最小的臉部表情(眼神)演繹了系列繪本,到後來的形狀島的動畫,也許它
很久很久以前就很喜歡《形狀三部曲》,在獲得通知再版上市的消息之後,我從家裡先撈出了英文的平裝書,重溫三個單純的形狀帶來的樂趣。翻著翻著,看著他們魔性的眼睛,我是在紙上開始寫了幾個句子。 「只有一雙眼睛可以演戲嗎?可以當主角嗎?……」 我想要來個「觀看的實驗」,透過人物畫與繪本,比較臉部表情在簡化之後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聖誕節不再只是宗教節慶,萬聖節也不再只是西方國家的專屬日子。 今天來介紹幾本適合大人小孩的外文繪本,感受可怕又可愛的氛圍。
一直一直都很喜歡《城市的小訪客》, 但也一直一直沒有分享過它, 今天在等公車的時候,握著口袋裡的暖暖包,忽然想起了它! 無字的開始,幾個窗格隱約看出外頭景物的流動, 《城市的小訪客》的故事就這樣揭開序幕。
之前曾看過一本書《譫狂紐約:為曼哈頓寫的回溯性宣言》,記錄了1900到1940年之間紐約曼哈頓的從平地拔尖而起的建築競賽。 這種結合瘋狂、浪漫、想像與實踐的精神, 讓我想起了最近看的一本繪本—《祕密的地下鐵》。 這幾個關鍵字看起來有點衝突,但在《祕密的地下鐵》裡,卻絲毫不衝突。
大多數人應該都可以同意巴黎是一個很有魅力的城市, 不管有去過,沒去過。 如果去法國旅形沒去巴黎逛逛, 就好像從來沒去到過這個國家一樣。 作者在前言就詳述了他作為一個「思想導遊」的可能性, 有愉快的導覽,豐富的故事,也會有深入分析的內容。
前情提要「畫作中的眼神敘事(1)—以人物畫與繪本比較的實驗假設」 從肖像畫的端正表情,到人物畫豐富的表情和藝術表現,再到有個人特色的似顏繪,我們再來想想,臉部表情還有可能再更簡單嗎?  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形狀三部曲》的三位主角,用最小的臉部表情(眼神)演繹了系列繪本,到後來的形狀島的動畫,也許它
很久很久以前就很喜歡《形狀三部曲》,在獲得通知再版上市的消息之後,我從家裡先撈出了英文的平裝書,重溫三個單純的形狀帶來的樂趣。翻著翻著,看著他們魔性的眼睛,我是在紙上開始寫了幾個句子。 「只有一雙眼睛可以演戲嗎?可以當主角嗎?……」 我想要來個「觀看的實驗」,透過人物畫與繪本,比較臉部表情在簡化之後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聖誕節不再只是宗教節慶,萬聖節也不再只是西方國家的專屬日子。 今天來介紹幾本適合大人小孩的外文繪本,感受可怕又可愛的氛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透過閱讀對話自己,在忙碌的生活與工作中,許多人經常感受到焦慮和內耗。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透過閱讀和參加讀書會來改善心情,並且鼓勵讀者挑戰自己的思維和認知。透過每日閱讀的習慣和與他人分享的讀書會,能夠有效減少內心的煩躁和焦慮,增進自我成長與社交支持。
Thumbnail
串間市位於宮崎縣最南端,東側面日向灘,南側為志布志灣,西邊以龍口・笠祇山麓與鹿兒島縣接壤,沿岸地區多為日南海岸國定公園的範圍,面積295.16平方公里,氣候溫暖​​,無降雪.年平均氣溫為 17.8 度,海岸線充滿了自然氣息,包括與風景秀麗的日南海岸國定公園相連的海洋公園,崎嶇的島嶼和礁石星羅棋布,市
Thumbnail
對碩博士生來說,對話不僅僅是交換想法,更是學術研究與人際網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國普立茲獎得主 Charles Duhigg 在他的書《Supercommunicators: How to Unlock the Secret Language of Connection》中,將「對話」分為三種類型
碩博士在學期間,常常會面臨對未來的迷茫與不確定感。這個時期,找到適合的職涯方向不僅至關重要,也可能是你學術生涯最具挑戰的選擇之一。 ▌遇到貴人,打開視野 在我求學的過程中,台大數學系的王金龍教授就是我的貴人之一。他教的大一微積分課,不只是純粹的數學知識,還充滿了人生思維的啟迪。
Thumbnail
孩子們的童言童語,總是讓我們感到有趣,從他們的視角所看出去的世界,似乎與我們眼中的大不相同,也因此重新開啟了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好奇心。 有時候小孩與這個世界接觸的方式會讓我們感到困擾,看在我們眼裡是搗亂及破壞,但卻是他們對萬事萬物展開好奇心的表現,就如同閱讀《這裡有什麼呢?》可以發現孩子敞
Thumbnail
睡前我都會習慣去閱讀當下跟心境, 選擇所需要的書籍, 孩子由故事書轉到我目前在閱讀的書, 他看到後,詢問我可以唸這本給他聽嗎? 我很錯愕! 我:「你確定??!!」 孩子:「我確定!」 後來唸了幾頁就睡著了. 我以為明天應該不會在讓我唸這本了 孩子:「媽媽在唸昨天那本」 我:「!」
Thumbnail
每天睡前10分鐘的故事時間,是我兩個兒子最喜歡的時刻,重點不在講什麼書,而在於這段時間他感到幸福與放鬆,就是他最重要的睡前儀式感。
Thumbnail
🐸今天要聊的書有一點點欠揍, 我想,可能是很多爸媽們會遇到的, 光是書名《我不想睡覺》, 我想有很多爸媽已經在點頭, 還是其實你旁邊就正有一個小搗蛋, 正在喊著:「我不想睡覺!」 🐸我們依舊從封面來看, 你看這小青蛙, 抱著娃娃,高喊著:「我不想睡覺。」 這模樣超可愛的
Thumbnail
《我不想睡覺》是一本生動有趣的童書,透過青蛙角色的故事引發孩子們對身分認同的思考。故事中探討了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對自我與他人的比較,以及對於環境與身分的認同。適合親子共讀,引發日常對話。
Thumbnail
透過閱讀對話自己,在忙碌的生活與工作中,許多人經常感受到焦慮和內耗。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透過閱讀和參加讀書會來改善心情,並且鼓勵讀者挑戰自己的思維和認知。透過每日閱讀的習慣和與他人分享的讀書會,能夠有效減少內心的煩躁和焦慮,增進自我成長與社交支持。
Thumbnail
串間市位於宮崎縣最南端,東側面日向灘,南側為志布志灣,西邊以龍口・笠祇山麓與鹿兒島縣接壤,沿岸地區多為日南海岸國定公園的範圍,面積295.16平方公里,氣候溫暖​​,無降雪.年平均氣溫為 17.8 度,海岸線充滿了自然氣息,包括與風景秀麗的日南海岸國定公園相連的海洋公園,崎嶇的島嶼和礁石星羅棋布,市
Thumbnail
對碩博士生來說,對話不僅僅是交換想法,更是學術研究與人際網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國普立茲獎得主 Charles Duhigg 在他的書《Supercommunicators: How to Unlock the Secret Language of Connection》中,將「對話」分為三種類型
碩博士在學期間,常常會面臨對未來的迷茫與不確定感。這個時期,找到適合的職涯方向不僅至關重要,也可能是你學術生涯最具挑戰的選擇之一。 ▌遇到貴人,打開視野 在我求學的過程中,台大數學系的王金龍教授就是我的貴人之一。他教的大一微積分課,不只是純粹的數學知識,還充滿了人生思維的啟迪。
Thumbnail
孩子們的童言童語,總是讓我們感到有趣,從他們的視角所看出去的世界,似乎與我們眼中的大不相同,也因此重新開啟了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好奇心。 有時候小孩與這個世界接觸的方式會讓我們感到困擾,看在我們眼裡是搗亂及破壞,但卻是他們對萬事萬物展開好奇心的表現,就如同閱讀《這裡有什麼呢?》可以發現孩子敞
Thumbnail
睡前我都會習慣去閱讀當下跟心境, 選擇所需要的書籍, 孩子由故事書轉到我目前在閱讀的書, 他看到後,詢問我可以唸這本給他聽嗎? 我很錯愕! 我:「你確定??!!」 孩子:「我確定!」 後來唸了幾頁就睡著了. 我以為明天應該不會在讓我唸這本了 孩子:「媽媽在唸昨天那本」 我:「!」
Thumbnail
每天睡前10分鐘的故事時間,是我兩個兒子最喜歡的時刻,重點不在講什麼書,而在於這段時間他感到幸福與放鬆,就是他最重要的睡前儀式感。
Thumbnail
🐸今天要聊的書有一點點欠揍, 我想,可能是很多爸媽們會遇到的, 光是書名《我不想睡覺》, 我想有很多爸媽已經在點頭, 還是其實你旁邊就正有一個小搗蛋, 正在喊著:「我不想睡覺!」 🐸我們依舊從封面來看, 你看這小青蛙, 抱著娃娃,高喊著:「我不想睡覺。」 這模樣超可愛的
Thumbnail
《我不想睡覺》是一本生動有趣的童書,透過青蛙角色的故事引發孩子們對身分認同的思考。故事中探討了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對自我與他人的比較,以及對於環境與身分的認同。適合親子共讀,引發日常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