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本海默》觀後心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是去年就打的觀後心得,由自己的社群媒體轉載過來。

戰爭

就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短短只有20年的間隔來看,人類的確擅長遺忘,但至今已過了七十年卻並未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聽起來雖然諷刺,但結束二戰的原子彈,似乎確實嚇阻了下一場大規模戰爭,那從天而降的死神,帶著不公平的審判與毀滅之光,不僅給予日本,難以抹滅的傷痛;也給予世界,猶如原子彈般龐大的震嚇。


我想像著這些親手創造原子彈的科學家們,在得知數十萬人瞬間命喪在自己所產下的孩子裡後,再用沾滿無形鮮血的雙手為結束戰爭而鼓掌喝采時,必須迎合喜悅,卻與罪惡掙扎的矛盾感,那是多麼沉重。


世界上一直存在許多衝突與流離失所的人們,但由於我誕生在一個環境較於安全的台灣,戰爭對小時候的我來說,其實非常地遙遠,而它所帶來的長期傷痛,我更是難以共情,但隨著成長慢慢接觸了各種影視、書籍等等,才漸漸意識到,我一直活在被保護妥當的童話世界裡,而現實,並沒有故事結尾的「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raw-image

我們享受著和平,但和平並不是一個恆常穩定的狀態,它就像一顆隨時可能會碎裂的雞蛋,被放在眾多交錯的細線上,線的兩端被不同國家緊緊抓著,我們互相角力與拉扯,才讓和平維持在這個神奇的平衡上。


我相信奧本海默與科學家們,或許有著「想與團隊攜手完成任務寫下歷史」的僥倖,與「誤信決策者擁有了武器而不會去使用」的天真,但他們絕對不樂見原子彈帶給日本物理與心理上深深的痛。

raw-image


這場大規模的毀滅,究竟該歸咎於誰?

是原子彈之父?還是討論投放地點的參與者們?

下達命令的美國總統?又或是最終投下彈藥的飛行員?


這一連串彷彿核分裂般沒有停止的連鎖反應,我認為世界上所有人都可能是這場反應中的中子,維持和平需要大家的力量,這不是僅憑一己之力就能達到的小任務。


我想呼籲大家也包含我自己,盡可能地選擇善良,盡可能阻止扣下扳機的人,盡可能接住掉入深淵的親友,有力量時就影響更多人,沒有力量時就顧好自己或身旁的人就好,我希望那引爆後所產生連鎖反應,並不是毀滅世界的熊熊烈火,而是讓人與人,去思考、碰撞、包容所產生的希望之光。

內容總結
奧本海默
5
/5
avatar-img
2會員
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對我來說這部片對我最深的影響除專業影評提到的之外,更是奧本海默內心的糾結,身為原子彈之父的名聲太重,重到不可承受,歷史上留名的人從來不會是一帆風順,反而是因為他們身負許多糾結,並且因此做成了很多決定,當弱點可以一覽無遺時,人們更會傾向去接受他們的成就。
在台灣,【芭比】是7/20上映,【奧本海默】是7/21日上映,但是在美國,這兩部片是同一天,也就是7/21上映。因為很久沒有兩部大片廠的重點電影一起聯映,網路上也出現了一個叫作「芭比海默 (Barbenheimer)」的新詞,產生了許多迷因梗圖。
《奧本海默》是根據2006年卡伊柏德(Kai Bird)和馬丁J.舒爾文(Martin J. Sherwin)所著作的傳記小說改編;這本書獲得普立茲獎,主要是馬丁J.舒爾文花費25年時間收集奧本海默的相關史料,以及訪談素材所匯集而成的著作。
對我來說這部片對我最深的影響除專業影評提到的之外,更是奧本海默內心的糾結,身為原子彈之父的名聲太重,重到不可承受,歷史上留名的人從來不會是一帆風順,反而是因為他們身負許多糾結,並且因此做成了很多決定,當弱點可以一覽無遺時,人們更會傾向去接受他們的成就。
在台灣,【芭比】是7/20上映,【奧本海默】是7/21日上映,但是在美國,這兩部片是同一天,也就是7/21上映。因為很久沒有兩部大片廠的重點電影一起聯映,網路上也出現了一個叫作「芭比海默 (Barbenheimer)」的新詞,產生了許多迷因梗圖。
《奧本海默》是根據2006年卡伊柏德(Kai Bird)和馬丁J.舒爾文(Martin J. Sherwin)所著作的傳記小說改編;這本書獲得普立茲獎,主要是馬丁J.舒爾文花費25年時間收集奧本海默的相關史料,以及訪談素材所匯集而成的著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世界的末了 人類投下了最後一枚子彈 戰爭與和平 在頃刻間幻滅
Thumbnail
和平紙鶴的慰靈曲20240415 是日,陰天的雨如淚下,無法止歇。 廣島1945 在広島県広島市中區中島裡的原爆遺址,與河道靜謐的相生橋,無法忘卻的原子彈爆炸,在這如此的過往今昔。 除了原爆圓頂屋的斷垣外,那個躲藏在地下室,揮之不去的驚恐與夢魘,野村英三的餘生錄,還記得嗎? 1945.
Thumbnail
3天之後美軍的轟炸機再度升空,機上攜帶著另一枚原子彈"胖子"前往日本的另一個城市"小倉",結果由於那天小倉的天空烏雲密布天候惡劣,美軍的轟炸機因而折返繞道至備選城市"長崎",長崎與小倉的命運就這樣交換了。這天長崎的傷亡人數是6萬至8萬人,日本投降二戰結束。
Thumbnail
近代人類享受了自二戰後相對和平穩定的數十年時光,但近年的各大戰事,讓我們離第三次世界大戰從未如此之近。
Thumbnail
「奧本海默」終於在日本上映,國際媒體都去廣島採訪,當地民眾掙扎著去理解原爆之日本觀點和美國觀點....
#3月10日 #3月10号 #3月10日东京大轰炸 一说起美军和日本的战争,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两颗原子弹的著名事件,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这之前,美国就曾在1945年对日本进行过一次比肩原子弹的东京大轰炸,当时美军投下了2000多吨的燃烧弹,让东京瞬间成为了一片火海,造成
#3月10日 #3月10号 #3月10日东京大轰炸 一说起美军和日本的战争,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两颗原子弹的著名事件,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这之前,美国就曾在1945年对日本进行过一次比肩原子弹的东京大轰炸,当时美军投下了2000多吨的燃烧弹,让东京瞬间成为了一片火海,造
Thumbnail
依然是諾蘭會嘗試展演與詮釋的電影作品 一定要夠深、夠複雜、夠燒腦……一不留意或一個閃神,就會跟丟了線索,觀影的樂趣瞬間遞減或直接睡著。 我喜歡他用預言故事開場,直接定錨「這是一場悲劇」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人們」
Thumbnail
下午,莫名其妙的「國家級警報」突如其來,我正在講奧本海默的配樂,學生驚慌,波濤定靜後,氣也散了,草草下課,我心中還想著日本被投擲原子彈,為政者為私利讓人們殘殺,悲劇終會發生。 人類互相之敵意如何平息?也許,唯有正念,先淨化每個人的心,互相支持成為彼此的菩薩。佛教常常提到「心淨國土淨」,也是這意
Thumbnail
在日本統治之下,短短的五十年還構不成絕對的民族認同,書中的台灣本地人視日本人為侵略者,但同時又羨慕著能得到日本民族認同的人,矛盾的情緒在戰爭之下無處可逃,城市被轟炸、人們移往郊外,直到戰爭結束好似一切將歸向和平。
Thumbnail
在世界的末了 人類投下了最後一枚子彈 戰爭與和平 在頃刻間幻滅
Thumbnail
和平紙鶴的慰靈曲20240415 是日,陰天的雨如淚下,無法止歇。 廣島1945 在広島県広島市中區中島裡的原爆遺址,與河道靜謐的相生橋,無法忘卻的原子彈爆炸,在這如此的過往今昔。 除了原爆圓頂屋的斷垣外,那個躲藏在地下室,揮之不去的驚恐與夢魘,野村英三的餘生錄,還記得嗎? 1945.
Thumbnail
3天之後美軍的轟炸機再度升空,機上攜帶著另一枚原子彈"胖子"前往日本的另一個城市"小倉",結果由於那天小倉的天空烏雲密布天候惡劣,美軍的轟炸機因而折返繞道至備選城市"長崎",長崎與小倉的命運就這樣交換了。這天長崎的傷亡人數是6萬至8萬人,日本投降二戰結束。
Thumbnail
近代人類享受了自二戰後相對和平穩定的數十年時光,但近年的各大戰事,讓我們離第三次世界大戰從未如此之近。
Thumbnail
「奧本海默」終於在日本上映,國際媒體都去廣島採訪,當地民眾掙扎著去理解原爆之日本觀點和美國觀點....
#3月10日 #3月10号 #3月10日东京大轰炸 一说起美军和日本的战争,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两颗原子弹的著名事件,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这之前,美国就曾在1945年对日本进行过一次比肩原子弹的东京大轰炸,当时美军投下了2000多吨的燃烧弹,让东京瞬间成为了一片火海,造成
#3月10日 #3月10号 #3月10日东京大轰炸 一说起美军和日本的战争,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两颗原子弹的著名事件,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这之前,美国就曾在1945年对日本进行过一次比肩原子弹的东京大轰炸,当时美军投下了2000多吨的燃烧弹,让东京瞬间成为了一片火海,造
Thumbnail
依然是諾蘭會嘗試展演與詮釋的電影作品 一定要夠深、夠複雜、夠燒腦……一不留意或一個閃神,就會跟丟了線索,觀影的樂趣瞬間遞減或直接睡著。 我喜歡他用預言故事開場,直接定錨「這是一場悲劇」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人們」
Thumbnail
下午,莫名其妙的「國家級警報」突如其來,我正在講奧本海默的配樂,學生驚慌,波濤定靜後,氣也散了,草草下課,我心中還想著日本被投擲原子彈,為政者為私利讓人們殘殺,悲劇終會發生。 人類互相之敵意如何平息?也許,唯有正念,先淨化每個人的心,互相支持成為彼此的菩薩。佛教常常提到「心淨國土淨」,也是這意
Thumbnail
在日本統治之下,短短的五十年還構不成絕對的民族認同,書中的台灣本地人視日本人為侵略者,但同時又羨慕著能得到日本民族認同的人,矛盾的情緒在戰爭之下無處可逃,城市被轟炸、人們移往郊外,直到戰爭結束好似一切將歸向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