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修權倡議(Right to Repair)與循環經濟

渡狼/DL-avatar-img
發佈於ESG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的討論中,企業製程的優化常讓普羅大眾覺得遙遠。相比之下,「維修權倡議」或許是更貼近我們日常所需的循環經濟一環。

「維修權倡議」(Right to Repair)源於對現代科技裝置的日益封閉性和消費者權益之關注,旨在推動保護消費者對自己所購買的產品進行修理、維護和升級的權利,以對抗廠商所實施的諸如軟硬體限制、保固條款和專利阻礙等等維修門檻。

raw-image


起源

維修權倡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數十年前,當時的家用電子產品構造還算相對簡單,人們習慣自行修理損壞的設備。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製造商為了保護自家的商業利益,逐漸推出了一系列限制措施,包括不可拆卸的零件、特殊螺絲、封裝技術等,導致消費者難以進行自行維修。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個人和團體開始關注消費者被剝奪的維修權,並開始發起相應的倡議活動,主張消費者有權了解產品的內部構造、自行替換損壞零件,以及在合理範圍內進行軟硬體的訂製和升級。

主要概念和作法:

  1. 透明度和資訊權利: 維修權倡議強調製造商應該提供充足的產品資訊,包括技術手冊、零件清單和相關軟硬體資訊,幫助消費者更清楚了解產品結構,提高自行維修的可能性。
  2. 可拆卸性和模組化設計: 提倡製造商在設計產品時應考慮易拆卸性和模組化,使消費者更容易取得和更換損壞的零件。這樣的設計有助於延長產品的壽命並減少電子垃圾的生成。前陣子討論熱烈的iphone、Mac配件、Airpods等改為Type-C統一規格算是最耳熟能詳的例子了。
  3. 法律法規的支持: 維修權倡議也包括對法律法規的改革,以確保消費者在法律層面上擁有適當的維修權利。這可能包括對產品保固條款的修改,禁止製造商實施過度的技術保護手段,以及鼓勵開源和共享的維修資源。
raw-image


案例:

  1. 農業設備: 在農業領域,農民常常需要修理農業機械和設備,以確保農田的正常運作。然而,一些農業設備製造商採取了嚴格的技術保護措施,使得農民難以進行自家維修。維修權倡議者在這方面的工作包括爭取法律保護,確保農民有權利進行合法的維修。
  2. 智慧型手機和電腦: 消費性電子產品如智慧型手機和筆記型電腦,常常被設計為不易拆卸和修理。維修權倡議者透過推動消費者法案,爭取製造商提供更多的維修資訊,並鼓勵模組化設計,以減少對消費者的修理限制。
  3. 汽車行業: 部分車輛製造商實施了嚴格的數據權限管理,限制第三方維修商和車主自行進行車輛的維修和升級。

維修權倡議的目標是保護消費者的權益,推動製造商提供更開放、透明和可維修的產品,以促進可持續的消費,並減少電子廢棄物的生成,落實循環經濟的理念。


文末小業配:雙北地區電腦維修及組裝服務

如果在雙北地區有電腦組裝、維修、檢測的問題,歡迎聯絡我的IT好友~我自己的電腦讓他組完真的覺得服務周到且專業整線之後看了真心舒服,收費也絕對公道不浮報:)

聯絡方式:請洽 Line ID:dala060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渡狼/DL
111會員
272內容數
聊聊音樂、ACG、文化、ESG、閱讀,還有無法歸類的靈光乍現。
渡狼/DL的其他內容
2024/11/27
隨著ESG浪潮的興起,企業正積極推動永續城鄉的發展,並採取多元策略以實現低碳與資源再利用的目標。本文分享企業如何運用綠色科技、ESG導向策略、智慧化建設、循環經濟,以及社區共生等方式及機會,來平衡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及社會福祉,進而促進城鄉的永續發展。
Thumbnail
2024/11/27
隨著ESG浪潮的興起,企業正積極推動永續城鄉的發展,並採取多元策略以實現低碳與資源再利用的目標。本文分享企業如何運用綠色科技、ESG導向策略、智慧化建設、循環經濟,以及社區共生等方式及機會,來平衡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及社會福祉,進而促進城鄉的永續發展。
Thumbnail
2024/11/26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現各種健康問題。本文列舉老年人常見的幾種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質疏鬆、關節炎等,並提供健康管理建議,透過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和定期檢查等,可有效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質並延緩疾病發生風險。如果中和一帶的朋友有任何銀髮照護相關需求,歡迎洽詢「欣亞長期照顧事業」
Thumbnail
2024/11/26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現各種健康問題。本文列舉老年人常見的幾種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質疏鬆、關節炎等,並提供健康管理建議,透過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和定期檢查等,可有效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質並延緩疾病發生風險。如果中和一帶的朋友有任何銀髮照護相關需求,歡迎洽詢「欣亞長期照顧事業」
Thumbnail
2024/11/06
隨著高齡化進程加速,許多年輕人開始思考晚年生活的安排,如何讓銀髮族的晚年生活更加充實、有意義、並且能夠獲得社交和體能的維持。適合銀髮族的生活規劃及活動,包括老人活動中心、公園健身步道和運動團體、社區大學課程等,幫助長輩們在社區中融入並享受豐富的學習及社交機會,同時提升生活的多樣性
Thumbnail
2024/11/06
隨著高齡化進程加速,許多年輕人開始思考晚年生活的安排,如何讓銀髮族的晚年生活更加充實、有意義、並且能夠獲得社交和體能的維持。適合銀髮族的生活規劃及活動,包括老人活動中心、公園健身步道和運動團體、社區大學課程等,幫助長輩們在社區中融入並享受豐富的學習及社交機會,同時提升生活的多樣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探討環境保護對生態平衡的重要性,以及金屬加工行業應採用植物性切削液的策略建議,以改善加工環境並促進可持續發展。
Thumbnail
本文探討環境保護對生態平衡的重要性,以及金屬加工行業應採用植物性切削液的策略建議,以改善加工環境並促進可持續發展。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工業的迅速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然而,隨著文明的進步,污染問題也日益嚴重。不可否認,我們的需求日益增加,各種新產品和新技術層出不窮,而這些發明創造無一不需要資源的消耗和工業的支撐。在這樣的背景下,污染似乎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難以避免。 現代工業與污染的悖論 現代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工業的迅速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然而,隨著文明的進步,污染問題也日益嚴重。不可否認,我們的需求日益增加,各種新產品和新技術層出不窮,而這些發明創造無一不需要資源的消耗和工業的支撐。在這樣的背景下,污染似乎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難以避免。 現代工業與污染的悖論 現代
Thumbnail
過去人類不斷追求高經濟成長率,高度仰賴大量製造來創造獲利,而消費者也習慣用完即丟,但這樣的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為地球創造大量的廢棄物。 為了減少碳排放量,企業紛紛揚棄高汙染模式,轉型循環經濟。世界經濟論壇更是預估,循環經濟將在2030年前帶來4.5兆美元產值,蘊含著龐大的商機。 「高碳排
Thumbnail
過去人類不斷追求高經濟成長率,高度仰賴大量製造來創造獲利,而消費者也習慣用完即丟,但這樣的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為地球創造大量的廢棄物。 為了減少碳排放量,企業紛紛揚棄高汙染模式,轉型循環經濟。世界經濟論壇更是預估,循環經濟將在2030年前帶來4.5兆美元產值,蘊含著龐大的商機。 「高碳排
Thumbnail
能夠電子化的事情,我決不紙本作業;物品盡可能減少包裝甚至趨近零包裝。 我總認為那樣就叫做永續。 但除非人類集體死亡,否則我發現這麼操作,可能會有問題的。
Thumbnail
能夠電子化的事情,我決不紙本作業;物品盡可能減少包裝甚至趨近零包裝。 我總認為那樣就叫做永續。 但除非人類集體死亡,否則我發現這麼操作,可能會有問題的。
Thumbnail
國際淨零排放趨勢下,循環經濟成產業供應鏈減碳和淨零轉型的重要關鍵,如何將產業鏈中的廢棄物當成材料,再製成可用產品,建構共生共存平台,形成永續循環的生態產業,成為豐溢綠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創立的契機,期待更多人能看見資源再利用的價值,解決塑膠垃圾引起的環境污染,達到循環經濟目標。
Thumbnail
國際淨零排放趨勢下,循環經濟成產業供應鏈減碳和淨零轉型的重要關鍵,如何將產業鏈中的廢棄物當成材料,再製成可用產品,建構共生共存平台,形成永續循環的生態產業,成為豐溢綠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創立的契機,期待更多人能看見資源再利用的價值,解決塑膠垃圾引起的環境污染,達到循環經濟目標。
Thumbnail
罵完左派很爽,是不是也要罵罵右派?對。 右派的解決方案,美其名創造新價值,但我們都曉得,哪有那麼多聰明人可以創新,找到最新的能量使用法。多數都是增進能量的使用效率,或是降低能量耗損。這也很偉大了,只是能做到這樣的人還是少數。
Thumbnail
罵完左派很爽,是不是也要罵罵右派?對。 右派的解決方案,美其名創造新價值,但我們都曉得,哪有那麼多聰明人可以創新,找到最新的能量使用法。多數都是增進能量的使用效率,或是降低能量耗損。這也很偉大了,只是能做到這樣的人還是少數。
Thumbnail
「維修權倡議」(Right to Repair)源於對現代科技裝置的日益封閉性和消費者權益之關注,旨推動保護消費者對自己所購買的產品進行修理、維護和升級的權利,以對抗廠商所實施的諸如軟硬體限制、保固條款和專利阻礙等等維修門檻。
Thumbnail
「維修權倡議」(Right to Repair)源於對現代科技裝置的日益封閉性和消費者權益之關注,旨推動保護消費者對自己所購買的產品進行修理、維護和升級的權利,以對抗廠商所實施的諸如軟硬體限制、保固條款和專利阻礙等等維修門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