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國家考試之路

我的國家考試之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2014年5月底退伍至今2年又9個月了,期間待過營造廠、中興大學研究助理、桃園市都發局都市設計科約僱,不過退伍後我最久的工作其實是─「全職考生」;一共1年又3個月。當然不是不間斷的全職生活,而是退伍後一陣子、離職後又一陣子。但這一次考上榜首的地方特考,卻是完全在職而考上的(而且還一邊念碩士)。不是說工作加分了多少,而是如同「一萬小時定律」一般,沒考上並不等於歸零,而是已有了一些基礎,並在基礎上越加精進。所以這次特考的準備不是從零開始,而是從九千多小時開始。


以我為例,認為畫圖是自己的罩門,於是會拿圖給科內已考上建築師與公務員的學長看圖,一周一張,利用周末畫圖,考前一共畫了五張。並利用建築師考試練練筆(建築師設計考8小時、敷地考4小時,而特考設計只考6小時)、以及準備與特考相同的科目,例如順便準備環控與結構的非選擇題,此時營建法規與營造估價完全放空,因為是背科,先背也只是先忘而已,而只準備建築師與特考都要考的部分,等考完建築師後離特考還剩三個禮拜,再一鼓作氣念需要背誦的法規(營建法規&建管行政),此時便不再練圖,環控與結構也只是考前再看看筆記而已。一起報建築師的好處除了可實戰演練之外,最重要的是可以激起念書的慾望,畢竟考試之路路迢迢,必須要找個理由做為行為動機的來源。


關於國家考試,建築師不算的話一共考了兩次高考、兩次特考。想考公職的念頭是在營造廠時萌芽的,起初是因為高考可以換建築師牌,雖然營造廠現場可以學到很多,但是我總有疑問:這是我想學的嗎?建築已經夠多了為什麼還要再蓋呢?再加上一些鳥鳥的藉口:工地現場太危險、太髒亂、沒有年輕妹妹(?)再看看身旁有技師牌的學長爽領雙薪、買新車又一個人Hold住全工地。如果最後都要那張牌,那麼何不趁著年輕時趕緊考下來,工地永遠都在,但是記憶力、體力卻只會越走下坡而已。


第一次考高考只準備了2個月就上場了(7月考),期間還遭逢失戀,結果就是─砲灰。年底的特考(12月)報名了桃園區,因為那時已打算到中央大學念哲研所,結果哲研所先放榜,第二名錄取;特考卻沒上,放榜當天還費了一番口舌「說服」父母我這輩子不再考試了,沒想到收到成績單,「X!只差0.01分……」這種不上不下的分數,分明是叫我再考高考,於是很有把握的又離職準備了一個月的高考,結果設計依然是我的死穴。好在在都設科的日子工作上有餘力準備考試,以及有同事們的鼓勵與分享,讓我繪圖上得以精進以及更清楚公職的角色。


話說今天放榜我是知道的,但是今天也同樣是我換單位(建管處施工科)的報到日,一早跟長官打完招呼後,科長就問我有沒有考地特,等一下放榜。我則是平常心以對,以前還會輸入簡訊通知,現在則是順其自然(放棄狀)。結果是我在學著校對使用執照時,科長走過來道賀才知道自己考上了。第一時間便是打電話感謝父母,感謝他們容忍讓我在家啃老的日子。回首考試的路途,也不算浪費,至少接觸了一點哲學(哈)。如果今天沒上我還會再考嗎?不會。我可能會一邊做約僱一邊專心念書,努力2年內畢業,然後以後什麼的等回台中再說吧。還記得去年夏天在歷史新高的高溫下,吹著電風扇一邊準備考試、一邊流下豆大的汗水,亦或是熱得受不了躲到圖書館或摩斯漢堡吹冷氣看書的日子,那是一段最自由的時光,卻也感到有些徬徨,翻著不曉得翻過幾百遍的筆記,偶爾聽到某某同學考上了建築師,自己卻一直收到落榜的成績單,使得對於建築這條路越來越疑惑。一定要有牌嗎?為什麼大學的建築教育可以決定我一輩子的方向呢?如果沒有了建築我還有什麼可能呢?很慶幸第一份工作在營造廠,因為月薪40K外加包住包網包水電以及免費的員工日本旅遊。讓我深刻體驗到至少我是餓不死的,餓不死之後呢?只有月休4天的生活、少有自我休閒時間的生活,這樣的生活品質是我想要的嗎?於是我寧願少拿1萬5去換有周休二日的工作,為的是活得有尊嚴,結果發現老闆只出香蕉就請到人了,卻把人當猴子耍。在這個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的社會,總以為會有適合自己的工作,結果是,我似乎是個很難「用」的員工,意見太多、想法太多、太菜、太自以為是,公職這條路也不是我人生唯一的選擇,但它或許是兼顧尊嚴與品質較理想的選擇吧。


PS:關於考試的秘訣,如果說有的話,那應該是《高普考建築工程營建法規》以及《考典》這兩本書了。第一次考地特差0.01分就是考前看了這兩本,藉由考典的方法─100題歷屆考古題「逐次剔除法」再搭配營建法規詳盡的題解,果然藥到病除阿~

參考資料:

《高普考建築工程營建法規》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71615

《考典》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23501

2017/3/1

avatar-img
辯證人生
53會員
587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法律並非寫在羊皮紙上,而是寫在有感受的人類肌膚。」—鮑爾(Fritz Bauer)   筆者這半年來親身經歷何謂法律寫在肌膚上,先說結論,「原告之訴駁回」(白話就是敗訴)。   事緣簡單說明,筆者(原告)對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被告)之考績不服(79分/乙等),主張:   一、被
  上個月25日,中原營區終於啟用了(辦理桃園文創博覽會,展期自11/25至12/10),啟用時間整整比當初預計的晚了一年。去年正值選舉年(九合一選舉),原訂選舉完(11/26)、市長卸任前,於修復後的營區舉辦「2022桃園文創博覽會」。前年(110)更是想爭取在此舉辦「台灣文化創意博覽會」
  在市府生活6年多(含約僱期間),本篇將分享公務之外,筆者的生活側寫。  公務員彈性上下班時間為8~9點至17~18點,午休為12~13點(不同於中央單位午休到13:30),前年疫情二級警戒時,彈性上下班時間一度改為8~10點至17~19點,後來聽說某天局長一早到某科,一看辦公室沒幾隻小貓
  「法律並非寫在羊皮紙上,而是寫在有感受的人類肌膚。」—鮑爾(Fritz Bauer)   筆者這半年來親身經歷何謂法律寫在肌膚上,先說結論,「原告之訴駁回」(白話就是敗訴)。   事緣簡單說明,筆者(原告)對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被告)之考績不服(79分/乙等),主張:   一、被
  上個月25日,中原營區終於啟用了(辦理桃園文創博覽會,展期自11/25至12/10),啟用時間整整比當初預計的晚了一年。去年正值選舉年(九合一選舉),原訂選舉完(11/26)、市長卸任前,於修復後的營區舉辦「2022桃園文創博覽會」。前年(110)更是想爭取在此舉辦「台灣文化創意博覽會」
  在市府生活6年多(含約僱期間),本篇將分享公務之外,筆者的生活側寫。  公務員彈性上下班時間為8~9點至17~18點,午休為12~13點(不同於中央單位午休到13:30),前年疫情二級警戒時,彈性上下班時間一度改為8~10點至17~19點,後來聽說某天局長一早到某科,一看辦公室沒幾隻小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