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定思痛之後
是不是決定以後應該不再矯揉造作的鑽刁字句、細啄鐫刻?
每每書寫創作的時候
都會面臨許多困難的抉擇
無論是風格的樹立轉變
還是文筆的「美妙」與否
都會讓自己陷入無窮無盡的窘境當中
無從解脫、拋開束縛
因為每次只要一碰到文字
就會感覺有強迫症、完美主義的負面症狀、病灶似的
每次踏入寫作的動與工事時
就會不知不覺的卯足全力、戮力拚命
絞盡腦汁的想要將所有能用的華麗晦澀、專業艱難的字詞全都用上
甚至會將詞語拆解、切分
壓捏成各種不同的不規則形狀的碎屑文字單詞
而後再沒有系統、邏輯的胡亂、囫圇拼湊
排列組合
只要能夠組裝出新的詞彙
就算世界上沒有這個詞
辭典上也查不到
甚至詞不達意、無法確切精準地表明我想要傳達遞輸的概念想法、觀點見解
讓讀者/接收者摸不著頭緒
那也無妨
好似所有「新的」名詞、形容詞、動詞、副詞等等都是無所謂的
一切都依我為準
儘管這個詞語在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存在過
但是可以自己發明、創造
沒有什麼不可以、不可能的
畢竟就是自己的創作
自我主義、自我中心的思維跟想像本來就沒有什麼問題
即便在創作的過程中生成了許多他人看不懂、根本沒有這個字的字/詞
那也好像沒關係、無傷大雅
就只需要注意是否能準確清楚、明晰透徹的將自己所要傳遞表述的理念、意象、觀念、意見、看法
沒有阻礙、沒有屏障、滑暢順遂的敘明即可
只要是在自己的「領土」之內
自己就是創作本身的主人
有權利全然100%自由的主宰自己所要產製的文本內容
沒有什麼限制
也不應該要有限制
即便文辭艱澀、罕稀的詞綴密集的排滿、佔據整體文章
使人一時之間難以輕鬆閱讀、難以流利飛速的看完
必須要細細咀嚼、品嚐每個文字的重量與能量
以緩慢、但持重沉穩的步伐閱讀完整個文本內容
適時停下腳步
不要倉促匆忙、庸碌躁動的急切想要一口氣讀完
也許產出這種類型風格的文句也有好處吧
就是能讓讀者細嚼慢嚥的思索、忖度、考量
確保自己充分吸收、包納內化於心之後
才能進到下一個階段、步驟
繼續閱讀下去
如今有很多人都追求「速讀」
也就是盡可能的用自己最快的時間閱讀完整篇文章
但是這樣除了「快」之外
對自己的吸收、內化有什麼幫助、益處嗎?
也許就只是目標導向的看重點
略過一些細節與瑣碎的過程
直接跳到最終的結果層面去看而已
導致現今有許多人現實、利益取向
想用最短的時間、最容易簡單的方式就獲得最好的成果
一味的詢問「結論是什麼?」
卻忘卻了其實在閱讀的過程中享受、感受
在這種情境場域之內徜徉、體驗
才是最有價值與意義的
其他的結果並不是最重要、占最大比例程度的元素之一的
但很多人都本末倒置的只追求結果論的好壞
直接用評比、分數、成績、名次等利益導向的指標
來設定自己的學習計畫與超持事務、從事行業的規準
好像一切都要有一個固定框架、僵化的模板才得以行事
執行若干意願的學習或工作
他們認為這是具體、實際
但卻導致什麼事情都要比個輸贏
競爭從來就不是良性的
也不可能會是良性的
「比賽會刺激個人的鬥志與動機」這種說法是片面的、以偏概全的
當然有這些情況之下
各體的身心靈狀態會因為比賽的外部壓力、刺激
而促使自己更加努力
追求社會世俗共同建構的所謂「成功」的定義
但這種案例是適用在對自身有要求、能自律的自設目標、積極主動向上的人身上的
一般人(或者大部分的人)一旦不適合這樣的環境
就會造成惡性循環
導致內心的價值觀腐敗、朽壞
普世的人們視名次、成績如命
為了這個目的可以不擇手段、走旁門左道
就是一定要成功、要贏
這種偏差乖離的思想是社會歷年來久而久之洗染成的普遍樣子
而且隨著雪球越滾越大
會有越來越多人被捲進這樣的漩渦、巢穴當中
跟著一起變得現實、利益導向
因此為了要「扭轉頹勢」
只有自己內心堅定的認為
這些結果都比不上在過程中付出的心力、時間、精神
縱使最終的成果表現不盡理想
但至少在過程中有努力過
就能問心無愧
擁有這樣的意識
就能幫助自己免於遭受社會現實的洗禮
同時又能融入集體社會的險惡環境而安全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