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恕
含有「寬恕」共 13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momoge (毛毛牙)的沙龍
2025/11/03
研經感想:掙脫咒詛的以掃
AI說聖經上週上架第18集「雅各歸鄉:破碎、轉化與和解」,裡面有個部分其實很值得談談,至少我還沒聽牧師講道說過這段,但我覺得這段非常重要,尤其對於台灣這種大多數人不是基督徒的地方來說又更加重要,因為有很多奇怪的宣教話術,其實是在恐嚇未信主的人⋯⋯我更好奇的是會和他們會覺得這種話術有用,各位要不要去問
5/5
神學
#
教會
#
基督徒
#
神學
6
1
zean bodin
2025/11/04
1
❤️ ❤️ ❤️ ❤️ ❤️
1
夏雪Angela beatrice
2025/10/28
劇評|《回魂計》:你準備好面對自己的愛了嗎?
《回魂計》沒有Happy Ending。它像一場倫理實驗,讓角色,也讓觀眾,在痛苦中學會放手。
#
夏雪劇評
#
回魂計
#
許肇任
3
留言
W的筆記間
2025/10/10
實踐美德的意義與益處
一、美好的德性有哪些? 美好的德性,通常指的是能夠使人產生道德行為、帶來良好生活與人際關係的卓越品質或優良習慣。由於文化、哲學和宗教觀點的不同,美好的德性有許多不同的分類和側重,以下列出幾個主要的經典德性體系: 1. 西方經典德性 源於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後被基督教沿用並發展。這四
#
美德
#
德行
#
自私
2
留言
旅者的白晝之旅
2025/09/30
說不定,我還有一些還沒跟過去的誰和解
如果又一次循環到「我要做什麼呢」 但是卻已知有列出許多要去做的目標, 那麼……
#
傳承
#
體驗
#
寬恕
喜歡
留言
楓林茶館
2025/09/23
廣島和平紀念日八十周年:反思戰爭與寬恕
本文藉由探訪廣島和平紀念館80週年紀念活動,反思戰爭的傷痛與和平的可貴。比較日本戰敗後選擇寬恕與重建的態度,與某些國家利用仇恨鞏固政權的作法,呼籲以和平與寬容為世界指引方向。
#
日本
#
廣島
#
抗戰勝利
40
28
Cynthia的旅行日記
2025/09/23
4
希望永遠不要再有戰爭😭😭
4
蘿娜自語
發文者
2025/09/23
1
Cynthia的旅行日記 有人類就有戰爭,只希望不是核戰。
1
Zeseri 捷思艾瑞
2025/09/13
真正的力量是在有能力報復時選擇寬恕
我們都有過那樣的時刻。 當同事在會議上搶了你的功勞,你握著手機,想要發一則訊息讓所有人知道真相;當朋友背叛了你的信任,你手上正好有他的把柄;當前任在分手後惡意中傷你,而你清楚知道該怎麼讓他嚐到苦頭。 那一刻,你感受到的不是無助,而是一種近乎危險的力量感。你有武器,你有籌碼,你完全有能力讓對方付出代價
#
Zeseri捷思艾瑞
#
Zeseri
#
捷思艾瑞
1
留言
佛陀的智慧寶庫
2025/09/09
巴利三藏-相應部 11.23 💠 Accaya-suttaṃ(罪過經/超越經/逝去經)
有段時間,佛陀住在舍衛城附近的祇園。 有次,兩位比庫起了衝突。 其中一位得罪了另外一位,但當犯了過錯的比庫,向對方請求原諒時,那位被冒犯的比庫卻不接受。 幾位比庫前往佛陀所在的地方,抵達後,先禮敬了佛陀,接著在佛陀身邊坐下,並對佛陀報告了那兩位比庫之間的衝突摩擦。 佛陀對比庫們說: 「比庫們,有
#
上座部佛教
#
南傳佛教
#
巴利三藏
喜歡
留言
維那思的異想世界
2025/08/22
「鬼月」其實是「孝親月」?破解中元節的三大溫暖誤解
別再稱農曆七月為「鬼月」了!您知道嗎?這個被恐懼籠罩的月份,其核心精神其實是孝順、慈悲與寬恕。 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佛教的孝親故事,以及道教的溫暖由來,破解三大迷思。 您會發現,中元節的真正意義是超越血緣的人道關懷。讓我們一同將恐懼轉化為感恩,重新認識這個充滿溫度的「孝親月」。
#
中元節
#
鬼
#
孝親月
40
10
維那思
發文者
2025/08/28
6
第一次入選方格精選,開心~
6
圓滾滾的貓窩
2025/08/21
114/08/20-《秒速5公分》主題曲〈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
歌曲推薦: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山崎まさよし
#
寬恕
#
任性
#
讓步
15
2
徐風輕拂
2025/08/21
3
Uru 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hlnLFgdrFA&list=RDRhlnLFgdrFA&start_radio=1&pp=ygUhdXJ1IG9uZSBtb3JlIHRpbWUgb25lIG1vcmUgY2hhbmNloAcB
3
塔羅斯練習曲 | The Taurus Etudes
2025/08/20
生命的金繼:那些無法遺忘的經歷,如何成為我們最亮的徽章
經歷是人生唯一不變的資產。我們無法選擇它的好壞,但能選擇詮釋的方式。本文以日本「金繼」藝術為喻,主張生命的裂痕不需隱藏,而是能用理解與成長,將其修補為獨一無二的徽章。透過作者從家庭困境到釋懷的真實故事,展現如何將創傷化為力量,成為自己生命故事的匠人。
#
Ikigai
#
找回生活
#
父親
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