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閉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忘記自己是什麼時候開始學會「閉嘴」這件事。

大概是某次聽著抱怨煩惱時試著分享自己的經驗與看法被說了一句:「你一定要這麼嚴苛嗎?聽你說話很討厭,你說教的樣子讓我很反感。」

那時說不受傷絕對是騙自已,因此決定不再多說。
有時候會認為某些話或許能幫到某些人,但事實上那僅僅是自己的主觀判斷而已,我對於對方的心理狀態根本一無所知,如果恰巧踩在痛點上的話不但安慰不成,還會弄巧成拙導致關係破裂。

很喜歡海明威說的一句話:「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六十年來學會閉嘴。」

那時候的我並不懂,原來用在自己身上很有用的方法對別人不見得有用、打在自己身上的強心針有可能是對別人致命的毒藥,每個人對於壓力與挫折的抗性本來就不同、適用的振作方法當然也就不同。

別人怎麼樣我無從得知,但有關自己所訴說的想法,從來都是在感到實際受用之後才會想要向他人分享,所以當時才感到錯愕、不知道原來這些我每天與自己內在的對話在他人的立場聽來,有可能是這麼討厭的內容嗎?
實際經驗後才了解到,原來不請自來的建議其實都可以稱作「說教」,很多時候人們抱怨、哀嘆,不見得是為了希望從他人那裡得到建議或者解方,又或者對方覺得自己不順利明明已經很消沉了卻還要被自以為熱心的建議給「糾正」。

我確實因為這些對自己的反思與提醒才一路扶持著自己走到了現在,這些對我來說都很可貴,所以才會決定開始記錄自己的思路,今後也不會停止繼續對自己提問。
如果他人不需要建議那就無需多說,畢竟自己的想法也不見得有多好,只是剛好適用於自己罷。對於抱怨回以微笑送上祝福即可,而我想說的話我自己用其他的方式去訴說。

有關「自己如何調適自己、如何走過難關」這種事情,就交給陷入人生困境的當事人自己去想辦法解決吧。對方沒有先開口尋求協助的話,閉嘴、安靜的看著他、相信他並祝福他一定可以早日脫離自己的困境就好,若是真心為對方好而非僅只是企圖透過指導他人來彰顯自我優越,那麼祝福與安靜陪伴是最好的良藥。不用擔心,他會找到出路的,就像自己曾撞得滿頭包、但也還是一次又一次地爬起來了不是嗎?

avatar-img
5會員
61內容數
為自己每天的思考框出一個小小的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365天的思考空間 的其他內容
大多時候這個詞會被用來形容過度理想樂觀,但今天產生一個不太一樣的觀點。 不切實際不僅可以用來形容對自己的未來過度樂觀,同時也能用來描述看待事情過於悲觀的表現。 常常對於自己的未來走向抱有過度完美理想主義、對自己『要做得很好』這件事情有著強迫式的期望與執著,問題是同時又對那樣的想法感到懷疑、不確定
「如果我可以預知未來,我一定會___。」 最近對於「嚮往全知全能」有一些感觸。 很多時候人們所說「想要預知未來的能力」僅局限於他們想要看到的片面,因此他們說自己渴望看到未來。 比如「如果我知道我未來可以賺大錢,我一定現在就開始努力工作」、 比如「如果我可以知道未來真的會變瘦,我現在就肯定...
回過神來已經好久沒有享受「閒暇」的感覺。 與無聊不同,閒暇的時候我能夠充分享受什麼都不做的片刻並且在稍息之後感到心靈充足,而無聊卻只讓我感到焦躁不已。
當意識到生活開始出現「無聊」的時候, 想做的、還沒做的事情明明很多,卻什麼事情都不想做的時候、 逃避一些連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麼事情的時候、 又或許是生活風平浪靜使得內心又想催促自己做些什麼去改變現狀而焦慮的時候、 如果我覺得自己過得挺好,那是情況真實還是自我安慰?
你是什麼模樣從來不是問題重點,重點是你是否接受這個模樣的自己。 我是變形蟲、沒什麼一看就能明確被辨明的風格,我看到什麼都喜歡、看到什麼都想嘗試看看,變化無常,但若我接受且喜歡如此變化多端的自己,那麼「沒有自己的風格」這件事對我來說就不會是一個困擾。 正因為我沒有「風格」,所以我不會輕易被定義
1到2之間的距離有多遠?如果什麼都不做的話就跟0與1之間的距離相同,是無限大。 縱使我知道自己並不喜歡這樣的自己、知道自己並沒有在生活中過得盡興,大多時後卻仍因莫名的恐懼而對於現狀無動於衷。 細數自己腦中的念頭發現其實有好多好多甚至並未被意識到是負面思考的限制觀念,如果將這些觀念一一破解的話,時
大多時候這個詞會被用來形容過度理想樂觀,但今天產生一個不太一樣的觀點。 不切實際不僅可以用來形容對自己的未來過度樂觀,同時也能用來描述看待事情過於悲觀的表現。 常常對於自己的未來走向抱有過度完美理想主義、對自己『要做得很好』這件事情有著強迫式的期望與執著,問題是同時又對那樣的想法感到懷疑、不確定
「如果我可以預知未來,我一定會___。」 最近對於「嚮往全知全能」有一些感觸。 很多時候人們所說「想要預知未來的能力」僅局限於他們想要看到的片面,因此他們說自己渴望看到未來。 比如「如果我知道我未來可以賺大錢,我一定現在就開始努力工作」、 比如「如果我可以知道未來真的會變瘦,我現在就肯定...
回過神來已經好久沒有享受「閒暇」的感覺。 與無聊不同,閒暇的時候我能夠充分享受什麼都不做的片刻並且在稍息之後感到心靈充足,而無聊卻只讓我感到焦躁不已。
當意識到生活開始出現「無聊」的時候, 想做的、還沒做的事情明明很多,卻什麼事情都不想做的時候、 逃避一些連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麼事情的時候、 又或許是生活風平浪靜使得內心又想催促自己做些什麼去改變現狀而焦慮的時候、 如果我覺得自己過得挺好,那是情況真實還是自我安慰?
你是什麼模樣從來不是問題重點,重點是你是否接受這個模樣的自己。 我是變形蟲、沒什麼一看就能明確被辨明的風格,我看到什麼都喜歡、看到什麼都想嘗試看看,變化無常,但若我接受且喜歡如此變化多端的自己,那麼「沒有自己的風格」這件事對我來說就不會是一個困擾。 正因為我沒有「風格」,所以我不會輕易被定義
1到2之間的距離有多遠?如果什麼都不做的話就跟0與1之間的距離相同,是無限大。 縱使我知道自己並不喜歡這樣的自己、知道自己並沒有在生活中過得盡興,大多時後卻仍因莫名的恐懼而對於現狀無動於衷。 細數自己腦中的念頭發現其實有好多好多甚至並未被意識到是負面思考的限制觀念,如果將這些觀念一一破解的話,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果你放不下,那就先允許自己晾著。但不要因為它而覺得礙眼。 如果你無法原諒,那就允許自己記著,但不要讓它影響了你的情緒。 如果你找不到合適的心情面對,那就陪伴當下所有的情緒、擁抱那個受傷的自己。 如果你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回應,那就暫時迴避、不要因為一時的衝動做出後悔的決定。 我們都有不想
Thumbnail
從小我就被迫保持沉默,因為我發現表達自己的想法常常會被視為不尊重。我內心有很多想說的話,但害怕被反對或批評,所以我都把它們藏在心裡。久而久之,我完全失去了自己的聲音,被一層層的沉默和自我懷疑所包圍。 從小到大,我接受了一個潛規則:大聲發聲就等於叛逆,尤其是在家裡。為了避免被拒絕或懲罰,我學會了壓抑
Thumbnail
★學著不開口,意味著去衝撞一個鼓勵我們多說而不是少說的世界。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之前和別人尋求協助,或是在真心對別人說出自己的內心話時,別人給的反應,剛好都是最不能出現的行為。 像是你是否有半夜可以打電話的人,你是否有需要說的內容,要我幫忙,或是為何你不肯信任我等等的, 在這些話語在對方出口,我的嘴巴就鬆了,但是說出話後,對方反而開始攻擊我所說的話語,以及所講的事情
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最佳的辦法,就是知道自己必須在什麼時候說「不」!向任何一個人,包括自己。
Thumbnail
有些人習慣用「我說話比較直」來掩飾自己的冒犯行為,但說話直並不代表可以沒禮貌。
幾次的[我以為你會不一樣]才能學到教訓? 你們,都一樣呢。
Thumbnail
說不太出大眾喜歡聽的話,算不算是一種「不會說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果你放不下,那就先允許自己晾著。但不要因為它而覺得礙眼。 如果你無法原諒,那就允許自己記著,但不要讓它影響了你的情緒。 如果你找不到合適的心情面對,那就陪伴當下所有的情緒、擁抱那個受傷的自己。 如果你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回應,那就暫時迴避、不要因為一時的衝動做出後悔的決定。 我們都有不想
Thumbnail
從小我就被迫保持沉默,因為我發現表達自己的想法常常會被視為不尊重。我內心有很多想說的話,但害怕被反對或批評,所以我都把它們藏在心裡。久而久之,我完全失去了自己的聲音,被一層層的沉默和自我懷疑所包圍。 從小到大,我接受了一個潛規則:大聲發聲就等於叛逆,尤其是在家裡。為了避免被拒絕或懲罰,我學會了壓抑
Thumbnail
★學著不開口,意味著去衝撞一個鼓勵我們多說而不是少說的世界。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之前和別人尋求協助,或是在真心對別人說出自己的內心話時,別人給的反應,剛好都是最不能出現的行為。 像是你是否有半夜可以打電話的人,你是否有需要說的內容,要我幫忙,或是為何你不肯信任我等等的, 在這些話語在對方出口,我的嘴巴就鬆了,但是說出話後,對方反而開始攻擊我所說的話語,以及所講的事情
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最佳的辦法,就是知道自己必須在什麼時候說「不」!向任何一個人,包括自己。
Thumbnail
有些人習慣用「我說話比較直」來掩飾自己的冒犯行為,但說話直並不代表可以沒禮貌。
幾次的[我以為你會不一樣]才能學到教訓? 你們,都一樣呢。
Thumbnail
說不太出大眾喜歡聽的話,算不算是一種「不會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