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話也沒關係|觀點小品 Ep.2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直以來覺得「表達」是一個坎

尤其表達本身就難「自說自話」的特點,會讓我很困擾。

高中我說話很肆無忌憚,有理的東西會毫不避諱講出來,也不太會介意被人指摘討厭,在相對於「覺得人都不是很誠心」的前提下,其實也是另一種活的自在的情境。

不過隨著年紀增長倒是有一時孬種。

糟糕的是不太喜歡自己這樣,總是要在開口的時候,權衡怎麼說話能夠讓自己想表達的意思確實傳達到對方,這種「被人牽制」的窘境並沒有因此隨著自己的有禮特別減緩,至多很大幅度的不再容易為人際的事情煩心。

或許這也是選擇的一種樣貌,有得有失

有時候網路啊,只是把這輩子八竿子打不著的人送到你面前而已

有時候網路啊,只是把這輩子八竿子打不著的人送到你面前而已


...


說話?

說不太出大眾喜歡聽的話,算不算是一種「不會說話」。

倒是找個投緣的聽眾就好了唄

倒是找個投緣的聽眾就好了唄

前陣子有些訝異蔡康永的《說話之道》被拿來鞭。

當初拜讀書籍,有翻閱到他寫書不是覺得「教導」別人怎麼說話,而是如果要能掌握人際間最舒服的距離的時候,從自己本身出發主動去打造一個合適的互動環境,說話之道是有它的必要

某種程度,也看的出他在「做節目」與「做內容」之間的區分。

有一點我很佩服,在於他明知道這個時代下不管做什麼,一定會有只看標題就開槍的觀眾,甚至不論他是如何要在自己的作品上,表現出他個人風格獨有的細緻,他在用行動很明確的告訴和他有連結的人 ...

有的人他永遠不會主動深究你的一切,所以不用跟這些人有個什麼交代



說話,可以多練習;而不善說話,那是更該練習

這裡指的是想表達「流暢」的情境。

每個時期都有出現能一直聽我說話的朋友,還滿幸運,每當有想表達的看法,重點不特別聚焦在朋友的反饋,我又是那種必須要寫出來、說出來才知道「啊,原來我是這麼想事情」的人。

一個合適的聽眾對於想練習說話的人來說,幫助很大

當然讀者可能會覺得只單單是練習表達有些刻意,也許 ... 是這類人有什麼因此覺得能符合社會期待的必要嗎,個人覺得還行,自然就好,只需要持續察覺自己都在說什麼話、用什麼字而已

本人要能享受這種練習的過程,話才會說的精簡又自然


...


創作約定

用舊作改造迎接全年的豐盛吧

用舊作改造迎接全年的豐盛吧

餘下的空間你可以透過方格子既有功能,與我的內容互動:

  • 追蹤我」或「加入沙龍」,即時收信閱讀出爐創作
  • 點「愛心」或下方「留言」,討論供應更多寫作靈感
  • 提供外部平台「內容轉載」,下方資訊欄來信再授權,引用內文請註明出處
avatar-img
22會員
318內容數
致力於做內容的專題,專注書寫人際觀察與自我議題,應酬者需慎入;無開啟文內廣告穿插,可舒適閱讀,文章轉載不讓著作權,來信詳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類量測事務所 的其他內容
前陣子剛好有文章討論到:是不是一個人得完美無缺才配視為受害者。
大眾其實只是比較傾向喜歡某種人設,而不是你本人。
想清楚之後,這種像是「乖」的表現並不代表我服膺於體制。
好像問題主要是出在「人一天能做的決策量有限」的設定上。
領薪層面來看,積極的爭取消極活著的條件,就是現今的大學生態。
像這樣被動式隨著時代更迭才能前進,相較那些總能主動出擊的人,這是他們進入敗者組的原因。
前陣子剛好有文章討論到:是不是一個人得完美無缺才配視為受害者。
大眾其實只是比較傾向喜歡某種人設,而不是你本人。
想清楚之後,這種像是「乖」的表現並不代表我服膺於體制。
好像問題主要是出在「人一天能做的決策量有限」的設定上。
領薪層面來看,積極的爭取消極活著的條件,就是現今的大學生態。
像這樣被動式隨著時代更迭才能前進,相較那些總能主動出擊的人,這是他們進入敗者組的原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看…起…來…是…風…扇…」我在聊天軟體Teams中鍵入鼎鼎有名的「財哥體」。原則上財哥體只是一種次網路文化,實際上被人追查到也沒辦法回溯或者解析出更有意義的內涵意義。遠比在聊天中使用部份的摩斯密碼或者二進位密碼來得有說。據說這也是Angus的喜好,每個有求於他的人都得要用財哥體問好才可以。
小時候,還不懂得什麼叫做禍從口出。也不懂得什麼叫做三思而後行。只知道,內心有什麼話想說,就直白地說。有什麼想做的,就勇敢去做。長大後,漸漸地與社會融合後,開始思考,什麼樣的話語不會傷人感受,怎麼樣的說法,不會讓人覺得太直白。開始學著修飾很多的話語,用拐彎抹角的方式,讓聽的人可以聽懂自己的
你認為你說的話別人不會知道,其實都會知道。
很多時候在相處上出問題是因為每當溝通時心中早有一句「我知道你想說什麼」,於是就不再聽下去了。 人所呈現表達的,並不一定代表實際上想說的話,這點無論在言語、肢體或文字溝通上皆適用,只跳過過程看結論、用表面摘要意思去解讀一個人的話,會遺漏掉很多真正重要的、說不定是我們真正尋求的關鍵訊息。
Thumbnail
好好說話有人說是藝術,也有人認為是學問,都對,但也可以更簡單,不矛盾說話就不傷自己與別人的心。 說話是表達、溝通的工具 善用是加分,如果用不好不止扣分,可能還會負分,這樣說話變的需要更加注意,確實是如此需要謹慎,因為說話也代表自己的人格、個性、涵養,所給人的印象及感受。 最常聽到〈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都會說話,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好好說話,學會說話能讓你在生活中和工作上都更加如魚得水。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親子間的深度對話似乎變得愈來愈稀缺。我們常說親子溝通是關鍵,但真正的溝通不只是言語交流,更在於能否耐心傾聽。 當孩子帶著滿腔熱情分享他們的小世界時,父母的耐心聆聽無疑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和支持。這不僅能夠增進親子間的理解和信任,更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和問題解決能力。 那麼如何在
Thumbnail
你內心否定對方,不論是表情或肢體表現出來或用言語否定,對話不是陷入爭論就是加快結束,想維持開心聊天的做法是,先接納對方跟你的想法不同的事實,並重複說一遍對方意思。 對對方說法持保留態度也可說「原來你是這樣想」「應該有人跟你一樣想法」「聽起來有可能」之類。 尊重彼此的差異,並以開放的態度接納不
Thumbnail
說不太出大眾喜歡聽的話,算不算是一種「不會說話」。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看…起…來…是…風…扇…」我在聊天軟體Teams中鍵入鼎鼎有名的「財哥體」。原則上財哥體只是一種次網路文化,實際上被人追查到也沒辦法回溯或者解析出更有意義的內涵意義。遠比在聊天中使用部份的摩斯密碼或者二進位密碼來得有說。據說這也是Angus的喜好,每個有求於他的人都得要用財哥體問好才可以。
小時候,還不懂得什麼叫做禍從口出。也不懂得什麼叫做三思而後行。只知道,內心有什麼話想說,就直白地說。有什麼想做的,就勇敢去做。長大後,漸漸地與社會融合後,開始思考,什麼樣的話語不會傷人感受,怎麼樣的說法,不會讓人覺得太直白。開始學著修飾很多的話語,用拐彎抹角的方式,讓聽的人可以聽懂自己的
你認為你說的話別人不會知道,其實都會知道。
很多時候在相處上出問題是因為每當溝通時心中早有一句「我知道你想說什麼」,於是就不再聽下去了。 人所呈現表達的,並不一定代表實際上想說的話,這點無論在言語、肢體或文字溝通上皆適用,只跳過過程看結論、用表面摘要意思去解讀一個人的話,會遺漏掉很多真正重要的、說不定是我們真正尋求的關鍵訊息。
Thumbnail
好好說話有人說是藝術,也有人認為是學問,都對,但也可以更簡單,不矛盾說話就不傷自己與別人的心。 說話是表達、溝通的工具 善用是加分,如果用不好不止扣分,可能還會負分,這樣說話變的需要更加注意,確實是如此需要謹慎,因為說話也代表自己的人格、個性、涵養,所給人的印象及感受。 最常聽到〈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都會說話,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好好說話,學會說話能讓你在生活中和工作上都更加如魚得水。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親子間的深度對話似乎變得愈來愈稀缺。我們常說親子溝通是關鍵,但真正的溝通不只是言語交流,更在於能否耐心傾聽。 當孩子帶著滿腔熱情分享他們的小世界時,父母的耐心聆聽無疑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和支持。這不僅能夠增進親子間的理解和信任,更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和問題解決能力。 那麼如何在
Thumbnail
你內心否定對方,不論是表情或肢體表現出來或用言語否定,對話不是陷入爭論就是加快結束,想維持開心聊天的做法是,先接納對方跟你的想法不同的事實,並重複說一遍對方意思。 對對方說法持保留態度也可說「原來你是這樣想」「應該有人跟你一樣想法」「聽起來有可能」之類。 尊重彼此的差異,並以開放的態度接納不
Thumbnail
說不太出大眾喜歡聽的話,算不算是一種「不會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