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31|閱讀時間 ‧ 約 29 分鐘

《烏合之眾》在群體中,累加的不是智慧,而是愚蠢

書籍全名:《烏合之眾:大眾心理學》原書名(法語):《Psychologie des Foules》,直譯:大眾心理,英文書名:《Crowds, psychology, and politics》



作者:古斯塔夫˙勒龐(Gustave Le Bon)

raw-image


  法國社會心理學家,以其對群體心理的研究聞名,被後人譽為「群體社會的馬基亞維利」。勒龐在巴黎大學取得醫學士學位,在普法戰爭中作為一名軍醫加入法國陸軍,經歷法國軍隊的戰敗,以及巴黎公社的整個過程。三十歲的勒龐看著革命群眾燒毀羅浮宮圖書館、市政廳,大大的影響勒龐理解社會、群眾的看法。之後,勒龐對新興的人類學感興趣,遊歷於歐、亞、非各地,研究各人類種族,支持種族決定論,認為文化主要受到遺傳因素影響。



  《烏合之眾》,是一本經典老書,群眾心理學研究的鼻祖,內容短小精悍,久聞大名卻未拾起閱讀,這次因為成為讀書會的選書,我終於把它讀完了。在讀這本書的期間,看了一些影視作品,見到了一些新聞事件,烏合之眾的描述有著鮮明著即視感。  

  第一個,是電影《周處除三害》,裡面呈現了受到宗教團體強烈影響的群眾,失去理性、盲從,在主角陳桂林槍下仍從容赴義,電影稍帶誇張地呈現,但細想又讓人後怕,歷史中、現代社會中,多少人可以為了宗教奮不顧身,甚至發起戰爭?

  第二件事,股票ETF 00940的申購潮,股民也是很標準的群眾群體,第一個人喊買,第二人、第三人......人多了,聲量大了,新聞、文章報導重複在眼前,是否也要買個幾張呢?有多少人沒買過ETF,卻借錢甚至抵押房產參加申購?

  第三個例子是影集,也是史實。在Netflix近期熱門科幻大作《三體》的開頭,展示了文革中紅衛兵批鬥的血腥片段。文化大革命中,全國一群一群國高中生被「革命有理、造反無罪」的口號傳染、帶動,造成一個大國的動盪、大量的人遭迫害甚至屠殺。
(我想到十幾年前看的書《天讎》,現又再版改名為《從前從前有個紅衛兵》,是一位紅衛兵從開始文革、參與批鬥、內鬥,最終逃到台灣的自述,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看看。)


本書的年代

  回到《烏合之眾》,作者勒龐也是經歷社會動盪的知識分子,他在書中寫出他對於群體的觀察,雖然不是嚴謹的學術著作,但卻像寓言一樣,每見到群體不理性的現象,書中的敘述就歷歷在目。本書寫於1895年,法國大革命已過百年,普法戰爭剛過二十年,法國乃至歐洲局勢仍處於動盪中,當時法國為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原本只是想恢復君主制的臨時政府,隨著民眾逐漸接受共和制,反而成為法國的正式政府。在這個年代,人們已接受達爾文的演化論,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石油)如火如荼展開,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現代工業的發展,將傳統宗教、社會、政治的信仰逐一打破,人類的思想正處於轉型的關鍵時代,相較於傳統的君主、宗教,群眾的力量逐漸顯現。


群眾的特徵

  本書中的群眾,指在特定狀況下一群人組成的「組織化群體」,這些人的思想與情感有個明確的方向,例如抗議份子;沒有在同一個地點聚集也可以稱為群眾,如股民、網路上的粉絲群。群眾相比於獨立個體,就像很多細胞結合成的生命體,會表現出與單個細胞完全不一樣的特點:

  • 個體有意識個性的消失 → 無意識人格突出
  • 暗示傳染的作用下,個體的情感與思想都轉到一個明確的方向
  • 將暗示化為切實行動,或表現出行動的傾向 (衝動)

簡單來說,群體是衝動、易怒、多變的,人在群體之中,容易失去理性判斷,流於單純的反射作用,容易輕信、受到暗示的影響,所以群體也是多變的。群體的情感容易誇張化、簡單化。

  作者論述的起點是心理學中「無意識」的概念,當時的心理學中,認為我們有意識的行為,是深層心理結構的產物,所以在群體中,也會產生「群體無意識」。構成群體時,累加的不是個體的智力,而只是把普通特質加在一起,最終表現出低下與平庸的智力。我認為在群體中,一個人容易失去原有的謹慎,我們傾向於認為,其他人講出來時已經"思考"過了,而說出來的那個人卻可能只是不經大腦隨口說說。大腦傾向於節能,相較於從頭開始分析思考,直接附和跟隨要簡單、直覺多了。

在群體中,累加的不是智慧,而是愚蠢。


  為什麼一個個獨立的個體,組成群體時,會形成群體的特徵?主要有以下原因:

  • 本能的慾望
    作為個體時,需要控制自己的本能,但數量增加,讓個體感受到不可阻擋的力量,群體無名無姓,即便縱容自己的慾望,也不須承擔責任。
  • 傳染的力量:決定群體特徵及其發展方向
    在群體中,情感與行為極具傳染性,可以讓群體中的個體隨時為了群體利益放棄個人權益。如果有個體沒有被群體"感染",那他很可能淪為群體情感和行為的敵人。
  • 暗示
    決定群體中的個體具備的與獨立個體不同的一些特徵。在群體中,一點點的暗示或聲音發出,可能像漣漪一樣擴大、傳染給群體的其他成員。大多數時候,群體的觀察是錯誤的。一個人說,欸?我好像看到他在那邊徘徊,第二個人接著說,他好像在做見不得人的事!接下來呢?傳到最後,大家都相信那個人就是犯人了。
群體中一個人對真相的第一次歪曲,就是傳染性暗示的起點。
目擊者看到的不再是事物本身,而是腦中喚起的意象。

群體的信念與意見

  要成為群體中的領袖,行動方式有三:斷言重複感染。斷言,指簡潔有力的發言,不要依靠任何理論和論證,也不要講得落落長,越簡單,才越容易深入人心。而斷言要發揮作用,需要不斷地重複、再重複(所以說,重要的事情要說三次)。還記得選舉時的口號嗎?簡單、重複、容易感染人心,引發情感。如川普的「Make America Great Again」,還有之前高雄市長選舉的「高雄發大財」。具體是要怎麼偉大呢?經濟政策要怎麼運作呢?不用說明,講太多讓人聽不懂時,群眾就跑了。

拿破崙:「只有一種重要的修辭方式,那就是重複。」


  在群體中,信念是固定的,一旦被建立起來,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難以被撼動;但意見卻相反,作者勒龐認為在當代,群體的意見比以往的社會要多變,原因有三:

  • 以往的信仰越來越失去影響力
    普遍信念的衰弱,為一堆沒有過去、沒有未來的偶然意見提供空間。
  • 群體的力量與日俱增
  • 報業蓬勃發展,不斷地將互相對立的觀念帶到群眾面前。

勒龐當時正處於一個傳統/中心 v.s 群眾/分散的轉捩點,他觀察到的一些現象,如紛雜的意見、互相衝突的觀念,在我們稱為資訊爆炸的現代,更是明顯。勒龐說:「沒有一種觀點能成功普及,它們都如過眼雲煙一樣,轉瞬即逝。如今一種意見還沒有等到它被足夠多的人接受從而變成普遍信念,就消失了。」當時還只是報紙啊,現在可是有網路呢!眾多的意見、想法、分析、討論,互相衝突交織,到底何者是對?何者為非?在看遍各種說法後,理論被拆解得面目全非,再也不認得,失去了它們的特徵與魅力。或許現代人所謂的冷漠,是迷茫,是不願再輕易相信。「如今,由於討論和分析的衝擊,所有意見都失去了它們原有的威望。它們獨有的特徵很快消失不見,很少能喚起我們的熱情。現代人變得越來越冷漠。」


人之所以為人

  在《烏合之眾》中,群眾似乎非常不堪、不理性又愚蠢,但在每個章節的末段,勒龐其實還是有點出群眾的優點,就像兩面刃,群眾受到消極影響時,可能會走上集體犯罪,這是事實,但受到正面影響時,也是英雄主義壯舉產生的地方。我們人類會因為一種教義、信念而慷慨就義,通常是身在群體中的時候。群體比個人更容易滿懷熱情追求榮譽,將生死置之度外。如果沒有這些無意識的英雄主義,我們歷史會完全不一樣;如果只有冷靜、理性,沒有自我犧牲、宗教信仰、愛國主義等情感,我們文明可能無法推動,人類可能失去其活力、失去了溫度。


  《烏合之眾》這本書值得一看,書本身內容不多,但文筆精煉,比想像中的還要好讀,常常讓人感覺一針見血,切中要害;同時,也可以感覺到,作者是不是也在利用「斷言」來影響看書的群眾呢?雖然書中有些內容不見得正確,例如勒龐很明顯是個種族主義者,他的年代正盛行達爾文的進化論,他相信遺傳、種族會影響一個群體的秉性,勒龐自己也是跑遍世界各地,去測量不同種族的頭顱大小,試著要推斷那些種族是否天生就較優秀、較劣勢。其實,這也是讀書有趣的地方,回到作者當下的時代背景、看看作者的成長經歷,對比於現代社會,哪些觀點仍然是經典?哪些觀點已經被推翻?什麼仍然是我們的固定信念,而哪些意見已經被時間淹沒了呢?而除了群眾的心理學特徵,書中還有對個別不同群體發表意見,如犯罪群體、陪審團、選民,和讀書會夥伴討論起來也是很有趣,對群眾心理有興趣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這本經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學
5
/5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