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速記】台股盤中又創高,大盤監測指標?何時調整曝險部位?

【市場速記】台股盤中又創高,大盤監測指標?何時調整曝險部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市場速記:僅是針對近期市場焦點,快速紀錄想法,並非正規嚴謹的分析或買賣建議,文字以簡單速記為主。

今天台股盤中再創歷史新高,最高一度觸及 20487.83 點,終場收在 20417.70 點,上漲 80.1 點,漲幅 0.39%。儘管我們都知道,今年總體經濟、產業復甦基本面看好,然而台股短線到底有無回檔風險?今天只簡單聊技術指標與我自己的操作思考。

raw-image

進入 Instagram 看圖文版:羊羽的財經備忘錄

一、大盤監測指標

我們都知道,覆巢之下無完卵,整體盤勢好壞也將決定手中個股的表現。然而,如果單看大盤點數,很容易因為拉積盤、只漲權值股,而錯估目前盤勢。那到底該怎麼有效評估目前盤勢多空呢?

我自己會運用「股價創 52 週新高家數 - 股價創 52 週新低家數」,來觀察目前盤勢結構是否轉壞?是否需要降低曝險?

為了圖表美觀,在此將過去近兩週數據,改以百分比堆疊面積圖呈現。可見儘管上週趨勢出現下行,但本週第一個交易日短線呈現回升趨勢,尚不需過度擔憂。

raw-image

二、投資勝率就是最好指標

比大盤監測指標更準的,就是自己的投資勝率了。

回顧自己從 3 月以來的交易,雖然勢必有失敗看錯的時候,但當中也有一些相對成功的交易,如亞翔、鴻海、辛耘、牧德等,所以整體報酬率、勝率目前依然相對正向。

這邊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是相對中短線操作者,其實自己的投資勝率就是最好的多空指標。當你發現從原本做得順風順水,到失敗頻率逐漸增高,這時候,很可能就是轉向保守為安的好時機。

若發現勝率降低,可考慮以下步驟:

  • 同步降低平均損失與期望獲利幅度
  • 停止信用擴張與槓桿
  • 減少曝險幅度、降低部位
  • 等到勝率、風險報酬筆逐漸好轉後,再恢復正常參數

儘管我們都知道,今年是個產業復甦、 AI 爆發的一年,但在市場漲高、可能回檔休息之際,還是要秉持風險至上的概念,以免因為一時貪心,最終失去得來不易的報酬。

raw-image
數據來源:財經M平方,使用以下推薦碼:SNCDZ2 加入訂閱,可獲得 5 M幣回饋!
avatar-img
羊羽的財經備忘錄
215會員
116內容數
嗨,我是羊羽,一名財經文字工作者,主要關注投資研究、自我成長、職場工作議題。過去在財經雜誌任傳產記者三年,有許多拜訪產業的經驗與故事,後來轉入金融業工作,考取高業證照。擅長將複雜議題化繁為簡,期許成為投資與大眾間,說故事的人。工作之餘,寫下觀察投資學習的備忘錄。連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羊羽的財經備忘錄 的其他內容
最近有朋友問我,到底常講的「基期」是什麼意思?如何判讀?事實上,不論在判讀總經的就業、出口,下至個股財報的營收、存貨,掌握基期、數據細項、年增率、月增率概念,都是關鍵基本功。 本文就簡單寫一篇初階科普,提供投資新手們參考!
07:58,台灣發生芮氏規模 7.2 大地震,最高震度來到六級,規模僅略小於 921 大地震的 7.3,台股開盤也出現下殺。 趁此機會,也快速回顧 921 大地震時,對於台股大盤、各大產業類指數報酬可能有何影響?誰可能是潛在受惠股?誰又可能短線受害?
相信不少朋友昨天有收到「巴菲特買回台積電」訊息,引發市場、投資人不小波動。湊巧的是,今天台積電股價還真的上漲 2.6%、台股加權指數也上漲 244.24 點、漲幅 1.21%,再創新高,彷彿與這則假訊息相互呼應。 但更要關注的是,到底台股短線上還能續漲嗎?短線有哪些風險指標?長線基本面如何觀察?
熱議將近一個月的 00940 終於風光上市,然而上市一開盤就破發,終場跌至 9.76 元、跌幅 -1.61%,成交量也爆出 132 億元大量。 想趁機回顧一下,今年 Q1 表現最強勢的 ETF 是誰?又有哪些議題與特色?是否能作為我們下一季選擇商品的思考借鏡?
今年第一季正式落幕!回顧台股加權指數,年初至今大漲 13.18%,最終更收在 20294.45 歷史新高。然而,許多人也會擔憂,現在台股是不是太貴了? 從台股本益比數據來看,最新值來到 22.96,即將挑戰 2021 年高點,現在台股確實不在便宜水位。 究竟現在還有什麼可以買?有哪些可布局?
最近幾天,PTT 一篇空軍慘賠 60 萬,直接輸掉一年薪水畢業的貼文爆紅,也順便給了我自己反思機會:到底專業投資人應該具備什麼素養?如何妥善管控風險? 專業投資人和散戶差異,在於他們對每一筆交易,都能夠預先設想一套劇本和策略,也因此,他們不會因為慌亂失足,或者一時不理性做錯決策。
最近有朋友問我,到底常講的「基期」是什麼意思?如何判讀?事實上,不論在判讀總經的就業、出口,下至個股財報的營收、存貨,掌握基期、數據細項、年增率、月增率概念,都是關鍵基本功。 本文就簡單寫一篇初階科普,提供投資新手們參考!
07:58,台灣發生芮氏規模 7.2 大地震,最高震度來到六級,規模僅略小於 921 大地震的 7.3,台股開盤也出現下殺。 趁此機會,也快速回顧 921 大地震時,對於台股大盤、各大產業類指數報酬可能有何影響?誰可能是潛在受惠股?誰又可能短線受害?
相信不少朋友昨天有收到「巴菲特買回台積電」訊息,引發市場、投資人不小波動。湊巧的是,今天台積電股價還真的上漲 2.6%、台股加權指數也上漲 244.24 點、漲幅 1.21%,再創新高,彷彿與這則假訊息相互呼應。 但更要關注的是,到底台股短線上還能續漲嗎?短線有哪些風險指標?長線基本面如何觀察?
熱議將近一個月的 00940 終於風光上市,然而上市一開盤就破發,終場跌至 9.76 元、跌幅 -1.61%,成交量也爆出 132 億元大量。 想趁機回顧一下,今年 Q1 表現最強勢的 ETF 是誰?又有哪些議題與特色?是否能作為我們下一季選擇商品的思考借鏡?
今年第一季正式落幕!回顧台股加權指數,年初至今大漲 13.18%,最終更收在 20294.45 歷史新高。然而,許多人也會擔憂,現在台股是不是太貴了? 從台股本益比數據來看,最新值來到 22.96,即將挑戰 2021 年高點,現在台股確實不在便宜水位。 究竟現在還有什麼可以買?有哪些可布局?
最近幾天,PTT 一篇空軍慘賠 60 萬,直接輸掉一年薪水畢業的貼文爆紅,也順便給了我自己反思機會:到底專業投資人應該具備什麼素養?如何妥善管控風險? 專業投資人和散戶差異,在於他們對每一筆交易,都能夠預先設想一套劇本和策略,也因此,他們不會因為慌亂失足,或者一時不理性做錯決策。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你已經錯過2020年3月的世紀大崩盤了,還要錯過這次難得的「財富重分配」大好機會嗎? 這幾天已經陸續有好幾位親朋好友問我關於「投資」的問題,藉著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首先還是要再度強調這個觀念:為什麼有必要投資?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你已經錯過2020年3月的世紀大崩盤了,還要錯過這次難得的「財富重分配」大好機會嗎? 這幾天已經陸續有好幾位親朋好友問我關於「投資」的問題,藉著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首先還是要再度強調這個觀念:為什麼有必要投資?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