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4|閱讀時間 ‧ 約 39 分鐘

戰火中的伊朗F-14熊貓


伊朗國土面積位居世界第17,和周邊國家如蘇聯、伊拉克與阿富汗接壤的邊境多為海拔高度很高的山脈地形,而南面則是波斯灣。這對於地面防禦是有好處的,但卻對國土防空帶來一些難題:雷達必須部屬在高山上才能減少地形遮擋,但很顯然的山脈之間會因此出現可被突破的缺口;而且也因為雷達站需要部屬在靠近敵境又荒無人煙的山頂,平日維護與維持運作相當不便,戰時又因為缺乏掩護很容易被針對。


此外,當時引進的英美製雷達性能無法滿足伊朗的期望,在波斯灣地區面對炎熱且高濕度的天候也有比較嚴重的妥善率問題;此外波斯灣地區有著獨特的大氣環境,對雷達波的傳遞存在當時研究和瞭解還不夠深入的影響,需要原廠頻繁維護與改進(且部分改進是完全的失敗)。


伊朗戰前19個地面雷達站分佈圖,其中14個在革命前完工,剩下5個尚不清楚最後有無投入運作。此外伊朗還採購至少8套具備一定機動性的AN/TPS-43預警雷達做為這些易被攻擊的固定雷達站的備援。


1970年代伊朗曾準備請西方廠商發展新型號的雷達並建立最多41個地面雷達站,監控範圍足以覆蓋全國以及整片波斯灣空域,但整項計畫耗費的資源相當恐怖,根據伊朗估計,每個雷達站需要的人員數量高達驚人的770人 - 雖然美國空軍估算只要150人 - 而消耗資金也會高達320億美金;而即便是這種程度的雷達網,美軍也承認缺口與盲區仍無法完全避免。引進更多的陸基雷達在成本與人力需求上被懷疑是否合算,甚至到了是否可承擔的程度,而整項計畫也就在反覆的研討與爭論中陷入停滯。


而在戰鬥機方面,雖然伊朗1964年引進性能強大的F-4幽靈且直到1968年都還在持續訂購新的批次,總數已超過200架,加上同樣還堪一戰的F-5虎式伊朗空軍實力已算是世界前列 - 但伊朗的一個鄰國可是蘇聯,而且蘇聯也開始使用高速性能優越的米格25對伊朗境內進行偵查,無論是虎式和幽靈都難以將其攔截;伊朗曾向蘇聯建議雙邊都停止對對方領空的越境偵查,但蘇聯沒有同意,這也讓伊朗開始擔憂與蘇聯全面衝突的可能。伊朗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對於軍事建設非常上心,同時國王自己也是航空愛好者,對於空軍的建設尤其積極。以上因素讓伊朗開始尋求具備突出的滯空時間與優越的雷達性能的新一代戰鬥機,以便作為攻守一體的預警平台。也正是因此伊朗甚至在1968年尋求過採購F-111。


然而,熊貓的採購案卻是由美國,或至少是美軍主動推進的:由於熊貓深陷超支延期的困境,隨時可能被國會一刀砍掉,格魯曼公司和美國海軍都很希望趕快拉到客戶好分擔成本並增加訂單。1970年 10 月,格魯曼公司與伊朗政府建立聯繫,很快國王本人就對這架飛機表現出了興趣。1971年4月,趁美國副總統訪問伊朗時,伊朗便已經向他表達對於採購熊貓的意象 - 儘管此時的熊貓離首飛也不過過去一年,甚至都還沒攜帶鳳凰進行過試射。


出於對這個可能挽救計畫的大客戶的重視,海軍派出F-14項目協調員前往伊朗向國王與伊朗空軍簡報熊貓性能,並在1973年邀請伊朗空軍高級軍官與國王本人親赴美國安德魯斯空軍基地觀賞F-14和F-15的性能展示,美國準備了三架私人飛機供團隊往返基地,政府和格魯曼也都提供了額外補貼費用。而且格魯曼公司試飛員還耍了些陰招:為了抵銷熊貓在推重比上的劣勢,他們在熊貓停在地面準備起飛時就先發動引擎好盡可能多燒掉一些燃料,起飛時僅有2500磅而非滿載時的16200磅,也就是減掉了整整6.2噸的重量;憑藉這一招術,熊貓在演示時展現出了相當不錯的機動性,並獲得國王的青睞 - 雖然從一開始伊朗的需求與目光本來就在他身上。


雖然伊朗是美國在中東僅有的和蘇聯接壤的重要盟友,能夠直接對蘇聯進行情報蒐集,還是中東產油大國中少有的親西方國家,這讓伊朗有著堪比甚至超越以色列的重要性。然而美國政府內部許多人仍擔心向伊朗出售這種自家軍隊都尚未服役的最先進戰機是否合適,特別是美國認為這種戰鬥機對付伊拉克之類的國家根本是殺雞用牛刀,至於對付蘇聯?那怕美國介入伊朗也撐不過72小時,熊貓改變不了這點且還增加了技術流入蘇聯的風險。但巴列維開始向英國等西方國家採購裝備,以此向美國施壓。


1974年1月17日,伊朗和美國簽屬協議,以3億美金價格採購30架F-14和424枚AIM-54鳳凰飛彈;同年6月伊朗簽屬第二筆訂單,採購了50架F-14和290枚鳳凰飛彈。兩筆訂單合計超過20億美金,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大軍售項目。同年8月,當伊朗和美國海軍的第一批F-14還在生產時,格魯曼公司已經陷入資金鏈斷裂隨時有破產風險的困境,而美國國會拒絕給予融資,在這生死關頭伊朗國王命令伊朗銀行給予關鍵的注資,而其餘投資者受此鼓勵也發放了貸款,這才讓格魯曼撐過這一危機。


當年共有兩批合計84名伊朗飛行員抵達美國軍事基地接受熊貓飛行訓練,另有26名工程師前往休斯公司進行AWG-9和鳳凰的技術培訓,還有一批數量不明的地勤前往普惠公司接受TF 30的培訓。1976年1月,第一架熊貓抵達伊朗,到了1976年底,已經有110-120名地勤獲得所有認證資格,還有另外100人正在進行培訓。交付的熊貓組成了72、73、81和82戰術戰鬥機中隊,72和73中隊駐地在設拉子的TFB.7空軍基地,82和83中隊駐地則在伊斯法罕的TFB.8空軍基地。


伊朗的第一架熊貓,序列號3-6001,注意此時仍使用美軍標誌。這架熊貓經歷了革命與兩伊戰爭,直到如今仍在服役。


伊朗飛行員相當滿意他們的新坐騎,這些戰鬥機許多設備,特別是武器和虎式與幽靈操作基本一致,上手很快,而性能方面在異種機對抗中,他們宣稱可以單機輕鬆對抗整個幽靈4機編隊;而為了測試熊貓對付米格25的能力,伊朗向義大利採購了最高時速高達4馬赫的AQM-37靶機,而熊貓發射的鳳凰在公開演習中擊落5架靶機中的4架。根據伊朗的說法,在這次測試後蘇聯就停止以米格25對伊朗的偵查行動了。


伊朗的熊貓和美國海軍的同時生產,也幾乎同時交付,各項設備幾乎保持一致,根據伊朗飛行員的說法他們的熊貓僅有的降級就是AWG-9和鳳凰飛彈的跳頻和波長變化速度稍微降低了1/100秒,美國也稍微降級了鳳凰飛彈的反電磁反制措施(ECCM)功能,但主要是針對美國自己的ECM設備;此外伊朗的熊貓配備的戰鬥樹被指定為APX-81-MI1E而非原版的APX-82,但兩者區別只是前者只能探測蘇聯戰鬥機的識別信號。最後,伊朗的熊貓沒有美軍的加密軍用敵我識別設備KIT-1A、KIR-1A,以及加密/解密用的KY-28。這些降級多數無關痛癢,不致於大幅削弱F-14的戰鬥力,但足夠讓美國海軍可以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美國先進戰機已經因為降級,沒有因外銷導致技術外流的風險。


最後,伊朗刪除為航母降落優化的AN/ARA-62儀表著陸系統以及AN/ALR-23 IRST設備。前者是因為用不到,後者則是在展示時因為有限的運作範圍和過高的虛警率,沒有給伊朗留下好印象;而伊朗還發現美軍為F-4發展中的ASX-1 TISEO有好的多的性能,於是沒有採購ALR-23而是計畫等待ASX-1的F-14版本AN/AXX-1完成發展後再引進。


一架美軍的熊貓,機鼻下方的白色圓桶結構就是AN/ALR-23,下方的鼓包則是AN/ALQ-100的天線之一。伊朗的熊貓沒有AN/ALR-23,因此ALQ-100天線就直接裝在機鼻下方同樣位置。


熊貓的眾多特性幾乎完美滿足伊朗空軍的需求,為了滿足美國海軍擴展防空縱深的需求,熊貓擁有驚人的航程與滯空時間,光內油就高達9100公升,還能攜帶兩個1010公升的副油箱,結合優秀的氣動設計,攜帶機砲、4枚鳳凰和兩具280加侖副油箱的熊貓在執行艦隊防空任務時,能夠在150海浬外巡邏大約2.1小時。而由於伊朗也引進了波音707加油機,在加油機輔助下熊貓可以執行長達12-13小時的戰鬥空中巡邏。


而作為其核心的AWG-9雷達擁有當時一流的性能,可以探測到277公里外轟炸機大小的目標,或213公里外戰鬥機大小的目標。在邊掃描邊追蹤(TWS)模式下,AWG-9可以同時追蹤166公里距離內的24個目標並引導6枚鳳凰飛彈攻擊6個目標。AWG-9革命性的邊掃描邊鎖定(TWS)模式能夠記憶每次掃描時的目標位置預測動向,因此可以讓雷達持續掃描空域且對多個目標持續追蹤和鎖定,這賦予了熊貓在當時,以及很長一段時間內無與倫比的多目標接戰能力。


雖然由於這一模式只能在有限的角度(最大為左右各40度)內對沒有快速機動的目標進行,因而許多人質疑這一功能的實用性,但這一模式的另一個危險之處就在於當時多數雷達告警裝置並不能識別這一模式下的AWG-9雷達訊號,那自然不存在提供被盯上的飛行員警告並做出反應的機會 - 除非伊朗的熊貓進入目視範圍內。而即便能夠識別,因為TWS模式是,無須讓雷達波束持續追蹤單一目標,因此被追蹤的敵機感知到的雷達波也會是間歇性的,也就不容易判斷自己是否被盯上。


此外,熊貓還在機鼻下方配備了可用於干擾S和C波段雷達的AN/ALQ-100干擾器,具備距離門拉斷、速度門拉斷、反圓錐掃描、主波辦消引與掃頻方波等能力。能夠與雷達告警結合,對探測熊貓的敵軍雷達發送錯誤的距離與角度資訊,或者誘騙飛彈雷達近炸引信使其提前引爆。


不過熊貓服役時搭配的雷達告警系統還是AN/ALR-25和27,兩者作為發展於60年代的老舊產品,只能粗略顯示訊號概略方向與強度,無法提供更精確的資訊,對於複雜電磁環境也比較無力。不過伊朗的熊貓主要使用場合是國土防空,並不需要深入遍布雷達與防空系統的敵境,也不算是太大問題。真正的問題恐怕是兩者設計針對的主要還是SA-2地對空飛彈系統,雖然實戰表明對米格17還可起到作用,但面對米格21時效果不太好。


而作為熊貓最重要武器的便是AIM-54鳳凰飛彈,鳳凰是第一款量產服役的主動導引空對空飛彈,沉重的彈體賦予高達4.4馬赫的最高速度和極長的射程,反對者可能會說受限較粗大的彈體帶來的阻力,鳳凰飛彈從超遠距離外攻擊時剩餘動能不足不太可能對付比轟炸機更靈活的目標,但對於被鳳凰飛彈盯上的目標而言也不是說躲就躲,畢竟他們必須知道自己是否已經被發現與鎖定;而作為主動導引飛彈,AWG-9無須轉入連續波模式為鳳凰提供制導,結合AWG-9不易被當時RWR識別的特性,使目標很難通過肉眼以外手段察覺自己是否被發現與攻擊。目視警戒鳳凰飛彈的難度也很顯而易見,因為鳳凰在打擊遠程目標時不是走直線,而是先爬升至高空,待火箭發動機關機後憑藉剩餘動能繼續飛行,最後以較大角度接近目標。這一階段飛彈仍具備憑藉俯衝轉化的較高速度與動能,且已經沒有顯眼的火光與煙霧。


在1972年4月13日的測試中,一架熊貓捕獲244公里外以1.5馬赫速度飛行且攜帶有主動噪聲干擾器的靶機後,在202公里外發射鳳凰並成功擊落;同年6月的試射中,一枚鳳凰成功命中22海里外一架飛行高度離海面僅有15米的靶機;1974年12月的試射中,一架QF-86靶機先是5G俯衝6200英呎高度後再以6G機動拉出,嘗試以垂直機動打破AWG-9的鎖定並規避熊貓從17.5公里外發射的鳳凰,但這枚鳳凰拉出16G的過載後還是捕獲目標成功命中。


熊貓和鳳凰對高G機動的QF-86靶機測試。



而熊貓最知名,也最能展現其能力與特性的,便是在1973年11月21日的測試中,一架熊貓面對由3架QT-33和3架BQM-34A(均攜帶訊號放大器模擬真實目標)組成,以0.6至1.1馬赫速度接近的靶機群,熊貓在目標還有31-50海里的距離時,於37秒內發射6枚鳳凰,並取得4發命中,兩個倖存的靶機中一個是因為來襲的鳳凰故障,另一個是因為訊號放大器失效,而那架靶機正好是體積小於真正軍機的BQM-34,導致AWG-9和鳳凰都丟失目標。


熊貓的多目標接戰測試。


當然,熊貓也不是完美的,首先熊貓的設備精密而複雜,這通常就代表不可靠且難以維護。即便是財大氣粗受訓人員充裕且有原廠直接支持的美國海軍,他們的熊貓機隊在1981年時任務妥善率也只有49.2%。特別是AWG-9,這套系統當初是為F-111B發展的,沒能趕上電晶體技術與數位化革命的浪潮,其技術架構和F-15的AN/APG-63等新一代雷達相比已經略顯過時,可靠性和維護性上更是差距甚遠。在1975年剛服役時,美國海軍AWG-9的平均無故障間隔(MTBF)只有22小時。至於鳳凰飛彈也有類似問題,無故障間隔只有285小時,無須維護/檢修週期只有半年。而且因為造價高昂生產不易,伊朗視察生產線的飛行員還驚訝地發現這飛彈基本完全手工打造,因此產能很低,即便是美國海軍,因為庫存不足一艘航母通常也只能裝載不超過百枚飛彈。而且伊朗在維護與維修鳳凰上遭遇了不下,甚至可能高於熊貓的困難。


F-14另一個臭名昭彰的問題就是它的引擎。TF30發動機不僅推力相對於龐大的熊貓而言不太夠,導致加速與爬升性能不佳,更重要的是在高攻角劇烈改變油門時,TF30容易出現壓縮機失速問題,進而讓熊貓在大迎角狀態下因推力不對稱而失控;此外TF 30扇葉葉片經常出現斷裂問題;而破片會進一步損害其他關鍵設備,特別是油路。伊朗在革命前還是有2架F-14因此墜毀,並造成一名飛行員死亡。不過由於伊朗是在完備的地面機場操作,且主要以超視距作戰為主,不太會進行近距離戰鬥,所以風險也降低不少。而且伊朗的熊貓主要用途是從內陸機場起飛後在加油機輔助下於邊境戰鬥空中巡邏點(CAP)執行長時間巡邏,因此較為貧弱的加速與爬升性能也不是大問題。


而熊貓要作為原本預想的機動雷達站也不是完全合格,再怎麼說作為戰鬥機,熊貓的AWG-9仍然有掃描角度限制,無法像傳統預警雷達那樣提供全空域態勢感知。伊朗也意識到這問題並早在1974年1月就開始向美國尋求引進E-3哨兵預警機,而美國也終於在70年代末鬆口準備銷售E-3並搭配降級版的Link 11資訊鏈,此後伊朗也縮減了地面雷達站建設規模,預計以E-3、F-14與KC-707,搭配地面的12-16個雷達站與鷹式飛彈,以及海軍的4艘紀德級防空驅逐艦,通過資訊鏈連結整合成較高自動化的整合防空系統。如果成真將足以為伊朗提供一道牢不可破的空中屏障 - 然而,伊朗政府即將變天了。


當時伊朗考慮三個選項:繼續推進地面雷達站建設,或採購E-2鷹眼或E-3哨兵預警機替補雷達站。最後評估認為地面雷達站需求數量太大維持成本太高,鷹眼滯空時間偏短雷達較弱也需要一定數量彌補,而E-3雖然單位初始採購成本最高,但只要大約7架就能滿足需求,所以全壽命運作成本反而最低。1977年一次討論是否向伊朗出售E-3的國會聽證會紀錄顯示伊朗執著地像美國要求採購E-3多達15次,這才讓美國政府鬆口。有些諷刺的是,也同樣是在這次聽證會上有人警告伊朗政權的穩定只是表面,很可能一夕變天且無從保證新政府對美國友好程度。


1978年起,伊朗內部的暴亂越發頻繁,最後在1979年1月巴列維國王逃離了伊朗,新生的伊斯蘭政教合一政權在2月完全控制了伊朗。新生的神權政權開始清算被認為親前政府的關係緊密人士 - 伊朗空軍曾經因為與國王的緊密關係而在其大力推動下茁壯,如今他們卻因此蒙受國家的新主人最為強烈的質疑與迫害。霍梅尼登基的兩天後,就有26名將軍被處決,1979年結束時有404名軍官被判處死刑,前皇家伊朗軍17.1萬人員中6成被拘捕、放逐或強迫退役,隔年6-10月又有超過1000名軍士官被強迫退役。到了1980年7月,原先有10萬將士的伊朗空軍只剩3萬人。


經歷政變後的動盪,伊朗空軍原本完成培訓的熊貓技術人員僅剩下80人 - 而這一數字還是算上未完成所有訓練與資格認證的人。而伊朗認為維護一架F-14A就需要18-20名訓練有素的技術人員 - 相較之下F-4E只需要7-8人。同時即便在革命前,美國和伊朗仍保持緊密關係的時期,美國也未曾讓伊朗人直接接觸任何機密設備,也不會教導他們原理、結構與維護方式,在此之前這些設備都是要送回美國原廠維護與維修的。飛行員的狀況也差不多,27名飛行員逃亡到其他國家。餘下飛行員多數被禁飛,且經常遭到逮捕與拷問,即便是得到放飛許可的飛行員,伊朗政府也會刻意安排專業度不足但出身更為可靠的機師與雷達攔截官(RIO)搭配。


這段時間伊朗空軍高層原有的專業人員幾乎被清洗殆盡,基層正常訓練與運作也處於完全癱瘓的狀態,先進複雜的戰鬥機多數被封存甚至棄置,整支伊朗空軍一度僅有少量RF-5偵察機還在保持日常運作 - 而這僅僅是因為還有監控庫德族暴亂的需求。到了1980年,外界估計伊朗的熊貓大約只有12-13架還在適航狀態 - 而且這僅僅是指能夠飛上天,並不意味著具備完全作戰能力。新生的伊朗政府考慮過乾脆將這些昂貴複雜又完全失去原廠支持的熊貓全數賣回給美國,但最後有鑑於這些戰鬥機出色的性能,決定保留他們。


美國也試過在撤出伊朗前盡可能搞點破壞,但休斯公司的技術員顯然有點應付了事的意味,他們僅破壞了16枚鳳凰飛彈;而就是這16枚也沒被徹底破壞,伊朗用殘留的零件將其全數修復。然而缺飛彈的問題仍未解決,274枚戰備彈分給77架熊貓用,平均一架還分不到4枚。雖說熊貓也能使用麻雀和響尾蛇系列飛彈,只是由於伊朗採購的鳳凰數量充裕,原本是沒打算引進AIM-7F而是只有引進部分與AWG-9相容的AIM-7E-4,另外也準備採購AIM-9H,但採購案未能在革命前完成。而因為鳳凰生產效率太低,訂購的熊貓都全數完成生產了而鳳凰到貨的還不到4成,後續的也不會交付了。


在鳳凰庫存堪憂的情況下,伊朗的熊貓不得不為熊貓整合幽靈戰機的庫存武器AIM-7E-2和AIM-9J。雖然可用,但這兩款飛彈都是越戰中期推出的,性能本就不太讓人滿意。而且AIM-7E-2開發時沒考慮過和AWG-9的適配,整合到熊貓的作業是在革命後伊朗技術人員在沒有原廠支援與指導的情況下進行的,因此可靠性不高,因此伊朗飛行員即便在沒有鳳凰可用的情況下也更傾向使用響尾蛇和機砲。


一架拍攝於2013年的伊朗熊貓,仍配備了AIM-9J和AIM-7E。雖然伊朗多次嘗試為熊貓整合其他飛彈,包含鷹式、R-27或R-73,但所有整合效果都不盡如人意也都沒推廣,結果這麼多年後伊朗的熊貓仍必須使用這些誕生於60年代本該只是過渡時期臨時配置的骨董飛彈。


最後的不利因素則來自其他方面:由於1977年伊朗開始準備引進預警機,因此大幅削減了地面雷達站的建設計畫;現在預警機和新雷達的引進都成為泡影,而地面雷達網路卻還有一大堆盲區。而且伊朗的防空C3體系也是尋求哨兵計畫的一環,這一項目的告吹導致伊朗不具備能夠高效率連結和偕同戰鬥機、地面防空系統、預警雷達作戰的國家整合防空系統(IADS),三者多數情況下只能各自為戰 - 甚至互相制肘(特別是防空系統和戰鬥機之間)。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抄書性質的戰史研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