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的西班牙朝聖之路說明會提及同列世界遺產的日本熊野古道,不禁興起走一趟的念頭,於是在櫻花已近尾聲時來到日本。
午后,飛機降落關西機場將展開這次旅遊的行程,重點的活動在紀州南部,而只剩半天的時間就順遊和歌山城。和歌山城是日本100名城之一,始建於1585年但在太平洋戰爭中遭到大火燒毀而於1958年重新修建。
城堡內西之丸庭園別稱「紅葉溪庭園」獲指定為日本國家名勝,是巧妙利用虎伏山山勢起伏所建成的著名庭園。設有屋頂的御橋走廊橋面傾斜是其特色,御橋走廊以前是連接西之丸和二之丸的通道,只限城主和隨從才可以走這條走廊。
由於趕行程關係並沒有進天守閣參觀就直奔南紀的休息飯店。第二天清晨按自訂計畫前往飯店旁的小目津公園旁沙灘欣賞晨曦。
南紀白濱的圓月島、千曡敷、三段壁、橋杭岩等地理景觀,是所有旅行社必排的行程;圓月島是一座無人島在白濱海岸外,島中央被海水侵蝕成員月形缺口,會被指定為名勝是因秋天時夕陽落日會正好在海蝕洞中間,因此早上前來觀看也就只是海岸邊的一個孤島而已。
千疊敷是龐大的岩石平台一路延伸進入白濱的太平洋,而這種地形在日本是這樣稱呼的,在台灣就叫它為豆腐岩。
三段壁是在海中長達2公里、高度達50-60米的大岩壁,由海水侵蝕而成的洞窟,可乘電梯到洞窟內部,洞內除了參觀平安時代熊野水軍的水軍小屋和日本最大的青銅水神「牟婁大辯才天」,最可觀的應該是波濤洶湧的海浪拍打著千仞峭壁時,氣勢磅礡、雄偉壯觀,不論在聲音或視覺上都非常震撼,這才是三段壁最吸引人之處。
橋杭岩是對著紀伊大島的海岸西南一列大概850米長,共約40塊大小不一的岩石接連所組成,恍似橋墩一般呈直線在海上排列,被列為國家指定特別天然紀念物,因留有弘法大師與天邪鬼在此比賽架橋的傳說,讓這些柱石增添幾分神秘的色彩。
第二天的午後我們將開始陸續完成這趟熊野古道健行設定的路程,選擇這段從大門坂到那智大社的路徑,考量應該是長度與困難度,而這通常也是來健行熊野古道的新手路線。
熊野古道號稱日本版的朝聖之路,共有六條路線全部總長約1200公里,路線橫跨和歌山縣、三重縣、奈良縣等地,於2004年時獲登錄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包含熊野三山、高野山、吉野大峯等3處信仰聖地(靈場),以及為通往這些聖地而闢生的參拜之路(參詣道),如熊野參詣道、高野參詣道、大峯奧駈道等,擁有極高的文化景觀價值。
熊野古道以「熊野三山」為中心,三山指的即是「熊野本宮大社」、「熊野速玉大社」、「熊野那智大社」3座神社的總稱,透過熊野古道的「中邊路」相互連接,同時也是日本全國約4,000多座「熊野神社」的總本社。
古道的六條路線分別是:中邊路105公里、小邊路70公里、大邊路120公里、伊勢路170公里、大峯奧駈道170公里、紀伊路唯一未獲登錄於世界遺產的路線共6大參拜路線,
從大門坂石碑開始走起到鳥居入口大約200公尺左右;依照日本宗教的觀點,穿過鳥居便從俗世進入神域了。因此穿越鳥居走過紅色的振瀬橋便進入聖域中,過橋後將是267級的石階(長600公尺)待克服,步道入口兩棵巨大的夫妻杉樹,樹齡高達800年聳立在此迎賓。
走過商店街道後的表參道石階,一路往上延伸到那智大社的第一第二兩座鳥居,依序參訪那智大社青岸渡寺三重塔,然後一路下山去飛瀧神社近距離觀看那智大瀑 ,感受日本最高瀑布(落差133公尺)的磅礡威力與氣勢。
這段2.7公里的路程對團員來說僅是小菜,因此都寄望隔天另一段路線–松本峠(嶺)到鬼城,能夠認識到更多更多古道的精華。從大伯側登山口走起,這一路都是江戶時代的石板路,幾段上升坡大約花了30分鐘後抵達松本嶺,便看到傳說中被誤認為鬼怪的地藏菩薩。
稍作休息後往鬼城遺跡方向續行,會先到達東屋的涼亭,在這裡可以遠眺七里御浜海灘,
之後鬼城遺跡平台也是視野極佳的點,從這裡開始就一路向下直切到鬼城中心的停車場,如果早一周前來兩旁的櫻花盛開,兼具賞櫻的美事一舉兩得。
鬼城是大自然透過地質突起、侵蝕和風化而創造的藝術品,沿著岩壁有一條長約1公里的長廊,可以欣賞到大大小小的無數洞穴和奇形怪狀的岩石。
結束兩段熊野古道健行後,紀伊半島上的景點—伊勢神宮、夫婦岩、鳥羽水族館等也一一排入。從關西機場回台灣,因此大阪鬧區心齋橋、道頓崛自然也就走了一回。
完成這趟紀伊半島旅遊有點失落,旅行社主打訴求是熊野古道健行,而我們連最基本的「熊野三山」竟只造訪了那智大社,更別說熊野古道中心或熊野古道館這兩個能認識古道的場所,實際上大部分的行程和大多數同業的南紀旅遊並無二致,但對想體驗古道的人來說失望就難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