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春日的陽光肆意地灑落,卻怎麼也照不僅隔了層褐色玻璃的化療間,只是徒增了些燠熱。點滴泵浦的運轉聲和撕開衛材包裝的唰唰聲,佔據整個病室。我懶得言語,其中一床剛用了抗組織胺的病人睡得死寂。 門口耷拉著肩膀,努力搖擺著身子走向床位的是阿銘,洗到褪色變形的明黃色宮廟polo衫和五分牛仔短褲半死不活地掛在他身上,他的臉色也始終蠟黃成這副半死不活的樣子。 「我等下可以去抽菸嗎?」才剛坐在床上,阿銘就這麼問。我氣不打一處來,沒好氣的要他先打上針再說。 阿銘每三週會來打一次化療,每次來不是要抽菸、要買便當,就是要下去走走,總之乖乖待在床位上的時間極少,話也不太多。針不好打上,化療的時長又久,幾次下來,早已是病房的熟面孔,「口腔癌」、「酒鬼」、「愛抽菸」差不多已經是他的代名詞。醫院門口的老榕樹下常常能看到他推著化療用的點滴泵浦,還非去抽菸不可的身影。 大概是感受到我的不悅,阿銘沒多說甚麼,扯著領口露出右鎖骨下圓盤狀的人工血管底座,我拿著沾了消毒液的棉籤一圈一圈地塗抹著,猛然瞥見右胸前鎮瀾宮媽祖的紅色圖樣,隨口問起他的信仰。阿銘來了精神,絮絮叨叨地告訴我自己和鎮瀾宮媽祖有緣,幾次手術治療都是在媽祖協助下才度過難關。說到看見媽祖在化療和動刀時前來幫忙,說到自己接觸媽祖信仰的過程,說到媽媽與白沙屯媽祖親近,又說回來自己和鎮瀾宮媽祖,敘述的內容開始在迴圈裡打轉,重複重複又重複,我的回應也從一來一往的提問應答,減少到只剩嗯嗯啊啊。 見我不怎麼回應,阿銘自己結束了跳針式的描述,化療間裡又是一片絕望式的沉寂。 酒精棉擦過玻璃安瓶的頸子,指間發力,「啪噠」,空針抽起安瓶內的類固醇、止吐藥或是抗組織胺,抽空了藥的玻璃空瓶扔進桶子,碎成渣。雙手機械式地操作著。 「你有在坐火車嗎?」阿銘丟出來的問題沒頭沒尾,我支吾著不知從何答起。「火車來的時候,千萬不要靠近月台。」「啊?」更沒頭沒尾了,阿銘直勾勾地看著我說話,又或者,更像是看著我身後的方向說話。 我沒把阿銘沒來由的一串話放在心上,更沒怎麼去注意他的眼神,打完了最後一支止吐藥,轉身就往外走去。踏出化療間的那一剎,「火車來的時候一定要離月台遠一點!」話音不大,但阿銘幾乎是用了全身的力量喊著說道。我頭也沒回,只想著趕緊去取調配好的化療藥物,匆匆往護理站走去。 原來,阿銘本是鐵路局的火車司機,一年多前也是人人口中端著鐵飯碗,有著平凡安穩人生的那一撥人。雖沒有結婚,車站和家裡兩點一線的生活,倒也過得穩當踏實,偶爾也有三五好友能一起釣蝦、小酌。誰知一場意外事故土石流般地淹沒了本該平靜的生活,就此崩塌的山壁上,再長不出一棵綠樹,即便有,也會被滾滾落下的巨石砸個稀爛。 「她先是這樣,然後變成這樣...」阿銘先是把手腳抻直放到同一側,又張開四肢成一個大字型。 那是個和煦的午後,空氣裡漫著陽光曝曬後的暖意,月台上白綠色鐵皮外殼的販賣機、供人休憩的金屬坐椅和鐵道外四五層樓高的老式公寓都鑲了圈毛絨絨的金邊。距離淑芳家最近的車站並不大,卻是每日往返工廠的必經之地。淑芳拖著疲憊又無奈的軀體在月台等著哪台區間車停下,她總覺得時間、機會和火車座位的擁有權力都只屬於握有更多資源的那群人,流逝得飛快,壓根不會為這樣生活在小站裡的人停下,就像那些載了半滿就飛馳而過的自強號一樣。 廣播的提示音在淑芳耳邊響起,「各位旅客您好,第二月台A側...」後面是什麼聽不清了,「你的自強號來了就上去!」 是另一個聲音,語氣幾乎是命令。什麼自強號?誰?淑芳的上半身不由自主地探出月台。 許是夜班的作息恰巧避開尖峰時段,小站裡來往的人並不多,阿銘駕駛著需要對號入座的快車只在月台邊上亮起一排紅燈後,就伴隨著廣播聲呼嘯而過。強風颳起,世界天旋地轉,分秒必爭的那些人停了下來,按兵不動的那些人匆匆奔跑。圍繞著月台的警鈴大作,議論聲、驚叫聲、抱怨聲窸窸窣窣響著,警消人員、急救人員一擁而上,對號列車的乘客魚貫而出,小站的月台瞬間熱鬧起來。 「她先是這樣,然後變成這樣...」阿銘看著我懺悔式地比劃著。眼前被比劃出的人形,碰一聲地貼上玻璃,從邊緣滲出猩紅色的液體,鐵鏽味和腥甜味侵蝕了阿銘往後的每個夜晚。假日放鬆的小酌變成每晚往死裡灌的麻痺,日日夜夜,四十來歲的年紀終於熬成六七十歲的面貌。法官判了阿銘無罪,但生命沒有,不出半年,確診口腔癌末期。 「她先是這樣,然後變成這樣...」重複的語調讓字詞變得黏稠,我不知該回應什麼,只覺得喉頭像被什麼掐住,梗得一個字也吐不出來。我討厭這樣的瞬間,情緒太重,承接不住。視病猶親太難,偏偏又是被期待成為的模樣。 阿銘一副比我父母還操心的模樣跳針道:「火車來的時候,不要靠近月台。」掛上最後一包化療藥,我勉強撐起微笑,應著:「好啦,我知道。」隨手將門帶上。 關上門的那一霎,一女聲喊道:「別壞好事!」 難得的是假日,更難得的是有好天氣的假日。小站月台上的風很涼爽,我也喜歡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