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9|閱讀時間 ‧ 約 20 分鐘

心情指數60~80%☑️


音樂彈奏:久石讓的歌曲

神隱少女的插曲

----------------

(文長,不喜慎入😂)


我在年輕時20歲的時候,

人在德國音樂院留學,

(但因為那年德國冬天太冷了,零下十幾度,意外地得到顏面神經麻痺)

而只好先辦理休學(一年),先在德國做電療,和吃抗生素治療,寒假的時候回到台灣來,吃中藥繼續治療(把神經的感覺抓回來,調整)

而休學的那段時間,課業被迫轉系(從演奏科系降到教育學系),因為意志很消沉,有段時間思緒都無法開朗,而只好和我爸爸提出,我想在台灣去看精神科和尋求心理師諮詢,(那在西元2002年來說,是很早期的時代)。

也是第一次做憂鬱指數評量表

,然後就是重度憂鬱症。

之後開始有開藥的醫生和我有一位心理師,每個星期一小時做諮詢(因為我深信覺得,透過專業的諮商,可以讓我打結的思考,負面的情緒,或許能夠有所不一樣的生機)

而我就開始踏上一年以上的自我探索歷程。(快轉中>>>>>>)

而後來有一天我才知道,原來我不是憂鬱症,我竟然是雙極性情感患者(所謂的躁鬱症)。

一開始我也覺得很驚訝,因為我的燥期很不明顯,反而都是鬱期的時間比較長。

狂燥期可能兩至三天,藥物控制,就馬上靜下來了,輕燥期可能一個

至兩個星期左右,而鬱期甚至可以長達一年左右以上。而平穩期則是兩年至五年不等。(這是我對自己的觀察。)

每個躁鬱症的人都有不同的表現,和被誘發的原因,或是天氣影響或情緒週期,生活環境 壓力等等都不一樣。

------------------

而一直到現在40多歲,前三年有發病過一次,在那次之後,我開始省思關於躁鬱症到底是什麼病情,然後我發現原來這樣的患者,情緒會比較容易在這兩極間做擺盪,搖擺。

然後我就自己開發出一套思考模式

假設這個天平容易擺盪,那我就控制他盡量在平衡時50%,但這是太理想化了,每天都完全平衡的情緒,沒有波動(這常人都很難吧!!!!!)

所以我把它界定在40-60%就是好的平穩期,超過的時候 就是稍微自身要注意一下控制一下,例如不要太燥太High, 或是不要太憂鬱,一直之鑽牛角尖。

然後每天告訴自己維持在這40-60%之間擺盪就行了。就算是有好好照顧到自己的情緒。✅

-------------------

然後底下的心情指數是今年過年後最近,我新增上去的想法。

本來之前我都是處於心情指數大約70分就認定是屬於好的,(因為躁鬱症的特性,這個數字值不會太high也不會太低),然後再給自己一點寬容值範圍,所以就是落在60-80%區間。

於是每天就這樣慢慢掌握自己的心情及情緒,然後就平穩了好幾年了。

我的藥物劑量也都比一般人標準用量還要低(我的開藥醫生告訴我的)。可能是我自身察覺夠敏感,也常常學會自我調整,所以很少讓情緒一直牽著我走。

我的天平也盡量讓他不要晃動厲害,不要心情起伏整個上上下下擺盪很大,所以我開始學習 多多自我照顧和調整舒緩情緒。

太high時,要找些能平靜下來的事情從事,或是選擇一個人安靜獨處下來。

那開始有點憂鬱呢?就找找會讓自己心情稍微變好的事情做,等等。

----------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9444

這本書 很推薦!!!!!

當你有點Depression 的時候,裡面有建議好幾種方法,可以讓你試著轉換心情,是一位日本人寫的,他本身也是憂鬱症患者,用自己的體驗寫的一本書。

-----------------

寫給躁鬱症者或是憂鬱症者等等的身心科書籍,最近也才坊間漸漸多了些。

以上那個表格理論是我自己思考出來的。在這邊分享給有需要的人們。

-------------

(其實有蠻多朋友,都不知道我是躁鬱症者,當他們知道時,都說完全感覺不出來,因為我平常脾氣都蠻好的,情緒其實也都算穩定冷靜型的)

會發病多半都是壓力累積太多,或是周邊環境有原因誘發,「且平常沒有慢慢一點點地釋放。」

另外對於壓力容易頭痛的人,有一部動漫影集非常推薦是:寶可夢禮賓部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5%AF%B6%E5%8F%AF%E5%A4%A2_%E7%A6%AE%E8%B3%93%E9%83%A8

內容非常地可愛,連小朋友都適合觀賞,這部動漫影集讓我了解到

什麼是一點點的釋放壓力,和對於工作生活之間的平衡是些什麼。(這邊就不暴雷了)。

------------

感謝各位格友的聆聽與閱讀,

Thank you everyone ~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