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位孤僻老人的故事。說他老?不過將近七十罷了,以現代人平均壽命真的不老。他也經常不承認,人都是這樣的:看別人怎麼一陣子不見就變老很多?殊不知他人見我必也如此。
老人生來好命。身為長孫,又長得可愛,自小備受阿公寵愛,不像小他五歲的弟弟,因為活潑好動又頑皮,自小被阿公罵「爛材」。
母親極為疼愛孩子,處處為孩子設想,以致於家中二男二女個個有脾氣有個性,誰也不怕誰。老人印象中,年輕時,只要與母親發生爭執就會離家出走,說是冷靜思考,說不定更多是懲罰母親不公之類的心結吧!即便如此,母親對於孩子仍然一再包容體諒。
老人五年制專科畢業,短暫上班一段時間後,選擇北上補習考上插大的心理系和紡織系。父親主張就讀紡織,因為在當時,畢業後較易謀職。老人興趣心理,於是在母親支持下如願就讀那當時沒多少人讀的心理系。
心理系雖說是老人的興趣,但一則他生性好辯,常與教授因觀點不同爭論不休;二則鼻子過敏問題不適應北部濕冷天氣,只好忍痛休學,最後也沒拿到畢業證書……
老人回到南部,找了個鋼鐵公司工作,但無論如何與人相處都是格格不入的,所以待不久便離職。因緣際會下與現在妻子相識結婚。結婚八年來因為不孕尚未有孩子期間,老人嘗試做了各種不同的工作:開一人公司、開地政補習班、玩賭石……不論做什麼,母親總是默默支持與贊助。
孩子出生後,因妻子公職身份,老人選擇當奶爸,這在當時是極為少見的。事後回想:其實,在內心未充分準備下這是一項多麼錯誤的決定。不管對孩子、對老人、對他妻子,生命自此墮入一痛苦至極的深淵……
孩子長大了,卻不是老人期待的樣子;妻子對他而言,如他比喻只是「惡魔」「我對妳只有怨與恨」……妻子無言,雙方長輩都已不在人世,為何又經常提陳年舊帳?老人永遠學不會:家不是爭理的地方;是講愛的地方。老人永遠學不會自我覺察,了解孩子不想找他的理由??
老人漸漸老了,他依然好命,年輕時有母親伺候著;結婚後有妻子;年長又有貼心懂事的小女兒願意試著逗弄他開心。但他仍然不滿足,仍然每天哀嘆、生氣、不滿……陪伴他,需要他的只有每天磨蹭在他腳邊喵喵叫,需要他梳理毛髮的橘貓。雖然他一邊罵,卻一邊竊喜:因為,他被需要了,他有存在價值了。
橘貓依偎在老人身旁,乖巧的任憑他輕輕用髮梳梳理牠橘色細細的毛髮,偶爾發出幾聲喵喵聲,彷彿在答謝;也彷彿在勸說……過去總總譬如昨日死,再多懊悔也無法改變過去,只有珍惜眼前與當下,好好過日子才是對待自己最好的方式。希望有一天老人會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