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關節痛、腰痠、肩頸酸竟是更年期症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更年期前後將近50- 60%的女性會有關節痠痛的困擾。

體型肥胖、膽固醇高、高血壓、憂鬱症的女性,出現停經前後關節痛的機率更高。

這類型的痛好發在肩頸、頭痛、腰痛、手指關節、手腕痛,表現為灼熱刺痛、晨僵、關節局部腫脹,若嚴重起來可能連手指彎曲、打直都有困難。


更年期關節痛:

台灣地區骨質疏鬆症罹患率65歲以上人口中,每每10人即有3人罹患骨質疏鬆症,其中女性多於男性,65歲以上女性每4人當中即有1人發生骨質疏鬆症,其中又以停經更年期後佔大多數。


什麼人容易得到骨質疏鬆症?

體型瘦小女性、抽菸、過量飲用含咖啡因飲料、鈣攝取不足、缺乏運動、停經後、卵巢切除、糖尿病、肝病、腎臟病、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



女生更年期心悸、胸悶要小心

心臟病成女性死因第2位,女性受到年齡及更年期、停經等荷爾蒙變化影響,容易使罹患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代謝症候群的發生率增加,導致罹患如缺血性心臟病、中風等心血管問題風險隨之上升。



更年期症狀:

關節痛

頭痛

眼睛乾

眼油多

健忘、

皮膚乾癢

心悸

疲倦、

皮膚乾燥

陰道乾澀

皺紋增加、

失眠、

沮喪

憂鬱

生氣

注意力不集中、


臉書:林沛勳中醫師

Ig: linpei2022




#林沛勳中醫師

#凱璿中醫

#凱璿中醫診所

#鳳山凱璿中醫

#鳳山凱璿中醫診所

#更年期

#女生更年期

#心悸

#骨質疏鬆

#針灸

#高雄中醫

#鳳山中醫

#頭痛

#關節痛

#腰痛

#骨折

#中醫眼科

#中醫減肥


avatar-img
233會員
313內容數
中醫師衛教、疾病治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每當夏日溫度太高,中風病人就會劇增,俗稱「熱中風」。 研究發現,氣溫攝氏32度以上,腦中風風險增加66% 因為溫度升高時,天熱流汗多,水分減少,加上外出工作上水喝得少,血管中的血液濃度增加,就像水管內的水少了,會被泥沙堵塞,增加血栓或血管阻塞風險。如果堵塞於腦血管可引致腦中風,堵塞於心血管可引發
每個正常的腎臟含有50萬-100萬個腎絲球以過濾血液,用來幫身體排除毒素。 隨著老化或其他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壓或糖尿病)對腎臟造成傷害,腎絲球數量會因此逐漸減少,導致腎臟整體清濾效能降低,原本藉由腎臟排出的代謝物質(如:肌酸酐)於血液中的濃度就會上升。 腎絲球過濾率(eGFR)是什麼?
立夏(國曆5月5或6或7日)  立夏,為夏季之首日,指的是 夏天從這一天開始。 古云:「立夏之日螻蟈不鳴,水潦漫。」是說立夏當天青蛙如果不叫,夏季將多雨。 節氣與民俗   台灣有「入夏補老父」俗諺,人們相信在立夏當天,要為年高的父親進補,不過面臨炎熱的夏天即將來到,這時所進補的當然是涼補而非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無論成人、小孩都有感染風險, 腸病毒疫情上週再飆升13.4%,全國校園停課達到167班,今年累計11例腸病毒A71型輕症個案,重症風險地區包含新北市中和、板橋與淡水三區。 酒精對腸病毒之毒殺效果有限,大家仍應確實以「肥皂或洗手乳」依「濕、搓、沖、捧、擦」的
在眼球內面,瞳孔之後,有一塊水晶體。它的作用在於將光線聚焦於視網膜上形成清楚的影像。(正如照相機的鏡頭能集中光線在後面軟片上一樣) 水晶體本來是清澈透明的,如果變為混濁時,會阻擋部分或全部光線透過,造成視覺模糊,這種情形即稱為「白內障」 台灣50歲以上的人60%患有白內障 60歲以上80%
在遠距離時,蚊子主要是依靠發現「二氧化碳」的痕跡來找尋可能的目標 但當牠飛近以後,溫度(體熱)、水蒸氣(汗液蒸發)以及視覺的刺激(穿的衣服或是生物的毛皮顏色)便成為辨別目標物的主要條件。  
每當夏日溫度太高,中風病人就會劇增,俗稱「熱中風」。 研究發現,氣溫攝氏32度以上,腦中風風險增加66% 因為溫度升高時,天熱流汗多,水分減少,加上外出工作上水喝得少,血管中的血液濃度增加,就像水管內的水少了,會被泥沙堵塞,增加血栓或血管阻塞風險。如果堵塞於腦血管可引致腦中風,堵塞於心血管可引發
每個正常的腎臟含有50萬-100萬個腎絲球以過濾血液,用來幫身體排除毒素。 隨著老化或其他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壓或糖尿病)對腎臟造成傷害,腎絲球數量會因此逐漸減少,導致腎臟整體清濾效能降低,原本藉由腎臟排出的代謝物質(如:肌酸酐)於血液中的濃度就會上升。 腎絲球過濾率(eGFR)是什麼?
立夏(國曆5月5或6或7日)  立夏,為夏季之首日,指的是 夏天從這一天開始。 古云:「立夏之日螻蟈不鳴,水潦漫。」是說立夏當天青蛙如果不叫,夏季將多雨。 節氣與民俗   台灣有「入夏補老父」俗諺,人們相信在立夏當天,要為年高的父親進補,不過面臨炎熱的夏天即將來到,這時所進補的當然是涼補而非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無論成人、小孩都有感染風險, 腸病毒疫情上週再飆升13.4%,全國校園停課達到167班,今年累計11例腸病毒A71型輕症個案,重症風險地區包含新北市中和、板橋與淡水三區。 酒精對腸病毒之毒殺效果有限,大家仍應確實以「肥皂或洗手乳」依「濕、搓、沖、捧、擦」的
在眼球內面,瞳孔之後,有一塊水晶體。它的作用在於將光線聚焦於視網膜上形成清楚的影像。(正如照相機的鏡頭能集中光線在後面軟片上一樣) 水晶體本來是清澈透明的,如果變為混濁時,會阻擋部分或全部光線透過,造成視覺模糊,這種情形即稱為「白內障」 台灣50歲以上的人60%患有白內障 60歲以上80%
在遠距離時,蚊子主要是依靠發現「二氧化碳」的痕跡來找尋可能的目標 但當牠飛近以後,溫度(體熱)、水蒸氣(汗液蒸發)以及視覺的刺激(穿的衣服或是生物的毛皮顏色)便成為辨別目標物的主要條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是年過50的女性嗎?不只感受到體力不如以往,肌膚更加快老化嗎?今天就讓我們來探討一下,50歲女性常見的肌膚問題及改善方法吧!
Thumbnail
由於高齡化社會的來臨,以及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的改變,骨質疏鬆症狀的人口急劇增加。 世界衛生組織將骨質疏鬆症列為全球第二大流行病 僅次於冠狀動脈心臟病,我國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調查也顯示,六十歲以上的人口中,16%患有骨質疏鬆症,其中百分之八十是女性。 並且是常見的慢性疾病的第四名。 罹患骨質
坐骨神經痛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影響約 40% 的人口。它在 30 到 50 歲的人群中更為常見,但在老年人中也經常發生,這是由於脊柱退行性疾病所致。通常坐骨神經痛是由於腰骨盆脊柱下部的一般性磨損所引起的。輕微者在腰部、大腿、小腿或腳掌出現拉扯或麻痺的感覺,嚴重者可以導致半身不遂,下肢肌肉癱瘓。
Thumbnail
身體痠痛不只是急性原因,而是因為筋膜系統的失衡所導致的慢性結果。痠痛調理的目標應該從痠痛消除,轉為找到偏移的點,還原筋膜結構。本文將解決痠痛的長遠之道。
Thumbnail
您有以下問題嗎?肩頸酸痛、肩膀好像有千斤重,並且在肩膀、手臂貼滿了藥布或是刮痧的痕跡,常常在醫院復健、針灸後有短暫的症狀改善,但卻又很快復發。您可能有上交叉症候群喔!
Thumbnail
這次來求診的病友是一位年輕媽媽,平時除了要照顧孩子,還需要長時間坐著使用電腦工作,所以經常覺得顳顎關節緊繃而且肩頸疼痛!過去她長期在復健科接受治療,但一直沒有明顯改善,甚至有疼痛範圍不斷擴大的趨勢,所以這次在朋友的介紹下,來到永川醫院嘗試『乾針治療』。
[腰椎退化,坐骨神經痛之中醫內科治療] 有位70多歲女患者,這一年來在太壹治療她腰椎退化和坐骨神經痛,狀況持續進步中。 來到太壹之前的2.3年內已經西醫開刀了4次,但依然有左側腰痛延伸左後臀腿坐骨神經疼痛。由於還有高血壓、糖尿病吃西藥控制中,本身血管彈性、末梢循環、神經不那麼好,尤其是兩
之前看過一些文章,一般的筋骨退化、舊傷痠痛,蠻多人都是看骨科、疼痛科、復健科……(吃消炎止痛藥、肌肉鬆弛劑,打針,復健推拿),除此之外,等到嚴重就被建議開刀了。 回想起這麼多年來,太壹的患者如何經過中醫內科治療保養,🤜💥打破一般認為的🤔“退化年齡”和“治療方法”的迷思💬 第1️⃣位是
Thumbnail
五十肩、板機指、偏頭痛、腎結石、子宮肌瘤、脊椎側彎、腳踝慣性翻船、圓肩駝背、睡眠障礙、雙腿無力、更年期...等等,這些看似永遠好不了的舊傷、慢性疾病、生活失衡......根源都來自於「心」。
Thumbnail
正骨復位推薦? 整骨針對多種痛症,包括急性、亞急性及慢性痛 😊   港人常見痛症有頭痛、腰背痛、關節痛、肌肉痛和神經痛,痛症持續3個月或以上,則屬於長期痛症(或稱慢性痛症),我們常常面臨各種疼痛問題,包括急性、亞急性和慢性痛。這些疼痛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今天,我們要介紹一種被廣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是年過50的女性嗎?不只感受到體力不如以往,肌膚更加快老化嗎?今天就讓我們來探討一下,50歲女性常見的肌膚問題及改善方法吧!
Thumbnail
由於高齡化社會的來臨,以及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的改變,骨質疏鬆症狀的人口急劇增加。 世界衛生組織將骨質疏鬆症列為全球第二大流行病 僅次於冠狀動脈心臟病,我國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調查也顯示,六十歲以上的人口中,16%患有骨質疏鬆症,其中百分之八十是女性。 並且是常見的慢性疾病的第四名。 罹患骨質
坐骨神經痛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影響約 40% 的人口。它在 30 到 50 歲的人群中更為常見,但在老年人中也經常發生,這是由於脊柱退行性疾病所致。通常坐骨神經痛是由於腰骨盆脊柱下部的一般性磨損所引起的。輕微者在腰部、大腿、小腿或腳掌出現拉扯或麻痺的感覺,嚴重者可以導致半身不遂,下肢肌肉癱瘓。
Thumbnail
身體痠痛不只是急性原因,而是因為筋膜系統的失衡所導致的慢性結果。痠痛調理的目標應該從痠痛消除,轉為找到偏移的點,還原筋膜結構。本文將解決痠痛的長遠之道。
Thumbnail
您有以下問題嗎?肩頸酸痛、肩膀好像有千斤重,並且在肩膀、手臂貼滿了藥布或是刮痧的痕跡,常常在醫院復健、針灸後有短暫的症狀改善,但卻又很快復發。您可能有上交叉症候群喔!
Thumbnail
這次來求診的病友是一位年輕媽媽,平時除了要照顧孩子,還需要長時間坐著使用電腦工作,所以經常覺得顳顎關節緊繃而且肩頸疼痛!過去她長期在復健科接受治療,但一直沒有明顯改善,甚至有疼痛範圍不斷擴大的趨勢,所以這次在朋友的介紹下,來到永川醫院嘗試『乾針治療』。
[腰椎退化,坐骨神經痛之中醫內科治療] 有位70多歲女患者,這一年來在太壹治療她腰椎退化和坐骨神經痛,狀況持續進步中。 來到太壹之前的2.3年內已經西醫開刀了4次,但依然有左側腰痛延伸左後臀腿坐骨神經疼痛。由於還有高血壓、糖尿病吃西藥控制中,本身血管彈性、末梢循環、神經不那麼好,尤其是兩
之前看過一些文章,一般的筋骨退化、舊傷痠痛,蠻多人都是看骨科、疼痛科、復健科……(吃消炎止痛藥、肌肉鬆弛劑,打針,復健推拿),除此之外,等到嚴重就被建議開刀了。 回想起這麼多年來,太壹的患者如何經過中醫內科治療保養,🤜💥打破一般認為的🤔“退化年齡”和“治療方法”的迷思💬 第1️⃣位是
Thumbnail
五十肩、板機指、偏頭痛、腎結石、子宮肌瘤、脊椎側彎、腳踝慣性翻船、圓肩駝背、睡眠障礙、雙腿無力、更年期...等等,這些看似永遠好不了的舊傷、慢性疾病、生活失衡......根源都來自於「心」。
Thumbnail
正骨復位推薦? 整骨針對多種痛症,包括急性、亞急性及慢性痛 😊   港人常見痛症有頭痛、腰背痛、關節痛、肌肉痛和神經痛,痛症持續3個月或以上,則屬於長期痛症(或稱慢性痛症),我們常常面臨各種疼痛問題,包括急性、亞急性和慢性痛。這些疼痛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今天,我們要介紹一種被廣泛